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七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通用6篇)

作爲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學,寫教學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們的教學記錄下來,教學反思我們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七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通用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七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通用6篇)

七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1

一、試卷結構及命題特點。

試卷一共分爲三大部分,總分爲120分。第一部分爲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26分。第二部分非選擇題,共44分。第三部分爲寫作,半命題作文:一個的微笑,共50分。

綜合整套試卷,試題以新課標和中考考綱爲要求,以教材爲依據,注重基礎知識的考查和實際能力運用,並進行恰當遷移。題目難度適中,對初一學生在前半學期語文素養的形成可作一個階段性檢測。

二、考情分析:一般。

三、試卷得失分分析。

在“選擇題”部分,下設13個小題,總分爲26分。第1—11小題主要對學生課堂所學的基礎知識進行檢查,包括對字詞及拼音的書寫、對具體語境中詞語的理解、以及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得分率爲67%,失分最多的是第11小題。第11小題是選擇題,易錯點在選出“表述不正確”的一項,及對選項“《論語》的作者是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創始人。”的明顯錯誤做出判斷。學生大多由於看題不認真,或是上課不認真,沒聽講才做錯。

在“非選擇題”部分,第19小題是對古詩文的背誦及默寫進行檢查,總分爲6分,所選爲課內常見名句,滿分率卻爲1.5%。失分的原因主要是會背,但是容易寫錯字,不得分或者背不熟。

閱讀理解下設1篇課外閱讀,1篇課內閱讀,分別爲《面對秋陽》和《我的母親》,總分24分。這1篇課外閱讀,主要立足於原文,在原文的基礎上,要求學生結合自身體驗,對文章的內容進行感知,難度不高,得分率較高,爲80%;1篇課內閱讀,主要考察對中心語句的理解以及對字詞的理解和賞析,難度也不高,得分率較高,爲82%。

在“寫作”部分,總分爲50分。其爲半命題作文——一個xx的微笑”,選該題的學生大多能把握寫作的中心。本次作文整體情況不甚滿意,能得到優分的學生比較少。從寫作實情分析,大部分學生寫作能力較差,不能認真審題。同時,一部分學生書寫不太工整,語言表達不流暢,結構思路不清晰。

四、存在問題分析。

1、基礎題失分的原因:

①學生上課不認真,沒有做好相關的預習和複習工作。

②學生對字、詞的掌握不紮實;對語言文字的感知能力較差。

③學生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的理解、運用和表達能力存在差異。

2、課外閱讀失分原因:

①學生缺乏對文章的整體把握。

②學生篩選資訊、概括能力較差;

③有些學生雖然答題方向正確,但語言組織能力差,表達不簡潔,不明確。

3、作文存在問題:

①個別學生字數不足,書寫潦草,塗改較多;

②審題不到位,要麼立意不深,內容分散。

③有的學生開頭廢話一大堆,切題太慢。

④不能根據中心有效地選擇相對典型的材料。

⑤內容不夠具體,記流水賬的文章較多。

五、改進措施

1、注重基礎。重抓知識的落實,特別是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的理解、運用和表達能力的培養要加強學習方法的指導。

2、要重視課內閱讀的教學,課外閱讀的拓展,閱讀方法的指導。引導學生進行研究性閱讀和個性化閱讀,拓寬課外閱讀,儘量擴大閱讀面,努力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和人文素養。對規定閱讀的名著要作必要的指導,提出具體的要求。

3、紮實抓好寫作基本功訓練。結合單元教學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水平,設計作文題目,儘量避免作文教學的隨意性,引導學生關注生活,體驗生活,感悟生活;學會觀察生活,表達生活,抒發真實情感。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能運用不同的表達方式和準確、生動、得體的語言記敘所見所聞,表達所思所感,加強“記敘“能力的培養。

七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2

讀過朱自清的《春》一文的人都知道,這是一首抒情詩,一幅風景畫,是一曲春的讚歌,本文是一篇詩情盎然的借景抒情散文。大約寫於1928~1937年間。其風格較朱自清初期詩文有很大變化,沒有了像《背影》中的那種淡淡的哀怨情調,代之的是鮮明的新鮮格調和歡樂情緒。作者抓住春天的主要特徵,用詩意的筆調,細緻描繪了大地回春、春花爛漫、鳥鳴蜂飛蝶舞、細雨滋潤萬物、人們沐浴春光的美好景象,讚美春的生機與活力,激勵人們在大好春光裏辛勤勞作、奮勇向前,抒發了熱愛春天、憧憬未來的欣喜之情。在藝術上具有鮮明的特色,如觀察細緻,描述生動真切,詩情畫意相融相合。

爲何不在語文課上描繪春天。歌唱春天呢?

於是,在學習這篇課文時,我大膽引用繪畫,唱歌,名曲欣賞,配樂朗讀,讓學生去感受春天。有的同學不僅用五彩畫筆描繪出生機盎然的春天,還取了富有詩意的名字:像百花爭春、輕風唱春、煙雨潤春等;還有的同學唱《春天在哪裏》、《北國之春》又有的拿了世界名曲《春之聲》等。這樣透過學科整合,調動了學生的視覺,聽、嗅、觸等各種感覺器官去用心體味春天,達到了全新的效果。春、自然會在同學們的心靈中幻化出一陣充滿詩情畫意的美好景象。

本文節奏感強、具有音樂美感,教學重點應放在誦讀上,以讀帶賞,讀賞結合。

同時,課文內容較爲淺顯,適合互動、點撥式教學法,在點撥、互動中引導學生學會分析用詞的準確性和生動性,學會賞析寫景文,進而進行自主學習。告訴學生,一切的答案在你們那裏,即由學生之口道出本課的教學內容及答案,要讓學生感到,語文課不枯燥,也不難,自己也能夠進行分析,甚至總結出答案來。

教學過程中我把重點放在了自讀、互動、研讀課文部分,設計了以下教學步驟:

1、課文寫了哪幾種具有代表性的春天的景物?(春草、春花、春風、春雨)

2、按照小組進行分工,學生進行自讀,找出認爲非常好的句子,說說其妙處及作用。

3、同組裏進行交流,形成共識。

4、教師巡視指導,要求學生讀仔細,不能停留在表面。

5、班級交流、互動。

應該說學生的賞析和品味還算是很精彩的,但給人的感覺是不夠深入,不能把作者的內心情感都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對七年級的學生來說,能賞析就已經很不錯了,要求也不能墳高,做得不好的地方,說明老師沒有引導好。所以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要教會學生賞析,教會學生深入地理解文章。學生之所以賞析不能深入,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讀得不夠,雖然一再強調誦讀,但學生自由讀一遍、分段輪讀一遍,就開始選擇賞析,學生對課文內容其實並不是太熟,所以停留在語句表面也不奇怪。

這次《春》一文的教學實踐,讓我堅信可以建立語文學科通向其他學科的互連網。語文作爲母語,作爲最重要的交際工具,與其他學科的聯繫是非常密切的。課程改革機遇與挑戰並存,只要觀念轉變到位,教學實踐到位,語文課堂教學一定會猶如春天般生機盎然。

七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3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一篇課文《理想》,是流沙河同志在文革結束後復出提筆寫的一首哲理詩,本詩多角度比喻理想的內涵,讚美理想對於人生的深刻意義,從而號召人們樹立遠大的人生目標併爲之拼搏奮鬥。

詩是好詩,但卻令教師和學生均感到棘手。雖然作者運用了多種修辭手法,還是抽象和深奧了些,教師不好找突破口,學生可能理解的較膚淺。但對初一學生來說,如果學生不能真正與文字、與同學、與教師互動,所以引導學生成功參與是讓學生品味透此詩的必走路徑。在備課的時候,我就確定用例證突破抽象。兩課時下來,我和學生都感覺效果不錯。今反思如下。

1、導課自然。第一課時導課時,我讓學生聽《敢問路在何方》,簡評並讚美了玄奘的追求理想的執著。第二課時給他們講了張海迪的故事,讓學生了解了張海迪患小兒麻痹症的歷史。兩次導課都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聯繫了詩文內容,讓他們自然的理解了相應詩節的內容,不知不覺中就解決了兩個難點。

2、教學環節突出了學生的主動地位,發揮了他們的主觀能動性。整個教路有兩條線構成,一爲質疑,一爲解答——或者提出你發現的疑難問題,或者表述你解讀的內容。整個教學過程中,問答不只,以問者居多。後來,有膽大的學生開始講述自己理解的內容。她講的是第六節(理想是鬧鐘,敲碎你的黃金夢;理想是肥皂,洗濯你的自私心。理想既是一種獲得,理想又是一種犧牲。)但她理解的並不透徹,我在此基礎上適時引導他們去深入思考作者爲何把理想比喻成鬧鐘和肥皂?鬧鐘和肥皂有和功能?結果,學生很快明白了理想對人靈魂的警醒和淨化作用。

3、學生思維火花的閃現與燃燒。一學生對“理想是鬧鐘,敲碎你的黃金夢”提出質疑,說爲何不是磚頭石塊?磚頭石塊的力度大,可以砸碎黃金夢。一同學說夢一般都晚上做,所以用鬧鐘敲與生活實際比較接近。大家對此很感興趣,也參與其中,有修有改,思維靈活。

總之,我把生活中的事例運用到本課教學中,成功完成了教學任務,這些做法還是很有價值的。

七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4

一、我這次採用的教學方式依然是以老師的講授爲主。這種教學方式的弊端大家已經有目共睹,但還是作爲一種主要的教學方式在實行,這與新課改的精神是違背的,也是不科學的。在課堂是我問同學們:“你們覺得文言文好學嗎?喜歡學嗎?”結果全班同學異口同聲地告訴我“不好學,不喜歡”。我想這是學生心裏真正的呼聲,但是我們教師卻是經常忽略了他們的心聲,依然按照我們自己的意念來教學。這裏面可能有很多複雜的原因,但是我覺得如何讓學生愛上文言文才是最關鍵的,要讓他們從被動接受變成主動學習,這樣我們的教學就算是達到了“教,是爲了不教”的目的。在課堂上,我儘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比如導語的設計,圖片的展示,提出一些問題,講一些故事,對學生的回答積極肯定等等。但還是覺得這樣不夠,因爲一旦涉及到知識點的時候,我就覺得有些力不從心,因爲我無法讓知識點的講授變得更爲生動,更爲形象,我想這是我個人的問題。

二、這是一篇充滿趣味和想象的文章,應該可以讓學生成爲主角,讓學生去體驗文章裏面的樂趣,因爲他們纔剛剛度過自己的童年,對於自己童年時的一些趣事還是記憶猶新的。如果能讓學生結合自己的趣事談談童年的一些感受,再讓他們去體驗作者當年的樂趣,或許效果會更好。但是實際上這堂課我們大都是在傳授文言知識,而忽視了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感覺。這實際上也違背了新課改的精神。學生應該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起到一個主導的作用。所以我們的課堂應該儘量發揮學生主體的積極性,發揮教師主導的作用。

七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5

本文是學生進入初中學習的第一篇文言文,很有情趣,學生興趣較濃。兩個課時下來本人有以下幾點感受:

1、根據以往經驗教師一開始是對作者和作品進行介紹,然後是教師範讀或聽錄音朗讀。本堂課上我先是讓學生試讀課文,讓學生髮現自己朗讀上的難處,然後教師再範讀。這樣讓學生帶着問題走進文字,學生更有興趣,效果更好,記憶更深刻。

2、在探討本文的“物外之趣”這難點上,教師應善於引導學生進行比較。如爲什麼不把蚊子比作麻雀,而是比作白鶴?這必須要結合文章的文眼“物外之趣”和作者的情趣,作者的《浮生六記》緣由來理解,這樣既加深了對“觀蚊如鶴”這一情趣的理解,又進一步加深了對作家、作品的瞭解,可謂一舉兩得。

3、本文在寫法上的最大特點是善於觀察和想象。那麼老師在教的時候是否可以在理解的基礎上也對原文進行想象加工呢?如蚊子在素帳中飛舞,這只是視覺上的效果,那麼聽覺上的效果呢?文中沒有記敘,讀者可以想象,蚊子們不該是在開什麼演唱會吧!文中最後寫道:“……鞭數十,驅之別院。”那麼作者是拿什麼去鞭打蝦蟆的呢?是狗尾草、樹枝……還是真的鞭子?讓學生展開討論和想象,一是利於活躍課堂氣氛,二是利於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4、對於初入文言文的學生來說,過去有些教師要求教師將文言翻譯擠着寫在課本原文的下面。這樣看似挺理想,學生一看就懂。但我實地拿了幾本這樣做的學生的課本,結果發現他們的課本已不是課本了,文章不是文章了,而是螞蟻在文章中搞遊行集會一樣,讓人辨認原文起來非常困難,看起來好像我們需要用手特意把什麼東西掰開似的,因爲文章的行距畢竟有限。所以教學時關鍵是讓學生去理解,去背誦重點詞語和句子,不必句句譯文在書。

七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6

《秋天》是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四課,屬於“關注自然”單元。《秋天》是學生進入七年級後接觸到的第三首新詩。和前兩首相比,這一首,更加註重意象的選擇和意境的表達。詩不長,僅三節。但很精粹,容量大,而且畫面感很強。詩人將視野投向農家生活,採用直陳其事的寫法,在明朗純淨的詩意中表達了對秋天、對生活的熱愛與讚美之情。全詩以“秋”爲主軸,平行地展開三幅畫面。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七年級的學生已經具有初步感知課文和聯繫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對語言文字也具有一定的感悟能力。但學生對於秋天的認識比較少,因爲溫州的地理位置以及氣候特點,秋天的季節特點並不明顯,而對於生長在城市裏的學生來說,農家的秋天更是遙遠,所以如何增強學生的對秋天認識,讓學生感受到濃濃秋意,感受詩歌所營造的氛圍,是本課要突破的一個難點。

本文用現代資訊技術以多媒體和網絡技術爲核心,本課主要採用多媒體的教學環境,創設教學情境。把資訊技術運用於語文教學中,實際上是打破了傳統的“一書、一板、一粉筆”較爲枯燥的教學模式,而把優美的詩文、美妙的音樂、美麗的`畫面等美好事物呈現給學生,讓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發現美、感受美、欣賞美並進而創造美。

這堂課主要包括了引入秋天——尋找秋天(看秋天——品秋天——聽秋天)——感悟秋天幾處環節。在正式上課之前,我就用一曲《秋日私語》配上一幅充滿秋意的唯美畫面,開始秋的旅程,一下子將學生的情緒帶入秋日的寧靜悠遠中,大有“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在這片寧靜悠遠的秋意中正式上課,揭開了秋的第一幅畫面,我用帶着恬靜而又悠揚的曲子,用藍天、白雲、蜻蜓、稻穀等組成的FLASH動畫,用詩般的語言營造一個詩意的秋天,既讓學生沉靜在詩意之中,又爲下面學習詩歌、解讀秋天做好了鋪墊。假若用傳統的方式匯入,是將秋天“講”給學生聽,那麼秋天也就不能快速地走進學生的心理。有了資訊技術的加盟,運用多種媒體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聽覺、視覺等感官,學生的情感就會隨資訊技術在語言文字的海洋裏自由馳騁。

“尋找秋天”是本課的主要環節。本環節主要讓學生尋找詩歌中有秋天意象的詞,透過對這些詞的品味,透過對學生朗讀的指導,感受到作者所營造的秋天的意境,並品味到作者優美的語言。傳統的教學僅能依靠文字,解讀方法單一,學生會越學越枯燥,而我藉助了多媒體手段,介入圖片、文字、音樂,運用對比的手段,不僅讓學生欣賞到美,更讓學生在圖片與文字的比較中,在文字與文字的對比中,在不同音樂的選擇中,更深入理解文字。從而達到對詩歌語言的感悟。以第三節詩歌爲例。前兩節詩歌側重於描寫外在的景物和人事,第三節詩歌則重在寫人的內心微妙的變化、感覺,提升了全文的情感。而這種微妙的情感定要藉助於多媒體的手段幫助學生解讀。在這個環節中我選擇了用音樂,因爲音樂最能走進人的內心。我用了兩首不同的音樂,一首是明朗歡快、情感激烈的樂曲,而另一首則是略帶憂傷,情思飛揚的《少女的祈禱》,讓學生在兩首具有強烈對比的樂曲中感加深了對詩歌的理解,將詩歌中含蓄表達出的少女的思戀之情解讀出來。在這三個環節中,我始終以學生的朗讀爲基本步驟,用個別讀、配樂讀、朗讀評價、朗讀技巧指點、集體讀等多種朗讀方法穿插使用,在課堂最後以仍以學生的配樂朗讀爲高潮,避免在運用多媒體的過程中忽略語文所強調的文字本身。課堂結束時我將秋天進行到底,仍用詩文、音樂、圖片相配合,點出秋天在每個人的心裏。秋天遲早會離去,但秋天也永遠不會有終點。每個人的心裏都有着自己對秋天的理解,因而我讓學生將秋天的感受延續下去,在網頁上提供學生大量的與秋天的有關的圖片、音樂、文章等,供學生課後學習,豐富學生對秋天的認識,透過瞭解不同類型的秋天而逐漸形成自己對秋天的理解。上完課後,我有如下體會。

1.本課成功運用多媒體手段創設情境。這我想是本節課的最大特色與亮點,優美的、處處瀰漫秋天的氣息的課件,尤其適合詩歌的教學,極大地幫助學生理解與體會詩歌的意境。優美的課件爲學生的品味、朗讀起到了很好的輔助作用。課件用落葉、楓葉、藍天、白雲、稻穀、蜻蜓、果實等等秋天的典型事物渲染秋天的氛圍;用音樂渲染秋天的意境;對於學生提高興趣及體會詩歌語言和情感起到了促進的作用

2.恰當使用多媒體介入圖片、音樂、文字幫助解讀。圖片、音樂、文字都不是單純地介入,而是運用比較的手段,促進學生對文字的理解。而大量優質資源的提供,將課內延伸到課外。詩歌的語言不能過多地去分析,所以我藉助其它手段引導學生去體會。在三段的詩歌中,我分別藉助圖片、文字、音樂的介入,引導學生去體會、去品味。如在“看秋天”這環節中用圖片和文字相比較,圖片既表現了文字,又有很多文字的留白需要自己去想像;在“品秋天”這一環節中,透過文字的刪減比較,學生馬上領悟到詩歌的意蘊;在“聽秋天”這一環節中,透過兩種不同音樂的比較,學生既提高了音樂的鑑賞力,又提高了學生對詩歌的意境的體驗。多種方法、多種角度,提高了學生的興趣與積極性。

3.以朗讀貫穿始終,體現語文味。以朗讀爲主線,就避免多媒體教學中經常碰到的喧兵奪主的尷尬。使多媒體起到真正的輔助教學的作用。詩歌重在朗讀。本堂課以朗讀貫穿始終,在朗讀中品味,又在品味之後又能指導朗讀。每一節的朗讀指導,爲下文的朗讀作鋪墊;個別朗讀與集體朗讀相輔相成;最後的配樂朗讀又使整堂課的情感達到了高潮,培養了學生的表演能力與自信心。朗讀與品味相輔相成,互相配合,互相提高。

4.尚缺少對學生寫作能力的指導。課堂總是一門遺憾的藝術。這節課還是缺少學生寫的能力的培養。這首詩歌的形式學生比較容易模仿,若能在課堂上展開,讓學生查找到不同的關於秋天的文章,能拓展學生對秋天的全面的認識,接觸到不同類型的秋天。然後再讓學生寫寫,這樣就能昇華學生的情感,並將之表達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