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課文《借生日》教學反思範文

《借生日》這課文講的是小云過生日時,媽媽送一隻布熊給她並祝她生日快樂,小云又把禮物送給媽媽。同時也把生日借給了媽媽,體現了母女的真情。感受課文中體現的母女之愛是本課教學的難點,現在的孩子得到的愛太多,因而也常常容易忽略身邊的愛。在這節課中,我想努力引導學生聯繫自身的生活體驗及角色體驗來感受這份母女之愛,以此突破難點。

課文《借生日》教學反思範文

我的教學思路是這樣的,課文中有兩幅插圖,分別爲媽媽送小云生日禮物和小云又把禮物送給媽媽的情景,從中體現出來的母女之愛又是本課的重難點,因此在備課時,我就從圖片入手,以引導學生觀察圖片進行說話練習,從觀察小云收到禮物後臉上的表情、動作等形象地感知小云對這份禮物的喜愛,透過激活學生已有的生活體驗去引導學生換位去體會小云當時收到禮物後高興的心情,從而讀好第一自然段,進一步感受媽媽對小云的愛。接着我繼續引導學生去猜測母女間的對話,過渡到第二自然段的學習,透過師生、男女生合作讀對話,引導學生從字裏行間感悟到文章深層次的內涵,媽媽只記得別人,從來不想着自己,媽媽的愛是偉大的,無私的!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應在師生積極的心靈對話中進行”,在此,我創設了一個情境,在背景音樂的推波助瀾下,讓學生去感受媽媽對小云的愛何止這些,吃飯時、去商場買東西時、晚上睡覺時、天氣涼了等等爲小云所做的事,這段生活中的拓展的設計我想達到的效果是豐富學生的語言,又讓語文學習迴歸生活,把學生從課堂中的感悟和生活實際結合起來。但操作起來的'效果與我的預設還是有很大出入的。

母語教學的本體價值就是促進學生言與意的積極感悟、內化、轉化,並進而運用個性語言表達自己的“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學生在輕鬆和諧的課堂氣氛中學習知識,陶冶情操,體驗生活;學生學得生動,學得主動,在言語轉化實踐中迸發出創新的火花。由於感知媽媽對小云的愛不夠深入,所以導致了第四段的學習也只停留於圖片與文字,學生泛泛而談、而我對於朗讀的指導也如蜻蜓點水般淺嘗輒止。值得反思的地方實在太多,請老師們不吝賜教,多提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