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北師大版數學六年級上冊三角形內角和的教學反思

核心提示:本着新課程標準所提倡的:“經歷觀察、實驗、猜想、證明等數學活動過程,發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繹推理能力,能有條理地、清晰地闡述自己的觀點。”的學習理念,我設計了《三角形內角和》的教學設計。...

北師大版數學六年級上冊三角形內角和的教學反思

本着新課程標準所提倡的:“經歷觀察、實驗、猜想、證明等數學活動過程,發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繹推理能力,能有條理地、清晰地闡述自己的觀點。”的學習理念,我設計了《三角形內角和》的教學設計。

一、激發了學生探究知識的慾望。

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我精心設計開頭導語,不僅複習了三角形的相關知識,爲接下來的學習做好準備,而且創設情境讓學生感覺三角形就是自己的朋友,由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地投入學習。在瞭解了內角,內角和的概念之後,鼓勵學生對內角和大膽質疑,猜想內角和是多少度,這些環節的設計都極大的激發了學生探究的慾望,學生以濃厚的興趣投入到接下來的探究之中。

二、動手操作,自主探究。

任何一項科學研究都要經歷從猜想到驗證的過程。“是否任何三角形內角和都是180°”,這個猜想如何驗證?教學中我引導學生透過量一量、拼一拼、折一折等操作活動,透過小組合作交流,讓學生自主完成從特殊到一般的研究過程,學生自然獲得成功的體驗。

三、教師的語言具有激勵性。

整堂課中,教師始終以飽滿的激情投入,語言具有鼓勵性,充分肯定了學生探索的點滴成果,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四、多媒體課件的使用比較成功。

本節課的多媒體課件直觀形象的展示了驗證過程,突出了教學重點。相關連結環節中多媒體的運用則進一步提升了學生學數學的興趣,激發了學生熱愛科學,探究科學的慾望。全課結束時,學生有意猶未盡之感。

不足之處:

各環節與教材的安排基本同步,按部就班也暴露了教師統得過死,導的過死的缺點,給人牽着學生鼻子走的感覺。整堂課沒有完全交給學生,學生的自主性體現的不是特別充分。如,在學生猜想之後應該馬上放手讓學生用自己的方法驗證,或量,或折,或撕......從而體現學生自己的創見性。以後的課中要引以爲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