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課件

兒童藥物劑量教學課件

兒童處於生長髮育旺盛時期,與成人相比,用藥特點有明顯不同。下面蒐集了兒童藥物劑量教學課件,一起去看看吧!

兒童藥物劑量教學課件

兒童藥物劑量注意事項:

一、嬰幼兒胃腸功能特點及用藥特點

1.嬰幼兒胃液呈中性,有利於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等的口服吸收,所以常用。

2.乳汁雖可保護胃黏膜,減少藥物的胃腸反應,但有時會妨礙藥物吸收;如果在餵奶後立即服藥,有時可因嘔吐影響吸收。所以,一般以兩次餵奶之間服藥爲宜。

3.小兒直腸黏膜血液循環很豐富,肛門給藥後,藥物可由直腸下靜脈吸收,直接進入下腔靜脈而不經過肝臟,可迅速達到有效血濃度和發揮藥效。因此,當病兒不能口服藥物或拒服藥物或藥物胃腸刺激反應大時,可改用栓劑直腸給藥。

二、嬰幼兒肝腎代謝與用藥特點

1.嬰幼兒肝臟合成脂肪、氧化脂肪能力低,所以在發熱特別是流感、水痘發熱時,不宜服用可誘發腦病合併內臟脂肪變性綜合徵的阿司匹林,口服對乙酰氨基酚則沒有這個風險。

2.嬰幼兒全身性重病時常易併發肝功能損害,用藥過多、過濫可加重藥物性肝損害,甚至發生肝功能衰竭,形成藥源性疾病,此時宜多選由腎臟排泄的藥物以減少肝損害,應慎用或不用如利福平、克林黴素、紅黴素等藥物,可用青黴素、頭孢菌素等。

3.嬰幼兒細胞外液相對較多,且腎功能不成熟,藥物排泄較成人緩慢,第一代頭孢菌素有腎毒性,應避免使用,第二、三代腎毒性依次減弱,可根據病情由醫生處方使用。

三、合理選擇藥物劑型和用藥途徑

藥物治療大多以口服爲主,小兒治療更應以口服制劑爲主。對於小兒來說,溶液劑優於片劑、粉劑,特別是果味溶液,小兒樂於服用。但含糖顆粒劑次於不含糖顆粒劑。

四、兒童用藥劑量的計算

爲保證藥物療效最佳毒副作用最小,必須精確計算好兒童用藥劑量。一般藥效隨劑量遞增而加大,但有一定限度,劑量不可隨意加大。

多年來,經過不斷探索,得出了10多種兒童用藥劑量的計算方法,主要有如下幾種:

1.根據成人劑量折算

此種方法準確性不高。以成人劑量爲1,根據年齡,兒童用藥劑量爲:

新生兒 1/18~1/14

1~6個月 1/14~1/7

~2歲 1/5~1/4

~4歲 1/4~1/3

~6歲 1/3~2/5

~9歲 2/5~1/2

~14歲 1/2~2/3

還可依小兒體重佔成人體重(以50~60kg)的比例折算:

2.按小兒體表面積(㎡)折算

這種方法算得出每1㎡每天使用的劑量,最爲精確,但需藉助以下工具:

也可按體重求體表面積:

還可根據如下公式計算:

體表面積(m)= 體重(kg)x0.035+0.1(體重≤30kg)

=(體重(kg)-30)x0.02+1.05(體重>30kg)

再根據如下公式計算:

每日劑量=體表面積(m2)×每平方米麪積每日需要量

3.按體重計算

這是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藥店人都應掌握。

每日(次)劑量=患兒體重(kg)x每日(次)每kg體重所需藥量(體重以實測值爲準)

年長兒按體重計算,若超過成人量則以成人量爲限。

需要注意的是體重單位的換算,及藥物說明書上標註的用量爲“每次”還是“每日”。

 

兒童年齡的界定

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中的對兒童的年齡限定是0~18歲,醫學界以0~14歲的兒童爲兒科的研究對象。高等醫藥院校教材《兒科學》裏把兒童年齡分爲七個時期:

1.胎兒期:

從精、卵子結合、新生命的開始直到小兒出生統稱胎兒期。臨牀上也常按胎兒發育情況將這一階段劃分胚胎期和胎兒期。

2.新生兒期:

指自出生後臍帶結紮起到剛滿28天爲止這一時期。新生兒其實是人類獨立生活的開始階段,適應外界環境能力較差,發病率和病死率高,尤其第一週新生兒爲最高。

3.嬰兒期:

從出生到滿一週歲以前爲嬰兒期,這階段小兒以乳汁爲主要食品,故又稱爲乳兒期。這是小兒出生後生長髮育第一個最爲迅速的時期;對營養素和能量的.需求量相對較高,但是消化吸收功不完善,因此消化紊亂和營養紊亂性疾病多見。基礎免疫程序在這個年齡階段完成。

4.幼兒期:

1週歲以後到滿3週歲之前成爲幼兒期。由於活動範圍增大,對各種危險的識別能力不足,故應注意防止意外創傷和中毒。

5.學齡前期:

3週歲後到6-7歲入學前爲學齡前期,是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可塑性較大,應注意早期教育、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

6.學齡期:

從6-7歲到12-13歲進入青春期成爲學齡期。此期各器官形成(除生殖器官外)接近成人,智能發育更加成熟,是學習的重要時期。

7.青春期:

從第二性徵出現到生殖功能基本發育成熟、身高停止增長的時期爲青春期。女孩一般從11-12歲到17-18歲,男孩從13-14歲開始到18-2歲,是人生第二個體格生長高峯。此時期是學習文化和科學知識、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的重要時期,針對性進行青春期衛生保健,將有利於青少年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