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識字2》教學設計6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那麼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識字2》教學設計6,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識字2》教學設計6

《識字2》教學設計61

一、藉助圖畫,激情匯入

1、談話:小朋友們,你們已經是一年級的小學生了,你們早上幾點鐘起牀?起牀後又做了哪些事呢?誰來說一說?(指名說)

2、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位新朋友(出示圖片),她叫芳芳,和大家一樣,今年她也上一年級,每天清晨是芳芳最忙的時候,我們來看看,芳芳清晨是如何度過的?

3、有次序地展示文中幾幅圖畫,放錄音,伴隨《上學歌》。

二、誦讀詞串,認識事物

1、看圖練說,在情境中認知

(1)指引學習第一行

①師展示鬧鐘和小鳥的組合畫面(播放小鳥的喳喳聲、鬧鐘的叮噹聲)

問:你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指名答)

小朋友真聰慧!出示:小鳥 鬧鐘

②誰來讀準這個詞語?指名認讀詞語:小鳥鬧鐘(重點指引讀準三拼音、後鼻音)

③小鳥在唧唧喳喳叫、鬧鐘在叮鈴鈴地響,你們看,太陽公公也被叫醒了。(出示紅紅的太陽,隨後出示詞卡:太陽)

④同時出示:太陽鬧鐘小鳥,看圖學詞:男生——指名讀,女生——齊讀。

(2)指引學習第二行

①過渡:太陽公公張開了笑容,鬧鐘正在鳴響,小鳥歡樂地叫着,小朋友新的一天開端了。那麼太陽、鬧鐘、小鳥它們三個會對小朋友說些什麼呢?(指名說)

原來它們在催小朋友早起呢!誰來讀準這個詞?(出示:起早)

②(展示圖片:一名女生起牀穿衣)看,這個小朋友聽了太陽公公、鬧鐘、小鳥的話,一骨碌從牀上爬了起來,她趕快做什麼呢?

出示:穿衣下牀,指名認讀、男女生分讀。

③出示:穿衣下牀起早,大組賽讀。

(3)同桌一起把第一行與第二行連起來讀一讀。

(4)出示第一、二行組合的畫面,連起來說說畫面的意思,能用幾個詞就用幾個詞。

2、自主識字,在體驗中獲知

(1)指引學習第三、四行

①過渡:小朋友按期起牀了,接着她還會做哪些事情呢?

指名說,相機出示相應的圖片和詞語。

刷牙洗臉早餐

上學升旗做操

②誰能讀準這些詞語呢?

學生自由認讀。

③請同桌小朋友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學習這幾個詞,可以看圖學詞,可以連起來說一、兩句話,也可以加上動作進行表演

反饋溝通,給學得好的同桌嘉獎各一顆“五角星”。

④這些雖然是我們每天要做的平常小事,但只要我們居心去體會,也能發現小事中也儲藏着無限的樂趣。就讓我們做個有心人,一起去尋找快樂吧。

學生再讀詞語,以爲快樂的多讀幾遍。

四、熟讀韻語,指引積聚

1、自由嘗試將詞語連起來讀,逐行指讀。

2、小朋友們發現了嗎?這些詞兒雖然是一個一個的,可是你們連起來讀呀,讓人聽起來感到很美,就像是一首小詩。所以,我們叫它“韻文”。

3、請生看圖,齊讀一遍。

4、小朋友們,你們讀起來很上口,很好聽,知道是什麼原因嗎?

指出鳥、早、操的三字的紅色韻母,原來它們都是ao,所以很押韻。

5、師配樂範讀,告訴學生讀好的祕訣:要邊讀邊在頭腦裏放電影,想象自己每天清晨都是怎麼過的。

6、同桌讀,男女生讀,開火車讀。

7、競賽讀,進行表演。

8、齊讀。

五、指引書寫,評比展覽

1、教學四種筆畫及名稱。

2、筆畫描紅。

3、進行評比、展覽。

教學反思

《識字2》以詞串識字的形式出現,四行12個詞語,分別從表示清晨到來、小朋友按時起牀、洗漱用餐、上學參加升旗做操這四個方面,表現了小學生在新的一天開始的生活場景。我覺得如何調動學生積極性是上好語文課的關鍵。因而教學本課,我創設情境,把認識事物和認識詞語融爲一體,調動學生多種感官,讓學生充分感受起早的樂趣。如聽小鳥的唧唧喳喳聲、聽鬧鐘的叮叮噹噹聲,交流你聽到了什麼,從而匯入讀詞語“小鳥、鬧鐘、太陽”;從交流太陽、鬧鐘、小鳥說些什麼,匯入詞語“穿衣、下牀、起早”的認讀,既認讀了詞語,又讓學生感受了健康生活帶來的樂趣。學生在輕鬆、活躍的氣氛中認識了詞語,提高了能力。

《識字2》教學設計62

教學目標:

1、學會12個生字和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綠線內的5個字只認不寫。認識4種基本筆畫。

2、按順序仔細觀察圖畫,能把圖畫描繪的事物同所學的詞語聯繫起來。

3、初步訓練學生健康的生活常規。

教學重點:

1、學會12個生字,認識4種基本筆畫。學會正確書寫“太、小、鳥、下、早、牙、上”7個生字。

2、能正確理解認讀生字組成的詞語,流利地誦讀韻文。

教學難點:正確書寫生字。

教學準備:教學掛圖 詞語卡片 小黑板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能正確認讀生字和韻文,把圖畫描繪的事物同所學的詞語聯繫起來。認識4個基本筆畫,學會正確書寫“太、小、鳥”三個字。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小朋友,我們的老朋友拼音娃娃來啦,認識它們嗎?大聲把它們的名字喊出來。

出示:tài yánɡ nào zhōnɡ xiǎo niǎo chuān xià chuánɡ zǎo shuā liǎn yònɡ cān shànɡ shēnɡ zuò cāo

2、還記得我們上節課認識的幾位新朋友基本筆畫嗎?老師報名字,請你舉起小手寫一寫,比比誰寫得最好。

(橫、豎、撇、捺、點、橫折、豎彎鉤、橫折彎鉤)

3、拼音娃娃要和我們說兩句話,看誰聽得最仔細,拼音娃娃對我們說了什麼?

小朋友起得早。

太陽公公眯眯笑。

開火車複述句子。

二、談話匯入

1、小朋友,每天早晨起來你會做些什麼呢?

2、有一個叫陽陽的小朋友,她在早晨都做了些什麼呢?把書開啟,一起去看一看吧。

三、初讀韻文

1、輕輕開啟語文書,把《識字2》讀兩遍,要讀準字音。請小朋友注意,在讀的時候會遇到不認識的生字,拼音娃娃會幫助你的,仔細看拼音,比比誰讀得最好。

2、學生自由練讀。

3、出示太陽鬧鐘小鳥圖,你看見了什麼?

4、相機出示詞語卡片:太陽 鬧鐘 小鳥

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師述:陽陽正躺在牀上做着甜甜的夢呢。太陽公公從東邊升起來了,天亮啦!小鬧鐘指到六點半,發出了動聽的音樂聲。小鳥也嘰嘰喳喳地飛來了。猜一猜,太陽公公、小鬧鐘、小鳥會怎樣叫醒睡得正香的陽陽呢?

5、陽陽醒了,她睜開雙眼,伸了伸腰,就從牀上爬了起來,太陽公公笑眯眯地看着陽陽,他會說什麼?

出示詞語卡片:起早。

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6、請小朋友看圖,起牀後的陽陽在幹什麼?

指名說。相機出示詞語卡片:穿衣、下牀、刷牙、洗臉、用餐、上學、升旗、做操

逐一指名讀,糾正字音。開火車讀。齊讀。

重點指導翹舌音:穿、牀、刷、上、升;平舌音:餐、操

理解:用餐

7、老師把詞語的順序弄亂了,小朋友能幫老師重新排一排嗎?指名排,排好後領着小朋友讀一讀。讓學生說出理由。

小結:我們做什麼事都要按順序。

8、誰能把這些詞語連起來讀一讀?

自由練讀。指名分行讀。分組一行一行讀。指名讀全文。

9、小朋友發現了嗎?這12個詞語連起來就像一首小詩,講的是陽陽的早晨,其實也是小朋友們的早晨,那我們就給識字2再加個題目叫《我的早晨》,讓我們開啟書,一起來讀一讀“我的早晨”。

四、學習生字

課文會讀了,下面我們要學生字啦!

1、出示“太、小、鳥”分析字形,想辦法記。

2、口頭組詞。

3、指導描紅。

《識字2》教學設計63

【教學設想】

初讀課文,提出要求,學生根據提示要求,自學生字新詞,讀準生字新詞讀音,讀通課文,掃除語言障礙,爲第二課時的學習打下基礎。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課題。

1、師板書課題,指名讀課題。

生試着讀好課題。

2、看到題目,你想知道些什麼呢?

(都介紹了哪些樹?每種樹有什麼特點?)

3、師引導:就讓我們一起來讀讀課文,認識不同的樹吧!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新詞。

1、朗讀課文我能行。

正確朗讀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課件出示要求:

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2)練讀第1句

誰能把這一句讀正確呢?讓我們先來試一試吧!

①學生自讀,邊讀第一句,邊圈畫出本句的生詞並與課件標畫的對照。

②同桌互讀,檢查自讀情況。

③課件出示加拼音的詞語,“楊樹、榕樹、梧桐樹、手掌、壯”。

學生自由讀,指名讀,教師相機提示“壯”是三拼音節,“楊、榕、桐、掌、壯”是後鼻音,“掌、壯”還是翹舌音。

④出示去掉拼音的詞語,採用指名讀、跳讀等不同方式指導學生讀準每個生字的音。

⑤把生詞融入課文,再讀第一句,讀文努力做到不頓讀,不拖音。男女生賽讀,個別讀,讀好本小節的同學獎勵一顆星。

(3)練讀第2—4句

①用學習第1句的方法,分別學習2句、3句、4句等,學生自由讀第2—4句,邊讀邊圈畫出生字詞。

②出示詞語“楓樹、松柏、木棉、樺樹、銀杏、水杉、金桂、守北疆、耐寒、綠裝”,誰來讀?學生自由讀。指名讀。

教師相機提示“鬆”是平舌音,“杉、守、裝”爲翹舌音,“楓、鬆、疆”是後鼻音,“棉、杉”爲前鼻音。

③出示去掉拼音的詞語,採用指名讀、跳讀等不同方式指導學生讀準每個生字的音。

④把生詞融入課文,再讀第2—4句,讀文努力做到不頓讀,不拖音。分組賽讀、指名讀。獎勵讀得好的同學一顆星。

2、書寫生字我能行。

出示生字:楊壯桐楓松柏棉杉化桂

(1)自己讀一讀,指名讀,讀準音。

(2)重點指導“楊、杉”。

課件出示這兩個字的筆順,教師範寫,相機指導“楊”字第四筆是點;第五筆是橫折折折鉤,“杉”的右邊是“杉字部”,三撇的寫法要注意:第二撇在第一撇的三分之一處起筆,第三撇在第二撇的三分之一處起筆。

學生描紅,練寫。(課件出示坐姿圖和握筆姿勢圖。強調坐姿,頭正、身直、臂開、足安。)教師巡視指導。寫完後自己對照例字,不滿意的再練寫一個,教師反饋,寫正確,寫整潔。

(3)自己採用一看、二寫、三對照的方法練寫其餘的字。書寫《習字冊》生字,端正寫字姿勢,做到正確、整潔。

(4)展示學生書寫作品,集體評議,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對照自己的字能做到正確、整潔的就加顆星。)

三、鞏固練習。

1、開啟新課堂完成讀拼音寫詞語。(自己完成後,同桌互改,同桌認爲寫得滿意加一顆星。教師展評,鼓勵學生寫正確,寫整潔。)

2、教師小結:小組成員數一數自己得到的星,加起來最多的小組,被評爲學習優勝小組。

《識字2》教學設計64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引導學生用多種方法識字。認識6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認識並掌握酉字旁“酉”,廣字旁“廣”兩個偏旁部首。

情感目標:透過識字、寫字,懂得做人的道理。

教學重點:會寫11個生字,掌握酉字旁“酉”,廣字旁“廣”兩個偏旁部首。

教學難點:在實際生活中正確運用。

教學準備:卡片、多媒體課件、一段“三字歌”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同學們我們都是好孩子,我們要做一名合格的小學生還要做的有很多。(板書課題)

二、多種方式,強化識記。

1、觀看多媒體幻燈片:讀詞看字。

2、看書讀詞識字,同桌互讀,指名讀,要求兩名學生讀時聲音要洪亮。

3、幻燈片出示生字,學生讀字。

三、認真觀察,識認字形

四、講練結合,指導書寫。

2、寫字教學。

師範寫“錯”字,生口答“貴誠提”的書寫注意事項,課件出示。生練習寫,指名板前寫,生評價。

師範寫“醒”,學生練習課件出示。生在寫字書上寫後指名板前寫,生評價。

同上法教學“講結語”。

重點指導:“重”的寫字方法

學習多音字:重1zhong 結結果2chong 結實

學習兩個偏旁部首“酉”“廣”

五、書法欣賞,增加寫字的愉悅。課件出示古詩作品及教師以這節生字編的小詩,讓生讀一讀,欣賞不同筆體的書法作品,並說出自己的感受。

六、總結:好的品質是從小嚴格要求的而結果,我們要做一個合格的小學生就要嚴格要求自己

板書: 識字二(2)

醒 度 貴 重 錯 講

《識字2》教學設計65

【教學目標】

1、認識“懂”、“貌”等14個字,會寫“洗、認”等6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節奏地朗讀兒歌,初步感受語言的韻律美。

3、有尊重長輩、孝敬父母的願望和行動。

【課前準備】

一張全家福的照片、生字卡片。

【預設教學過程】

一、照片匯入,喚醒情感

1、這節課,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張照片,你們看──有慈祥的爺爺奶奶,親愛的爸爸媽媽,還有可愛的孩子。你看了這張照片,有什麼想說的嗎?

指名說,說出自己的感受。

(照片最好是班級某位學生的全家福)

2、導語:

是呀!我們都有一個溫暖的家,我們愛自己的家,愛爸爸媽媽,愛家裏的每一個人!古時候的孔融、黃香就很懂得關愛自己的家人,他們是怎麼做的呢?

3、出示三字經片段:

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融四歲,能讓梨;悌於長,宜先知。

教師講訴黃香溫席,孔融讓梨的故事。

教師帶學生讀。

4、現在我們小朋友是怎樣關心家人呢?就在咱麼課本中,我們也用了三字經的形式,你能找到嗎?

二、初讀兒歌,合作識字寫字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兒歌,遇到生字,多讀幾遍。

2、分小組合作學習生字:

互相當小老師提醒字音:

認、錯、掃、事。

看看誰的方法好,能幫助大家記住字形。

3、小組彙報學習成果:

可推選代表,也可小組共同彙報。

4、進行“識字比賽”:

以小組或個人形式進行。

5、組詞比賽。

6、相機指導寫字“認真”:

看見大家合作學習中的表現,老師送大家兩個字──認真(板書)。

你會寫這兩個字嗎?看書本,說說應該注意的筆畫,描一描。

獨立寫字,學生作業展示、評價。

7、出示其他幾個要寫的字,指導寫字。

三、讀懂兒歌,懂得道理

1、分小組輪讀。

2、合作學習,小組交流:

讀了兒歌,你知道了什麼?

3、全班交流,教師相機指導朗讀:

師生比賽朗讀。

男女生比賽朗讀。

同桌輪讀。

四、實踐活動

1、把兒歌背給小夥伴聽,背給爸爸媽媽聽。

2、每天幫父母做一件事,做下簡單紀錄,一個星期後全班交流。

《識字2》教學設計66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會書寫“香、西、草、杏、石”5個字。

2、能力目標:認識“蘋、蕉、蘿、梨、桃”等11個字。

3、情感目標:透過讀詞語,使學生掌握更多水果的名稱,把識字、寫字與實際結合起來,培養學生隨處識字的能力。

教學重點:透過讀詞語,使學生掌握更多水果的名稱,把識字、寫字與實際結合起來,培養學生隨處識字的能力。

教學難點:認識“蘋、蕉、蘿、梨、桃”等11個字。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各種各樣的水果或圖片

教學流程

一、實物匯入。

請同學們看一看並說出這些水果的名稱。

結合教材讀一讀本課的詞語。

二、趣味識字。

教師出示本節課需要認識的11個生字(包括會寫的)卡片,結合水果,把卡片貼到水果上,比一比看誰記得又快又準,貼對的同學可以把水果作爲獎品留下來,調動學生識字的積極性。

三、打好寫字的基礎。

課的5個字,可分爲兩組來學習,一組爲上下結構,一組爲獨體字。

學生分組學習,並討論研究每一個字的不同寫法。

學習禾字旁。

“香”上扁下窄。“石”應從每一筆的位置上來分析,第二筆撇要舒展,不要寫成豎撇,從豎中線起筆來寫。

四、擴展練習。

五、結書中的龍龍和文文的對話,啓發學生把自己瞭解的水果的名字告訴大家,老師根據學生的回答,當場製作識字卡片組織學生進行識字練習,調動大家識字的積極性。

《識字2》教學設計67

一、複習檢查

1、抽讀生字、新詞卡片。

2、按“掃、拜、墓”的筆順書空。

二、繼續看圖學習生字詞

1、出示第三幅圖,觀察說話。

(1)人們正在幹什麼?這是什麼傳統節日?[相機出示詞卡:龍舟、端午]教師介紹端午節。

(2)端午節這天,人們除了喜歡賽龍舟,還喜歡吃什麼?[相機出示詞卡:糉子]

(3)端午節還有什麼風俗?

2、出示第四幅圖,觀察說話。

(1)圖上畫的是什麼節日?你知道嗎?[相機出示詞卡:中 秋]教師介紹中秋節。

(2)中秋節這一天,全家人坐在院子裏幹什麼?[相機出示

詞卡:月餅]

(3)同學們看圖上的人都相聚在一起了,這就叫團圓。[相機出示詞卡:團圓]

(4)中秋節還有什麼風俗?

(5)學生藉助拼音讀以上生字詞。指名認讀、正音。

如:糉子、月餅中的後一個字讀輕聲。

3、小結:剛纔我們學了兩組詞語,你們知道有哪兩個傳統節日?(端午、中秋)端午節,民間風俗是什麼?(包糉子、賽龍舟)中秋節呢?(全家人要團圓,吃月餅)

三、指導讀韻文

多種形式練讀,讀出節日的歡樂。

範讀、自由讀、互讀、齊讀。

四、拓展延伸

1、你還知道中國有哪些傳統節日?都有哪些風俗?

五、指導書寫,檢測效果

1.說說你是怎樣記住團、圓、餅、端這4個生字的。

2.教師範寫生字。

3.學生描紅書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4.在《習字冊》上描紅、仿影、臨寫生字。

5.認讀課後詞語。

6.在《習字冊》上描紅、臨寫詞語。

7.聽寫詞語,檢測效果,及時反饋。

作業設計

完成《習字冊》上的4個生字。

完成《補充》剩餘

說給父母聽:我國還有哪些傳統節日?都有哪些風俗?

《識字2》教學設計68

【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學會寫6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3、爭當人人誇的好孩子。

【教學重點】

認識生字,會寫生字。

【教學難點】

爭當人人誇的好孩子。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準備】

卡片,圖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揭題

我們都有溫暖的家。我們愛自己的家,愛爸爸媽媽,愛家裏的每一個人。在家中怎樣的孩子,纔是人人誇的好孩子呢?

有一位叔叔就爲這樣的好孩子編了一首兒歌。

二、新課教學,生字教學

1、初讀課文:

⑴讀準字音;讀課文時你發現了什麼?

三字經。

⑵在課文中找出生字,多讀幾遍,對有困難的音進行指導。

⑶再讀課文讀通句:

選擇你最喜歡的句子多讀幾遍。

⑷師生正音。

2、生字教學:

⑴出示帶拼音詞語,識記生字。 ⑵小組合作學習生字。

⑶出示三字經鞏固生字。

三、寫字教學

1、教師範寫。

2、學生描紅、交流。

3、練寫。

四、課文教學

1、出示一幅畫:

想一想圖上講了一件什麼事情。這是一位怎麼樣的好孩子?

學習第一句話:

小朋友,正少年,尊長輩,懂禮貌。

生字用紅字型標出。

用自豪的語氣朗讀。

2、學習二、三、四句:

同上教學。

第二課時

一、複習鞏固生字

二、學習最後一句

1、讀全文:

⑴生字都認識了,課文應該讀的更好,自讀全文。

⑵指名讀句子。

2、學習最後一句:

⑴長輩們爲什麼對你做錯的事進行提醒,讓你改正呢?

出示最後一句。

⑵你怎麼做纔是愛家呢?

⑶讀一讀、聽一聽誰是最愛家的。

三、寫字教學

學寫:

洗掃認真

1、教師範寫。

2、生描紅、交流。

3、生練寫。

四、朗讀課文

五、拓展

念兒歌。

【課後記】

學生很快讀熟並掌握課文。

《識字2》教學設計69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師:大家聽過這樣的句子嗎?“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預設學生:聽過或沒有聽過。

師:聽過,知道是出自哪裏的句子嗎?是出自《三字經》的句子(若學生答“沒有聽過”,教師就直接點名出自《三字經》)。

師:《三字經》裏還有這樣的句子,你請聽:(老師要注意讀出韻律感)

(1)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zhù);

(2)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3)爲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

師:怎麼樣,好聽嗎?這些句子都是古人教導孩子要尊老敬老的三字經。但是我們現在可能聽不懂。不要緊,今天我們來學習聽得懂的尊老敬老的新“三字經”──請看《識字2》。

二、學生自己圈出生字,藉助拼音讀“三字經”,讀通順後再同桌互相讀,要讀熟。教師深入學生中間傾聽學生朗讀,注意糾正讀音的錯誤

注意:“父母教”的“教”是多音字,念“jiào”;“做錯事”念“zuó cuò shì”三個都是去聲,“做”“錯”是平舌,“事”是翹舌。“認”念“rèn”,注意是前鼻韻母。“掃”念“sǎo”,聲母是平舌。

三、從讀“會認”的生字

(1)去拼音自讀生字。課件呈現下列帶生字的.“三字經”,學生自讀“三字經”,再讀帶點字,看去掉拼音能不能認。如果學生遇到不會認的生字,課件再點出拼音教讀。(帶點字是要求“會認”的生字)

懂禮貌 父母教 認真聽 做錯事 即改正

願承擔 洗碗筷 掃庭院 人人誇

(2)個別抽讀。全班齊讀詞語,再“開火車”讀詞語,待詞語讀得比較熟練後,教師注意抽讀重點人頭,關注全體學生的認讀狀況。特別注意“教”“做”“錯”“事”“認”“掃”的讀音準確性。

(3)學生嘗試認讀單個的生字。

師:(課件去掉詞語環境,單獨呈現生字在屏幕上)現在這些生字娃娃已經單獨站在你的面前,你還能認嗎?先自己嘗試一下,哪些字是已經熟悉的了,你可以暫時

少花時間,對哪些不太熟悉的字,你得多讀幾次喲!

(4)抽讀輪讀,檢驗生字掌握情況。

師:大家都會認了嗎?齊讀生字,抽讀,再輪讀。

(5)結合家庭生活經驗,在語言環境中記憶鞏固生字。

師:上面的生字,你在其他地方還看見過嗎?你聽到哪些話裏用了這個字呢?

師:老師在下列詞語中還見過我們學習的生字,你會讀嗎?你能說說在哪種情況下用過這些詞語?(課件呈現:父母 父親 認錯 錯過 故事 心事 改正 改動 掃地 打掃 懂事 聽不懂)

四、以背促讀,知曉文意

(1)大家又會讀生字,又會讀課文了,真了不起。不過,下面老師出的題目有點難,有信心參加比賽嗎?(待調動起學生的興趣再佈置後面的任務)那我們在五分鐘內,看誰背的“三字經”句子多?現在開始了──(學生自由讀背)

2)師:五分鐘時間到了。同桌考一考,同方同學背了多少句。(統計,表揚優勝者。)

師:這纔是第一輪比賽,沒有獲勝的同學還有機會喲!第二輪比賽是看哪些同學用最短的時間能背得出全課文的20個“三字經”句子。最先背出前一半的同學的都是優勝者。

(3)師:真不錯,統計一下,哪些同學是全部能背的,請站起來再表演一次,其他同學可以跟着背,也許這次就能全部背得出了。(學生再背一次)

(4)師:第三輪比賽可能更有趣味喲!(待學生從背誦比賽的激動中安靜下來後再佈置後面的任務)。請大家輕聲讀課文,讀懂課文,然後老師要出題再考大家。

情境考題一:同學們看,這些畫面可以用書上哪些“三字經”句子來說呢?(課件呈現表現“三字經”句子意思的情境:尊長輩,懂禮貌;父母教,認真聽;做錯事,即改正;長輩錯,要提醒;態度好,心意誠。)

情境考題二:同學們,你們真不錯,下面的考題要難一些了。請各小組同學合作讀書,看哪組把“家務事,願承擔,洗碗筷,掃庭院”表演得最好。(學生分組讀書,合作準備表演,再分組全班彙報表演。教師給予積極評價。)

五、配節奏,朗讀三字經,注意有韻律感

師:同學們真不簡單。現在能不能再來像老師這樣背誦三字經呢?(師有節奏地誦讀“三字經”),學生再模仿着

背誦。根據學生背誦(不會背的同學可以看書朗讀)的難點,老師適當示範,糾正學生的錯誤節奏,使學生能誦出初步的韻律感(“三字經”朗讀節奏一般只有“1/2”式和“2/1”式,如“小/朋友、父母/教”。教學時,教師不要求學生劃分節奏,只在錯讀時糾正)。注意將“三字經”句子押韻的末字讀成重音。

六、指導書寫“洗、認、掃”三個左右結構的字

(1)(課件呈現“洗、認、掃”)。

師:大家觀察三個字,它們有什麼共同的地方嗎?(都是左右結構)

師:請再細緻觀察,這三個字的左右兩個部分一樣大嗎?(都是左小右大)。老師提示要寫得左窄右寬。

(2)分別指導書寫“洗、認、掃”。教師先引導學生觀察筆畫組成、筆順,然後老師範寫,學生跟着書寫。

(3)學生描紅,再獨立自寫漢字,教師巡視。

(4)學生對照自己寫的第一漢字再與紅色範字比較,看看哪些地方寫得好,哪些地方寫得不好,怎樣調整,再寫第三個漢字。

(5)學生寫完了三個漢字,集體反饋評價。

七、延伸拓展:學了三字經,你懂得了些什麼道理呢?你做得怎樣?今後又打算怎樣做呢?

八、課外作業

1.背“三字經”給家長聽。

2.收集傳統或身邊的尊老愛幼的故事,準備講給大家聽。

《識字2》教學設計610

課前透視

《識字2》共有十二個詞語,展示了學校生活的多姿多彩,描繪了一幅幅在素質教育理念下的學校生活畫面。教材配有六幅插圖,用以幫助學生理解,學生透過讀詞語,想畫面,識生字,一定會感到非常熟悉、親切、有趣。在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生字,加深對學校生活的熱愛。

學校生活的豐富多彩,學生已經深有體會。教材中的這些詞語與學生的日常校園生活相同或相近,讀起來感到熟悉和親切,易於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學時,運用教材,聯繫實際,創設情境,不僅要識好字,還要將詞讀出韻律美。在積累的同時陶冶學生的性情,培養學生對生活的熱愛。

教學目標

1、 會認11個生字。會寫8個字。

2、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積累詞語,體會詞語的節奏感。

3、 留心觀察校園生活,體驗課餘生活的多彩與樂趣。

教學重點

學習生字;體驗課餘生活的多彩與樂趣。

資訊資料

1、實物投影儀、生字、詞語卡片。

2、展示校園生活的課件、輕音樂磁帶。

課時時數:兩課時

第一課時:

切入舉偶

1、 談話:小朋友們,我們學校的課內外活動豐富多彩。你喜歡哪一項,說給同學們聽聽。》今天這一課裏向我們介紹了好多學校活動,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吧!

(採用聯繫實際方式,從學生的喜好出發,帶學生進入學習內容,激發學生興趣,爲識字教學打下情感鋪墊。)

2、看圖:多媒體課件展示學校生活的圖片,學生邊看邊議,說說圖上都畫了什麼。哪一項活動是自己喜歡的?

(校園活動與學生密切相關,圖片的出示創設了情境,易於引發學生的求知慾。)

對話平臺

自讀

1、 藉助圖畫讀本課詞語,畫出要求不認識的生字。

2、 藉助拼音讀準字音,邊讀邊記。

3、 同座互讀互聽,相互正音,點評。

4、 同座利用生字卡片相互檢查生字的讀音。

(自主識字,重點突出,學生之間的檢查,提高了識字效果,培養了識字能力)

指讀

1、 教師範讀,引導學生注意讀準“琴”(前鼻音)和多音字“模”。

2、 小組內採用喜歡的方式練讀。

2、賽讀:(課件出示沒有拼音的生字)下面的字你會認了嗎?看誰反應快。

3、讀字交流。說出自己識字的方法和注意的地方:如“棋”字用“加一加”的方法、“戲”字用熟字“雞”換偏旁的方法來識記。特別注意“琴”字的下面是“今”,不是“令”

(多種方式的讀詞便於引起學生興趣,樂於參與。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自由交流識字經驗,總結識字方法,促進學生識字能力的提高。)

朗讀

1、 讀圖畫中能找到的詞語。先找一找,再讀一讀。(注意“觀天氣”一詞是學生不易明白的,教學時引導學生觀察圖畫,明白圖意)

2、 開火車讀圖畫中找不到的詞語。

3、 表演讀。喜歡哪一個詞讀後做了相應的動作。

4、 彙報展示:喜歡哪一行詞語就讀哪一行。

5、 挑戰讀:看誰讀得最好。引導學生敢於挑戰任何人,包括老師。

(讀中體會,加深了理解,讀出了情感,訓練了語感,積累了詞彙。)

寫字

1、出示“胡、戲、棋、鋼”四個字,引導學生認讀。

2、學生先觀察田字格中的範字,然後描紅。

3、教師範寫。引導學生注意書寫難點字。如“棋”左邊的木字旁捺變點,右邊的“其”,中間是兩橫。“鋼”金字旁的豎鉤起筆不要超過第二橫。

4、 同座展示臨寫的字,評議。

(由讀到寫,循序漸進,突破難點,加上合理的評價,學生間互相促進,培養了寫字能力。)

第二課時:

對話平臺

匯入(複習讀詞語,引入新課)

誦讀

1、 指名讀詞語,看誰讀得正確,讀得有感情。

2、 師配樂範讀,學生評說。學生有滋有味地練讀詞語。引導學生要邊讀邊想像,讀出韻律來。

,12

3、 指名讀,全班點評。

4、 自主練讀。

5、 彙報讀。喜歡讀哪行就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哪行。

6、 整體誦讀。

(有感情朗讀是理解的基礎,個性的朗讀能促進學生感悟與積累)

練習

出示課後的“讀讀說說”

1、 指名讀課後的“讀讀說說”的第一行。

2、 說說題目的意思。

3、 小組內比一比誰說得多,說得好。

4、 彙報。共同理解字的意思並積累詞語。

(生字的復現,在讀中進行鞏固,組詞擴展,注重了積累,訓練了思維。)

寫字

1、出示“觀、彈、琴、養”生字,指名認讀

2、引導學生觀察範字,瞭解字的寫法。

3、教師範寫,指導學生臨寫。提示難點處如:

琴:上邊的兩個“王”字要寫扁一些,中間的撇、捺要舒展。

養:中間的“豎撇”要一筆寫成,不要中間寫個“王”,下面寫成“介”。

4、同座互相欣賞寫字成果,進行點評提出建議。

(夯實寫字訓練,促進學生形成良好寫字技能。)

拓展

1、 想想我們學校課內外還有哪些有趣的活動?小組內先說說。

2、 全班交流。

(與實際生活相聯繫,在訓練口語表達能力的同時,讓學生感受校園生活的樂趣,激發學生對校園生活的熱愛)

伴教錦囊

相關連結

書法: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書法按字型分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

二胡:絃樂器。又名胡琴。音色剛柔多變,既能演奏柔美、委婉的曲調,也能演奏跳躍、有力的旋律。

京戲:我國戲曲的主要劇種之一,是我國的國粹。

《識字2》教學設計611

識字2教學設計

一、談話匯入,激發興趣

1.朋友們,你們感覺自己的家庭幸福嗎?(幸福)溫暖嗎?(溫暖)

2.誰願意給大家介紹一下你的幸福、溫暖的家庭呢?(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談一談)

3.看來小朋友們都有一個溫暖的充滿愛的家,而且透過你們的介紹我還能感覺到你們都愛自己的家和家裏的每一個人,對嗎?大家想不想知道生活中我們怎麼做纔是對家裏人最好的“愛”的呢?(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4.揭題:今天我們要學的《識字2》就告訴我們應該怎樣做,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板書課題)

二、激發興趣,初讀課文

1.師範讀韻文。(

2.師:你們也想讀一讀這麼好聽的兒歌嗎?(生:想!)那就用你喜歡的方式讀吧。

3.生自由練讀。

4.師:你覺得哪些字、句子比較難讀?跟老師一起讀一讀。

生1:“家務事,願承擔”比較難讀。(師生共同正音)

生2:“父母教,認真聽,做錯事,即改正”比較難讀。(師生共同正音)

生3:老師,我有個發現,“父母教”的“教”,就是“教室”的“教”。

師:你說得很對,真會發現!

5.師:解決了難讀的字,咱們再讀讀課文,讀通句子,選擇你喜歡的部分多讀幾遍。(生自由練讀)

6.師生對讀。(師讀:小朋友──生接讀:正年少──)

7.同桌同學對讀──小組進行對讀。(感受三字韻文的韻律美)

8.師:你還想怎麼去讀?和學習夥伴商量商量。

三、雙向互動,主動識字

1.全班交流認讀:教師出示生字卡片,採用自由讀、開火車讀、情境遊戲裏讀等形式指導學生練讀,讀到正確爲止。(指導練讀的過程中強調“認、事”是翹舌音,“錯、掃”是平舌音,“懂”是後鼻音,“教、錯、筷、誇”是三拼音)

2.指導學生採取多種方法識記生字,如:

(1)每──母──減—減

快──筷──加—加

放──教、改──換—換

(2)自編謎語、兒歌識記法如:

重心靠邊戴草帽(懂)

已見反文尾巴短(改)

3、出示“生字列車”,指導學生認字。

懂禮貌

父母教

認真聽

做錯事

改正

洗碗筷

掃庭院

人人誇

四 :讀中感悟

1.師:你從這篇韻文裏讀懂了些什麼?把你的感受說給大家聽聽吧。

生1:我讀懂了小朋友要尊敬長輩,懂禮貌。

師:對呀,“尊長輩”就是要尊敬長輩,尊重長輩。平時在家裏,你是怎麼做到尊敬長輩的呀?

生A:爺爺奶奶來了,我給他們倒茶。

師:你真是個孝順的孩子!

生B:見到叔叔阿姨,我會向他們問好。

師:真有禮貌呀!

生2:我讀懂了如果我們做錯了事情,就要改正。

師:是的,做錯事情,應該馬上改正。知錯就改還是(生答:好孩子)

生3:我知道了要經常幫媽媽做家務,洗洗碗筷,掃掃院子。

師:對呀,書上說家務事──(生:願承擔)平時你都幫爸爸媽媽做過哪些家務事?

生:我幫媽媽掃過地。

生:我幫奶奶洗拖鞋。

生:我幫媽媽洗碗,洗菜。

生:我還幫媽媽洗過衣服呢!

師:真能幹!你們都是愛勞動的孩子。爸爸媽媽平時工作那麼辛苦,你們能幫助他們乾點家務,減輕他們的負擔,真是不錯呀!

2.師:那這篇韻文,你們還有不懂的地方嗎?提出來,大家一起來解決,好不好?

生1:什麼叫“長輩”呢?

師:誰來幫他?

生: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是長輩。

師:輩分比我們大的人就叫長輩,像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叔叔阿姨等,他們都是我們的長輩。

生2:“態度好”是什麼意思呀?

師:課文裏說什麼時候要態度好呢?

生:長輩錯,要提醒。態度好,心意誠。

師:長輩做了事情的時候,我們應該有禮貌地提醒。長輩們也有範錯誤的時候,他們做錯了,你怎麼提醒呢?來演一演。

生:我會輕輕地跟他們說。

生:我會很有禮貌地提醒他們。

師:對,長輩們做錯了,就應該像剛纔兩位同學說的那樣,有禮貌地、誠懇地提醒他們,這樣就是態度好。

師:哇,你的想法真的很棒!“識字2”沒有題目,我們正好可以給它取個名字呢!你想給它取什麼名字?

師:那我們大家一起來想想,給這篇韻文取個題目,好嗎?

生1:我想給它加個“懂禮貌”的名字。

生2:我想讓它叫“三字歌”。

師:爲什麼這麼叫?

生2:因爲這則韻文跟我們念過的“三字經”很像,都是三個字三個字在一起的,所以就叫“三字歌”。

師;不錯,你很會觀察,也很有想法。

生3:我想給它取名爲“好孩子”。

師:真不錯,大家給這篇韻文取了那麼多好名字,你們覺得哪個名字最好呢?

生:老師,我覺得取“好孩子,人人誇”這個題目最好。課文講的就是怎麼樣做一個好孩子。

師:是呀,你們也都想做一個人人誇的好孩子吧。好,我們就把“識字2”這篇韻文取名爲“好孩子,人人誇”。(鼓掌透過)

五、小結

有了你們這些可愛懂事的孩子,我們的家就更幸福、溫暖了,班級也是你們的家,我相信你們會在這個新家裏快樂地生活長大。

《識字2》教學設計612

教材簡析

教材安排了3部分內容。

第1部分由9個詞語和1幅家用物品圖組成;

第2部分是要求認和寫的字;

第3部分是應用練習,龍龍和文文正在用所學的字進行組詞遊戲。

設計理念

第2單元以愛爲主題,反映的是濃濃的親情與愛意。《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爲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注重教給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家庭是社會最基本的細胞,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爲重要的環境因素之一。所以,本課教學前可以請家長配合在家中製作家電、傢俱等生活用品的生字卡片,並把卡片貼在對應的物品上,給學生創設一種在生活中識字的良好氛圍。

教學目標

1.認識“房、間、櫃、視、沙、發”6個生字;認識並會寫“書、衣、牀、寫、字”5個生字,掌握本課的詞語。

2.學習寶字蓋(宀)、禿寶蓋(冖)兩個偏旁。

3.引導學生聯繫生活實際,學會利用生活中的識字資源,培養自主識字意識。

教學重、難點

1.認識並會寫“書、衣、牀、寫、字”5個生字。

2.掌握寶字蓋(宀)和禿寶蓋(冖)兩個偏旁的寫法。

3.寫好廣字旁。

教學準備

1.媒體課件、實物投影。

2.字屋、字卡。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看圖引題

1.(情景匯入)今天,龍龍想請同學們去他家做客。你們願意去嗎?我們是有禮貌的好孩子,先要敲敲門。(出示課件:龍龍家。在龍龍的引導下學生按順序說出房間物品。)

2.這節課我們來學習《識字三(2)》。(師板書課題,生跟師書空,讀題。)

二、多種形式認讀

1.先請同學們讀這些詞語,大家要注意看清字形,藉助拼音讀準字音。

2.同學們,你們有沒有不會讀的字?好,現在老師來考考大家。(課件出示詞語)

3.(指名兩生讀後,全班齊讀)讀這些詞的時候要注意詞和詞之間的停頓。請跟老師拍手讀。

4.男女生拍手比賽讀。

5.拼音寶寶要去休息了。你們還會讀嗎?(把拼音從詞語中去掉,同桌互相監督讀,開火車讀,出示字卡打亂順序讀。)

三、練習寫字

1.(出示6個要寫的生字)大家看,這6個字寶寶我們不僅要認識還要會寫。

2.天冷了,字寶寶們想回家等同學們來和他們交朋友。可是他們找不到家了。快快讓我們幫幫他們吧!(教師出示3個生字結構小房子,指名到黑板前把字歸類。)

3.現在,誰能說一說用什麼方法能記住這些字寶寶。(指名回答)

4.好,現在就讓我們用這些辦法來自學這6個字(先按照書中的示例自學筆順,數清筆畫,再小組討論記憶字形、組詞。)

5.學生彙報。(根據學生的彙報調整思路。)

書:用記筆順的方法記住字形,也可以聯繫生活說記憶方法;強調主筆,組詞。

衣:說筆順;組詞和“一”進行同音字的區分。

牀:說說結構,記憶廣字旁並組詞。(教師在黑板上的田字格里指導寫廣字旁。學生在《寫字》中練習寫“牀”字。教師巡視後找出結構問題,在黑板上示範寫,邊寫邊指導“木”和“廣”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生再練習寫幾個。)

寫、字:先出示寶字蓋,開火車識記,再去掉寶字蓋的點記禿寶蓋,最後認識並練寫橫鉤。(這一過程在學生觀察後引導學生自己說出來。歸納上下結構字的特點———上扁下大。指導寫“寫”;“字”由學生自己練寫。師生評價後再寫。用“寫、字”練習說話。)

四、拓展結束

同學們,我們學會了這些字,想不想自己做字卡?好!看看家裏還有哪些用品上可以貼上字卡來幫助我們識字,就製作字卡貼上吧!同學們加油,看看誰能成爲班級的識字能手。

《識字2》教學設計613

《識字2》是以詞串的形式,圍繞小學生每天早晨生活常規這一中心內容,將一組組詞語組成韻語歌,讀起來押韻上口,便於誦讀記憶,課文配以相應的插圖,圖文對照,不僅識了字,理解了詞語,而且認識了事物,受到了美的薰陶。結合新課程標準及教材特點,我將這節識字課的教學目標定爲:學會3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韻文。能將畫面描繪的事物與詞語聯繫起來,使學生形成健康生活常規的意識。而識字和寫字是本課的重點,也是識字起步的難點。

心理學研究表明,對學齡兒童來說,識字的關鍵在於建立字形與音形的聯繫,我充分發揮教材看圖識字的優勢,利用情境圖,引導學生結合平日的生活體驗,使學生邊看畫面邊識字、學詞,並相機進行說話訓練,力求識用結合。同時還鼓勵學生憑藉已有的經驗,透過想象,補充和擴展詞串內容,從而促使學生主動識字,體驗識字帶來的快樂,提高識字的效率。

由於《識字2》是學生書寫漢字的起步階段的內容,在教學中要堅持手、口、腦並用,讓學生自己開動腦筋記憶字形,掌握常見的基本筆畫名稱及筆順規則,讓學生在描紅、讀帖和臨寫的實際操作中掌握如何寫好字的本領,感受漢字的形體美。在教學生字時我用了多種方法,比如在教學“太”時我先找出孩子們熟悉的字“大”然後告訴他們“太”是“大”加了一點形成的,他們一下子就記住了。在教學“鳥”的時候我告訴孩子們那一撇是小鳥頭上地羽毛,橫折鉤是小鳥的頭,點是小鳥的眼睛,豎折折鉤是小鳥的身子,最後一橫是小鳥長長地尾巴,用這樣形象的方法,他們很快就記住了,效果不錯。

課堂中還存在以下的問題:

1、一年級的學生年齡太小,想象力極其豐富,甚至有時異想天開,自己卻“收不住了”,這就要求老師能夠恰如其分的給予引導和小結。

2、在課堂上,常常會遇到這樣的事情:有些孩子過於內向,很少舉手回答問題,作爲教師,我們還應該善於發現每一名學生的優點所在,不失時機的給他們與表揚和鼓勵。例如:有些學生不愛舉手回答問題,可是他坐的筆直,聽講認真,我們就可以鼓勵他:你坐的真好,老師相信回答問題也會很棒的,勇敢一點,試試看!有的學生回答問題不準確,偏離了答題方向,我們可以說:你的想象力可真豐富,試試看,根據老師的提示,會不會答的再好些呢?

一節課,短短的40分鐘,但仔細地想一想,值得思考的地方很多,可以收穫的經驗更多。我們老師的心中應該有學生、有教材、有目標,在今後的語文教學中,我會不斷的發現、積累……爲孩子們營造出輕鬆愉悅的學習氛圍!

《識字2》教學設計614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8個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1個生字只識不要求寫;認識金字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知道一些有關旅行的知識和我國重要的旅遊景點。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小朋友,你們喜歡旅遊嗎?都去過哪些地方?能說給老師聽聽嗎?

2.今天我們學習一篇和旅遊有關的歸類識字課文。板書課題:識字2(齊讀)

二、初步看圖,讀韻文

1.看看有幾幅插圖,圖上畫了哪些著名的景點。

2.自由讀韻文,要求:看清音節,讀準字音。

三、指導看圖,學習部分生字詞

出示第一幅掛圖,觀察說話。

1.老師向同學們介紹哪幾種交通途徑?[相機出示詞卡:公路、鐵路、水路]

2.指名讀生詞。

3.公路、鐵路、水路上的交通工具分別是什麼?(汽車、火車、輪船)

4.你喜歡哪種交通工具,爲什麼?

小結:圖上的老師不僅向同學們介紹了公路、鐵路、水路這三種交通途徑,還向同學們介紹了一些與旅行有關的事物。

5.同學們出去旅遊在外面住宿的房子,稱爲什麼呢?[相機出示詞卡:旅館]

6.爲了遊覽,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去,叫做什麼?[相機出示詞卡:旅行]

7.在旅行的途中,叫做什麼呢?門目機出示詞卡:旅途]

8.比較旅途、旅行這兩個詞的不同。

9.出示填空。

(1)公路上的交通工具是。

(2)鐵路上的交通工具是。

(3)水路上的交通工具是。

四、學生自學出示的生字詞

要求:讀準音節,看清字形。看看掛圖,想想字義。

五、教師檢查自學效果,並加以指導

1.認讀生字,正音。

2.用旅、館擴詞。

六、小結

剛纔我們學習了兩組詞語,第一組詞語向我們介紹了哪三種交通途徑?(公路、鐵路、水路)第二組向我們介紹的與旅遊有關的詞語是哪些?(旅館、旅途、旅行)

七、指導書寫

1.學生看筆順圖,記憶鐵、旅、館的筆順;認識金字旁。

2.說說你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

3.教師範寫生字。

4.學生描紅書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5.讓學生在《習字冊》上描紅、仿影、臨寫生字。

第二課時

一、複習檢查

1.抽讀生字、新詞卡片。

2.按鐵、旅、館的筆順書空。

3.用旅行說一句話。

二、繼續看圖學習生字詞

出示第二幅圖。

1.圖上的兩個同學遊覽了哪些自然景觀?[相機出示詞卡:西湖、灕江、三峽]

2.老師介紹這幾處景點。

3.你們覺得這兒的風景美嗎?能看圖說說美在哪兒嗎?指名學生說圖。

4.圖上的兩個同學遊覽了西湖、灕江、三峽後,來到了我國偉大的首都北京,他們在北京看到了凝聚着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的偉大工程。[相機出示詞卡:故宮、運河、長城]

5.教師介紹故宮、運河、長城。

6.同學們從圖上看到這些偉大的工程,想說些什麼?

7.學生藉助拼音自由讀以上生字詞。

三、指導讀韻文

1.範讀、自由讀、齊讀。

2.讀出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四、以我喜歡X

X爲題看圖說話

五、指導書寫

1.按峽的筆順書空。

2.教師範寫生字。

3.在《習字冊》上描紅,說說你是怎樣記住這些生字的。

4.在《習字冊》上仿影、臨寫。

《識字2》教學設計615

一、觀察

認真觀察每個字的間架結構,看清部件和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二、比較

差異比較:在比較中探究相同結構的字在寫法上的差異。如,“棋”“鋼”“彈”“觀”都是左右結構,並且都是左窄右寬。不同的是:“棋、彈”,左右一樣高;“鋼”,左高右低下對齊;“觀”,左短右長。

優劣比較:在優劣字的比較中,把握字的結構的密與疏,筆畫的收與放,使學生受到審美訓練。如,“琴、養”中間的撇、捺要舒展,上下部分要緊湊。老師可出示寫得好的和寫得不好的字,進行比較,防患於未然。

三、分析

字的結構、筆畫特殊,學生把握有困難時,老師可幫助分析,示範指導。如“琴”字,上下緊湊,中間舒展,撇與捺是整個字的靈魂,書寫時既要注意筆畫的舒展,又要注意組合時撇尾低,捺腳高。

四、實踐

仔細領會,悉心模仿,激勵評價。評價時老師可以改評分製爲獎勵制,哪個字寫得漂亮就在旁邊印上一顆小五星作爲獎勵,比一比,看誰得的五角星多。做到自評、小組評、老師評相結合。

標籤:教學 識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