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乘法和加、減法的混合運算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蘇教版四年級(上冊)第30-31頁,想想做做1~5

乘法和加、減法的混合運算教學設計

【教材簡析】這部分內容以小朋友購買文具用品爲素材,在現實情境中分別提出問題讓學生解決,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習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初步理解整數四則運算的意義,掌握了整數四則運算的方法,會列分步式解答兩步計算實際問題;在前幾冊教科書中,學生也已經學過含同一級運算的兩步式題,也學過一些含有兩級運算兩步式題,這些式題由於乘法在前,所以運算順序都是從左往右的。因此學生開始學習本單元時易受思維定勢的影響,爲了分散難點,便於學生正確掌握運算順序和遞等式的書寫格式,教材一方面採取分步教學,另一方面,在“想想做做”中編制一些改錯題,幫助學生透過改錯來進一步掌握混合運順序和正確的書寫格式。教材在安排這部分內容時,主要有四個特點:一是創設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導學生結合現實素材理解和掌握混合運算順序;二是遵循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引導學生逐漸掌握混合運算的順序,不斷提高理解水平;三是把混合運算的學習與運算的實際問題相結合;四是在比較中加深對混合運算順序的理解,提高運算技能。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結合購物情境理解、掌握既有乘法,又有加、減法的混合運算順序,能正確計算。

2、能用遞等式表示脫式過程,掌握規範的書寫格式。

過程與方法:

使學生透過創設的購物情境,主動理解混合運算順序;透過仿練、交流,掌握規範的脫式書寫格式。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生在自主探索中培養學生參與學習過程的積極情感,在計算和規範表達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嚴謹踏實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1、用遞等式表達脫式過程的書寫格式。2、理解、掌握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1、用遞等式表達脫式過程的書寫格式。2、結合題意幫助學生理解先算乘法的理由。

【教學過程】

一、 創設購物情境,自主解決問題。

1、口答:5+8-7= 7+7+7= 3+3+3+3+3+2=

12÷4×4= 3×7= 3×4+2=

3×5-1=

提問:仔細觀察,有什麼想說?

【設計意圖:第一組從舊知入手,歸納同一級運算按從左往右依次運算;第二組得出:結果相同,相同的數連加用乘法計算簡便;第三組得出:前4個3連加可用乘法計算簡便再加2,也可5個3連加用乘法計算簡便再減1,從潛移默化中讓學生體會到乘加與乘減可使一些計算簡便。】

2、老師:(課件出示P30主題圖)星期天,小軍和小晴一起來到商店,想買一些學習用品。你們仔細觀察,商店裏都有哪些學習用品?它們的單價各是多少

【設計意圖:呈現學生熟悉的購物情境,提出數學問題,使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繫,激發學習新知識的興趣。】

二、結合購物情境,探討有乘法、加法的混合運算順序

1.老師:(課件出示:富有情境地說)小軍說:“買3本筆記本和一個書包,你們能幫我計算出一共用去多少錢嗎?”

2.學生獨立解答,教師巡視。

先讓分步列式的同學彙報,教師相應板書:

先算3本筆記本多少錢? 5×3=15(元)

再算一共多少錢? 15+20=35(元)

3.提問:要求“一共用去多少錢”,要先算出什麼?(指名回答)

提問:你們能不能把剛纔這兩個算式合併成一個算式並計算呢?

學生:嘗試列出綜合算式,允許討論和交流,

然後板書:5×3+20 5+5+5+20 20+5×3

4.(教師手指5×3+20)像這樣的算式,它是由兩個一步計算的算式合在一起的一道兩步算式,我們叫它綜合算式。在這個綜合算式裏,5×3的積表示什麼?20又表示什麼?在計算時要先算哪一步?得數是多少?這個得數表示什麼意思?

指出:在計算綜合算式時,爲了看清楚運算的過程,一般要寫出每次計算的結果,用遞等式表示。第一步可以這樣寫:在第二行先寫上等號(爲便於第二行的算式與第一行的算式對齊,第二行的等號要寫在算式稍左的位置),再寫上第一步計算的結果,還沒有參加計算的數目(連同運算符號)要照抄(板書:照抄)下來,而且要寫在相應的位置。板書如下(邊板書,邊說明書寫位置):

5×3+20

=15+20

提問:接下來算什麼?得數是多少?該怎麼寫?

指出:第二步要再寫等號,等號與上面的等號對齊,然後在等號後面寫出第二步計算的結果。(根據學生回答,完成板書。)

5×3+20

= 15+20

=35(元)

5.提問: 20+5×3,可以嗎?

(1)讓學生明確:要求一共用去多少錢,就是把一個書包和3本筆記本的總價合起來,所以符合題意,是可以的。

(2)提問:在這個綜合算式裏,要先算哪一步?得數是多少?爲什麼也要先算5×3?

讓學生自己仿照上面的書寫格式進行脫式計算,教師巡視,捕捉錯誤資源。

可能出現的脫式計算有:(小黑板出示)

① 20+5×3 ②20+5×3

=25×3 =20+15

=75(元) =35(元)

6.出示學生作業,並逐一講評。

引導學生思考:透過這道綜合算式的計算,你認爲在脫式計算時要注意什麼?(板書:脫式)(1、上下等於號要對齊,2、沒有計算的數目連同運算符號要照抄下來,而且都要寫在相應的位置。)

教師指出:逐步把計算的過程寫下來,可以看清楚運算的步驟和每次計算的結果,便於自我檢查,提高計算的正確率。

7.提問:5+5+5+20這樣列式可以嗎?

引導發現:5+5+5+20就是5×3+20 ,幾個加數相加,可以先把相同加數用乘法簡算再加另一個加數

7.比較5×3+20和20+5×3

=15+20 =20+15

=35(元) =35(元)

你有什麼發現?學生討論交流。

小結:在一道既有乘法又有加法的算式裏,無論乘法在前還是乘法在後,都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像這樣含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運算,通常叫混合運算。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怎樣進行混合運算。(板書課題:混合運算既有乘法,又有加法,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設計意圖:本環節設計中給學生創設較爲寬鬆的'氛圍,充分利用學生的已知,提供給學生合作交流的機會,鼓勵學生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從而把舊知納入已知,建構新的知識結構。】

三、結合購物情境,探討有乘法、減法的混合運算順序

1.談話:同學們幫小軍解決了問題。

老師:(同時課件出示:小晴說:我也想請你們幫忙,我買2盒水彩筆,付了50元,誰能幫我計算出“應找回多少元”呢?)你們能列綜合算式解決嗎?

2.學生獨立列出綜合算式。

全班交流:你們的綜合算式是怎樣列的?爲什麼?

學生嘗試計算,教師巡視指導,捕捉錯誤資源。

可能出現的脫式計算有:(小黑板出示)

①50-18×2 ②50-18×2 ③50-18×2=14(元)

= 36-50 =32×2 = 50-36

=14(元) =64(元) = 14(元)

根據學生的計算情況,相應進行討論評價。

3.提問性小結:在一道既有乘法又有減法的混合運算中,我們在脫式計算時要注意些什麼?要按什麼順序進行計算?

【設計意圖:本教學環節中,重點從學生的作業中找出錯誤資源,引起學生注意與重視,然後結合題意,讓學生在充分比較、反思、碰撞中,理解算理,總結出運算順序,對書寫格式形成統一的意見,這樣也可以讓學生對運算順序和書寫格式的理解更加深刻。】

四、應用鞏固,提高能力

第—層次:說出下面計算的第一步。

1.15+3×2 2.100-25×3 3.54-44+16 4. 40÷4×2

3×2+15 25×5-100 54+16-44 40×4÷2

彙報交流。

教師指出:我們以前還學習了只有加、減法,只有乘、除法的,都是從左往右的順序計算。(形成完整的板書:

有乘法,又有加法、減法,要先算乘法,後算加、減法

只有加、減法或者只有乘、除法,要從左往右依次計算)

【設計意圖:擴充所學知識的內涵,與以往所學知識構建清楚的塊狀知識結構,使學生的認識更加清晰】

第二層次:計算下面各題。

2+3×2 20-2×8 7×3+2 10×4÷2

2+3- 2 20÷2×8 7+3×2 10- 4×2

2000-180-180-180-180-180-180-180-180-180-180

20000-180×10

教師提問:這些題目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做完這些題目給你什麼啓發?

【設計意圖:設計數目較小的計算題,主要目的是讓學生進一步掌握運算順序,計算後再透過比一比,啓發學生計算前要仔細觀察,弄清運算後再細心計算,提高計算的正確率。最一組】

第三層次: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課堂作業

【設計意圖:既是複習鞏固,又是檢測,便於老師瞭解學生掌握情況,調整老師的教學】

五、課堂小結:

1. 今天這節課你學會了什麼?有什麼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2. 其實在我們的數學學習中,還存在着許許多多的混合運算,希望同學們繼續去學習和探索,相信你們會有更多的收穫。

【板書】: 混合運算

(1) 只有加、減法或者只有乘、除法,要從左往右依次計算。遞等式

(2) 既有乘法,又有加、減法,要先算乘法,後算加、減法。脫式

5×3=15(元) 綜合式 5×3+20 20+5×3 50-18×2

15+20=35(元) =15+20 =20+15 = 50-36

=35(元) =35(元) = 14(元)

答:一共要35元。 答:應該找回1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