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聲音的產生》教學反思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寫教學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們的教學記錄下來,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聲音的產生》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聲音的產生》教學反思

《聲音的產生》教學反思1

教學目標

1.能應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對聲音的產生作假設性解釋,提出自己的猜想;能用簡單的實驗器材探究聲音產生的條件;能對探究過程和結果進行評議;願意與他人合作交流。

2.知道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而產生的。

3. 在探究過程中設計實驗方案驗證猜想,有利於觀察,善於發現的慾望,體驗合作與交流的樂趣。

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透過實驗和生活事例的分析,歸納出聲音產生的原因。

2.教學難點:知道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而產生的。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鈴鼓、豆子、音叉、一杯水、鋼尺、紙筒、橡皮筋等。

學生準備:空紙盒、橡皮筋、一杯水、鋼尺,豆子、撥浪鼓以及身邊能發聲的物體等。

教學過程

(一) 課前探究

1.大自然中有各種各樣的聲音,因此,我們的生活才豐富多彩起來。說一說你從大自然中都聽到了哪些聲音?

(問題的設計緊密聯繫生活實際,引導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充分體會自然界中豐富多彩的聲音。)

2 (學生回答)哪一組將是本節課的優勝組呢?看你們的!(在黑板的一角呈現分組評比欄,每一環節都進行評比)學生互評。

(評比欄的設計旨在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團隊精神。)

(二) 質疑匯入

1.從同學們剛纔回憶聲音的交流中,你最想知道什麼?

(預設:聲音是怎麼發出來的?聲音的大小有什麼決定的?我們怎樣才能消除噪音?聲音是怎樣產生的?我們是怎麼聽到聲音的?)

2. 這節課我們先來研究聲音是怎樣產生的,(教師板書課題:聲音的產生)其餘問題後面幾節課我們繼續探討。

(使學生帶着問題進入學習狀態,從而產生無窮的探究動力。)

(三 )探究過程

1.學生動手製造聲音

(1) 同學們看看自己桌子上的空紙盒、橡皮筋、鈴鼓、音叉、一杯水、鋼尺,豆子以及身邊的物體,試一試怎樣做才能使它們發出聲音呢?

(目的是充分發揮學生在探究活動過程中的主體地位。)

(2)動手操作並觀察思考

你用到了哪些材料?採用了什麼方法?有什麼現象發生?

(讓學生在探究發現的過程中學會發現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自學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

(3)學生彙報交流。

(爲了給不同程度的學生創設一個自主探究的平臺,讓他們在動手動腦的親歷中有目標的去觀察思考,體會聲音產生的過程,並在交流中相互啓發,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爲後面的探究作好鋪墊。)

2.猜一猜,在剛纔的活動中那些聲音是怎樣產生的?

(1)學生進行猜測

(2) 同學們要想知道自己的猜測是否正確,讓我們在實驗中找到答案。

(在相互啓發中,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主動探究的慾望。)

3.設計實驗,探究聲音產生的原因。

(1) 小組討論,制定實驗方案。

(以學生爲主體,讓學生在思維的碰撞中制定出合理的實驗方案,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2) 學生彙報小組方案。

(3) 小組實驗,記錄實驗過程。

實驗1、將空紙盒去掉蓋,把橡皮筋緊繃在盒子上,用手撥動橡皮筋,使它發出聲音,觀察現象。

實驗 2 、在鼓面上放幾粒豆子,敲響鼓後,觀察現象。

實驗3、 將音叉敲響後,用音叉接觸水面,觀察現象。

實驗 4、在桌子邊上壓住鋼尺的一端,撥動鋼尺的另一端,觀察現象。

(讓學生透過動手實驗,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發展假設論證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

(4) 教師巡視指導。(教師傾聽、觀看,參與其中,引導學生在觀察物體發出聲音時,發生什麼現象?重點引導學生在進行實驗過程中把不明顯的現象表現出來。對學困生更多的去引導。)

(5) 小組彙報,交流資訊。

a.指名小組彙報。(兩人演示,一人講解)

b.小組互相討論實驗得出的結論。

c.展示儀出示其中一個小組的方案表,教師以一個實驗例子反饋學生的實驗方案。

(6)師生總結。(適時引導學生用“振動”這個詞描述物體發聲的特徵。)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聲音的產生——物體的振動。

(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參與實踐活動,在認真觀察和相互啓發中得出科學的結論,放手爲學生創設一個寬鬆的學習氛圍。這不僅培養了學生自主探究科學的能力、掌握科學知識的方法和認真觀察的能力,同時爲學生創設了一個展示自我的空間。)

(四)拓展延伸

1. 找一找生活中的哪些物體是利用了聲音是由於物體的振動而產生的這個原理製造的?(手機、電話、喇叭、音響等)。

2. 既然物體的振動產生了聲音,如果不讓物體振動,那會怎樣?比如:鑼鼓發出的聲音很長,怎樣做才能使他們的聲音立即停止呢?

3. 學生回答,師生評價。

(緊密聯繫現實生活,牢固掌握科學知識,提高學生用所學知識去改變生活的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五) 教師總結:

1.我們一起來看看這節課的優勝組是哪個組?學生評議。

2.我們研究了聲音是物體振動產生的,而且透過做實驗的方法,明白了聲音產生的一些規律和原理。課後,同學們可以繼續觀察探討有關聲音的祕密。

板書設計;聲音的產生——物體的震動

《聲音的產生》教學反思2

聲音的產生與傳播一節與生活接觸密切,學生的有較強的感性認識,從學生的日常生活出發,精心選擇事例,讓學生對聲音的產生及其傳播條件形成實感,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培養其動手動腦的能力。

學生對聲音並不陌生,在生活中接觸聲音的有關現象比較多,對於聲音的產生比較容易理解,但對於聲音的傳播速度認識起來有一定的難度,由於學生剛開始學習物理知識,因此需要透過大量的現象實例幫助學生理解知識。

本節課利用網頁製作軟件製作網絡,彙集大量的電子課文和視頻資料,讓學生利用電腦根據自己的知識基礎和興趣進行自主的探究,然後再利用學生的合作學習相互交流,引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了知識面,促進了學生之間的合作,提高了課堂效率,真正的達到了優質高效的生本愉悅課堂。

將一些學生在生活中不能常見的現象利用網絡展示給學生,幫助學生對重點的掌握,促進學生對難點的理解

利用媒體可以變老師的講爲學生自主的學習,將課堂還給了學生,教師知識引導和解疑,教學效果比傳統課堂好很多。

《聲音的產生》教學反思3

本節課是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二章《聲現象》第一節“聲音的產生與傳播”的第一課時,是學生後續學習人耳如何接受聲音、形成聽覺知識的基礎。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主要包括二個方面內容,一是聲音產生的原因,二是聲音傳播的介質。首先,教師播放幾種不同的聲音,引起學生探究聲學知識的慾望,同時揭示研究主題。然後,透過聲帶振動發聲、音叉振動發聲的活動,引導學生初步體驗聲音產生的原因。由於學生在小學階段,已經知道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所以在設計“聲音的產生原因”活動中,並不是按照“建立假設——實驗驗證——得出結論——交流討論”的常規探究步驟,而是注重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自主選擇儀器去體驗不同物體發聲時確實在振動,並能夠初步運用科學語言和表達技能說明實驗現象。

其次,師生透過多種教學形式,有老師的演示(聲音在水中傳播)、有學生的動手操作(聲音在空氣中、固體中傳播)、有觀看視頻(聲音在真空中的傳播),引導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去感受觀察、記錄、描述、分析的學習經歷。接着,師生共同討論分析聲音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

最後,我在上課的每一個小環節最後,讓學生例舉生活中的事例證明聲音在固體中、空氣中、水中能傳播,讓他們用所學的知識加以解釋,進行知識點的鞏固;每一個小環節讓學生進行小結,進行知識點的整理。

《聲音的產生》教學反思4

一、探究過程僵硬,只是爲了結論而探究。

新課標中,對本節知識的要求即包含過程要求,又包含終結性要求,其中終結性要求爲“瞭解”水平。而我沒有仔細專研課表要求,過分的注重了課堂教學的結論性傳授,而忽略了過程性認知。對於剛剛接觸物理的學生來說,應培養其觀察、描述實驗想象,總結歸納實驗結論並用準確的語言進行敘述的能力。我只做到了灌輸,卻忽略了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

二、教學思路不夠清晰,框架鬆散。

這個問題不只存在於這節課中,在平時的備課環節,我過分注重詳案的準備,直接導致授課時思路只有一條線,對於課堂的突發情況準備不足,很容易被學生將課堂拉偏。

三、教學語言容易讓學生產生歧義。

首先是引言部分,沒有詳細的設計,只是一句話帶過,沒有過渡,學生還沒有進入狀態的情況下,直接講授新課。其次是教學過程中的過渡語言,一是用詞,沒有從學生角度出發,用一些學生不易理解的詞語。二是語氣,聲音過於平緩,沒有側重點,學生不容易分辨問題中的重點,又會造成理解錯誤,或是無法理解。

四、板書不規範。

板書直接反映出教師的整體思路,由於備課過程中沒有完整的知識框架,導致板書所呈現出來的內容雜亂無章。還有對於一些要求學生熟記的內容,書寫簡單,不夠詳細具體。

五、總結

經過袁老師的評課與分析,我對本節課的教學過程有了很明確的認識。同時,對於今後備課、教學的方法也有了很清晰的認識。

1.課前備課,首先列出知識框架,使內容穩固,層次分明。其次,對於問題的設計,提問語句的設計,可以找非物理教師聽一聽,確認語言描述準確,沒有歧義,學生能夠按照我的意願理解問題。

2.認真設計課前的引言,並且陳述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一是爲了讓學生對本節課的學習過程有一個大致的瞭解,二是爲了提醒自己本節課的知識結構。

3.對於探究過程,要培養學生觀察實驗現象並對實驗現象描述的能力,分析總結的能力,要教會學生如何學習,而不是灌輸知識。

4.課堂小結一定要有,一是讓學生對本節課的內容有一個整理的過程,二是培養學生總結歸納的習慣,逐步培養學生對章節內容的整理歸納。

《聲音的產生》教學反思5

本課教學緊緊抓住“聲音是由於物體的振動產生的”這個核心概念,以探究聲音的產生的活動爲主線,引導學生髮現聲音產生的規律。本課教學中的亮點是特別關注學生的體驗活動過程,在加強學生動手做的同時,如何加強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的培養,使學生的動手與動腦獲得和諧發展。本課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有幾點成功的做法:

1、診視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

我從學生的已有經驗入手,探究活動的設計力求與四年級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保持一致,學生對探究活動纔有高度的探究熱情,從而全身心地投入,在這種狀態下,學生的思維活動纔是積極、主動而且真實的,思維能力纔有可能真正得到發展。“學起于思,思源於疑”。學生有了疑問,纔會進一步去思考問題,有所發展,有所創新。在教學中,我用錄音放一些聲音資料,讓學生猜測是什麼聲音,然後再讓學生補充生活中自己感受到的特別的聲音和所傳遞的資訊。在此基礎上,我又提出了聲音是怎樣產生的這個科學課題,讓學生向主動探究發展,有利於發展學生的創造性。

2、密切聯繫學生生活實際,爲學生提供了充足的活動材料。

聽聲音、造聲音、研究聲音,每一個教學環節都和學生的生活實際密切聯繫起來,並以此將學生思維的觸角引向校園、家庭、社會等生活的空間,拓展了學生的思維。本課教學中製造聲音的環節,這對學生而言是一個新的刺激,具有了挑戰性,學生願意探索,願意傾聽,從而找到了很多具體的辦法。例如:敲打音叉、敲打檯面、直尺在桌上彈擊、放個小約團在鼓上敲打……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得到了鍛鍊和發展。

科學來源於生活,兒童學科學是要學習自己能“看得到,摸得着”的科學。在本課教學中,學生做實驗感受發聲方法的多樣性,學生勇於探索,想出了多種辦法,學生學習積極性高。他們願意探索,願意合作。具體的辦法有敲打的、有吹的、有摩擦的、有彈的、有拍的。這樣一個開放性的活動,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小鼓、小約團、礦泉水瓶、塑料尺等常見的實驗材料,從多角度、多層面爲學生們開展科學探究提供了條件,促進了他們的思維與動手能力的發展。既便於學生操作,又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感受到“身邊處處有科學”。

《聲音的產生》廣東出版社小學《科學》四年級上冊教材中的一課,可以透過組織學生動手使不同的物體發出聲音,從而發現聲音有音量和音高的不同。在引入時,老師可複習提問:“聲音是怎樣產生的?”學生:“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教師板書“振動”,然後教師再帶領學生做遊戲:讓不同的學生說話,另外一個同學矇住眼睛猜一猜是誰。這樣以遊戲的方式發現聲音有大小和高低的不同,即音量和音高的不同。然後問:“你能用同一物體發出大、小不同的聲音嗎?”學生做後,教師進而講解聲音的強弱(大小)叫音量,從中拋出問題:“物體在什麼情況下發出的聲音強(大),在什麼情況下發出的聲音弱(小)”?如此一來,讓學生回憶探究聲音產生時的情況,有的學生就會回憶起研究聲音產生時鼓面振動的大小不同,聲音的音量也不同。在講解音量之前,教師也有意讓學生用同一物體發出強弱不同的聲音,觀察力比較強的學生就已經發現聲音的強弱與物體的振動大小有關,從而提出猜想與假設。

猜想與假設作爲科學探究學習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教師必須爲學生提出猜想與假設創設條件:或者讓學生再憶起已有經驗,或者創設情境讓學生有根據地猜想。讓學生的猜想與假設植根於學生的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的沃土中。否則,科學探究學習將成爲無本之木、無水之源,無法長大,更無法開花結果。

3、關注學生差異,重視合作學習。

學生之間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有的動手能力較差,有的不愛動腦思考……在探究聲音產生的原因這個難點活動,我採用了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爲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了更多參與和交流的機會,讓每一個學生的動手與思維能力都能得到發展,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膽量和創新意

4、培養學生嚴謹的實驗態度,良好的實驗習慣。

要學會思考,有邏輯地思考。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不盲從權威,不輕信自己,培養學生的實證意識,讓他們明白科學是可證的,既可證真,亦可證僞,對自己的結論要負責任。這些培養貫穿於每一節課,每一個活動,每一個細節,作科學教師,必須要有這樣大的科學教育觀,爲學生一生的發展負責任。

《聲音的產生》教學反思6

一、教學目的:

1.知識與技能:

①聲音的產生原因;

②聲音傳播需要物質;

③聲音傳播的快慢。

2.過程與方法:

①理解和掌握物理學的研究方法;

②會綜合分析聲音與光傳播的異同;

③會把學到的知識解釋各現象。

3.情感態度價值觀:調動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把興趣學習逐步提高到主動學習。

二、課時課型:

科學探究,2課時

三、重點:

聲音的產生原因和聲音如何傳播。

難點:在教學中如何使學生掌握學習物理的方法,如何滲透物理學的研究方法,如何開發非智力因素,在啓蒙教育的初二物理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教學思路:

本節是初二物理“現象篇”的第二章(前一章“光”)。從知識上應該掌握聲音的產生原因,聲音的傳播需要物質和聲音的傳播快慢三個問題。

但我認爲教學不是爲做題、解題,還必須使學生會學物理。爲此我設計了綜合分析聲音的傳播與光的傳播在現象上的異同(不涉及本質),讓學生翻書、對比、思考,動腦得出規律。在講清聲音傳播需要物質一節中我逐步引導學生要從氣體、液體、固體中全面考慮,而不是侷限於某一方面。學完“三態”中都會傳播後,學生自然想到“真空中”呢?(因爲光傳播中已經學到真空)。爲此我把在真空中傳播情況放到最後,比較符合學生的思維。在知識學習中,我安排從觀察、實驗着手,從中找出規律,得出結論。在最後我又設計安排用學到的知識解釋實際問題,讓學生理解:學習物理的目的是爲生產勞動服務。從而讓學生理解物理學的研究方法。這是我安排的第二個教學目的。

我安排的第三個教學目的是使學生愛學物理。即從新課引入的放音興趣又點明主題。教學中間的設疑、講故事、演示實驗、學生實驗、放幻燈片等,結尾時的二個興趣題,特別是在月球上如何通話一題,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他們更愛學習物理。

另外我在整堂課的安排中,處處讓學生思考、實驗、複述、解釋、小結、總結。體現了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啓發式教學。

五、教案

(一)匯入新課:

1.先用收音機播放一段音樂,大家聽到了美妙動聽的音樂聲。

2.我講的話同學們都聽到了吧?這些都說明人類生活離不開聲音。

3.請學生翻開課本第24頁,老師板書《第三章聲》接着請學生看第一段書,以瞭解本章學習的內容。

4.聲音與我們生活和生產勞動有密切的聯繫,今天先講解第一節《聲音的產生和傳播》(板書)

(二)新授:

第一層次:“聲音是怎樣產生的”(板書)

1.老師先演示實驗:(1)重新用收音機播放音樂,大家聽到了聲音,同時請學生仔細觀察機身及揚聲器在——振動。(2)撥動胡琴琴絃,聽到聲音,看到琴絃在——振動。(3)敲擊鑼時,聽到聲音,看到鑼上放的紙片在——振動。(4)敲擊音叉,聽到——聲音,將它放在水中——濺起水花——音叉振動。(5)請學生高聲朗讀“聲音的產生和傳播”,同時摸住喉頭,感覺到聲帶在——振動。

2.總結:“聲音的產生是由於物體的振動”(板書)

3.再請學生從生活實踐中舉例說明聲音的產生是由於物體的振動。

4.老師在總結的基礎上講:“正在發聲的物體叫聲源”,請學生回答剛纔的觀察與實驗中哪些物體是聲源。

第二層次:“聲音的傳播”

1.那末聲源的振動發出的聲音是如何傳到我們人耳的呢?板書:“聲音的傳播”。

2.先研究揚聲器的振動是如何傳入我們耳朵:(1)請學生看課本25頁,圖4-4及一段文字解釋,並請學生說明:

揚聲器紙盆振動——壓縮周圍空氣振動——空氣發生疏密變化——形成波動——向遠處傳播。(2)老師解釋:這好像鉛筆敲擊水面振動形成一串水波向外傳播。(板書:傳遞聲音的波叫聲波)(3)老師講解:我講的話是由於聲帶的振動,引起空氣疏密變化,傳入人耳使鼓膜振動,聽到聲音(4)學生小結:聲音可以在空氣中傳播(板書)

3.聲音可否在水中傳播呢?

請學生解釋:(1)潛水員在水中可聽見岸上人講話;(2)魚在水中可以感受到岸上風吹草動。

學生小結:聲音可以在水中傳播。(板書)

4.聲音可否在固體中傳播呢?(1)老師講解“伏地聽聲”的故事:人耳可伏在荒野的地上聽到遠處的馬啼聲,人耳可伏在鐵軌上聽到遠處的火車轟鳴聲。(2)請學生做幾個實驗:①將機械手錶放在桌子一端,另一端耳朵貼在桌面上聽一下有什麼感受,說明什麼?②展示“土電話”,請幾位學生演示,有什麼感受,說明什麼?③看課本——貝多芬聽音樂的辦法。(3)學生小結:聲音可以在固體中傳播(板書)

從以上事例說明:聲音傳播需要物質(板書)

5.問:聲音可以在真空中傳播嗎?

演示:“真空鈴”實驗:請學生仔細聽聲音,有什麼變化?說明什麼?

學生小結:真空中不能傳聲(板書)

第三層次:聲音傳播的快慢(板書)

1.老師先提二個問題:(1)打雷時閃電和雷聲誰先讓人們感受到?(2)百米賽跑時以槍聲還是冒的煙作起跑標準?

(學生解答中可能正確,可能不全面)

2.老師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解釋這裏有一個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與光在空氣中的傳播問題,因此我們一起來討論聲音的傳播與光的傳播的異與同,請學生可以看書(特別是前一章光的傳播),讓學生髮表各人的看法,老師適當點撥。

從以上列表中可知光的傳播比聲音的傳播快得多,因而可以解釋清楚以上二個問題(請二位學生再完整的解釋一下)。

3.請學生看書,弄清在氣體中聲速與溫度的關係是:溫度升高、聲速增大,並且大約是每升高1℃,聲音每秒鐘傳播距離增加0.6米。

第四層次運用本節知識解決一些問題

1.老師提出二個思考題,請學生回答:(1)在一根長的鋼鐵管子中放滿水,在一端敲擊一下,在另一端可以聽到幾次聲音。(2)在月球上如何通話?

讓學生們儘量發表各自的見解。

2.老師在總結學生們的回答的基礎上總結本節課的學習內容:聲音是怎樣產生的?

聲音傳播情況如何?聲音傳播與光的傳播情況的區別。

(六)、佈置作業:1.看書;2.做練習冊中同步訓練。

(七)、板書設計:

第4章聲4.1聲音的產生與傳播

(1)聲音是怎樣產生的

聲音是由於物體的振動而產生的

(2)聲音是怎樣傳播的

聲音可以在空氣中傳播聲音可以在水中傳播

聲音可以在固體中傳播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聲音的傳播需要物質

(3)聲音傳播的快慢

聲音在空氣中(15℃)每秒鐘傳播距離約爲340米

(八)、教學反思:

啓蒙教育的初中物理教學要用簡單的事例、通俗的語言、生動的實驗,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同時又點明主題。

物理教學的特點是透過觀察、實驗來探索、分析、總結。教師要儘量給學生創設問題的情景,然後指導討論小結。

把學生的好奇心引導到善於觀察物理事實方面來,不僅要發現物理現象的個別特徵,還要發現物理現象特徵之間的聯繫,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和分析的習慣,使學生領會到學習物理的方法。同時使學生學會物理知識,學會從物理現象中總結出規律,學會掌握有關的技能。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

在課堂教學中,“設疑”是教學中一個重要的手段,它可以開發學生的思路,激發學生探索知識的興趣,使學生主動學習。從簡單的概念出發,培養學生運用類比推理方法概括總結,以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整節課都使學生處於動腦、動手、動口,真正起到“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充分培養學生的能力。

物理教學是以概念和規律教學爲中心,透過掌握一定的規律再進一步動腦、動手去建立更深刻的觀念,把學到的理論爲實踐服務。並透過學生的回答,瞭解學生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實際上是對教師本節課教學的評估。一節課的結尾是教學的“高潮”,好象戲劇結尾的高潮。要使學生充分相信自己的聰明才智,嘗試學習的樂趣,更激起學習後續知識的迫切心。

《聲音的產生》教學反思7

上課開始,我準備了三個能敲出聲音的物體,木盒、老師喝水的茶杯和一個小鼓,教學反思:--聲音的產生與傳播--教學反思。

老師:請同學們把眼睛閉上,老師用細棍棒敲擊其中任意一個,看誰能分辨出來是什麼物體發出的聲音?學生:情緒高昂,在覺得物理課好玩的同時,也小看這樣的遊戲!實踐證明,學生的判別能力是過關的。老師問:聲音是用什麼器官來感知呢?學生答:耳朵嘛!很簡單的道具,很普通的聲音,最基本的問題,道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效果明顯,匯入課有質量!教學進入第二個環節,聲音是怎樣產生的?

老師:請同學們將大拇指和食指放在喉頭上,說:“請自覺遵守課堂紀律!”你有什麼感覺?學生答:有振動感覺。老師繼續引導學生觀察鼓面上小紙屑的振動,發現鼓面振動時,紙屑在鼓面上“跳舞”。由此歸納,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老師問:我們還能做哪些實驗來驗證這個結果?學生思考,學生答:手指彈動琴絃會發聲,琴絃在振動;冬天的電線,狂風吹過會發出“呼呼”的聲音,電線在振動(老師:很好!你能想到這一點,真棒!觀察仔細!老師爲你驕傲。)……。

老師:老師還補充幾個實驗,發聲的音叉激起水花;二胡拉動發聲。但老師再做一個實驗,你們看這是怎麼回事。老師用手觸擊正在發聲的鼓面,鼓聲立即停止,這說明了什麼?透過實驗進一步證明,聲音是由於振動產生的,振動停止,聲音隨之停止!教學的第三個片段,聲音是怎麼傳到我們耳朵的呢?用“聲音傳播演示儀”演示聲音的傳播。

演示:(1)聲音能在空氣中傳播;(2)聲音能在水中傳播。關於固體傳聲,請同學們自己動手做實驗。動手實驗:同位同學,一位敲擊桌面,另一位將耳朵貼在桌面上聽聲音。在做這個實驗時,調皮的學生熱情高,他們忙於熱鬧,使勁敲擊桌面。但動手實驗起到了調動差生主動參與課堂的積極性,說明物理教學,需要儘可能地創造物理教學情景,面向全體學生。做此實驗值得注意:抑制學生情緒,保持教室安靜,不能誤把空氣傳來的聲音,當作桌面傳來的聲音。實驗需要在教師的主導下,實現學生自主探究,教學反思《教學反思:--聲音的產生與傳播--教學反思》。接着老師拿一個事先做好的“土電話”,(兩個一次性紙杯和一根棉線製成的“土電話”),介紹“土電話”的使用,老師問:誰想上來試一試?。學生個個躍躍欲試,課堂效果不難預測。就此鼓勵學生自制“土電話”。

在真空不能傳播聲音的教學中!一般情況下,老師是在實驗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推理這個結論(我也是這樣做的)。由此聯想,太空中宇航員在艙外的對話途徑:利用電子通信設備;用亞語;寫字對話等。艙內有空氣,宇航員可以直接對話。教學的第四個片段,也可稱爲教學知識和技能,激發學生興趣的片段。首先帶領學生學習聲音在不同物質中傳播速度,檢視課本提供的速度數據,比較說明聲音在不同物質的傳播速度是不同的,聲音在液體中的傳播速度大於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小於在固體中的傳播速度。

其次,介紹資訊窗,《天壇迴音壁》。本環節主要是透過資訊窗中的資訊激發學生對聲學的好奇心,喚起學生對中國古代博大精深的自然文化、聲學水平的讚許和敬佩,引領學生認真學習物理學,樹立科學學習文化知識的思想。反思本節課教學,有以下幾點:

反思之一:物理教學要巧用身邊的器具、生活中的器材,利用罈罈罐罐做實驗,一來實驗器材學生能找到、有親近感,做物理實驗不難;二來物理實驗就在身邊,可以在玩中學,學中玩,學生興趣高。這不僅符合新課改思想,也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作爲希望學生喜歡上物理課的老師,何樂而不惟呢!

反思之二:提出問題是物理課堂教學不可缺少的環節,學生有問題提出,說明學生動腦筋了,是對老師教學內容思考的結果。本節課的成功之處,就是充分張揚了學生提問的積極性,並透過師生互動,肯定了學生的思考。使學生把物理和生活有機、自然聯繫起來了,拉近了物理與生活、物理與學生的距離。

反思之三:把情感教育、行爲教育、紀律教育與物理課堂教學結合起來。如:感覺聲帶振動,請他們說:“請自覺遵守課堂紀律!”之類的話;介紹小河流水潺潺,問:河水要是被污染了,還有這個心境嗎?

反思之四:聲音是由鼓面的振動產生的,用手按住振動的鼓面,聲音立即停止,進一步證明聲音是由鼓面的振動產生的。培養了學生思維的全面性和逆向思維的能力。本節教學也有不夠滿意之處:如:真空不能傳播聲音,“聲音傳播演示儀”的抽氣效果不太好,結論幾乎是教師口說和引匯出來的。可以改爲其他實驗方式。如:用注射器對密閉的試管抽氣,聽音樂芯片的聲音變化。透過這節課教學實錄,感覺到:教學的過程是師生互動的過程,啓發、引領的.過程,教學的過程也是教師不斷反思的過程。關注並充實教學過程,能有效提高教師對教材的處理水平、情境設定能力,教學效果自然能得到長足的提高。

《聲音的產生》教學反思8

學到“聲音”這一個單元時,我發現本單元的實驗多次用到音叉,便去實驗室裏借來,用於給學生演示。課前,我左手握音叉,右手拿橡膠錘敲了敲,感覺振動時間很長。如果學生也親自感受一下,這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該多好理解呀。可是條件有限,既得節省時間,又得維持秩序,於是在課堂上我選擇了三名學生,讓他們感受敲擊音叉後手的感覺,還讓另一個男孩感受突然用手捏住振動的音叉,又是什麼感覺。然後我用他們的感覺給概括出:聲音是物體振動產生的,當振動停止時,聲音也就消失了。

下課後,許多學生圍到了我的身邊,看着音叉,一副想要試試的表情。於是我問:誰想試試就排隊。譁!男生女生各站了一排,都有好幾米長。我就左右兼顧,讓每個同學都來試一試,感覺一下剛纔三名同學感受到的東西。這一試不打緊,雖然每個學生不過感受了十幾秒,但是直忙到上下一節課,他們才挨個兒試完。於是我又接着上下一節課。

雖然課下沒有休息一分鐘,但是學生真正明白了聲音與振動的關係,也算沒有白忙了。

《聲音的產生》教學反思9

《聲音的產生》是小學科學教材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振動與聲音”中的第一課。本課教學目標是:透過實際觀察,建立振動的概念,知道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知道用摩擦、彈撥、敲擊、吹氣可以使物體產生振動而發出聲音。

在開課時,我以聽聲音猜物體的遊戲匯入課題,透過聽聲音猜物體的遊戲,學生的學習興趣一下子高漲起來了。這爲接下來的學習做好了鋪墊。物體能夠發出聲音,我們都採用哪些方式讓物體發出聲音的?學生嘗試着用各種方法讓一個食品保鮮袋發出聲音來。爲什麼使用不同的方法都能使物體發出聲音?你們知道聲音是怎樣產生的嗎?我用敲擊鼓面,讓鼓面的豆粒跳起來,敲擊音鈸,學生摸音鈸的面,感受到振動,讓學生明白,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後來,我又從反的一面證明沒有振動就沒有聲音。我讓學生捏住嗓子,不讓聲帶振動,讓學生實踐,看看有沒有聲音產生,結果,沒有聲音發出,再次證明: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所以,因爲是學生自己探究的,學生記得很牢,學習的效果非常好!

《聲音的產生》教學反思10

反思本節課教學,有以下幾點:

一:物理教學要巧用身邊的器具、生活中的器材,利用罈罈罐罐做實驗,一來實驗器材學生能找到、有親近感,做物理實驗不難;二來物理實驗就在身邊,可以在玩中學,學中玩,學生興趣高。這不僅符合新課改思想,也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作爲希望學生喜歡上物理課的老師,何樂而不惟呢!

二:提出問題是物理課堂教學不可缺少的環節,學生有問題提出,說明學生動腦筋了,是對老師教學內容思考的結果。本節課的成功之處,就是充分張揚了學生提問的積極性,並透過師生互動,肯定了學生的思考。使學生把物理和生活有機、自然聯繫起來了,拉近了物理與生活、物理與學生的距離。

三:把情感教育、行爲教育、紀律教育與物理課堂教學結合起來。如:感覺聲帶振動,請他們說:“請自覺遵守課堂紀律!”之類的話;介紹小河流水潺潺,問:河水要是被污染了,還有這個心境嗎?

四:聲音是由鼓面的振動產生的,用手按住振動的鼓面,聲音立即停止,進一步證明聲音是由鼓面的振動產生的。培養了學生思維的全面性和逆向思維的能力。

本節教學也有不夠滿意之處:如:真空不能傳播聲音,注射器的抽氣效果不太好,結論應在教師實驗的基礎上推理得到的。如手機鈴聲越來越小之後,老師可提問:如果把空氣抽盡,那麼還能聽到鈴聲嗎?還有,在固體能傳聲的教學中,如果能用足夠長的鋼管來做實驗,那麼就能把透過空氣和鋼管傳播的兩次聲音區別開來,效果會更好。只是在課堂上不易操作。

《聲音的產生》教學反思11

上課開始,我準備了三個能敲出聲音的物體,音叉、老師喝水的茶杯和一個小鼓。老師:請同學們把眼睛閉上,老師用細棍棒敲擊其中任意一個,看誰能分辨出來是什麼物體發出的聲音?學生:情緒高昂,在覺得物理課好玩的同時,也小看這樣的遊戲!實踐證明,學生的判別能力是過關的。老師問:聲音是用什麼器官來感知呢?學生答:耳朵嘛!

很簡單的道具,很普通的聲音,最基本的問題,道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效果明顯,匯入課有質量!

教學進入第二個環節,聲音是怎樣產生的?老師:請同學們將大拇指和食指放在喉頭上,說:“請自覺遵守課堂紀律!”你有什麼感覺?學生答:有振動感覺。老師繼續引導學生觀察鼓面上小紙屑的振動,發現鼓面振動時,紙屑在鼓面上“跳舞”。由此歸納,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聲音的產生》教學反思12

在本課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在探究各種物體發生時,看到的現象,聽到聲音,最後總結出聲音產生的原因。在教學的過程中,抓住學生認知衝突能夠很好的使學生理解和掌握相關的知識及技能。

在本節課上,當同學們總結出振動產生聲音。我又追問一句:有聲音不是振動產生的嗎?這個時候,有個學生舉起了手。他站起來回答:有。我問:請舉個例子。該生用嘴哧哧的發出聲音,但是嗓子沒有振動。該生用這個例子反駁。這個時候,有同學不這樣認爲,他說雖然嗓子沒有振動,這個時候的聲音卻是嘴裏舌頭在振動。(這是不正確但是已經向前邁進了,非常的好。)

這個時候我引導學生進行回顧以前做過的用氣球放氣的活動,學生在放氣的時候,聽到了聲音,在手拿着氣球口的時候,同學感受到了什麼呢?是振動。是空氣的振動。因此在我們的嘴裏發聲的是空氣在振動。這個時候學生充分的理解聲音是由振動產生。在教學過程中,也出現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比如可以讓學生再感受到氣球放氣時振動,還看可以讓學生準備空瓶子,觀察吹氣時,空氣的振動。然後再用嘴感受哧哧的聲音什麼振動。這個時候學生就好充分的理解。

《聲音的產生》教學反思13

《聲音的產生》是蘇教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一課。本課的教學主要分爲三個內容,一是瞭解聲音的主要功能是傳遞資訊;二是想辦法制造聲音;三是引導學生運用間接觀察法和歸納法發現物體發聲的共同規律。這節課中,我認爲做得比較好的,有以下幾方面:

創設情境,讓學生進入課堂的同時,瞭解學生前概念。一開課我讓學生靜下來,仔細聽教室裏都有哪些聲音?是由誰發出來的?怎樣產生的?激起學生對聲音的興趣。並問學生原來對聲音有什麼瞭解?引發學生走入聲音世界,充分調動學生原有的知識,體現了科學知識的學習是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的基礎上透過學生活動主動建構的。

引導學生運用正確的、科學的方法進行科學探究。科學教學中,我們不僅僅要讓學生進行科學探究,還要教會學生如何運用正確的、科學的方法進行科學探究,因此,我指導學生想辦法制造聲音的時候提問:“你能利用哪些方法發出聲音?”讓學生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目的是讓學生知道發生的方法很多,豐富學生對於製造聲音的感性認識。在學生進行交流演示中讓學生注意觀察聲音是怎樣產生的,提出觀察要求,提出:有目的的觀察纔會觀察得更仔細。讓學生帶着任務去觀察,以任務驅動的方式去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在學生實踐的過程中,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讓他們充分實踐、充分感受,並隨時作好記錄,我參與到了整個學生探究過程中,引導學生直接觀察感受振動、藉助於其他物體將振動可視化,運用反證法進行實驗,去發現、去探究,幫助他們解決碰到的困難,體現了科學教學中,教師的指導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重視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與評價。學生以小組爲單位,以分工合作的形式進行探究活動,再現了我校靈動課堂教學新模式---在交流討論聲音產生的共同規律時,引導學生對相互之間實驗情況、記錄進行交流、相互補充、完善、評價,在觀察、比較、討論、交流中認識聲音是由振動產生的。學生透過這樣的實驗,知道摩擦、彈撥、敲擊、吹氣可以使物體產生振動而發出聲音,而且最重要的是掌握了認識事物的方法,能夠透過親身感受發現事物之間的聯繫,經歷了研究問題的全過程,培養了學生的認識能力、思維能力和探究能力。

《聲音的產生》教學反思14

在教學的開始,我首先讓學生製造聲音。這個體驗活動,學生能夠對於聲音的產生進行再認識?從而爲學生進行下面的教學打下基礎。然後學生猜想聲音是怎樣產生的?這樣活動就較爲自然。學生認爲:敲打會產生聲音,這個時候引導學生思考敲打的時候,物體會怎樣?這樣就較爲容易的有好的想法。

在進行猜想的時候,我指導學生猜想固體和液體和氣體分別進行發聲的設計。現在,我再找個地方應該還要更加的細緻一些。我想這個分別讓學生進行設計和猜想,效果會更好的。比如我想如果能夠分別指導學生設計,那就會更好了。

在本節課的製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是學生就是學生過多的關注自己帶來的材料。而材料就是放到自己的身邊,這樣學生在手中不停的拿着自己的材料進行把玩,因此影響了學生的聽課的效果。我想這個時候需要學生不要去把玩。但是在實際的教學的過程中,有孩子還是沒有不能夠較好管住自己的手。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一定要注意把學生的材料安排好,這樣學生能夠較好的進行學習。我想在教學中,我需要將找個位置,將學生的東西進行適當的安排這樣的效果就會比較的好了。

在本課的設計中,我本來想要知道學生進行設計一種能夠發出較好聲音的樂器,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時間不夠,我再厚面的教學中,我需要再找一些時間指導學生進行做這件事情,我一直在想着把科學和學生的設計製作聯繫起來,這樣學生學以致用,而不會單調學習和做實驗,而且能夠更好的進行培養學生。

《聲音的產生》教學反思15

根據《中學科學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本課教學設計力求體現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創設條件讓他們在科學的探究活動中學會有目的的觀察,在觀察中發現、思考,讓學生在自主的活動和體驗中學習科學。這節課中,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經驗:

一、整節課的設計較合理

1、符合預備年級學生認知的特點。在學生活動獲得感性體驗的基礎上歸納總結出聲音的產生原因和“聲音必須依靠介質傳播”的結論。

2、根據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教學原則,設計了兩個環節的探究活動:第一個環節是引導學生觀察多種發聲體、從中發現、感悟聲音的產生原因;第二個環節是探究聲音靠什麼傳播?主要是透過演示:“鐘罩抽氣實驗”、“水中敲擊小燒杯實驗”和學生實驗:用“土電話”通話、“輕劃桌面”,先給學生以感性的認識,然後歸納總結出“聲音必須依靠介質傳播”的結論。在這兩個環節的活動中,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進行有目的的活動和思考並說出自己的發現。這樣的活動設計較好地調動了學生主動探究的積極性。從學生課堂的表現來看,不僅比較主動還能隨着教學內容的延伸主動思考,並向老師提出問題。

二、實驗的設計起到關鍵的作用

1、第一個環節是引導學生觀察多種發聲體、從中發現、感悟聲音的產生原因的實驗,教師有目的爲學生準備了三種能製造聲音的東西:1、音叉——最容易觀察到振動與發聲有關的器材;2、鼓上放綠豆,可以放大鼓面的振動;這兩種都是透過敲打發聲3、橡皮筋,可以透過另一種方式發聲——撥動。爲了不限制學生的思維還要求學生用另外的東西製造聲音。在此四次觀察的基礎上歸納共同的現象、思考聲音產生的根本原因。

2、“證明水能傳聲的實驗”是教師自己的設計,用玻璃棒敲打靠細繩懸吊在水中的小燒杯發聲,所用器材簡單易得、效果又好。

3、“證明固體傳聲實驗”中,教師做了改進,讓學生用指甲或筆的末端輕劃桌面聽聲音,效果比輕敲桌面要明顯。

因此實驗爲突破難點起到關鍵的作用。

三、教師有關注學生髮展的理念是教學成功主導因素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只有主體發揮主動性,學習纔有效,其主動性的發揮不僅要靠合理的教學設計,更要靠教師對學生的關注的態度來維持。在這堂課上學生多次發表了不同看法和提出問題,老師是注意傾聽的,並注意給以適當的引導,師生關係的融洽是這節課獲得較好效果的大前提。這是因爲平時教學中教師的作風是較民主的、對學生的提問是鼓勵的。看來這一點很重要。

關注學生髮展的理念還體現在要重視學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採用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活動。注意培養學生小組記錄的習慣。

四、不足之處

1、時間控制不夠好

第一個活動,由於學生個體的差異導致有的小組記錄的速度較慢,拖延了時間,也反映出第二個不足。

2、預備年級的學生剛接觸這門課程,還需要平時課上繼續訓練小組活動的諸多習慣。

3、在探究聲音產生的活動環節中,教師如果能有意識的滲透給學生一種科學探究的思想——“證明推測一定要有足夠的、有力的證據”,會更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科學的思維方式。因爲科學課不僅要使學生對科學感興趣還要培養其科學探究的能力,而這種能力的核心就是科學的思維方式。

標籤:教學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