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確立依據

《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教學設計

(一)課程標準要求及解讀

⑴課程標準要求

概述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

⑵課程標準解讀

課程標準對本節的要求是“概述”,屬於知識性目標動詞的理解水平。即要求學生透過學習之後,能準確寫出氨基酸的結構通式,舉例說明氨基酸的結構特點,闡明蛋白質的結構及功能多樣性的原因,進行簡單的有關蛋白質的計算。

(二)教材分析

1.地位及作用

蛋白質的結構是本節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也是本章的難點,可透過學生討論收集的食物和營養保健品的說明書,認識蛋白質的重要性及作用,並激發學生探究蛋白質結構的興趣。

關於蛋白質的結構利用分層教學的方法,遵循元素──氨基酸──二肽──多肽──蛋白質這些結構層次來認識,由易到難,由淺入深。20種氨基酸雖然結構不同,但是有共同的結構特徵。教科書沒有直接給出氨基酸的結構通式,而是讓學生觀察4種氨基酸的結構,透過思考與討論,找出氨基酸結構的共同特點,加深對氨基酸結構的理解。這種讓學生透過主動探究得出結論的處理方式,是新教材比原教材改進的特點之一,是落實探究性學習課程理念的具體體現。氨基酸脫水縮合形成多肽時,要注意講清脫水縮合、肽鍵、二肽和多肽的概念。關於形成的肽鍵數、脫去的水分子數及形成的化合物的名稱可用表格讓學生比較理解記憶。

講述蛋白質的結構多樣性時要指出其原因及與氨基酸的種類和數目和排列順序的關係,從而體現出蛋白質的功能與結構相適應的生物學觀點。關於蛋白質結構和功能的多樣性,教材採用圖文結合的形式,讓學生在獲取形象、豐富的資訊內容的同時,培養分析和處理資訊的能力。世界上第一個人工合成蛋白質的誕生,是我國科學家在生物學史上創造的奇蹟。國際人類蛋白質組計劃,是繼人類基因組計劃之後的又一項大規模的國際性科技工程,是我國科學家第一次領銜國際重大科研協作計劃。科學史話和科學前沿分別介紹了這兩項重大科研成果,讓學生在瞭解與蛋白質研究有關的科學史和前沿進展的同時,培養愛國主義精神,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另外,在教學中可透過鼓勵性語言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讓學生踊躍回答問題;利用圖片、投影和教材中的示意圖幫助學生分析,讓學生理解難點和重點內容;設計恰當的評價習題,讓學生在參與中理解多肽形成過程中的數量關係。

2.不同版本教材比較

人教版與地圖板相比,每一知識點都是透過問題探討得出結論,這樣的編排,更有利於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 重難點分析

【教學重點】

1.氨基酸的結構通式及其形成蛋白質過程。

2.蛋白質的結構多樣性的原因

3.蛋白質的功能及功能多樣性的實例。

【教學難點】

1.氨基酸形成蛋白質過程。

2.蛋白質的結構多樣性的原因是本節的難點。

(三)學情分析

透過初中生物的學習學生已經知道,食物中的蛋白質在消化道中經過消化,成爲各種氨基酸以後才能被人體吸收和利用。氨基酸的結構是什麼樣的,各種氨基酸又是如何形成各種各樣的蛋白質,就是本節課所要解決的問題。

二、教學目標

第一課時:

1. 對蛋白質的某些具體功能能舉例說明,用一句話概括總結出蛋白質的功能。

2.基本單位:氨基酸

①認真閱讀課本P21,能順利默寫出幾個特定基團的名稱及結構簡式。

②認真比較課件上的幾種氨基酸,能準確描述它們的`共性;同時說出它們的差異性是由誰來體現的。

③學生自己總結寫出氨基酸的結構通式。

2.氨基酸的結合

認真觀察課件中兩個氨基酸相互結合的過程,說出氨基酸相互結合方式的名稱, H2O中各種元素的來源、連接氨基酸的化學鍵名稱、簡式、生成物-肽的命名原則。

第二課時:

1.認真分析實例,總結出蛋白質多樣性的原因,並能在具體問題中應用

2.以小組合作的形式總結蛋白質的有關計算規律,並能在具體的題目中靈活應用。

3.構建第二節的知識網絡,同學間相互交流。

三、評價設計

第一課時:

1.蛋白質的功能評價:同位抽背,每位學生都能熟練回答。

2.基本單位:氨基酸的評價①.學生在練習本上快速、準確的寫出幾種特定基團的名稱及結構簡式

②. 教師提問,學生熟練解答出氨基酸的結構共性,習題鞏固

③. 學生在練習本上快速、準確的寫出氨基酸結構通式,同位檢查習題鞏固,

3.氨基酸的結合的評價①. 學生在練習本上寫出兩個氨基酸脫水縮合的反應方程式、連接氨基酸的化學鍵名稱、簡式,同位抽

背H2O中各種元素的來源,習題鞏固

②. 學生對脫水縮合產物準確命名,在習題中能初步完成相關的計算。

第二課時:

1. 教師提問,學生熟練解答出蛋白質多樣性的原因。

2. 在習題中能初步完成相關的計算。習題鞏固

【跟蹤練習二】

四、教學方法

自學、小組合作學習、 教師點撥引領、探究式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