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五年級《珍珠鳥》教學反思(精選11篇)

作爲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透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驗,那麼優秀的教學反思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五年級《珍珠鳥》教學反思(精選11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五年級《珍珠鳥》教學反思(精選11篇)

五年級《珍珠鳥》教學反思1

《珍珠鳥》是根據作家馮驥才的散文改編的,描寫了“我”爲一種怕人的珍珠鳥創造了安逸舒適、自由自在的生活環境,使它們與“我”越來越親近,說明“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課文寫得生動活潑,妙趣橫生,很能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在指導學生閱讀時,我從以下四點入手設計和組織教學,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初讀課文,感受“情意”。

教師首先播放課件,讓學生認識珍珠鳥,引起興趣,引出課題。然後讓學生初讀課文,讀後談談自己的感受。

學生初讀後,有的感受到“珍珠鳥是一種可愛的小鳥,作者非常喜愛它”,有的說“珍珠鳥是一種怕人的小鳥,但它卻不怕作者”,還有的說“感受到作者和珍珠鳥有種親近的情意”。這些感受都是孩子們獨自的情感體驗,是真實而可貴的,雖然來自直覺,有些粗糙、膚淺,卻是理解主題的基礎。教師應珍視這些感受,進而引導學生深入讀書,理解作者寫作的真諦。

二、細讀課文,理解“真愛”。

透過初讀,學生感受到了作者對珍珠鳥的愛。但要理解課文的最後一句“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僅僅體會到“愛”是不夠的。這“美好的境界”是什麼呢?僅有“愛”就能創造出這美好的境界嗎?顯然,教師這時應抓住學生的初步感受,引導學生向縱深開掘:“珍珠鳥是一種怕人的小鳥,但它卻不怕作者,爲什麼不怕?你是從哪兒感受到的?”進而讓學生細讀課文,體會作者對珍珠鳥“不一般”的愛:

起初,作者把珍珠鳥掛在“異常茂盛”的“生着長長垂蔓的法國吊蘭”中間,爲它營造了“深幽的叢林一樣安全”的環境,鳥兒才傳出“笛兒”般的叫聲。接着,小鳥出生了,愛鳥的作者該是多麼好奇啊!可作者卻“決不掀開葉片往裏看”,連“添食加水”時也“不睜大眼睛”驚動它們。於是,鳥兒漸漸把“小腦袋從葉間探出來”。作者所做的這一切,是對鳥兒的愛,體現在對鳥兒生活習性的充分尊重。

小鳥在“屋裏飛來飛去”,“落在櫃頂上”、“書架上”、“畫框上”、“啄大文豪的名字”、“撞燈繩”,可作者卻“不管它”,任由它自由自在地飛。這裏體現了作者的包容,是愛的另一種表現形式,即對鳥兒的充分理解和寬容。

鳥兒膽子越來越大,它“蹦到‘我’的杯子上喝茶”,“啄‘我’顫動的筆尖”,而“我”卻“不動聲色”,“默默享受這小傢伙親近的情意”,以至於“我”“撫一撫它細膩的絨毛,它也不怕”。這時,鳥兒接近“我”,“我”接近鳥兒,這濃濃的愛意,是一種勾通,是零距離的接觸,是一種互爲欣賞。

直到有一天,鳥兒落在“我”的肩上睡着了,作者流出一時的感受“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這種你離不開我,我離不開你的人鳥合一的感人情景,使人感悟到更深層次的愛——“信賴”。這種“美好的境界”不是每個人隨時隨處都能感受到的,那是需要付出的。有了作者對鳥兒的“不一般”的愛,纔有了“信賴”,纔有了享受那份美好境界的幸運。

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找到以上相關的句段反覆體會、交流。從中感受到那些描寫“我”爲鳥兒做了些什麼的語段是有層次的,作者對鳥兒“不一般”的愛,體現在他順乎了鳥的習性和天性,在“尊重——理解——寬容——勾通——欣賞——信賴”的層層深入的情感體味中,學生對課文最後一句“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真正有了感悟。這種感悟由淺入深,除了對本義、引伸義、深層含義的理解,也有對“不言之義”的領會。

三、賞讀課文,欣賞“境界”。

在學生理解課文的過程中,還應培養學生對課文優美形象、深刻意蘊、豐富情感的欣賞能力,透過欣賞,獲得審美享受、感情陶冶、精神淨化。

在教學課文第14自然段時,我設計了一個情境,讓學生邊想象鳥兒伏眠於作者肩頭的情景,邊配樂朗讀。在“愛之羅曼斯”嫋嫋的樂聲裏,孩子們陶醉地讀着,情不自禁地表達出自己的感受。教師適時推波助瀾:“在作者眼裏,珍珠鳥太可愛了。小鳥是幸福的,作者也是幸福的,這是多麼美好的境界啊!這多像一幅畫啊,你能給這幅畫起個名字嗎?”學生的靈感被激發起來,有的說叫“愛”,有的說叫“親近的情意”,還有的說叫“信賴”,教師於是用“你是個有愛心的孩子”“你像個詩人”“你像個哲學家”等充滿欣賞和讚美的評價鼓勵學生的創意。

有位哲人說過:“正是兒童承襲了人類最初的詩性性格,他們的智慧既指向眼睛看到的地方,也指向心靈看到的地方。”充分調動學生的這種潛能,讓他們在欣賞中想象,在想象中感悟,在感悟中創造,那麼,這一情境的創設就不僅僅培養的是學生的欣賞能力,也融合了個性與創造的培育。

四、再讀課文,評價“信賴”。

在學生透過欣賞性閱讀獲得情感滿足的基礎上,我設計了讓學生談讀後感的評價性練習。在交流中,有的同學談到“人與動物的和諧關係要靠信賴來創造”;有的感慨“如果世界充滿愛,將會創造多少美好的境界”;更有一位同學談到了對人生的感悟:“馬上要畢業了,回首六年的小學生活,竟沒有一個可以信賴的好朋友……原來‘信賴’是要付出的。如果我們經常問問自己對別人付出了愛心嗎?有沒有尊重別人?在別人給你帶來麻煩的時候,有沒有理解或寬容?有沒有嘗試着與別人勾通?有沒有欣賞過別人?……那麼,也許就會得到很多朋友,會創造很多美好的境界……”學生的感受多麼可貴,從感性的認識已經上升到了理性的思考。其實,課文的最後一句話,已經是作家馮驥才對人生的感悟,體現了大家手筆的匠心獨運。

《珍珠鳥》一課,學生初讀後似乎沒有什麼不懂,但作品藉助語言、結構、手法等形式因素表現出來的思想內容卻是極爲複雜和微妙的,不易被讀者真正把握到。閱讀,就是要了解文章由形式到內容的真諦。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剝開各種表面形態看到它們的精神實質,其方法便是“感受、理解、欣賞、評價”。這幾種能力的培養,是閱讀教學的重點,教學中常常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感受中有所理解,在理解中加以欣賞,在欣賞中進行評價,會使閱讀活動的內容更加豐富多彩。

五年級《珍珠鳥》教學反思2

《珍珠鳥》是我國當代著名作家馮驥才先生精心撰寫的優美散文。這篇散文描寫了人鳥相親的動人歷程,揭示了“信賴,往往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道理,情文並茂,寓理於事。我班的孩子比較喜歡動物,對動物有愛心,所以我選擇這篇課文進行教學。從上課的情況看,我的教學有以下亮點:

一、情境匯入,激發情感

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我在本節課的大匯入環節進行了精心的設計。開課伊始,優美的鋼琴曲《最初的溫柔》在學生的耳畔縈繞,各種美麗的鳥兒圖片一張張呈現在學生的面前,一下子就把學生吸引住了。姿態萬千的鳥兒,清新、幽靜的大自然,融合在一起,讓人看了有種和諧的感覺。這不僅觸發了學生心底深處的感情,也爲下文的學習奠定了情感基礎。

二、問題引領,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在優美的鋼琴曲結束之後,我問:“作者爲什麼寫這篇文章?請你在文中找一找。”由此引出“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這一中心。

指導學生讀這句話後,我讓學生結合課文內容,針對這句話提出問題。學生毫不猶豫地道出了自己心中的疑團:“作者是如何得到珍珠鳥的信賴的?”“誰信賴誰?”“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我將四個有價值的問題板書在了黑板上,接着抓住第一個問題:“作者是怎樣照顧和呵護珍珠鳥的?”

三、抓住關鍵詞句、小組合作進行探究

在孩子們提出了問題之後,我讓孩子們在小組裏,圍繞着自己提出的問題邊讀書邊尋找答案。因爲問題是孩子們自己提出來的,所以無論是自學,還是小組合作學習,他們都非常投入,交流時也妙語連珠。

四、在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聯繫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例如在朗讀“喲,雛兒!正是這個小傢伙!”這句話的時候爲了讓學生在朗讀的時候讀出作者對珍珠鳥的喜愛,我結合父母平時稱孩子們爲“小傢伙”爲例子,讓孩子們嘗試着去讀。學生自由讀完後,我又指名讀、部分讀、齊讀,在一遍遍朗讀中,學生感受到了作者對珍珠鳥深深的愛。

五、立足文字,在學生理解文字內容的基礎上對教材合理拓展

本節課的最後,我設計了兩個很有創意的環節:

一是“給文中插圖起名”。孩子們根據自己對文字的理解起的名字五花八門,但是每一個名字都能夠反映出作者是幸福的,小鳥是幸福的。這是因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大家都是幸福快樂的。

二是在理解課文結尾的一句話的基礎上自編或者是借用自己的積累說一句和信賴有關的格言。這樣做對自身健康品質的形成也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課後反思發現:本節課的朗讀指導還是有點兒少了。在以後的教學中我要加強對學生的朗讀指導。因爲只有真正理解了課文的內容纔會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朗讀課文的過程中去,用語言把文字中蘊含的情感或道理讀出來。

五年級《珍珠鳥》教學反思3

週三第一節課講的《珍珠鳥》,講的不是很理想。導師提出了不少意見,都是一語中的,指出了我的不足。導師非常理性客觀指出了我的缺點,這讓我立刻意識到自己的不足,讓我從剛開始諸多困惑無從下手的迷茫一下子找到了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我非常感謝師傅“毫不留情”的批評,這不是對我教學的否定,更不會讓我灰心喪氣,而是助我前行的有力的鞭策。我會認真總結,努力改正,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向成功邁進。

總結反思一下,我這次講課得失如下:

導師曾說語文意識是很重要的,此外,在上週聽了多位老師的公開講課及評課後,我也仔細查找了《語文課程標準》,重讀了第三學段學生閱讀要求。因此,我在備課時,儘量避免過多涉及情感態度價值觀輕語文專業知識。在上課時,尤其注重對學生朗讀、默讀和跳讀能力的培養。另外,這節課學生的積極性很高,課堂紀律也越來越好。

我這節課的不足有很多。首先,在教學定位上出現偏差。《珍珠鳥》是一篇略讀課文,一課時的時間足夠,但是,我在備課時疏忽了這一點,在課文內容方面講解過多,沒能充分的調動學生自學。備課內容繁雜、知識點瑣碎、內容方面糾纏過多,導致了課文最重要的一句話“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沒來得及點出來,讓學生感悟的太少。如果教學時,我先點出本文圍繞一句話來寫的,讓學生自學作者體現這一主題的幾個方面,效果或許會好點。

其次,思路不夠清晰,講課目的不明確。這一個缺點在上課開始我在講課時就能感覺出來。學生起來回答問題後,我有兩次卡殼的現象,腦子裏找不到下一步講課的頭緒。以後在備課時一定要吃透教材,一定得在教授之前明白自己要學生學什麼。

第三點,對五年級學生的學情不夠了解,沒有弄清五年級知識範圍和深度。在讓學生自學小珍珠鳥“不怕人”的變化這一教學環節時,我着重點出了作者馮驥才的寫作手法及連詞運用。本以爲這是教學亮點,由於對學生知識範圍、程度的.忽略使其成爲缺陷。之前在教學中遇到難題困惑,我會給自己找理由:經驗不足。昨天下午“走向專業的聽評課”會議我才明白,除了積累經驗,積累知識,提高理論素養對於一個教師來說同樣重要。缺乏經驗不能成爲我教學不足的萬能藉口!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我會多讀多聽多反思,提高理論素養。

第四,語言囉嗦,語言藝術性不強。這一點與平時教學的言語密不可分,這次經歷真正讓我體會到導師所說的“語言能力靠平日積累與鍛鍊”。平時上課教師不注重語言的藝術,就不能指望公開課時語言能力能夠飛躍。我在課堂講課時能聽出來有些問題問的囉嗦或評價的重複,再比較一下徐豔的授課語言,更感覺到自己的不足。語言風格雖然是與個人性格有關,但是,在今後的生活學習中,我要盡力向別人學習,注重語言積累,加強鍛鍊,儘量使自己的語言風格變得利索、幹練,不拖泥帶水、優柔寡斷。

此外,導師在昨天下午的會議上還指出“聽課者要進入三種聽課角色:學生、教師和指導者”,由此,我想,這同樣適用於授課人。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始終要思考:我要我的學生這節課學會什麼?學生能讀懂什麼?如果是比自己優秀的教師來講同樣一節課,他會怎麼做?這樣,站在三種角度上比較分析,會使得教學效果達到最優化,更能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

以上就是我的教學總結與反思,在以後的時間裏,我會努力學習,我會取長補短,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提高綜合素質。成爲一名優秀的“專業性”教師,是我不懈的追求!努力!

五年級《珍珠鳥》教學反思4

《珍珠鳥》是一篇描寫生動、富有詩情畫意的狀物散文。課文以細膩親切的語言寫了“我”爲一種怕人的珍珠鳥創造了安逸舒適、自由自在的生活環境,使它們與“我”越來越親近,說明“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課文的前半部分寫了兩件事,細膩地表現了作者對小生靈真誠的、無微不至的愛。後部分,生動地記敘了小珍珠鳥與作者之間逐漸挨近,直至熟睡地作者肩頭,對作者真誠信賴的變化過程。教學時,“我”對小鳥的精心照顧、小鳥的變化,兩條主線並進。爲更好地解決教學重點,讓學生閱讀後,結合課前導讀,確定着重研究的問題:鳥在“我”的照料和呵護下前後有些什麼變化?爲什麼會有這些變化?哪裏體現出我對鳥的喜愛之情?

先是由學生圍繞問題自主進行讀、思、畫、批,再小組合作探究,最後全班共同交流。在學生交流問題的過程中,我有機地穿插了三個引導學生想象思維進行說話交流的問題:

1、這時,我不理睬小珍珠鳥,而它卻繞着我的筆尖蹦來蹦去,一點也不陌生,假如小鳥會說話,它會說些什麼?

2、看插圖好好想一想,作者在笑什麼?

3、作者的笑是一種對自己孩子般愛的笑。

小珍珠鳥真的把“我”當作親密無間的好夥伴、好朋友了。那麼,小珍珠鳥趴在我的肩上做夢,它夢見了什麼呢?透過這些問題爲學生創設了大膽想象的空間,允許有不同的見解,引領學生用自己的心靈主動去與文字對話,學生對這些問題很感興趣,馳騁想象,個性解讀,發言很熱烈。

總結以上教學,我想,興趣是學生創造力、求知慾的原動力,只要學生對某種事物發生興趣,就會去追求、去探索。學習時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學生就會願學、愛學、樂學、主動學。讓學生享受到課堂學習快樂的同時,又學到知識,發展了能力。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爲:最好的學習動力是對所學材料有內在興趣。看來,這個學生的“內在興趣”需要我們老師去認真解讀教材,再精心地設計,課堂氣氛是一定可以調動起來的。

五年級《珍珠鳥》教學反思5

《珍珠鳥》是一篇優美的散文,描寫了“我”爲一種怕人的鳥——珍珠鳥創造了安逸、舒適、自在的環境,使它們與“我”越來越親近,從而說明了“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課文寫的生動活潑,妙趣橫生,很能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在教學中我採取情境體驗式教學法,引導學生緊緊抓住珍珠鳥與作者情感變化這一主線,自主探究,自主感悟,合作交流,讓學生在各種形式的對話過程中獲得獨特的感受和體驗。

(一)以情爲切入點,創設教學情境,在感受中學習。

教學一開始首先創設情境,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在學生初讀了課文的基礎上,教師創設質疑情境,誘發學生質疑,生成問題。然後再圍繞學生生成的重點問題,探索珍珠鳥與作者情感變化的線索。教學環節結合緊湊,思路清晰。

(二)以讀爲本,讀寫結合,在體驗中學習。

一是引導學生充分地讀文;二是讓充分發揮想象力,與文字中的人物對話,使學生與作者進行心靈的碰撞與交流。三是在教學中安排了兩次小練筆,在引起學生感情共鳴的前提下,開啟學生心扉,讓學生暢所欲言。在這種積極主動的思維與情感活動中,學生對“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這句有了更深的感悟。

(三)不足之處:

課堂上不能徹底的解放思想,不敢相信學生,生怕他們不會,說不出來,按照自己所設計的問題循規蹈矩地牽着學生走,課堂氣氛不夠活躍,壓抑了學生的熱情。所以自己要轉變觀念,相信學生的能力,多給他們一些“自由”的空間,放開束縛讓他們創造出更多的奇蹟!

五年級《珍珠鳥》教學反思6

《珍珠鳥》是一篇閱讀課文,描寫了“我”爲一種怕人的珍珠鳥創造了安逸舒適、自由自在的生活環境,使它們與“我”越來越親近,說明“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課文寫得生動活潑,妙趣橫生,很能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在指導學生閱讀時,我主要採用了自主學習、分組交流,理解感悟的方式。

一、自主學習。

教師首先播放課件,讓學生認識珍珠鳥,引起興趣,引出課題。然後讓學生自學課文,感受到“珍珠鳥是一種可愛的小鳥,作者非常喜愛它”。透過這些感受,進而引導學生深入讀書,理解作者的“真愛”。

二、小組交流。

在小組內交流:我爲珍珠鳥做了哪些事;珍珠鳥是怎樣一步一步挨近我的。學生找到相關的句段反覆體會、交流。透過交流,使學生體會到作者所做的這一切,是對鳥兒生活習性的充分尊重;是對鳥兒的充分理解和寬容;是一種勾通,是一種欣賞。有了作者對鳥兒的“不一般”的愛,纔有了“信賴”,纔有了享受那份美好境界的幸運。

三、重點感悟。

引導學生重點感悟:“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這種你離不開我,我離不開你的人鳥合一的感人情景,使人感悟到更深層次的愛——“信賴”。這種“美好的境界”你經歷過嗎?有的說自己家養的狗如何與自己親密,說明狗信任我;有的說媽媽出門把錢包留在茶几上,說明媽媽信任我;有的說大家常常把錢放在書包裏,說明同學互相信任。學生從感性的認識已經上升到了理性的思考,他們的感悟多麼可貴啊!

雖然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但也存在着不足之處:教師指導較多,沒有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小組交流時間較短,重點句段交流的不夠透徹。今後一定注意揚長避短,使教學效果更好。

另外,課文中的垂蔓(màn)讀音注錯了,因爲在本文中指法國吊蘭的莖葉,應該讀(wàn)。

五年級《珍珠鳥》教學反思7

《珍珠鳥》是著名作家馮驥才的一篇散文,這篇文章文旨兼美,我很喜歡這篇文章。所以在教學設計時,主要想讓學生領會文章的主旨,並能賞析文章本身。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告訴我們:“教學不能是講解式的,不應當使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應當讓學生自主地把事物整理就緒,使自己成爲發現者。”如果在課堂教學中,學生透過課前的預習已經對教材有了一定的認識,並且還有了相當的背景材料,那麼,在課堂上,我就要搭建交互性的展示平臺,透過自讀、自悟、自學、探究,加深對教材的感悟,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再透過小組之間的合作交流,取長補短,互相影響,各有所獲。反思以前上的課總是不能徹底的解放思想,經常不敢相信學生,生怕他們不會,說不出來,總喜歡按照自己所設計的問題循規蹈矩地牽着學生走,結果往往事倍功半,適得其反。學生學完課文後,都有一種“讀完了就想說一說”的衝動,爲此,在教學結尾,我讓學生用一句話來表達出此時的感觸,在表達中培養語感。爲此,在教學結尾,我請學生在自己的珍珠鳥上寫下你自己的感受,

信賴產生了神奇的力量,讓我們心靈相通;

信賴創造了幸福生活,讓我們在快樂中飛揚;

信賴是一抹陽光,讓我們的生活五彩繽紛;

信賴帶給我友誼,使我有了很多好朋友。

……

學生對動物的關愛,對同學的友愛,對信賴的理解,都在情感的體驗中得到了感性的理解,在學生與文字、作者的對話中提高了道德的認識。學生有感而發,洋溢着濃濃的人文情懷,愛的力量在學生的生命活動中又一次得到了催生,相信愛心的滋潤一定能夠創造出美好的未來。

五年級《珍珠鳥》教學反思8

《珍珠鳥》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九冊第四組教材的一篇略讀課文;是我國當代著名作家馮驥才先生精心撰寫的優美散文。作者爲我們生動地描述了珍珠鳥在“我”的細心照料、誠心呵護下由害怕人到親近人的變化過程。告訴我們:信賴,往往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根據本組教材的整體教學目標(要求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同時,領會作者從生活中得到了哪些啓示;抓住關鍵詞句,體會這些詞句的含義及表達果。)我以“珍珠鳥是種怕人的鳥、怎麼會變得不怕人?”這一線索,引導學生尋找文中人鳥關係的變化及原因,由此自然而然地領悟“信賴,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這一文章主旨。

教學中我還結合學生的感悟,隨機指導朗讀。在交流“作者是怎樣照顧和呵護珍珠鳥”時,有一個學生談到作者稱呼珍珠鳥爲“小傢伙”,突出了作者對珍珠鳥的喜愛,還結合父母平時稱他爲“小傢伙”進一步說明。我覺得他體會得很獨特,隨機讓學生找到出現了“小傢伙”這個詞的句子,自己反覆朗讀體會。學生自由讀完後,我又指名讀、部分讀、齊讀,在一遍遍朗讀中,學生感受到了作者對珍珠鳥深深的愛。

爲了引領學生用自己的心靈主動去與文字對話,獲得課文豐富的、多元的理解。在教學中,我提出“假如小鳥會說話,它會說些什麼呢?”“作者看着小珍珠鳥在笑,他愛笑什麼?”“小珍珠鳥趴在我肩上做夢,它夢見了麼?”讓學生馳騁想象,從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另外還注重課內外延伸,訓練學生對資訊的蒐集與整理。自主探究,自主感悟,合作交流,讓學生學會學習;在讀中質疑,讀中感悟,讀中積累,讓學生學會讀書;讓學生讀議結合,讀寫結合,給學生提供充足的表達機會。讓學生學會表達。研讀課文精彩部分,重在品析課文優美生動的語言,在品析中受到美的薰陶,領悟其中深刻的哲理。再結合學生自己的親身經歷拓展延伸,引導他們體驗反思,激發他們關愛動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五年級《珍珠鳥》教學反思9

《珍珠鳥》是我國著名作家馮驥才老先生的一篇優美的散文。文章以豐富、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我”與珍珠鳥相處的和諧與溫馨,揭示了“信賴,就能創造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內涵。

此次教學爲第一課時,第一課時的教學該教些什麼,怎樣去教,在教學設計時思考良久。讓我想起上次去杭州學習,於永正老師說的一句話“在課堂上,教什麼比怎麼教更重要”。老師在教學之前,先要精心備課,要思考在學習時,哪些是學生理解有難度的,哪些是學生容易掌握的,所以在教學時我關注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在匯入時,我從瞭解作者入手,透過這個匯入,傳遞給學生,在讀作品時,關注作者是很有必要的,可以更好的幫助我們把握作品的內涵。

二、在教學生字及通讀課文這個環節,首先我出示的是生字詞,因爲四年級的學生,對於生字的學習,已經掌握了一定的方法,難度不是很大,而且課前已預習,所以教學時直接出示生字詞,讓學生認讀,在教學中學生認讀的不錯。對於文中的“綠蔓、垂蔓”這兩個詞語,雖不是一、二類字,但學生在讀音、字義方面應該存在難度,所以教學中,單獨將這兩個詞語列出,先指名讀,學生讀成了“màn”,當我問他可查字典了,他說查了,先肯定他的做法正確,然後指出這個字是個多音字,所以在查字典時應該結合句子去思考,究竟選擇哪種讀音,將這種讀書的方法滲透給學生,相信多次的引導,學生這種主動獲取資訊的能力會有所提高。

三、在理解課文內容這一環節,我先讓學生找出文中的角色,然後思考他們之間的關係。因爲概括文章的內容,是四年級閱讀教學的一個重點,我想透過這種教學,讓學生感知,文章內容的概括可以這樣去做:先找出主要角色,然後說說他們之間發生的事情。讓學生在課堂學到一些閱讀的方法。

四、在感受“信賴”的環節,首先讓學生找出文章中作者想要告訴我們的道理:“信賴,不就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嗎?”進而讓學生去發現“美好的境界是怎樣的境界?”“小珍珠鳥把我的肩膀當成了什麼?”“它會夢到什麼?”以及配樂朗誦,引導學生去想象,更深地去理解“信賴”,去感受美好的境界。

當然這節課也存在一些不足:

1、在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時,如果先讓學生再次通讀課文或者教師進行範讀,這樣學生的整體感受性會更好。

2、在理清文中角色之間的關係這一環節,處理的有些倉促,可以引導的更充分一些。同時“他們之間的關係怎樣?”這一問題的提法,還不夠精準。

閱讀能力的培養並非一朝一夕之功,它必須經過一個系統的學習過程。這就是要求教師必須始終把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放在重要位置,讓學生逐步掌握閱讀的方法,授人以漁。

五年級《珍珠鳥》教學反思10

思維實際是一種過程,只要一個人在思考,它就處於不斷地變化中;而兒童正是發展中的人,在不一樣的階段下,他們就會有不一樣的多種思維、心和經驗。所以整個教育教學就是一個持續發展的過程。

此刻回頭來看看我們現如今的孩子們,他們普遍早早地脫離野外生活和觀察思考,早早地遠離周圍的生活,終日困坐在鋼筋水泥鑄就的藩籬之中,沉浸在電腦的網絡世界中,更多的在紙面上、在虛幻世界中來完成自我的成長。

記得那天我進行了《珍珠鳥》的教學,在學完課文後,我安排學生進行小練筆,讓學生模仿課文的第四小節,也來寫一寫自我和小動物的一個親近的過程。在此之前,我設想他們必須有自我很多的話要寫,我心裏還想着、等着能夠美美地欣賞、分享他們的各種歡樂。可是在寫完後交上來的練筆中,我卻沒有看到預想中的一種欣喜,看到的卻是一種悲哀。在他們寫的片段中我看到了兒童語言的蒼白,體驗的缺乏。他們只是模仿着文中的寫法,編寫了一個自我和小動物的親近過程,在這個過程之中,沒有讓人感受到兒童發自內心的真情流露,情感體驗。

這不得不讓我們思考,我們的孩子是怎樣了?我們是怎樣了?兒童是發展中的人,在不一樣的階段,他們會有不一樣的思維、心理和情感等,可是爲什麼我們的兒童卻隨着年齡的增長,隨着心智的成熟、拓展,他們的那種生活體驗卻並不豐富,甚至還顯得那麼匱乏呢?這不得不令我們所有的教學者值得反思,在生活條件越來越優越的今日,兒童應對周圍生活的體驗、思考卻反而更少了,他們可能更多的是在網絡世界裏,在紙上完成自我的成長。兒童小小的記憶力和知識領域被全人類的這種社會現實壓得窒息了。

我們明白孩子實際是基於其個性、興趣和智慧而發展的,具有獨特性、階段性、多元性,他的見聞、思想、言語、勞動都是天性成長中的重要部分。而在成人主導的教育體系中,我們對待兒童的觀點往往是靜止的。那麼,應對這樣的情景真的令我不覺冷汗直流,如果我們忽略整個教學是一個持續發展的過程,那麼我們是錯的。所以,我想在教育教學中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教學是一個過程,我們要重視過程,要引導兒童持續發展,讓他們不能總是困坐在鋼筋水泥鑄就的藩籬之中,要帶領兒童走出去,走進野外生活,走進周圍的生活中。我們要慧眼識童,讓兒童在這樣的過程中有多種的思維,在這樣的持續發展過程中成長!

五年級《珍珠鳥》教學反思11

《珍珠鳥》是一篇略讀課文,課文以生動細膩、富有情趣的語言寫出了珍珠鳥由“怕人”到信賴“我”的變化過程,揭示了“信賴,往往能創造出完美的境界”的深刻道理。在教學中,我採取情境體驗式教學法,引導學生緊緊抓住珍珠鳥和作者情感變化這一主線,自主感悟,合作交流,讓學生經過朗讀感悟感受作者和珍珠鳥之間深厚的情感。

一、初讀課文,暢談體會

在學習中,我首先創設情境並展示珍珠鳥圖片,讓學生認識珍珠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後引導學生初讀課文,談感受。初讀課文後有的孩子說“珍珠鳥是一種可愛的小鳥,作者十分喜歡它。”有的孩子說“珍珠鳥是一種很怕人的鳥,可是唯獨不怕作者,因爲它和作者有感情。”只要學生能說出自我的體會,我都會及時的表揚並鼓勵他們,因爲這些感受都是孩子們最真實的情感,是難能可貴的。根據學生的體會,我進一步引導學生深入文章,理解作者的寫作真諦。

二、細讀課文,理解信賴

經過初讀課文,學生感受到作者對珍珠鳥的愛。順勢我引導學生根據課文給出的閱讀提示:想想“我”是怎樣逐漸得到珍珠鳥的信賴的?同時理解課文最終一句“信賴,往往創造出完美的境界。”

經過默讀課文,要求學生分別用橫線和波浪線畫出作者與珍珠鳥相處時“我的表現”和“珍珠鳥的表現”的有關語句,經過朗讀從而體會出作者和珍珠鳥之間感情變化的過程。深刻明白由“尊重--理解--寬容--欣賞--信賴”的情感,明白信賴是人和動物,人和人之間友好相處的基礎,僅有經過信賴纔會產生的愛、溫暖和包容。

三、抓關鍵語句,體會珍珠鳥的可愛

瞭解到作者和珍珠鳥在相處時的不一樣表現後,我再次詢問學生,你們認爲珍珠鳥可愛嗎?你們是從哪些語句中體會到的?經過拋出問題,引導學生經過小組合作,抓關鍵語句說體會的方式理解珍珠鳥的可愛,學生學習進取主動,交流時妙語連珠,體會深刻。

在今後的語文教學中我會加強對學生的朗讀指導和語言文字的積累,因爲僅有真正理解了課文資料纔會把自我的情感融入到朗讀課文的過程中去,僅有在學習中鼓勵學生積累語言文字,學生的語文寫作纔可有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