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課件

地理區域和界線的課件

教學目標:

地理區域和界線的課件

1.透過對不同區域的描述,初步理解區域劃分的不同原因及相應的地理區域的類型;結合生活體驗,以某一類型的區域爲例,舉例說明不同尺度、不同級別的區域。能夠正確運用區域的概念。

2.透過嘗試劃分區域的活動,初步學會在簡單的地圖上進行區域的劃分的方法。

3.閱讀“我國四大地理區域圖”,能夠在地圖上指出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的位置、範圍;透過對四大地理區域劃分界線的分析,知道我國四大區域劃分的自然、人文綜合原因,初步瞭解它們的自然地理差異;並在地圖上找出秦嶺、淮河,並說明秦嶺—淮河一線的地理意義。

課時:1課時

教學重點和難點:

什麼是區域?中國四大區域的劃分及界線。

教學方法:

講述法

教學過程:

引入:區域的概念

1.由於是新學期的開始,可以請學生從談論外出見聞,引出對不同區域差異的認識。(掛出中國地圖作爲學生談論不同區域的背景)

2.分別掛出新疆高山牧區的景觀圖、西雙版納熱帶風光傣家竹樓的景觀圖、反映東南沿海經濟特區的工業生產流水線景觀圖和表現長江三角洲農業及工業的景觀圖,請四位學生模擬來自上述四個區域的人,繪聲繪色介紹“自己”家鄉的情況,讓學生直觀感知不同區域的差異。(有條件的'學校可以放相關區域的錄像) (視頻連接:不同地域色彩)

新課講授:

區域的劃分(視頻連接:中國的區域劃分)

1.從複習中國地理總論部分入手,說明根據不同的需要區域可劃分出不同的類型。首先,複習中國的行政區劃,行政區劃是國家對其所管轄的地區進行有效的和方便的管理而做出的多級行政區的劃分:(1)全國分爲省、自治區、直轄市;(2)省、自治區分爲自治州、縣、自治縣、市;(3)縣、自治縣分爲鄉、民族鄉、鎮,其中,一級行政區劃現有34個省級行政區(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接着複習中國地形中學到的主要地形單元,如華北平原、東北平原、黃土高原、青藏高原、四川盆地、江南丘陵等,都屬於自然形成的地形區。再複習我國主要牧區、林區及主要工業區的分佈,說明這些區域是根據經濟發展的方向而劃分的經濟區。選取其中的一個區域來說明它的多重“身份”。例如:山西省,是我國一級行政區,位於黃土高原地形區內,同時又是我國重點建設的能源基地。

2.結合活動1—嘗試劃分區域,落實對區域劃分的理解。首先帶領學生粗讀圖中的等高線、河流和農作物及居民點的分佈。然後,把班上學生分成兩部分,在同一張地圖中,由一部分同學的代表劃出山區的範圍,另一部分同學的代表劃出平原的範圍,(可以把圖5.2事先畫在膠片上,上面再覆蓋一張透明膠片;有條件的學校,可直接使用實物投影)說明劃分的理由。對照雙方劃出的界線,教師介紹有關山區和平原的定義,明確這樣的劃分主要是依據自然的原因進行的。繼續仿照上面的方法,由一部分同學劃林區,另一部分同學劃農耕區,並分別說明理由。學生可能會把某部分區域空出來,既不劃歸林區也不劃歸農耕區;還有一種可能,某部分區域既被劃歸林區又被劃歸農耕區,在學生的爭執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看待和解決這一區域問題,並點明區域劃分的最終目的在於促進區域的發展。

3.請假期外出的同學,指圖介紹所去的區域,教師引導認識所在地和所去的區域之間的關係。例如:(所在地)鎮(三級行政區劃單位)——縣城(二級行政區劃單位)——省城(一級行政區劃單位)——外省(一級行政區劃單位)——市(二級行政區劃單位)——目的地(三級行政區劃單位)。

4.結合活動2,模擬打長途電話或是寄信寫地址和郵編,體會不同尺度和不同的級別的區域。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郵政編碼是100009,其中“10”表示一級行政區劃中的北京,“1000”表示下一級行政區劃中西城區郵電局,“09”表示投遞局的代碼;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電話號碼是010—64016633,其中“0”表示國內長途,“10”是北京的區號,“64016633”是北京市內電話號碼。

5.教師小結。人們根據不同的需要來劃分區域,因而會有很多不同類型的區域和不同級別的區域;劃分區域的目的是更好地利用區域的資源,促進區域的發展。

我國的四大地理區域(動畫連結:我國的四大地理區域):

1.由我國地域廣闊,跨經度和緯度都很大的地理特徵,直接引出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讀圖5.4我國的四大地理區域,首先透過界線A、界線B、界線C的具體分佈,落實四大地理區域的位置。北方地區大致位於我國的北方;南方地區大致位於我國的南方;西北地區位於我國的西北地區;青藏地區位於青藏高原。

2.根據活動1的提示,觀察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界線同北方地區與西北地區的分界線A,引導學生分析兩界線的相似性,說明這裏區域劃分的主導因素是:是否受到季風影響。西北地區身居內陸,受不到季風影響,降水較少,體現出乾旱的區域特徵,而與位於東部季風區的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受季風的影響,降水較多,處於溼潤和半溼潤區。

3.根據活動2的提示,觀察界線B的位置,學生自己在一月等溫線分佈圖和年降水量分佈圖中尋找與其位置相應的一月等溫線和等降水量線。結果分別是一月的0℃等溫線和800mm等降水量線。由此確定界線B劃分出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其主要區域差異表現在氣溫和降水綜合的氣候方面。最後再根據提示從地形和河流分佈圖中落實一月的0℃等溫線和800mm等降水量線,位於秦嶺—淮河一線。學生根據教材的問題提示,逐一尋找答案,速度較慢;教師應避免直接告訴學生答案,給學生的探究學習留有充足的時間和空間。

4.根據活動3的提示,觀察界線C的位置與地勢三級階梯的界限的吻合情況。在學生髮現界線C與我國地勢一級階梯與二級階梯的界線十分吻合之後,再判斷青藏地區與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及西北地區劃分的主導因素是青藏高原海拔高的地形因素。

標籤:課件 地理 界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