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的思考

教學反思一直以來都是教師提高個人業務水平的一種有效手段,有成就的教育大家一直非常重視它。現在很多教師也想從教學反思中提高個人的教學質量,但在教學實踐中不少教師對教學反思的認識比較膚淺,導致教學反思效果不明顯。依筆者看來,所謂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對所有教學過程的回顧和體會,總體檢查在過程中存在哪些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措施。其具體內容至少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教學反思的思考

一、課堂情景的反思

良好的課堂情景是發展學生非智力因素、創造想象力的源泉,課堂情景的好壞也直接影響教學效果。教學時應注意對每個環節、學生紀律、精神面貌、動手動腦的速度及回答問題的正確度加以一一反思。當學生出現精神不振、注意力分散的情況時,應反思自己的教學方式、語言表達是否有問題,若存在應及時變換形式。如講解變爲提問、調節音量的大小,以激發學生變無意注意爲有意注意。當多數學生對某一問題不能正確反應時,反思問題提出得是否恰當,是否達到了學生思維的最近發展區,應變換形式,使學生透過努力能解決老師提出的問題。如創設“小步距”問題情景,有層次,分階段,有步驟地進行;創設“變式”和“矛盾式”問題情景,靈活應用,隨時揭示矛盾,隨時引導學生解決矛盾,讓問題情景中充滿矛盾,促使學生主動思考、主動反饋;創設“自求探索性”問題情境,注意問題情景的延伸性,使學生課堂真正地活起來,活躍學生思維,激發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積極性、自覺性,強化學生學習的內驅力與動機。

二、完成某一過程的反思

在良好的課堂情景中,透過師生的雙邊活動,會再現一些在備課時未料到的思維方式和問題,教師應與學生一起反思,該數學問題解決方案正確與否?是否最佳?是否能找出另外的解決方案,該方案有什麼獨到之處?能否推廣和做到智能的遷移?透過反思儘可能把“笨”解法改進爲“巧”解法,儘可能地把問題一般化、抽象化,引出推論,使其應用範圍擴大,力求概括出模型,收到“以一爲十”的效果,使正確的結論向其他方向推行,儘量擴大其外部效應,這有助於知識的系統化,更有助於使學生的智能和潛能得到更高層次的發揮和提高。

三、課後的反思

完成一節課後,應立即回顧教學過程中是否有知識的遺漏、口誤。若出現問題應及時做好筆記,在下一節課給予矯正。課後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是否具有普遍性;是教學中某一環節的失誤,還是對某一要領未弄清楚所致,分清原因及時加以矯正。對課後學生提出的具有思考性的問題,應思考是否具有推廣的價值,以達到全體學生共同提高的目的。

四、批改作業時的反思

作業是加強練習、鞏固知識、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在批改作業時應注意:作業完成的真實程度,是否抄襲別人的`;書寫過程的嚴謹程度;普遍性錯誤;個別性的錯誤。批改後應反思這些問題產生的根源,帶有普遍性的問題在下一節上課前,必須加以糾正,對個別性的問題即時找來學生加以指正。並做好記錄,避免以後再產生類似現象。

五、檢測後的反思

檢測是對一個階段或一個單元所學內容的檢查,也是促使學生加強複習,鞏固和應用知識的過程。根據學生的答題情況,反思檢測時同學們的答題速度,人題的快慢及檢測時的課堂情景,從而判斷產生問題的原因。若是知識的遺忘,應引導學生掌握記憶規律經常複習;若是知識沒有轉化成能力,應加強對知識的思維訓練,歸納基本方法,使之成爲能力;若是對某一概念沒有弄懂,應對這一概念的內涵和外延重新加以認識,從不同的角度加以理解;若是粗心、計算失誤,平時應加強書寫規範的教育和消除緊張心理的有關訓練。

六、備課時反思

備課是上好課的重要保證。因此,備好課很關鍵,除按常規要求外,還應反思:學生已有的學習心理;已掌握知識的程度,基礎好、中、差的比例情況;往年教學這一內容的有關經驗和教訓;上一節課後所出現的問題。把所有這些情況考慮在備課當中,使上課時儘量減少失誤,從而獲得較好的效果。

標籤:教學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