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找次品》教學設計參考

教學目標

《找次品》教學設計參考

1. 透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及運用優化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

2. 感受到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初步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 學會用數學的知識來研究生活中的餓實際問題。

教學重難點

1. 嘗試用數學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實際問題。

2. 嘗試用數學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實際問題。

一、創境激趣

1、昨天我們學習瞭如何找次品的方法,誰能說一說。

2、今天我們繼續探討如何去快速地找出次品的一般方法。

二、自主探究

1、解決9 個零件的問題,歸納出找次品的最優方法。

(1)出示問題:有9 個零件,其中有一個是次品(次品重一些),你能用天平把它找出來嗎?

老師引導分析方法:你可以拿學具擺一擺,也可以用筆在紙上進行分析,看看至少需要幾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

(2)自主探索。在有一定結果以後請一個學生上臺展示方法,老師幫助梳理方法:分成幾份?每份各是多少?至少需要幾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

(3)反思自己的分法並在小組內交流。老師指導交流重點:看看我們的.分法有什麼不同?分成了幾份?每份是多少?至少需要幾次就能保證伐出次品?

(4)全班彙報。老師引導學生闡述:分成幾份?怎麼分?怎樣找出次品?至少需要稱幾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邊彙報邊板書示意圖。

(5)老師先引導學生觀察、梳理一遍,然後進行比較:哪種分法能保證用最少的次數稱出次品?這種分法有什麼特點?

(6)小結:把9個零件分成3 部分,並且平均分,能夠保證找出次品而且稱的次數最少。

2、推測多個零件找次品的解決辦法。

(l)提出猜測:那麼,是否在所有的找次品問題中,這樣平均分成3 份的方法都能保證找出次品而且所需次數一定最少呢?我們來猜一猜。

(2)學生猜想

(3)要驗證猜想我們再來試一下。如果有12 個零件,其中一個是次品,按剛纔我們的猜想,應該怎麼分,稱的次數就最少而且一切能找出次品?(平均分成3 份,即4 , 4 , 4 )迅速在草稿紙上分析一下,看看至少需要幾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

學生彙報:3 次。

(4)我們再來看看別的分法能不能讓稱的次數更少。還有哪些分法?(2,2,8) (3,3,6)(5,5,2)(6,6)學生選擇一種分法在紙上進行分析。

(5)全班彙報,引導學生比較:有沒有哪種分法能讓稱的次數更少而且保證找出次品?

(6)小結:這樣看來利用天平找次品的時候,把待測物品分成3 份,並且平均分的方法能保證找出次品而且稱的次數一定最少。

三、交互反饋

P137第5題

(1)學生獨立完成,集體交流。

(2)讓學生脫離具體的操作活動,學會用圖來分析和解決數學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本題答案是至少需要稱3 次。

四、開放延伸

P137第6題

(1)學生小組討論

(2)彙報交流:與例題不同,是另一種類型的找次品,因爲不知道次品比正品重還是輕,所以問題就複雜多了。對本題而言,還是分成3 份,至多稱2 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第一次天平兩邊各放一袋白糖,若天平平衡則剩下的那袋就是次品,再稱一次就能判斷次品是輕還是重了;若天平不平衡,則這兩袋中一定有一袋是次品,可取下輕(或重)的那袋,把剩下的那袋放上天平,若天平平衡,則輕(重)的是次品,若天平不平衡,則重(輕)的是次品。對學有餘力的學生,可以此題爲起點,探索數量爲4 , 5時如何找出次品。

五、課堂總結

本節課我們研究了什麼問題?

六、作業:

A級:1、P136第4題

B級:P137你知道嗎?

標籤:次品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