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在教學中進步,在反思中成長

學校舉行的“課內比教學,課外訪萬家”活動,既爲我提供了展示個人風採的舞臺,又爲我提高了課堂教學水平。我認真地對待每項技能的比賽,在比賽中得到了迅速地成長。課內比教學,構建了教師能力展示的新平臺,加強了教師之間業務交流和切磋,更是教師與教師、教師與學生一場能力與智慧的較量;課內比教學,讓我們感受到了教育方式的再次變革,教學理念再次更新,課堂教學過程再次優化,學法指導再次創新的縷縷氣息;課內比教學,是更新課堂教學受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教學方法陳舊,教學結構不合理,教學效率不高的教學方法,尋求高效率的數學課堂教學的新舞臺。

在教學中進步,在反思中成長

聽課和賽課,對於我們這些年輕教師來說是個很難得的學習機會。透過聽課,我覺得在教學方面收穫的很多,這次活動讓我看到了一羣勤鑽苦研,敬業樂業、與時俱進的同行們。十幾節數學課的教學充分體現出了老師們的細心、耐心和精心。教學目標的確定、教學環節的優化、教學問題的設計、教學方法的安排、教學語言的組織,更是體現出了新時代教師的綜合素養和極其過硬的基本功。

這次活動讓我懂得了我們的數學課堂是如此的妙不可言,從這十幾位授課教師的教學過程來看,都是經過了精心準備的,從匯入新課、佈置作業再到課後小結,每一句話都很精煉、每一個問題的設定都恰到好處。很多老師能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認知能力設計教學的各個環節,在知識深難度的把握上處理得很好,基本上都能做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透過聽課、評課、講課、說課等活動,一方面大開了眼界,認識到了什麼樣的課纔算是好課,怎樣教學才能構建高效和諧的新課堂;另一方面自己的專業素質又上了一個新臺階。這次活動讓我看到了我們的課堂是師生互動、小組討論、合作交流的熱鬧場面充分展示了學生的個性,把學生的自主學習貫穿與整個課堂,讓我們的課堂不再沉悶,不再是老師唱獨角戲。

一、精心設計教與學。

教學設計是老師爲達到預期教學目的,按照教學規律,對教學活動進行系統規劃的過程。是在實施教學過程中從學生的實際需要出發,依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知識儲備和認知水平進行教學設計,根據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用一種動態生成的課堂觀來指導自己的實際教學。

從這次“課內比教學”的課堂教學中,能感受到教師的準備是相當充分的:不僅“備”教材,還“備”學生,從基礎知識目標、思想教育目標到能力目標,體現了依託教材以人爲本的學生髮展觀。對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的處理也都進行了精心的設計。從授課教師的教學過程來看,一方面都是經過了精心準備的,從匯入新課到佈置作業課後小結,每一句話都很精煉、每一個問題的設定都恰到好處、板書也充分體現了數學知識的結構體系。能根據自己學生的知識水平、認知能力設計教學的各個環節,在知識深難度的把握上處理得很好,那怕是課堂氣氛的設計也非常用心,如何創設最佳的氣氛是激發學生學習情緒的先決條件。如果只是公式化的教學,不考慮學生的學習情緒,課堂就是一潭死水,毫無生氣。環境包括教學的設計、佈局、形式等因素,創造一個良好的課堂環境,就是創造了學生良好的心態,爲進入角色做好準備。大家都能做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另一方面對於實施教學過程中師生教學活動離開或超越了原有的思路和教案;表現在結果上,指的是學生獲得了非預期的發展。對於這兩方面的情況,大部分的老師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都能夠駕馭課堂處理到位,體現了我校教師的業務素質和專業水平的過硬。

二、捕捉生成亮點演繹課堂精彩

教育家布魯姆說:“人們無法預料教學所產生的成果的全部範圍.沒有預料不到的成教學也就不成爲一種藝術了。”新課程背景下的課堂教學,不再是教師一成不變地上演“教案劇”,而是師生、生生之間不斷互動而生成的精彩華章,是師生積極互動、共同交往、共同發展的一個動態過程。此次“課內比教學”我們看到教師都能夠處理好預設與生成的關係,在精心預設的基礎上,針對課堂教學實際進行靈活調整,追求動態生成,從而讓數學課堂在預設與生成的融合中煥發生命活力,唯有追求課堂的動態生成,才能達到學生信心的重塑、情感的綻和個性的張揚。

三、遵循學生認知規律,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

數學源於現實,源於實際,是對現實世界的常識性的認識的精微化和概念化。事實上,進入數學學習的個體並不是白紙一張,他們對現實的世界早已有了許多的認識,只不過在這當中許多認識不是顯得那麼精細、規範,那麼有條理。然而,正是這些對數學常識性的認識,有些甚至是模糊的、直觀的認知結構卻成了他們學習數學,理解數學的基矗因此在教學中,遵循學生的認知結構規律,充分運用學生已

有的知識構成,引導他們在操作、觀察、思考、猜想、概括等活動中,構建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對數學問題的再創造,使學生的數學素養不斷提高。這次課內比教學,一個新的亮點就是關注學生的認知結構,注重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注重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

透過近三個月的學習,確確實實使我成長了不少,在以後的教學中我也要加倍努力,多多借鑑有經驗教師的教學方法,在學生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對教學有所創新,逐漸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經歷課內教學比武,聽課,說課,評課及課後反思等一系列活動,使我們的業務素質和專業水平上了一個新臺階,從這次課內比教學的活動,我們看到了嶄新的教學理念,精緻的課件作品,先進的教學手段,紮實的教學功底,課堂教學效率的最大化,師生角色的轉變;看到了一個個熱愛教育事業,沉潛務本,愛崗勤奮,遨遊在教學研究中的人;看待了沉醉在更新教學理念、轉變教學方式,探究學法指導,設計優化學習過程的狀態下的人;看到了教學比武帶來了教師專業素質的再磨鍊再提高;看到了一個個老師對活動的積極參與熱情,我們比聽課的感受,比評課的感悟,比聽課的門道,比談誘發的思考,比談能激勵你成長、成功的可借鑑的價值取向;看到了比教學的老師談課堂教學的得與失,反思教學過程,更新教學理念,在嘗試中造就,在造就中提高,在提高中成長,努力鑄就新一代名師。

在反思中進步在學習中成長

-------實施“導學案”的感受

近兩年來,在市教研室的倡導下,在校領導的帶領下,爲確保“高效課堂”的有效性,我校實施了新的課改,即用“導學案”代替原有的教案,由教師全講變爲教師精講;由學生聽變爲學生想、講;變應試教育爲素質教育。本人從教十多年,在課改這幾年裏,領導也曾領着出去學習過其他先進學校的學教方法,運用“導學案”的教學模式,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也有一部分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和大家分享一下。

現在所謂“高效課堂”,是有高的目標效率,較好的課堂,有效課堂是基矗特點在於:1.“三高”: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2.“三動”:身動、心動、身動;3.“三量”:思維量、資訊量、訓練量;4.“三色”:主體式、快節奏、大容量;5.“三學”:想學、學會、會學;6.減負:輕負帶、高能量、低耗能、高效益。以學生爲中心,以快樂爲根本,終極目標在於能力的培養。高效學習實現終身學習。而我們所用的“導學案”就是在這一基礎上實行的。課前導學案的編寫,緊緊圍繞讓“課堂高效”這一中心。導學案的編寫在於五項標準:

1.教學目標:全面、綜合、深刻。要有學情、教情、考情。教師要面面俱到,不能有一絲的差誤。

2.教學活動:所設計的活動應依照情景配合內容,不能與主題相差甚遠,或者沒有直接的關係。

教學環節:應環環相扣,不能有脫節的現象。

小組合作:體現生生互動,百分百參與。突出自主、合作、探究的課堂理念。

3.教學能力:體現了教師的基本功是否紮實。在討論與提問技術上應有新的突破,不能枯燥無味。還要靈活變換教學方法,讓學生時刻都有新鮮感,好奇心。在運用教學資源方面,應積極的運用,做到資源共享。

4.教學反饋:適時的瞭解學生的不足之處,及時予以指正和教育。做到及時反潰

5.教學組織與管理:教師是一位很好的導演,如何讓演員投入到戲中,就在於這位導演的整體素質。

我在講授的“黨的基本路線”一節的內容,講完後,我組老師給予了評價,並且也提出了要求及問題,還有今後努力的方向,讓我受益匪淺。

提出了本學科的教學要求:

一、堅持“人文學科”的實用主義原則

新課標要求本學科的教學工作並不是一些概念、理論的講解,而要我們利用實際生活,讓知識轉化爲實際,注重理論聯繫實際,做到學以致用。

二、思想品德課要回歸生活,迴歸自然

本學科雖然比較嚴肅,但更應賦予她趣味性,使之變枯燥爲趣味。平時多蒐集一些生活方面的素材,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豐富課堂內容。

三、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相信學生的實力,讓學生用身邊的實例來理解本課的知識點,引導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讓學生有話可說,教師可以少講、精講。

提出的問題和今後努力地方向:

多讓學生自己蒐集素材,從生活中找到實例,做到學以致用。充分利用導學案的優勢,課本上的知識點讓學生來理解,來分析,相信學生的實力,注重雙基知識的學習,學會分析、理解,並用學過的知識講解。

根據我組老師提出的意見和方向,我在另一個班用這種方法試講了一節,發現課堂上學生的思維逐漸能夠跟着老師的思維進行思考了,整節課的氣氛都異常的輕鬆,學生的表現欲、學習能力也有不同層次的提高,我就按照這種方法、思路繼續上課。

在第二輪上課中,我講了《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一課,按照事先編寫好的導學案,一步一步的進行,中間也穿插了一些以上的方法,總體上學生的積極性還可以,學生能夠自主的學習,能夠利用規定的時間完成本課的學習任務,基礎知識部分掌握得很好,拔高的有點問題,說明學生的理解能力有待於鍛鍊,“說”的還不夠,還沒有自己的整體思路。這些問題在實施的導學案中能夠解決,讓他們去發現問題,自己解決問題,在實踐中增強理解力。

打造高效課堂在導學案中能夠實現,應從培養習慣做起:即會預習會聽課-----會複習會作業----會總結----會記憶。應當充分相信學生的能力。

總而言之,課改的路還很漫長,艱辛,我將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找出新的適合學生髮展的方法,爲適應學生的發展爲己任,不斷努力,探索。

讓教師在反思中成長在成長中促進有效教學

內容摘要:一名優秀教師的`成長離不開教學反思。常常反思的教師纔能有遊刃有餘的進行有效的教學,才能高效的提高課堂效率,達到教學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教學反思成功失敗疑點課堂課堂研討葉瀾教授曾經說過: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難以成爲名師,但如果寫三年反思則有可能成爲名師。由些可見,當一名教師不易,當好一名優秀的教師更加不易。要做一名優秀的教師,就要從各方面不斷學提高和完善自已。教學反思作爲一種提高教師素質的有效途徑,它可以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啓迪教師的教學智慧,探索出新的教學模式,構建和諧的師生關係。對此,就如何教學反思談一些個人看法。

一、反思成功精益求精

教學中有很多值得我們教師去反思的成功課例,大到一節課的成功,小到一個環節、一句話的成功。如果能將教學中的這些閃光點記錄並加以分類、整理,提升,就可以作爲日後提高教師課堂教學能力,探索理想課堂教學效果的一個重要方面。精彩的課前導語,靈活的教學方法、有效的問題設計,濃厚的愉悅氛圍、激勵興趣的語言、創造積極性的啓發、層次分明的板書設計、創造性的練習題等,都可以作爲教師在教材處理、教法改進、學法指導等方面的“珍寶”。如果將這些“珍寶”不斷地修改和完善,不僅具有教學參考的價值還可以形成教師個人獨特的教學風格,使自已的教學越教越好、越新越優。

二、反思失敗日臻完善

俗話說:“人無完人、金無足赤”。教學也是一樣的,沒有一節課是十全十美、完美無缺的。所以,我們教師應時刻的反思自已教學中的失敗,使自己的教學活動日臻完善。乏味無聊的導課語、毫無中心的教學問題設計、連教師都束手無策的練習題、不合時宜的教學內容處理等,都會使我們的教學發揮失常,導致失敗。當然,只要我們對失敗的原因能夠及時的分析總結、對症下藥。不但可以避免同樣問題再次出現、而且還可以幫助我們教師積累經驗、不斷完善教學。如有位教師在教學“二位數乘二位數時”時,只注重了計算的步驟和算理的講解,乎視了學生容易出錯的問題,導致了學生在作業中出現了進位不加分、乘數未尾有0而積的未尾不寫0的現象。這節課的失敗之處就是這位教師對課堂教學情況估計不到位,對學情掌握不全面,而導致了本節課的計算正確率偏低的現象。如果在課後能夠查找原因,總結經驗,就可以在以後的教學中避免重蹈覆轍。

三、反思疑點盡善盡美

新課標指出:要善於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只有具有問題意識的學生才能善於動腦、善於學習。我們也常說:“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課堂教學也是如此。一個疑惑的眼神,一個知識點的理解、一個問題的爭議、一種不理想的教學設計,一種學生的反常表現都是疑惑的具體表現。教師如果善於反思疑點,以疑促思的話,就有利於教與學的有機結合,轉變教學方式,促進教師積極主動的爲自已的教學加油充電。教師如果善於反思疑點,以疑促思的話,

也有利於對自己所做出的行爲、策略以及由此所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從而透徹全面地把握教學內容,有效的促進教學盡善盡美。

四、反思課堂捕捉靈感

教學的主陣地在課堂。教學反思要以反思課堂爲中心。反思課堂不但可以反饋教師和學生“教”與“學”的情況。而且可以使教師和學生相互學習、相互促進、相互提高。在課堂上,我是如何提供給學生學習機會的?我的課堂上有着什麼樣的互動學習?我的學生喜歡什麼樣的互動方式?我在課堂上是如何安排小組活動的?效果如何?我的學生對我的教學有什麼看法?教學設計主要應設計什麼?爲什麼?在教學過程中,我作出了什麼樣的教學決策?我的教學語言是否有利於學生學習等,都可以作爲我們教師反思課堂的重要依據。透過不斷反思總結教學經驗和學習經驗,便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增強自己的教學能力。當然,在課堂中,隨着課堂進度的推進,會有一些我們未能預料的想法和靈感,恰恰這些靈感和想法爲你的教學錦上添花,收到了理想的效果。如果能將這些“花”點滴積累,培植抽剪,久而久之,我們的教學定會“滿園春光”的。

五、反思教學研討取長補短

俗話說:“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作爲教師,只有透過合作交流才能達到碰撞思想、啓迪思維、凝聚智慧,從而激發自己更多的創意和思路,全面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在聽、評課活動中,可以把他人優秀的教學設計、好的教學方法、處理問題良法記錄下來借鑑參

考,也可以把自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一同與他們交流、解決。將他人的課與自己的教學實踐相結合,進行對比反思,可以激起自己更深入的思考。如前不久我觀摩一位老師上《圓的面積》一課時,講課前,他先講了曹衝稱象的故事,曹衝之所以最後能稱出大象的重量,是因爲曹衝用了轉化的方法,把稱大象的重量轉化成了稱石頭的重量。當老師問到:當我們直接不會求圓的面積時,我們應當怎麼辦呢?一石激體千層浪,學生紛紛表示,能不能把圓的面積轉化成我們以前學過某個圖形的面積呢?這樣的匯入不僅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而且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成功的將“轉化”這一方法深刻的印在了學生的腦海當中,對於以後教學圓柱體的體積推導過程中的“轉化”教學奠定了基矗這與教師直接提出轉化方法解決問題的教學效果就有了很大的差異,這樣的教學就值得教師很好的探討。

教師職業的特徵決定了教師本身應是研究者、反思者。越優秀的教師,越是會反思的教師。教師只有提高反思能力,把反思看做是一種樂趣、一門必修課,那麼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