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關於三年級下《Put the Table Against the Wall》教學反思

反思一:

關於三年級下《Put the Table Against the Wall》教學反思

這節課是開學的第一節課,所以在上課前我以談話的形式展開課堂:Your summer holiday is past. Are you happy on your holiday?

I’m happy,too. I went to Shanghai. Where did you go?一問到這個問題,學生都很興奮,涌躍舉手,很想告訴老師和同學們他們去過的地方。要求用上句型I went to……這樣爲這節課的學習打了氣。

接着,我呈現本節課要學的一個重點句型:It’s a picture of……。我向學生展示一些美麗的風景圖片,讓他們用上It’s a picture of……來說。再現長城的圖片,學生說:It’s a picture of the Great Wall.老師着問:Do you know how long the Great Wall is?這樣設計,給了學生一種美的享受,又鼓勵他們大膽地說句子,然後自然過渡地本課的'課題the Great Wall。

但這個環節. 在上新課時,我注重了培養的閱讀能力,在講解新課時,我帶領學生聽錄音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後,向學生提出三個問題:

1、How long is the Great Wall?

2、How big is New York?

3、How big is Beijing?

讓學生帶着問題去閱讀課文,給學生時間默讀課文去尋找問題的答案。這樣學生的閱讀也更有目的性,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也突破的重點,從而理解並掌握了學習內容。

總的來說,這節課我關注了學生的情感,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創設民主、輕鬆、愉悅的課堂氛圍,學生學習效果較好。

反思二:

這節課讓學生學習用英語介紹中國的長城,用英語會表達長城的歷史年數和它自身長度,會用數字表達about eight million people , about six thousand seven hundred kilometers ,由此學會句型How long  old is it?課堂上我採取學生自讀找出問題,提出問題,然後師生共同解決問題的教學方式;然後分組討論,分角色表演,模仿重造對話等形式讓學生進行新課鞏固。

本節課按《小學英語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兒童年齡特點、認知規律和心理特點處理教材、設計教材。不足之處是學生的主體地位還沒充分凸顯出來,只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才能真正做到有效教學。

反思三:

本課是新標準英語第七冊Module1 Unit1的內容。透過三年的英語學習,學生已經積累了一定的單詞和句型,如果單純的把新授內容交給大家,會給人一種“填鴨式”的感覺,這對於語言學習非常不科學。

因此,爲了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讓他們開口說英語,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中,我創設了很多的環境讓他們自己放開說自己敢興趣的,會說的,透過小組交流來達到重點句型的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