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母雞》教學設計推薦

設計理念

《母雞》教學設計推薦

葉聖陶先生曾說:“教師之爲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把閱讀、理解、品味、感悟留給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爲學習語文的主人,把點撥、啓發、引導、激勵留給教師,讓教師真正爲學生的學習服務。以質疑明確學習方向,以自讀自悟體會課文內涵,以合作交流加深理解作者的語言風格,加強語言實踐。

教材分析

《母雞》是人教版第七冊第四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描寫了作者對母雞的看法的變化,表達了對母愛的讚頌之情。課文以作者的情感變化爲線索,前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前半部分寫了母雞的無病呻吟、欺軟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現了一隻淺薄、媚俗的母雞;後半部分則描寫了母雞的負責、慈愛、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位“偉大的雞母親”的形象。作者對母雞的情感由“討厭”轉變爲尊敬。本文的語言風格比較口語化,直白自然,散發着濃郁的生活氣息,讀起來令人感到親切舒服。

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已初步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自讀自悟方面的學習能力,本文是一篇略讀課文,內容淺顯,學生很容易理解課文內容,但在體會作者情感和寫作方法時需要教師加以適當點撥、引導。

學法指導:

透過學習課文,使學生明白只有細緻觀察生活中的事物,才能體會出很多很多道理,或者是人生哲理

透過朗讀來理會文章的思想感情。並且能夠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體會出自己母親所是方的母愛。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感受母雞作爲一個母親的形象,體會母愛的.偉大。

3、比較《母雞》和《貓》在寫法上的特點。

教學重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感受母雞作爲一個母親的形象,體會母愛的偉大。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最近我們學習了幾片描寫小動物的文章,文章中表達了作者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揭示了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永恆主題。今天我們將要學習另一篇文章,(板書課題)這篇文章表達了作者對母雞的什麼態度?將向我們揭示了一個什麼樣的主題呢?

二、學習課文

1、默讀課文

要求:圈出生字新詞,多讀幾遍。

a、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b、想想作者對母雞的態度前後發生爲什麼了變化?

哪些自然段是寫作者討厭母雞的?寫喜歡母雞的自然段是?

2、反饋交流並板書

過渡:爲什麼作者會討厭這隻母雞,你從哪些詞句中看出來的?用筆畫出來。

3、學習1-3段

a、根據學生的回答點撥,深化認識:

抓住:顫顫巍巍、如怨如訴,體會母雞無病呻吟。

趁其不備、狠狠,體會母雞欺軟怕硬、暗箭傷人。

運用誇張的手法體現母雞拼命炫耀自己。

b、讀出母雞以上的品行。

過渡:作者既然那麼討厭母雞,後來爲什麼改變了對母雞的態度,你找到了祕密了嗎?

4、學習4-10自然段

a、要求:自讀用筆畫一畫,這些語句中體現了母雞什麼樣的魅力與情懷?

b、點撥並讓學生髮揮想象,體會母雞的勇敢、負責、慈愛、辛苦:

母雞可能會怎樣警告自己的雞雛?

小雞躲在媽媽的懷抱裏會說些什麼?

抽學生上臺模擬母雞,小雞的想法和做法來表演。

三、昇華主題

a、看到這令人心靈震撼的一幕幕,作者此時還僅僅是喜歡那麼簡單嗎?(敬佩地讀)

難怪作者會這樣的讚歎道:讀,第九段。

b、作者僅僅是在讚美雞媽媽嗎?

帶着對母愛的崇敬,讀。

四、反覆回味,拓展練寫

1、同學們,看,老舍先生透過對母雞態度的變化,爲我們塑造了一位“偉大的雞母親”的形象,我們還學了老舍先生的另一篇文章《貓》,那麼,這兩篇文章在寫法上各有什麼特點?請四人小組討論討論。

2、交流:(1)結構上都有一個過渡句。

(2)情感上《母雞》是先討厭後喜歡。《貓》是一向喜歡。

(3)都透過動作神態的描寫,寫出了動物的特點。

3、師:我覺得這兩篇文章還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離不開敏銳細緻的觀察。在我們身邊,並不缺少愛,缺少的是發現“愛”的眼睛。(課件出示:“愛”的畫面)同學們,請用你的筆,模仿5——8自然段的寫法,以“愛”爲話題寫一段話。

五、最後老師再向大家推薦幾篇寫母愛的文章:老舍《我的母親》、郭沫若《芭蕉花》、屠格涅夫《麻雀》、王宗仁《藏羚羊的跪拜》。老師相信,只要我們多讀多寫,一定能夠譜寫出人世間美妙的愛的樂章的!

標籤:母雞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