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貼畫教學反思範文(通用6篇)

作爲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什麼樣的教學反思纔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貼畫教學反思範文(通用6篇),歡迎大家分享。

貼畫教學反思範文(通用6篇)

貼畫教學反思1

我們班研究的《線絨粘貼畫》主題活動主要是讓學生在掌握一些毛、線、絨的基礎知識的同時,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創新意識、質量意識和環保意識;有效培養學生收集資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創造能力;在開發智力、授人以漁的教學過程中實現能力的培養。以下談談我在《線絨粘貼畫》教學中的反思。

一、發現興趣、培養興趣

透過開展《線絨粘貼畫》主題活動,能使每一個學生嘗試自己的稟賦和能力。所謂“實踐出真知”,特別是小孩子,他們年齡小,認知判斷能力不成熟,並不能很客觀地認識自己,瞭解自己,並不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麼,真正喜歡的是什麼,還有適合自己天賦的是什麼。所以,他們就特別需要實踐,需要在實踐中瞭解自己的愛好,找到自己的興趣,然後去發展愛好,穩定興趣,爲以後的學習方向奠定基礎。

當學生在參加實踐的過程中尋到了自己真正感興趣的,那麼,對促進他的智力學習也是大有好處的。思考和雙手越是聯繫緊密,實踐就越是能深刻地進入學生的精神生活,成爲他心愛的事情。實踐中碰到的難題,實踐中所涉及的未知的知識,他會主動地去閱讀,去想辦法解決,於是,求知也就成了一種愉快的創造性的勞動。

小學生無意注意占主導地位。他們的注意狀態仍然取決於教學的直觀性和形象性方面的影響,很容易爲生動的、新異的刺激所激動而興奮起來。在教學中應該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在課堂中創設富有充滿生機、充滿美感的情境,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使學生心情愉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線絨粘貼畫》活動中,開始匯入新課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環節,藉助多媒體課件這一現代化教學手段向學生展示了利用毛線、棉線、絲線絨線等製作的裝飾品,同學們被一件件精美作品所吸引,產生了強烈的興趣;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思考“你知道這些物品是用什麼製作成的嗎?”在學生回答這個問題之後,給予正確答案,這時候學生表現的很驚訝;緊接着又啓發他們說出“還可以用什麼線作畫”?這時候課堂的氣氛特別活躍,同學們紛紛說出自己的想法。這樣做既匯入了新課,又激起了學生的興趣。同學們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愛好後,然後去發展愛好,穩定興趣,爲以後的學習方向奠定基礎。

二、直觀教學,激發興趣

爲了豐富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學生的能力,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把課前準備好的各種各樣的樣品展示在學生面前,有毛線粘貼的香蕉、小猴、有絲線粘貼的卡通畫、有電線粘貼的獅子、有棉線粘貼的風景畫等等。當我把用電線粘貼的獅子展示的時候,告訴同學們,這是用廢棄的電線粘貼的,電線不僅可以連接交流電壓、電氣設備和日用電器,還可以廢物利用,作成精美的裝飾品。這些教學手段形象生動、直觀、新意,又一次激發學生的創作興趣。

同學們看到後興趣達到了極點,產生了自己也想做粘貼畫的慾望,此時我再利用多媒體講解粘貼畫的製作方法:水平粘貼、垂直粘貼、傾斜粘貼繞圈粘貼、纏繞粘貼。製作步驟:構思、選材、粘貼、命名。(如圖)學生邊看邊聽講解,很快就瞭解了製作方法,在此基礎上,我又進行了演示,使同學們更加直觀的學習粘貼畫的製作方法,這時候有的學生表示出疑問,使用什麼黏合劑粘貼效果最好呢?新的興趣又再次產生了,我再利用這種興趣,讓學生自己思考討論,此時的同學們都開動起自己的腦筋,各自發表自己的“高見”,透過實踐,最後終於發現使用雙面膠粘貼效果最好。透過採用這種方法,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了愉快的情緒體驗,產生了進一步學習的需要,從面喚起了他們的學習動機,並且改變了學生凡事依賴老師的習慣,爲今後養成自主學習的態度作了鋪墊。

三、利用興趣,激勵探索,研究問題

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願望總是在一定情境中發生的'。離開了一定的情境,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願望就成爲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然而並不是所有的情境都能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願望起推進作用,只有那些帶有探索因素的問題性的情境,才能具有大的吸引力,才能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願望起到強烈的激發作用。因此,利用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上創設相關的問題性的情境,就可以更好地激勵學生進行探索,從而達到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目的。

在《線絨粘貼畫》一課中,進入新課的學習之後,我出示了利用毛線製作的香蕉實物,並且藉助多媒體課件將香蕉的製作方法進行了演示,增強了直觀效果,學生產生了新的興趣。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分小組進行了討論:“你認爲製作香蕉需要哪些過程?”“你覺得在這些製作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哪些步驟?”由於中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動手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一環節就把學生不知與知、淺知與深知之類的矛盾問題帶到了課堂上,從而創設了問題性的情境,對學生來說,這些問題既是他們力所能及的,又是必須經過他們的努力才能解決的。這樣一來,利用學生的興趣,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每個學生都主動地參與到探究的過程中來,對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從而很好地解決了問題。

四、利用興趣,賞析品評,強化學習效果

綜合實踐課蘊含着豐富的美育因素,教師應善於發掘、運用,讓學生在欣賞、品味中提高審美情趣,激發學生對美的愛好與追求。在課堂上,教師展示學生作品時,使學生在欣賞過程中領略到這種獨特的藝術創作魅力。同時,也讓學生介紹自己的作品,並且讓大家欣賞、品評。學生在欣賞美、評析美的過程中陶冶了情操,提高了藝術素養和審美能力,學習興趣更加濃厚,創造才能得以發展。

總之,透過在《線絨粘貼畫》教學中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很多學生從不喜歡課到喜歡上,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從感興趣到變成一種愛好,很多同學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學習興趣的存在,是一個人求知的起點,當學生在實踐中瞭解了自己的愛好,找到自己的興趣,然後去發展愛好,穩定興趣,爲以後的學習方向奠定基礎。

貼畫教學反思2

《黑白拼貼畫》這課屬於“設計應用”學習領域。在我理解,拼貼畫就是撕貼畫。本教材是新課程,與老教材相比,內容幾乎一樣。但撕貼畫作爲一種最普通不過的工藝品,無不顯示着人們欣賞美的情趣和想象力。撕貼畫的材料隨手可得,許多可能就是廢料、垃圾,本節課我打算用黑白色紙和報紙作爲材料,學生都覺得很奇怪,問我報紙用來幹什麼。

我想本課學生掌握三項基本操作技能:一是學會撕各種圖形;二是掌握事物的組合次序;三是學會合理處理黑白灰的關係,對撕貼作品的裝飾美化。我在指導時對每一程序的製作方法都要交代清楚,做好演示,以減低學生撕貼時的難度。“黑白撕貼畫”的製作過程,是學生造型能力、創造美的能力和動手製作能力得到訓練和提高的過程。透過撕撕、貼貼,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變廢爲寶的意識,同時也能將學到的知識轉化爲能力。

從學生的作品來看,內容還是比較豐富的,大多數是海底世界,也有些學生的作品較爲個性化,比如動物,房子,樹組合的作品。作品還是不錯的,但是,我在教學過程中發現了一些問題,產生了一些想法,歸納如下:

設定嘗試撕比較好。一開始的教案裏,我沒有設定嘗試這個環節。後果是,在三年級的第一個班級裏上時,發現班裏的孩子都不敢撕紙,他們跟我說好怕撕壞。學生都有點縮手縮腳,所以作品的模仿性很大,都和我示範的作品大同小異。後來,我就想可以設定一個遊戲環節—撕紙遊戲。學生經過撕紙遊戲後,他們玩的非常興奮,對作品有很大的積極性,也激發了他們的思維,更沒有學生是說,我不敢,我會了。

難點的突破—合理處理黑白灰之間的關係。黑白灰之間的關係,一直是非常難突破的。所以,在第一次上課的時候,有些學生的作品都呈現一種現象,只用2種顏色,要麼黑白,要麼黑灰,白灰組合較少。這樣的作品,讓我覺察到,我的難點其實還有突破。所以,後來在欣賞感悟黑白灰關係環節的時候,我特地與學生找一找3種顏色是怎麼組合的。那麼其他班的效果就比較棒了。

貼畫教學反思3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遇到了一些教學問題,需要反思與改進的。

(1)“教”與“做”脫節。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給學生欣賞看的東西很多,往往使學生在眼界是有所提高,但對於如何操作還是缺少了必要的演示。使學生在欣賞完一節課後,對於作業有些無從下手的感覺。應該在教學過程中,穿插小練習作業的時間,並結合最後課堂作業形式層層展開,讓學生的看的過程中就能掌握作業操作形式,不會在真正作業時感覺到困難,應該有一種自然而然的過程。

(2)層次展開不明顯。

學習的過程都是一個漸進過程,因此,由淺入深,層層遞進對於學生的學習有幫助作用。在課程展開的過程中,這種層次遞進的感覺不是很明顯,內容銜接不自然,內容有些跳躍性。可以在各個內容連接處加上轉折性的語言或活動,使學習有連續性。

(3)“黑白灰”講解缺少教師的直接演示。

教學過程中,黑白灰部分內容的講解一直覺得沒有講清楚,學生作業最後對於黑白灰的概念仍舊沒有意識到,其實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加入教師親身示範,在投影儀下,可以利用已經準備好的黑白灰紙條進行現場擺置,讓學生直接體會黑白灰的組成對於畫面感觀的影響。

總之,《黑白撕貼畫》主要就是爲了能讓學生用撕貼這樣能夠簡單操作的方法透過拼擺組合粘貼,體會黑白灰的搭配關係,在製作的過程中學習黑白灰的搭配美感。同時,也讓學生在平時色彩豐富的生活中,用黑白灰的角度去觀察欣賞物體,並能發現美的存在。

貼畫教學反思4

本學期擔任了四年級《布貼畫》的校本課程的教學工作,學期即將來臨,本人現將校本課程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本人在課程開發和構建上秉承瞭如下幾個原則:

(1)導向性與協調性原則。校本課程開發必須在國家課程計劃框架內,謀求與國家課程協調一致,防止與國家課程必修、選修模組簡單重複,防止校本課程成爲國家規定的學科課程的隨意加深與拓展。

(2)時代性和先進性原則。校本課程的教育內容應及時反映當前的科學技術發展趨勢和時代文化趨向,爲學生進一步的學習和今後的生活與工作奠定良好基礎。

(3)地域性和個性化原則。校本課程開發要以具體地區、具體學校和具體學生的獨特性與差異性爲出發點和歸宿,充分利用當地或學校教育資源,反映地方或學校文化,充分體現地方或學校的特色,滿足學生髮展需要。

(4)選擇性和靈活性原則。校本課程的教學內容要有可選擇性,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相應的學習內容,發展學生個性,提高實踐能力,培養創新精神。

(5)簡約性和通俗性原則。校本課程在課程內容組織或教材編寫中,應注意精選內容,合理編排。內容呈現形式應該活潑多樣,通俗易學。

二、課程在實施過程中本人注意瞭如下幾點:

(1)倡導課程整合,拓寬學生視野,克服由於各學科彼此獨立對個體施加影響所造成的知識割裂,讓學生眼中的世界更完整、客觀、真實。

(2)突出從學習者的生活經驗出發,注重實踐性。在教學實施過程中要充分提供有效的與學生生活情景有關的素材,讓學生有感受和體驗的過程,密切課程與生活的聯繫。

(3)加強情境教學。教學過程中,可利用文字材料、模型、書籍、多媒體等創設情境,並透過情境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動。要鼓勵教師進行創造性的勞動,提高教學情境的適應性和教學實踐的合理性。

(4)關注學習過程的生成性。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應重視教學設計的合理性,反對教師照本宣科,多采用生活實踐、實驗操作、交流探究等學習方式,把教師講授與學生自學和各種活動結合起來,促使學生在獲得知識的過程中發展各方面的能力。

(5)積極探索多種教學組織形式和學習方式,使學生的興趣、需要、經驗、能力在學習中整合提高。

三、達到了期初制定的課程目標

1.根據本校的培養目標和課程資源狀況,瞭解學生多樣化發展的需要,設定可供學生選擇的、靈活安排的課程,促進學生的個性成長。

2.拓展學生知識領域,增進學生對自然、社會和文化的認識和理解,提高學生的科學精神和人文素養,發展批判性思維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總的來說,本學期的校本課程的實施,以調查活動爲載體,提供了學生親近自然、探索自然的機會,培養了學生細緻入微的觀察能力、探索精神和戶外活動能力,養成了愛美審美的能力和環境友善行爲。

貼畫教學反思5

在教學《黑白撕貼畫》時我首先以紅黃藍白等粉筆匯入,問最常見的是粉筆,爲何沒有黑粉筆?學生立即聯想到在黑板上寫黑字根本看不到,點到了本課的重點:黑白對比,教師就直接引出課題:一起走進黑白世界。導課直奔重點,用身邊常見的事物自然地匯入,親切自然而又簡潔準確,是優秀的匯入方法。在講授新課中,我把教學內容黑白灰分別用生動形象的“黑先生、白姐姐、灰姑娘”來稱呼,讓學生走進聯想的世界,在課堂中始終保持着濃厚的興趣與黑白灰交流着,我用了親切生動又俏皮的方式避免了簡單說教中容易出現的枯燥乏味的弊端,讓人感慨。

我首先請男同學用黑先生(發下的黑卡紙)、女同學用白姐姐隨意撕個圖形,比比哪組同學最快,然後用學生手中的圖形放大,猜猜像什麼,老師的像什麼?還要再加些什麼,以課件形式展示,一圖多變,發散思維。從無形到有形,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接着解決黑白對比的難點,“我們的白圖形貼那張紙上好呢?”(黑板上事先貼好黑白大紙),接着把黑加白加起來,引出灰姑娘,她和黑、白在一起都比較明顯,我先調好色在紙上畫一下印證結論。

然後在報紙中找黑白灰:“黑先生、白姐姐、灰姑娘藏在報紙中,找到他們吧。”我用報紙上的黑白灰撕成灰太狼,先出示作品,看課件圖片,把灰太狼的彩色圖片變成黑白的,然後教師示範,從大到小撕,同時教授對稱撕法和直線撕法,同時透過眼睛的選材等簡單涉及到對比的運用,只是不夠深入。在這一階段,如果能事先把其餘各部分零件全撕好,那麼示範時可以快捷有效地過渡到拼貼的教學環節,不至於時間來不及而導致遺漏。課件展示還可以撕得內容,拓寬學生思路:卡通、動物、鳥語花香、快樂的人、海底世界。

同時作業要求學生合作,以提高速度,只是在作業中這種合作方式不夠實用,學生很難將彼此撕的圖形做統籌規劃,往往大小不配套,我認爲可以加上對老師下發材料的用法、衛生以及黑白對比的要求,這樣就不至於出現作業中學生把底版紙撕了、紙頭掉地上等問題。作業中如果能利用一開始撕好的圖形,這樣前後呼應,作業就比較有變化了。在最後評價中學生評價略有欠缺。這一點我在平時教學中也經常碰到,如果時間安排不夠充分,常有拖課問題,這是該好好研究一下。總之整體上這一課安排流暢,構思新穎,學生參與興趣比較高!

貼畫教學反思6

小班的幼兒是一個處在各方面都剛剛開始發展的階段,語言能力可以透過平時的交流、遊戲得到發展,身體機能可以透過鍛鍊得到發展,而動手能力在平時的發展中則是最爲薄弱的一方面,即便如此,幼兒的動手能力還是各方面能力中最爲重要以及最常用的能力,它需要透過一系列有計劃、有步驟的方法,才能得到進一步的發展,而靈活的動手能力在平時的學習、生活、遊戲中都將是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我發現在撕紙活動中不僅可以鍛鍊幼兒手部肌肉的協調性和靈活性;而且能培養幼兒耐心、細緻的學習態度及創造能力。

上次開展《秋天》主題的兩次撕貼活動後又接着開展了第三次的撕貼創意活動。活動的創意來自於一個美麗可愛的小女孩,她對我說:“薇薇老師,我媽媽的包包也跟你一樣,是黑色的。”我說:“也是這麼黑的?沒有花紋嗎?”

好的,創意來了就開始吧,給媽媽裝飾美麗的包包。小手繼續撕出各種顏色的紙片進行裝飾。活動開始了。孩子們說“又要和小紙條做遊戲啦”紛紛拿出準備好的各種色彩的紙條撕了起來。“老師,你看我的紙片排得很整齊。”……

反思:這次的活動已經是第三次開展,孩子的撕貼技能基本掌握,本次活動出現的難點是要讓彩色紙片排隊列整齊。這是在前兩次的手工活動的基礎上深入的挖掘,讓孩子們手腦並用,加強了難度。從紙條的粗細也進行了設計,第一活動的紙條最粗,越來越細,逐漸增加了難度,從而照顧了能力差異的孩子們。能力強的能達到按照線形粘貼的目的,而能力弱的孩子們也能完成基本的撕貼目的。

因此此次系列活動的開展是成功的。不僅讓孩子學會了撕紙,貼紙,還學會按照線形粘貼,按照規律粘貼的方法。相信孩子們經過這一循序漸進的手工活動後,對他們今後的各種撕紙活動都能靈活的掌握。這就是指南精神吧。讓孩子學會學習的方法,而不是填鴨式,完成作品就好了,老師必須做到重過程。讓幼兒在此過程中習得本領。這也是我們老師所追求的,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