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憶江南教學反思

《憶江南》這首詞我已教過三遍,很熟悉了,沒想到今天的授課,學生給了我一份不曾意想的驚喜。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憶江南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參考!

憶江南教學反思

憶江南教學反思1

學生學習古詩,總不能脫離作者的寫作背景來理解。所以在教這首古詩之前,我提出了這樣的問題:“同學們知道白居易在哪憶江南嗎?”知道的學生可以回答,然後我再補充白居易寫作的背景,並及時打出他描寫洛陽春天的一首詩,讓學生找出洛陽春天的特點,就是那的春天來得很晚,於是乎,就有了回憶江南春天美景的這首詩。既然這首詩是描寫江南春天江邊江水美景的一首詩,那麼詩句開頭一句“江南好”中的“好”字能換成“美”字嗎?這個問題,我先讓學生嘗試回答,發現學生回答不上來,於是我又補充了作者白居易曾在蘇州等地做官十年,與百姓建立了良好關係的背景。學生就能大體體會到作者第一句話用“好”字的緣由了。而詩的最後一句話“能不憶江南?”,也可結合這個背景,讓學生體會作者回憶的不僅是江南美景,還有那的人、事、物。

但是,這首古詩的中間兩句“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在教學時,沒考慮得很多,教學時不覺得很難。但是課後,與其他老師相互討論時,才發現很多有爭議之處,仍需進一步探討。

憶江南教學反思2

《憶江南》是一首意境十分優美的詞,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絕唱之筆。作者以如畫之筆描繪出一幅江南春景圖,在人們記憶中留下難忘的印象。

古詩詞教學有個“詩中有畫、詩中有情、詩中有詩”的共性規律——這是我執教這堂課的努力方向。我的整個設計思路是:瞭解詞的知識,從“江南好”入手,充分感受描繪江南美景的“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指導學生讀出江南風光的柔美、熱情,讀出這兩個短短的句子所蘊含的對江南風光的深刻理解與感觸,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江南好”。然後,讓學生透過對作者在江南時的作爲以及之後回洛陽後的生活的簡單瞭解,將“憶江南景”過渡到“憶江南人”,提升詩歌情感,厚重“憶”的'意義!

在具體施教過程中,出現了一大敗筆,現課堂實錄如下:

師:請一個同學讀讀第一句

生:江南好

師:江南好在哪?詩人寫出來了嗎?

生:詩人寫出來了“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師:這是一幅怎樣的情景?你能說說嗎?

生:太陽出來了,照在江邊的紅花上,花兒顯得比火還要紅;春天來了,江水碧綠碧綠的,好像是用藍草染過似的。

師:多美的一幅畫呀!讓我們一塊去江南看看。

放課件演示江南美景

(在看課件過程中,生不停地發出“啊、啊”的聲音,以示自己發現了美)

師:讓我們美美地讀一讀這句

生讀:“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皆作陶醉狀)

師:真美呀!難怪詩人情不自禁地讚歎道——

生接讀:江南好

這一片段的教學,我試圖用“學生說美景、課件演示美景”,使學生入情入境,讀出江南風光的柔美、熱情,讀出這兩個短短的句子所蘊含的對江南風光的深刻理解與感觸,努力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從而由衷地讚歎——“江南好”,爲理解詩人“憶江南”做鋪墊。可惜教學被簡單化、程式化了。學生理解的江南美景只是從字面上將古詩句譯爲白話文,對詩句中所描繪的景象、意境,根本沒有深入體會、領悟,教師就馬上用課件演示,將所謂的江南美景強加給學生,這樣的“美景”怎能在學生腦海中留下深刻印象,從而與詩人的情感產生共鳴呢?

如果能讓學生回憶一下以前學過的或課外看到的描繪春天美景的優美詩文,透過朗讀表達他們的感受,並且將學生自己眼中所見到的春景與之整合、融會貫通,再同白居易詞中的“江南美景”作比較,突出白居易對江南的情有獨鍾,對江南的依依不捨,他記“憶”中的江南就變成了鮮活的畫面,也深深地印在了孩子們的心中。此時,再播放課件演示江南美景,配上音樂讓學生朗讀,定然能讓學生陶醉其中,引發學生學習古詩詞之情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