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二(第一課時)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詩了吧,古詩可分爲古體詩和近體詩兩類。那什麼樣的古詩才是大家都稱讚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古詩兩首》教學設計二(第一課時),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二(第一課時)

課前準備

1.課文插圖的實物投影。

2.課件。(瀑布映襯青山、飛流直下的情景)

3.生字卡片。

第一課時

(學習《望廬山瀑布》)

情境匯入,理解詩題

1.(投影展示插圖)老師以優美的導語,把學生帶進詩的意境。同時隨機講解“香爐”“廬山”等詞語。

2.理解詩題,認讀生字“廬”“瀑”。(注意“瀑”的讀音)

3.齊讀詩題。

吟誦感悟,想象畫面

1.自由吟讀,用筆圈出生字讀一讀,注意讀準字音。自己讀完以後再讀給同桌同學聽。

2.結合插圖思考:詩人站在哪裏?看到的是什麼樣的景物?

3.夥伴之間交流,老師隨機點撥。

4.組織交流或提出不懂的問題,老師進行指導,結合課件的演示,幫助學生理解“紫煙”“遙看”“飛流直下”等詞語。

5.老師小結:詩人被眼前的美景陶醉了,看着這“飛流直下”的瀑布,產生了一種想象──這飛流直下的.瀑布,真好像是銀河從天上落下來一樣!(學生齊讀後兩行詩句)

6.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讀出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圖文對照,熟讀成誦

1.讓學生看圖讀文,根據自己的理解讀出感情。

2.練習背誦,可同桌之間互相背。

鞏固生字

出示“廬”“瀑”“爐”“疑”,用卡片檢查學生認記情況,用組詞的方式理解字義。

學寫生字

1.出示下列要求會寫的字:爐、銀、煙、流。

2.啓發學生交流自己的學習方法,記憶字形,老師點撥。

3.重點指導“流”字。(提示:“流”右邊的上半部分與“雲”的區別,右下部分三筆之間的間距要勻稱)

4.學生先觀察範字,再書寫,老師巡視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