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民間玩具》教學反思

《民間玩具》教學反思1

歷史悠久的中華民族歷經五千年的風風雨雨,創造了無數的奇蹟和燦爛的文化,而它留給世人的不僅僅是四大發明、萬里長城、絲綢之路和漢唐盛世,更多的卻是點點滴滴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是中國傳統精神的表徵,是民族文化之根!然而,在資訊化高速發展的時代,這一問題亟需我們正視——中國的民俗文化在國內面臨傳承的危機。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有責任、有義務爲這一問題的解決做自己的一份努力。

《民間玩具》教學反思

那麼如何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進行民俗文化的滲透教育工作?現就民間玩具一課做如下反思,以期各位同仁批評指正:

本課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湘版《美術》一年級下冊第三課。在教學過程中,氣氛熱烈,結構緊湊。本課的教學目的之一就是讓學生透過對民間玩具的瞭解和鑑賞,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民族傳統藝術,從而激發學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現就我處理教學的兩個難點以及其它環節的實際過程談點體會:

1、學科融合,真切認識民間傳統文化

民間玩具是我國的民俗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有着悠久的歷史、深刻的內涵,它的起源、製作工藝等囊括了人文、歷史、地理等多學科知識。本課開始,我從學生熟悉的濰坊風箏匯入,使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共鳴很快進入課題,在介紹其他的民間玩具時,讓學生自己說說自己擁有的民間玩具,讓學生就自己知道的講給大家聽。一則使知者得到鼓勵,二則使不瞭解者得到促進,更重要的是加深了對民間玩具這類民俗傳統文化淵源的深入瞭解和繼承。這樣,本課的教學難點之一得到了解決。

2、直觀形式,激發學習興趣

在授課過程中,爲了更好的培養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我儘可能多的蒐集民間玩具實物素材,加深學生的感官體驗。讓孩子們對民俗文化能有直觀的感性的理解和領悟。顯然,同學們對於這些豐富多彩的授課形式是喜聞樂見的。

3、重視動手操作,強調親身體會

很慶幸美術學科尤其是工藝美術與民間傳統文化有着緊密聯繫。尤其作爲一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乃其天性。教學中我一改以往先教後學的老路子,伴着歡快熱烈的傳統民樂,讓學生帶着愉快的心情去研究實物範本,自己實踐操作,製作簡單的泥塑麪塑玩具。至此,本課的第二大難點也順利突破。

值得關注的是教學過程中我發現,有些同學竟然把“聖誕節”、“愚人節”等洋節,也納入我國的傳統節日中,人們常說,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如何讓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民間民俗文化在這些孩子身上得到很好的繼承和發揚?這應該是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共同思考的問題。

《民間玩具》教學反思2

本課主要是透過學習讓學生了解和接觸中國民間玩具的藝術性,激發學生對中國民間玩具和民間藝術的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和民族自豪感。說實在的,這是一節欣賞課,開始我很害怕,因爲中國民間玩具源遠流長,分佈地域廣闊,它的種類、材料、造型雖然都各不相同,但它們又是相互借鑑與傳承的共性藝術,因而具有穩定的傳統式樣和豐富的文化內涵。而我面對的又是三年級的學生,不知道課下查沒查資料,我心裏沒底,於是我查了好多有關的資料,但又不知從何入手。就在我猶豫的時候,兒子說:“媽媽我想學剪紙”。這一下引起了我的啓發,對就從剪紙入手。

於是,開始我就利用剪紙匯入了本課,孩子都喜歡剪紙,這一下就激發了孩子的興趣,接着欣賞教材中的民間玩具作品,並提出問題,讓小組討論:圖片有什麼民間玩具?你見過嗎?它們是用什麼材料製作的?你找出這些民間玩具的共同特點嗎?它們在造型、色彩、材料上有什麼特點?並引導學生從材料、顏色、圖案、功能不同的側面欣賞民間玩具。

於是就總結出中國民間玩具的藝術特點是:色彩鮮豔、造型豐富、廢物利用等,還總結出中國民間玩具不僅好看,好玩,還寄託人們希望吉祥、長壽、幸福如意的美好願望,也是饋贈親友的吉祥禮品。在本課孩子不光體驗了玩具帶來的快樂,還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和合作能。

《民間玩具》教學反思3

今天我們透過圖片、實物和錄像,對民間玩具有了初步瞭解,知道了民間玩具在題材的選擇上,強調思想性、趣味性和娛樂性,注入對下一代人的深情與愛心;在造型的塑造上,不僅強調誇張變形,又強調生動活潑、清新健康,傳神地表達了熱愛生活的情趣;在色彩的運用上,不僅有象徵性,而且更重視色彩自身的對比和五彩斑斕。我們透過簡單的玩具製作,進一步激發學生對民間玩具的興趣。結束總結:近幾年來,民間玩具得到很大發展,各種新型材料製成的玩具已步入現代人的生活之中,中國民間玩具得到了繼承和發揚。各種具有民俗意義的.玩具已成爲各地主要的旅遊品,有的甚至走向世界,中國的民間玩具越來越受重視和關注。今後,我們小朋友也應該多留意、收集和了解民間玩具,爲發揚和光大我國的民間藝術做一點努力。

我在執教《中國民間玩具》一課時,以“欣賞評述”爲切入點,結合新的美術課程標準,深入研究兒童美術教學,使兒童依靠直觀知覺,發展他們感官敏銳性,尊重兒童情感體驗,培養其審美意識,利用多種手段擴大生活視野,激發創作興趣,培養兒童視覺造型反應和創造力,以及情感表達能力。使學生熟悉和掌握美術語言特點,逐步積累美術審美的經驗,學會欣賞人類的藝術精華。

《民間玩具》教學反思4

上週市教研中心到我校視導,我執教了一節課題爲《民間玩具》的美術課,這節課是四年級的一節美術手工課,作爲手工課學生會特別的感興趣,但課堂組織與課堂秩序等方面也會出現混亂,課堂局面不好控制等問題。於是,課前我就做了精心的準備,緊緊地抓住了“趣”這個特點,自己親自動手製作了“聖誕老人”和“多啦A夢”兩個同學們非常熟悉的動畫形象,在新課匯入時搞了一場“小型模仿秀”,一下子就吸引了同學們的注意力,學生學習的興趣被激發起來了,心都從別處收回來了,下面的教學就順利多了。

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以後,我引導學生思考“聖誕老人”和“多啦A夢”爲什麼會走?同學們透過觀察很快發現,“聖誕老人”是靠人的手指來“走”的,“多啦A夢”的兩條腿是可以自由活動的,人用手推着它就可以“走”了。思維的閘門被開啟了,我馬上因勢利導:還有其他的方法讓玩具走起來嗎?學生們馬上聯繫到自己的玩具上,想到還可以給玩具安上輪子等方法,激發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這一課的學習要求不但是讓學生用紙或廢舊材料做一個會走的玩具,還要讓學生學會畫設計草圖,而我們平時上手工課一般都不畫設計草圖,爲了讓學生明白設計草圖的重要性,於是我就在課前以“聖誕老人”爲例先畫了一張設計草圖,上課時對照草圖邊講解邊示範“聖誕老人”的做法,還組織學生討論“如果不畫設計草圖會出現什麼問題?”同學們經過討論知道,如果不畫草圖可能導致聖誕老人各部位尺寸不合適,影響製作效果等問題,明白設計草圖的重要性,在接下來的製作環節中大部分同學都考慮到這一點,從而保證了製作的玩具比較成功。

接着我引導學生們欣賞了課本中展示的玩具範例,讓學生商討各種“會走的玩具”的設計思路和對製作材料的不同要求,以及不同的裝飾方法,鼓勵學生大膽創新制作出與衆不同的玩具,並採用畫、剪、貼等各種手段將玩具裝飾美化。但是在實際操作中,由於我示範了“聖誕老人”的製作方法,無形中產生了一定的框框,使得全班大部分同學都製作了“聖誕老人”,沒有什麼新的創意。其實這也是美術課上的一個“老毛病”,不示範,學生無從下手,但一示範,又是全篇一律,沒有了學生自己的想法。我一直都能意識到這個問題,也在積極的尋求好的解決方法,希望可以改變這種現狀,儘可能的激發學生的創造力。

最後的作品評價階段,由於時間問題很多同學沒有完成自己的作品他們總是不停的做自己的,無心評價別人的作品,也沒有一個好的傾聽習慣,這就使得這一環節不盡人意,有些“虎頭蛇尾”的感覺。這也說明平時的課上就沒有很好的去培養學生的這些良好習慣。今後,我一定要注意平時課上對學生行爲習慣的培養,在提高作品質量的同時對行爲習慣也要提出相應的要求,讓每一位學生在美術課上獲得能力與習慣的“雙豐收”。

透過這節課教學,使我認識到教師要想真正上好一節課,必須認真領會課程目標,從調動學生積極性入手,調動了每個學生的每個感官,對學生加以引導,實施教育。總之,今後我一定會繼續努力,尋求更好的方法,讓我的美術課上得更有特色,更有成果。

《民間玩具》教學反思5

做玩具”對於學生來說已經是一個挑戰了,而本課又更加有難度,學習的主題是做“會跳的玩具”。雖然學生會對本課的題目比較感興趣,但是又怕自己不會做,或是做不好而缺乏自信心。針對學生的心理特徵,我採用多種方法和手段,拉近學生與本課的距離。我首先讓學生了解什麼動物會跳,並讓學生進行模仿小動物是怎麼跳的。很快就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並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之前,我讓學生收集了一些會跳的物體,這樣既鍛鍊了學生的收集資料的能力,又可以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觀察能力。在教學中我讓學生把自己收集到的物體拿出來,相互展示交流,開闊了學生的思路。接着,我出示了用卡紙做的兔子,讓學生想辦法使它們跳動起來。當學生一時不知如何回答時就啓發他們,看看能不能利用你手中的會跳的物體使這隻小兔子跳起來?透過我的啓發,學生的思維一下子被開啟,有用衣夾的,還有用鐵絲自制彈簧的……這樣發散了學生的思維,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

教學中我還讓學生欣賞教材中的學生作品,他們做的是什麼,用了什麼方法,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構思自己的玩具。我還透過讓學生自主的交流和討論的方法,讓學生主動探究知識,自主的掌握會跳玩具的製作方法,培養了學生的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接着我再以自己做的小老虎來激勵學生,讓學生體驗到製作過程的輕鬆愉悅和取得成果的興奮。接下來就是學生大顯身手了,學生表現得很積極,作品的完成也很順利,這樣學生在玩樂中自然的掌握了本課的重點,緊緊扣住了學生的心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