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除法的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一直以來是教師提高個人業務水平的一種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視之。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好的除法的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參考學習哦!

除法的教學反思

《認識除法》教學反思【1】

認識除法,是學生學習除法的開始。考慮到學生缺乏生活經驗,學生在原有的知識結構中沒有這方面的知識,學習除法會感到困難,學生對除法意義的理解以及對除法的興趣將直接影響到後面的學習,所以整個教學過程要努力使學生參與到學習中,讓學生親自去感受知識的形成過程所以在在新課伊始,教師就揭示“除法”,瞭解學生對除法的掌握程度,當然學生也從不同的角度去描述了他們心中的“除法”,這樣就激活了學生最近的認知區域,從而也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望,更瞭解了學生的知識起點。

二年級的學生,喜歡動手是他們的天性。讓學生經歷“實際問題——平均分的活動(實物操作或表象操作)——除法算式”這一抽象過程,從而體會除法的實際含義,初步理解把一些物體“按每幾個一份地分”或“平均分成幾份”,都可以用除法計算,再介紹除號、除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本課上完後,雖然學生能正確地列出算式,但有相當部分的學生不理解其含義。因而在練習的過程中,要先讓學生觀察情境圖並提出問題,再引導學生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我多次給學生積級的情感支援,讓學生體驗到掌握一種新方法的快樂。

但是,每一節課總有不盡人意的地方,加強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是必需長期進行的。

《除法的性質》教學反思【2】

“除法的運算性質”是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內容,透過教學使學生理解並掌握“一個數連續除以兩個數等於這個數除以這兩個數的積”的規律,“除法的運算性質”是學生“加法交換律”、“乘法交換律”、“加法結合律”、“ 乘法結合律”、“ 乘法分配律”的運算定律及 “減法的運算性質”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因此,學生對於規律探究類的課並不陌生。下面我結合這節課的教學,談談幾點想法:

1、教學過程有序,提高學習有效

本節課,我力圖爲學生創設並提供機會,讓他們在大膽猜測、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動中感悟、發現除法的運算規律,使學生在充分體驗的過程中理解、建構新知識。讓學生在“發現——驗證——歸納”這一系列的活動中,爲嘗試解決問題而進行獨立思考、合作交流,學生的思維交鋒碰撞,經歷數學知識的'“再創造”,共同探索出除法的運算規律。進而安排各種情況的除法算式進行簡便計算,讓學生在運用中不斷探索,感悟在計算除法時,要根據題目的特徵靈活運用規律才能使計算簡便,從而促使他們對自己的計算過程進行反思,形成用除法性質進行簡便計算的策略。

2、小組合作有序,提高合作能力

採用合作學習來驗證規律,學生先獨立思考1分鐘左右;然後小組交流:聽交流,提出疑問;得出結論等探究過程,這樣的探究方式有利於學生在參與過程中親歷建構知識,掌握方法,感悟策略的全過程,他們養成了探索的習慣,展現了從不知到知,從知之不多到知之較多的學習過程。在這樣的數學活動中,學生不僅僅獲取知識技能,他們探索和創造的意識也從中得到培養。整個教學過程突出學生的自主學習,即問題讓學生去揭示,知識讓學生去探究,規律讓學生去發現,討論讓學生去歸納,激發學生主動探究數學問題的慾望,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內驅力,培養學生主動思考的學習習慣,形成主動學習的心態,並逐漸建立起獨特的思維方式。

3、評價跟蹤有序,成爲心靈對話。

課堂評價跟隨課堂教學而展開,從對第一次的小組合作的形式的評價,到學生彙報的聲音響亮、發言的積極性的評價,到對第二次的小組合作的規範的評價,到對差生的學習積極性的評價,……雖然只是短短的評價語,往往能收穫意想不到的結果。瞧,課中王珊珊的表現不就是證明嗎?爲此,教師應該不吝評價語,適時對學生進行評價,與學生進行智慧的特殊對話,這種師生的特殊對話,是心靈的特殊對話,一種平等的、真誠的對話,它能使富有理性之美的數學教學閃耀着人文的光芒。

整個教學過程突出學生的自主學習,即問題讓學生去揭示,知識讓學生去探究,規律讓學生去發現,結論讓學生去歸納,激發學生主動探究數學問題的慾望,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內驅力,培養學生主動思考的學習習慣,形成主動學習的心態,並逐漸建立起獨特的思維方式。

《認識除法》教學反思【3】

認識除法第一課時的目標就是認識“平均分”,然而對於學生來說,對於平均分的認識總是不能達到一定的高度,在實際的教學設計中,我分明感受到教材在設計上的一種不恰切,教材的設計是先讓孩子們分10顆松果給兩隻小松鼠,每隻小松鼠可能分得幾顆松果?因爲涉及10的組成,所以孩子們都很容易地就能回答,接下來提出“要使兩隻小松鼠分得同樣多,怎麼分呢?”第一個問題很好,然而第二個問題,讓孩子們來分一分怎樣能夠同樣多,我覺得對於學生的思維來說有一定的跳躍、概念模糊,在這裏,同樣一個意思,可以換換說法,假如兩隻小松鼠分得同樣多,你知道他們是怎樣分的嗎?猜一猜,然後再讓學生用花片分一分,這樣的思路,讓學生有一種更清晰的認識,使學生感受到分得同樣多,做法卻有這麼多的不同,感受每一個人的智慧的不俗。

在生本課上,我設計了課前小研究,也如書上一般提出了兩個問題,1、兩個小朋友分12個蘋果,每個小朋友可能分得幾個?你有幾種分法?2、如果兩個小朋友分得同樣多,你知道他們是怎樣分的嗎?先猜一猜,然後再用花片分一分。3、每份分得“同樣多”,就是平均分。請你舉一個平均分的例子吧!這個課前小研究,有兩個地方值得注意,一是沒有采用書上的原例松鼠分松果,一是改變了例題中的數據,體現着我們生本小研究在設計上的簡單、根本,更重要的是開放。在實際的教學中,學生對於第二個問題因爲有了猜這個思考中的非常重要的環節,所以孩子們分起來特別有興趣,猜的過程,無疑就是一種想的過程,只有想得到,才能做得到,只是一個小小的改變,就讓孩子們的積極性提高了不少,我們的課堂就應該這樣根植於教材,但更超越教材,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只有如此,我們的課堂才能活起來。

在全班展示交流以後,學生們對於平均分有了一個基本的認識,然後進行相關的練習,這樣,學生在認識上和語言上都能夠對平均分有了更深一步的認識,也爲除法的引入起到了一個良好的開端作用。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注重抓住一個個小細節,讓孩子們的學習因爲小小的改變而充滿活力,只不過多做了一點點,但結果卻讓人意想不到。

標籤:除法 反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