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多媒體教學反思範文(通用5篇)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教學,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學反思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多媒體教學反思範文(通用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多媒體教學反思範文(通用5篇)

多媒體教學反思1

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現代教學過程的基本要素髮生了改變,由教師、學生、教學內容和教學媒體四個部分組成。教師透過教學媒體傳輸教學內容,學生透過教學媒體接收教學內容,教學媒體在實踐教學活動中發揮着橋樑紐帶的作用,把教師、學生和教學內容三者緊密聯繫在一起,而多媒體課件作爲新生的教學媒體,它跨越出傳統教育媒體的侷限,把語言、文字、音樂、圖像、動畫等集於一身。

而傳統的教學模式單一而枯燥,教師僅靠一本書、一支粉筆、一張嘴來工作,教師累得夠嗆,學生也不輕鬆,常被大量的重複性學習壓得喘不過氣來。現在,多媒體進入了課堂教學,利用它可以把複雜的數學問題直觀形象化,可以使枯燥的幾何圖形在計算機的演示下有聲有色的動起來,大大增強了教學的直觀性、趣味性;加大了課堂容量,爲學生的學習節省了大量的時間,本應在課下完成的作業在課堂上就可以解決了,減輕了學生的課業負擔;利用它會使教師的教學更加輕鬆,富有感染力。

利用多媒體,教師可將課程的內容有計劃、有層次、由淺入深地展示給學生,當觸及新舊知識的結合點或本節課的重點、難點時,教師可先讓學生自己動腦思考或小組形式討論,若有困難,則可透過多媒體課件,展示給學生,多媒體課件的直觀形象化,生動有趣化,真正爲教師解決課程的重點和難點提供了最佳手段。同時創設出了激起學生的積極情感,進而形成了對知識的熱烈追求、積極思考、主動探求新知識的教學環境;創設出了———民主、平等、寬鬆、和諧的教學氛圍。

但是,多媒體的不合理濫用,不僅起不到優化課堂教學的作用,反而適得其反,分散學生的注意力,課堂重點、難點不能得到突出和突破,浪費教師或課件製作者的大量精力和體力等等。針對上述現象綜合教學實踐談一談筆者幾點粗淺的看法:

一、要遵循趣味性、高效性原則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有了興趣,學生才能在數學學習時集中注意力、活躍思維。利用課件進行教學時,要充分考慮媒體的畫面、音樂、文字是否真實有趣,能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感動併產生求知慾望。教學中的高效是指在一定條件下花最少的時間取得最大的教學效果。多媒體課件的優點在於短時間內向學生呈現大量語言、圖形文字,乃至活動畫面等資訊,讓學生在優越的教學環境下獲取更多的資訊。

二、製作多媒體課件需要注意的問題學生是教學的主體,運用多媒體課件是爲了使學生在多媒體技術創設的優良環境中學習,覺得更有興趣、更快、更好,同時讓他們接受現代教育技術的薰陶。所以,編制課件必須要了解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水平,從學生的年齡特徵、認知規律出發,做到內容表達清楚準確,難易適當,趣味性強,問題的提出、回答及反饋易爲學生接受,視覺、聽覺要合理搭配,聲音和畫面要精選,以免干擾學生的視聽,分散學生的注意力。

三、課件應有較強的教學針對性,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媒體是爲教學服務的,事實上,無論一個教師是多麼善於表達、比劃,也難以表現一些抽象和具有共性的知識內容,而這些知識內容又往往是一節課的重點和難點。多媒體教學的過程再現等操作,便可以輕鬆解決問題,達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目的,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如“順次連結四邊形(或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各邊中點所得到的四邊形是什麼圖形?”這是一道常見的題目,以前用傳統的方法來講,要在黑板上畫出大量的圖形,而且很難講清楚,筆者用幾何畫板製作了一個課件,動態地展示了當四邊形變爲“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時,順次連結四邊形(或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各邊中點所得到的圖形的變化情況,使學生很容易掌握了這個規律。不要把一些很容易講清楚的內容也做成複雜的課件,這樣不僅教師費時費神,學生也抓不住重點。

四、用多媒體教學要注意節奏在使用媒體課件教學時,要根據課堂的需要合理使用課件,不要出現教師在講解課件的怪現象。課件始終應服務於教學而不是教學圍繞着課件。所以,該使用的時候使用,不該使用時不用,避免教師急於向學生展示自己高超的製作技巧,一下子把課件從頭到尾演示給學生,學生因此而傾倒,一堂課下來,學生只感到欽佩,而沒有學到真正的知識。

五、要巧妙合理地使用多媒體課件要不斷推廣多媒體課件的使用範圍,創設條件,引導、鼓勵教師多利用多媒體課件開展教學,而不是停留在公開課上使用;要在數學課上多平衡發展多媒體課件,使之多元化、多樣化;要以提高教學效益爲宗旨,選擇合適的課件;要集思廣益,成立多媒體課件製作組,共同研製,開發課件,以節省人力、財力,並透過網絡來實現資源共享,以優化我們的數學課堂教學。

六、儘量地讓學生參與到課件的製作和操作過程中來自從媒體引入到課堂中來,教師一直是課件的操作者,學生雖然受到了多重感官的刺激,但是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還是沒有得到充分發揮。所以,儘量讓學生參與課件的操作和製作過程,如此會使學生不僅是學習者更是研究者,這樣的課堂會徹底改觀,學生的參與意識會空前高漲,學到的知識當然會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幾何畫板”軟件當然是首選,據瞭解,國內已有大批學校開展了“畫板”教學,教師和學生一起製作、一起操作、一起研究,課堂教學效果可想而知。

實踐證明: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恰到好處地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生動、形象的描述,能從不同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展現知識的內在規律,突破時間、空間、抽象、宏觀、微觀的限制,讓學生充分感受、理解知識產生、發展的過程,開拓學生的視野,有利於學生創新意識和能力的培養。多媒體課件是教學過程中重要的中介,運用得好壞直接關係着教學實踐活動能否順利進行。因此我們必須努力研究多媒體課件的特點,在實踐中多用、巧用、妙用,充分發揮其作用,優化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

多媒體教學反思2

21世紀是高度資訊化的時代,是人才競爭的時代,是追求高效率的優化效果的時代,它對教育領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急需教育領域能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和出好人才。而傳統的教育觀點、教育模式、教育內容、技術和方法已不能適應,以現代技術教育爲手段的教學給教育領域注入了新的`活力,展示了一個新的天地。

下面我以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多媒體的情況來談談它的魅力和優勢。

一、巧用多媒體手段,突出教學的重難點,提高教學效率。

多媒體教學以圖形和動畫爲主要手段,同時可將圖形由靜變動,由小變大或由大變小,由慢變快或由快變慢。學生透過觀察,使學生如同身臨其境,不僅可以接受到大量的教學資訊,而且能獲得清晰明快的感受。畫面生動,圖、聲、文配合,能大大提高學生的興趣,使注意力更集中,因而提高課堂效率。如在教《刻舟求劍》這則寓言,其教學重難點是讓學生懂得不要以靜止去看待事物,否則會壞事的道理。在教學時,我充分利用多媒體手段,設定船動、劍不動的動畫效果,讓學生先觀察然後再問學生:古人到了岸邊會找到劍嗎?由於觀察了直觀、動畫的圖片,大大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紛紛舉手發言,不需老師多講解,學生就能很清楚地明白這一道理,教學的重難點頓時迎刃而解,真是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了教學效率。

二、巧用多媒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現代心理學告訴我們:新奇、多變的事物能增強大腦皮層的刺激強度。採用了新穎的方法,能使學生集中注意力,提高興趣。而多媒體手段應用最明顯的特點就是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我在教《海底世界》這篇課文時,我先播放海底世界的錄象片。動聽的音樂、優美的畫面,不僅讓學生了解欣賞了海底美麗、神奇的景象,而且讓學生得到了美的陶冶,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學生的興趣。看完了錄像片後,學生學習興趣都被調動起來了,個個興致勃勃,熱情高漲。

三、巧用多媒體手段,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多媒體軟件集圖、文、聲、像、動畫等手段於一體,能夠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自由地飛翔。在教口語交際《皮球掉進樹坑了》時,先讓學生說說電腦屏幕上打出的兩幅圖的內容,然後出示一幅空白的畫面,同時放出一段輕鬆愉快的音樂,讓學生邊聽邊看,邊想象。有了前面兩幅說話的內容作基礎,又創設了情境,學生在充分發揮想象的同時,激活了自己的創造性思維。

四、巧用多媒體,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

a)觀察能力是認識事物的基礎,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觀察訓練,使學生的觀察能力得到充分的發展。

b)在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手段開展教學活動進行思維訓練,達到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的目的。

多媒體具有全面性、創造性、超前性的獨特功能,老師要充分利用其資源,在平時的教學中多運用多媒體手段,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以培養出更多的創新的人才。

多媒體教學反思3

在生物學科教學中如何選擇多媒體,它有哪些依據呢

1.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選擇多媒體

中學生正處於一個求知慾強,接受新鮮事物快的年齡時期,因而多媒體具有對聲覺、視覺、聽覺的綜合刺激,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起學生的注意。但心理學也表明,中學生的大腦皮層長時間處於高度興奮狀態,容易使身心疲倦;經常性地使用電腦,也容易使學生視力下降。因而,多媒體在生物課堂的使用,要注意兩點:一是介面製作要平和自然;二是要適時適度,否則其結果必然事與願違。中學生的空間想象力還不夠,加上初中生物的部分與化學相關的內容接觸較早,給教學和學生的學習也帶來了麻煩。

2.根據內容選擇多媒體

多媒體的設計是爲了更好地解決在傳統教學中不能或難以解決的問題。這就意味着並不是所有的生物課都能運用多媒體教學。多媒體作爲教學的重要手段,要最大限度地發揮其作用與效益,其展示的知識內容必須與教材相適應,與學生的認知水平相適應。高中生物學中有很多內容是學生能夠看得懂,或透過自學能夠掌握的,或其社會實踐和生活經驗已經具備了的,或只需要教師作簡單指導便能融會貫通的。這部分知識是根本用不着利用多媒體來進行教學的,否則就是“畫蛇添足”。而像一些微觀的現象或暫時觀察不到的現象,我們可以透過多媒體來再現,爲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使學生能夠一目瞭然。如《細胞的分裂》中有絲分裂、減數分裂、無絲分裂的過程,我們透過微機模擬,分步展示各個時期的變化特點和整個過程,使學生有直觀的感受,而且透過三者的比較,能夠熟練地把握三者之間的根本區別。

3.根據實驗性質選擇多媒體

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爲基礎的學科,在實驗過程中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也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主要陣地。因則,我們認爲,可以用實驗展示的現象或實驗本身一般是不適宜選用多媒體來替代的。即使要使用,也應該結合實驗本身。如一些在課堂上無法完成的演示實驗或現象,以及在現有的條件下無法完成的一些經典實驗,則可以透過電腦模擬來實現,幫助解決問題。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過程、透過多媒體的展示,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4.根據課型選擇多媒體

新授課,一般根據以上幾個原則來進行,主要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複習課則可選擇多媒體來擴大容量,濃縮教學內容,建立系統的科學認知體系,強化重難點。確定好使用多媒體後,主要的問題就是如何來設計和製作多媒體課件。才能最大限度地使多媒體技術與生物教學整合起來。

二、課件設計的思路和原則

筆者認爲:課件設計的思路有兩種:

一種是以教師的“教”爲中心的課件設計,這是當前多媒體在教學中應用的主要思路。其特點是以教師爲中心,只強調教師的“教”而忽視學生的“學”,我們簡稱爲“輔教”。用這樣的課件進行課堂教學,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機會少,大部分時間處於被動接受狀態,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很難發揮,更不利於創造型人材的成長。在這裏不作深入的探討。

另一種是以學生的“學”爲中心的課件設計,這是多媒體技術與學科整合的要求,是新形勢下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未來占主導地位的設計思路。現代教育理論]強調以學生爲中心,認爲學生是認知的主體,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教師只對學生的意義建構起幫助和促進作用,並不要求教師直接向學生傳授和灌輸知識。可見在建構主義學習環境下,教師和學生的地位、作用和傳統教學相比已發生很大的變化。其設計原則可以概括爲:

(1)明確以學生爲中心。要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首創精神;要讓學生有多種機會在不同的情境下去應用他們所學的知識;要讓學生能根據自身行動的反饋資訊來形成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案。

(2)強調“情境”對意義建構的重要作用。我們應當創設一種與學習相聯繫的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激發學生的聯想思維,使學習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認知結構中的有關經驗,去同化和索引當前學習到的新知識,從而在新舊知識之間建立起聯繫,並賦予新知識以某種意義。

(3)強調“合作學習”對意義建構的關鍵作用。其目的是使學習者羣體(包括教師和每位學生)的思維與智慧被整個羣體所共享,即整個學習羣體共同完成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而不是其中的某一位或某幾位學生完成意義建構。打個比方,這就像你有一條資訊,我有一條資訊,交換一下每人就有兩條資訊。

(4)強調對學習環境的設計。即學習者利用各種工具和資訊資源在其中進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學習,從而達到自己的學習目的。

三、設計的方法與步驟:

1.選擇主題

確定一個鮮明的可以用多媒體來表現的主題,能夠充分發揮多媒體的作用,是其他教學手段所不能解決或不可能達到此效果的。如上文中所舉例若干。

2.情境創設

創設與主題相關的、儘可能真實的情境。如《環境保護》中,模擬出酸雨的現象及其危害,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

多媒體教學反思4

多媒體輔助教學在各學科中起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成爲現代教學的一個十分必要的教學手段。資訊時代的到來,孕育着教學手段改革更新,多媒體輔助教學,以其直觀性、靈活性、實時性、立體化的優勢,越來越受到廣大教師和學生的青睞。然而,在我們爲資訊技術的不斷更新,教學工具的不斷更新的同時,不可忽視學生的心理、歷史科的學科特點,從學生、學校、課文的實際出發,防止走向多媒體教學的誤區。具體注意以下幾點:

一、在教學中,我們必須牢牢把握學生的心理——興趣,興趣是學習的最大動力,是學生是否學好本學科的基礎,爲此,我們在做課件時,必須顧及到這一點。不要以爲在課件中多些圖片、視頻就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於是乎,竭盡所能搜尋大量圖片和視頻資料,把課件做得“花枝招展”,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在一個或幾個課件上。固然,必要的視頻和圖片、聲音,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而過分強調這些則起到了畫蛇添足的負面效果,尤其是那些毫不相干的資料,不僅不能調動學生的思維,反而導致學生只顧新奇而分散注意力,導致教學中主次不分,喧賓奪主。要激發學生的學生興趣決不是靠課件的花俏所能帶來的,需要老師在教學中不斷正確引導,靠教學內容內在的深刻性和啓發性以及問題的編排、情景的設計、學生參與活動等等。只有把課件中的情景畫面透過剎時的興奮轉化爲思維的轉化,知識的昇華時,纔算的上是一個成功的課件和一節成功的課。

二、提高教學反饋資訊,實現教學資訊的互動是作好教學工作的關鍵,在課堂教學中不斷翻新教學方法是取得教學實效的一個重要方面,而做好教學反饋則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們不僅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注意運用科學的提問方式去反饋學生資訊,我們更需要把教學看成是與學生交流思想的一個過程,更應該看成是教學過程中的一門藝術,它不是簡單意義上的“yes”,或“no”。對學生正確的回答,除了及時給出恰如其分的表揚之外,還可能追問爲什麼?能否把這個結果加以引申?這些都是簡單的“yes”或“no”達不到的。

三、歷史教學決不是簡單的填鴨式教學,不斷創新課堂是提高教學效果的制勝法寶,我們可以透過講故事方式吸引學生,透過各種遊戲來達到在遊戲中學會知識,可以開展各種競賽活動去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因此合理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創新課堂教學是歷史課成功與否的重中之重。

四、運用計算機輔助教學爲歷史教學提供了一個十分便捷的手段,但要注意不要把計算機當成書本再現的替代品。把舊式的“照本宣科”再次重演。這種搬運工式的教學不考慮創設富有啓發性的教學情景,不考慮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不注意再現知識的形成過程。只是簡單的把書本知識投影到屏幕上,計算機完全成了課本搬家的電子書,無非是把課本上的內容照原樣搬到計算機屏幕上,再讓學生把屏幕上的內容抄到筆記本上。按照課件中的內容簡單讀一遍,讓學生感覺枯燥無味,因此,將多媒體計算機作爲黑板、投影,甚至課本的替代品的做法,只會造成“現代化教育”的假象。令學生十分反感,也是多媒體教學的一大敗筆。所以更新教學技能,錘鍊書本知識這是多媒體輔助教學中一個至關重要的環節,我們需要把書本中沒有的故事、視頻、圖片搬上屏幕,加深學生對書本知識的理解,我們更需要把書本中的重點知識錘鍊出來傳輸給學生,讓學生在我們創設的情景中去感受所要學的知識,並能牢牢記在腦海中。

五、歷史教學過程是對歷史事件的一個再現和反思的過程,尤其在新課程改革的今天更強調學生從情感上、思想覺悟上對歷史知識的把握,所以,我認爲在歷史教學中一定要注意透過多媒體提供的圖片、視頻、故事讓學生去反思,去領悟,在思考中學習,在學習中思考。決不能只是爲了考試而教學,把一大堆題搬上屏幕,嚴重製約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和學生的思維能力。

六、現代教學更強調對學生的引導,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也就是我們經常所說的要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更突出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材、學生與媒體之間進行資訊交換與傳遞的過程,在教學之前教師的備課活動十分重要,對書本知識重難點的把握,對學生心理活動的掌握,對相關資料的編排,都顯得尤爲重要。一堂成功的多媒體歷史課堂教學需要教師根據授課的內容、教材的重點和難點,精心編制適合學生實際和有特色的教學軟件,選準最佳作用點和最佳作用時機,講究實效,緊緊把握歷史教學的一條主線——讓學生學會用歷史的思維去看待問題。讓學生去感悟歷史,提高覺悟。所以優化課件十分重要,哪些知識點必須突出,哪些歷史事件透過哪些精練的資料去陳述、鋪墊都要做到精益求精,不該用時就不用,該少用時不多用,使製作出來的教學軟件能激發學生的無限遐想和創新思維,爲學生營造一個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發展空間。

在教學資訊化日趨普及的今天,我們在運用現代化手段進行教學的同時,千萬不要忘了如何去用活我們手中的機器——計算機,一定要走出新教材老教法,新工具舊路子的怪圈。

多媒體教學反思5

多媒體計算機具有形象直觀、內容豐富、動態呈現等特點,它所提供的外部刺激(包括文字、圖片、聲音、視頻、動畫效果等)的多樣性有利於知識的獲取與保持。因此,在各科課堂教學中如果能根據教材特點和實際需要,運用多媒體技術創設一定的情境,讓學生體驗情境,並讓學生在這些情境中進行探究、發現,在特定的情境中理解事物本身,將有助於加強學習者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培養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下面,我就以教學中如何利用多媒體課件引導學生學習《雨點兒》一課爲例來談談多媒體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雨點兒》是一篇科學童話,課文采用擬人化的手法,透過大雨點兒和小雨點兒的對話,告訴學生雨點兒是從雲彩裏飄落下來的,有了雨水的滋潤,花更紅了,草更綠了。如何讓學生理解雨水和植物生長的密切關係,這是本課的一個難點。因此,多媒體技術的運用,爲突破本課的難點起了很大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3方面:

1、多媒體課件降低了學生理解教材的坡度,貼近了學生的生活。

低年級學生天真可愛,思維活躍,但是他們的思維主要是以形象直觀思維爲主。我們在教學科學童話時常常會有這樣的難題,怎樣把抽象的自然現象說得淺顯易懂,讓學生容易明白,使學生在提高語文素養的同時又學到科學常識呢?在本課的課件當中,一開始匯入新課時,讓大、小雨點“變”成了會動、會說話的姐妹倆和學生見面問好,一下就拉近了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學生馬上喜歡上這兩個新朋友了。花兒綻放、草兒發芽的過程是一瞬間的,而且一般是在夜晚或清晨,平常,學生是不容易見到這樣的過程的,這爲理解課文的難點造成了難度,把這一過程製成動畫進行播放,透過指導學生看多媒體動畫,他們的感官受到了刺激,抽象的知識難點也就由難而易了。

2、多媒體課件激發了學生閱讀的興趣與慾望。

採用多媒體技術,可以給學生提供實物圖象、運動過程,利用放大、重複、慢放、定格特技手段來使教學內容形象化、直觀化,從而創設一種學生喜聞樂見的、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從一定程度上消除聽課造成的疲勞和緊張。課堂上,當老師用多媒體課件出示大、小雨點兒自我介紹時,學生的興趣馬上就來了,有的學生在小聲地說:“他們好可愛呀!”再比如,教學“沒有花沒有草的地方,長出了紅的花,綠的草。”這句話時,課件中先出現一座光禿禿的土坡,隨着雨點從天空中飄落,土坡上慢慢地發生了變化,雨後,一棵棵小草從土裏長出來,花兒一朵朵地綻放開來,一隻只蝴蝶飛來飛去,學生在觀看這一過程時都睜大了眼睛,邊看邊發出讚歎聲。可見,形象直觀的事物對低年級兒童的吸引力是很大的。

3、多媒體課件激發了學生豐富的想象力,發展了學生的思維。

比如,課堂上讓學生看着圖進行句式:“──從──。”的練習,由於學生已觀看了花兒綻放、草兒發芽的過程,他們的思維表象得到了豐富,所以在說話訓練時,學生的發言踊躍而積極。有的說:“蜜蜂從遠方飛來了。”有的說:“小猴子從山上下來了。”有的說:“蛇從洞裏爬出來了。”有的說:“小松鼠從樹上跳下來了。”有的說:“小羊從草原上跑來了。”有的說:“豬八戒從天上飛來了。”還有的說:“小動物都從動物園裏跑來了。”更有一個學生說:“八路軍從山上衝下來了。”引來鬨堂大笑。但是,不管學生說了什麼,只要學生能夠大膽地進行想象,他們的想象能力就能得到培養。低年級學生的思維主要是以形象思維爲主,在教學中巧妙地運用多媒體課件,是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培養想象能力的一條捷徑。

總之,我們應當徹底轉變教育觀念,把資訊技術作爲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認知工具,爲學生的學習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培養他們的資訊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