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八年級語文下冊《浪之歌》教學反思

新學期的第一次彙報課結束了。

八年級語文下冊《浪之歌》教學反思

我們本次執教的課文爲八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中的《浪之歌》一文。這是黎巴嫩著名詩人紀伯倫的散文詩《組歌》的其中一首。是敏感的詩人以象徵的手法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心聲的美文。

或許有礙於自己平時的閱讀傾向,或許受到“期待視野”的負遷移作用,我在初讀文章之後竟茫然不知其所云。於是又連讀三遍,之後似乎對作者透過海浪與海岸這對情人形象所要傳達的情感纔有所領悟。這樣的閱讀經驗,使我對教授此文有些惴惴不安起來。

於是,在做教學設計時,我謹記八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儘量順着他們的感性思維一點一滴引導,逐步向上攀升進入對文字思想內涵的理解。首先,在匯入部分,用孩子們生長在沿海城市的生活經驗,喚起他們對大海那些熟悉的記憶。接着透過朗讀,整體感知浪是以海岸的情人形象出現,讓學生明白文中的'浪所唱的首先是她與海岸的一首熾熱的情歌;然後深入文字,作鑑賞品讀,進一步領會浪還是一個“人間世界的守護者”的形象,而她所唱之歌的深層含義則上升到一首寬廣博愛的讚歌。從而總結出作者透過這篇散文詩所要表達的對世間萬物所懷的博大的愛。這樣由淺入深的學習探究過程,大概能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

透過前後兩次的授課實踐,預先設定的教學目標和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實現,但其中仍出現了不少問題。首先,問題還在於課堂不夠形象、生動。匯入部分原本完全能要學生調動最大的生活經驗,進入與海浪、海岸的溝通,但由於我沒有給學生以視覺化的大海情境和形象化的海浪聲音,造成原本熟悉的海遠離學生的課堂學習。而在問題設計上,教師的語言尤欠生動,過於理性和生硬,在一定程度上妨礙了學生對問題的思考。

其次,對文字主題的探究還不夠全面。第一次授課時,我在引導學生挖掘這首散文詩的第二個層面的主題時,對作者紀伯倫做過相關的簡介,但沒能結合他的身世和經歷,從詩人與祖國的情感方面來探究。雖然這點在第二次授課期間得到了補充,把它插入在第一層面主題與第二層面主題之間。但從課堂的總體架構來看,這部分內容的加入破壞了課堂設計的整體性,有點“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的感覺。而這個愛國主題又不得不說,因此左右爲難,最後只能將愛國主題放在最後——由詩人出生地環境與文中的海的環境做一聯繫,再用創作背景的相關說明做一個巧妙的過渡並出示詩人流亡海外,爲祖國的獨立而奔走呼告的經歷,那麼讓學生理解文中所表現的那份對國土的思戀和赤子深情便水到渠成了。所以在以後的教學設計中,還要學會對課文相關資料與課文內容的結合與轉化運用。而有時一個巧妙的過渡就能讓左右爲難的事變成兩全齊美。這也是師傅經常向我強調的。

最後,就是朗讀問題。總所周知,語文學科的朗讀非常重要,更何況是這樣優美的散文詩。雖然知道教師的朗讀能夠帶動學生的品讀,調動學生的情感。但是,在我們自己做學生時,默讀、速讀已經成爲習慣,對於高聲朗讀確乎十分陌生。然而我還是相信“勤能補拙”這句話,反覆的練習定能夠提高我們現有的朗讀水平。

以上是我透過本次彙報課所得的反思和感悟。但是,對於《浪之歌》這樣的散文詩,從作爲一名中國讀者的角度去考慮其手頭上的文字本身的優劣,我認爲還是有待商榷的。倒不是對紀伯倫這樣偉大的詩人及其作品有所非議。然而,再優秀的外國文學作品要被介紹到中國,必需先被翻譯成中文,而漢語的語義和語境畢竟不同於英語、法語等拉丁語系,部分帶有文化背景和民族審美意識的東西是無法被完整地翻此文轉自斐.斐課件.園譯的,就像中國的《紅樓夢》,再好的英美譯本也無法傳達其深藏於文字字裏行間的東方民族文化的精髓。更何況譯者本身又有自己的思想傾向,在他們翻譯的過程中就已經給文字加入了自己的情感色彩,因此總不如讀原著來的更加原汁原味些。而我們課本中的《浪之歌》,在部分語句翻譯的遣詞用句方面有一些值得改進之處。因爲,有些語感強的學生就在朗讀這篇散文詩時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覺得譯者用詞不夠恰當。

當然,凡事不能處處求完美。就像我們的課堂一樣,沒有最好,只有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