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小抄寫員》教學案例及反思

《小抄寫員》是九年義務教育語文第十一冊第七單元的一篇課文。本課講的是十二歲的敘利奧,爲了減輕父親的生活重擔,暗地裏幫助父親抄寫籤條,被父親一再誤解,最終真相大白,父親十分懊悔,加深了父子之間感情的故事,表現了父子之間感情的深厚。也反映出資本主義社會生活在下層的小職員家庭的悲苦。

《小抄寫員》教學案例及反思

課文篇幅較長,長達8頁,所以教學時不能面面俱到,而本課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心理活動描寫豐富細緻。所以我採用在通讀全文,整體把握內容和思路的基礎上,抓住能夠反映文章主旨的重點部分,也就是敘利奧受父親誤解、責怪之後的矛盾的心理,一方面想停止抄寫籤條,好好學習,另一方面又想幫助父親。去精讀理解,體會感情。

案例:

教學過程:(片斷)

一、默讀課文,用“ˇˇˇˇˇˇˇ”畫出寫敘利奧幾次受到父親責怪後心理活動的句子

二、精讀敘利奧心理活動的句子,感受人物的情感變化:

1、指名朗讀第13、14、自然段中敘利奧的心理活動及相聯繫的語句。

討論:是什麼力量使他一聲不響地受着責備,忍住要流出的淚水,繼續做下去?

生:是看到爸爸的高興和振奮,稍微減輕了父親的負擔,想到了自己工作的價值。

2、朗讀語段:

“他真想把經過的一切說個明白,------但是更重要的是幫助父親養活一家人,稍微減輕父親的疲勞。對,這樣做對!”

(1)自由朗讀這段心理活動。注意加點的詞,體會語句意思。

(2)小組討論:敘利奧爲什麼認爲幫助爸爸工作比學習更重要?

生:包含着對父親的體貼、敬愛之情。

(3)指導有感情朗讀,尤其是讀好這段心理活動。(表現信念堅定)

3、朗讀語段

“每天晚上上牀的時候,------像用了兩角錢一樣。”

(1)自己讀一讀這段話再讀讀這段話所在的第18自然段。

(2)說一說,你從這段心理活動中悟出是什麼力量使敘利奧堅持工作的。

生:把幫爸爸工作養家餬口看成自己不能逃避的責任,由認爲做得對變爲強烈的責任心。

(3)有感情朗讀這段心理活動(表現強烈的責任感)

4、朗讀語段

“啊,爸爸!沒有您的愛,我是活不下去了!------習慣的力量使他半夜又起來了------”

(1)自己認真讀讀,說說從這段話中,你又悟出了什麼。

生:責任心已經變成不可改變的習慣力量。

(2)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表現敘利奧希望得到父親的愛,但又無法改變自己習慣的矛盾心情。)

討論:到底是什麼力量使敘利奧一次又一次動搖停止不做的決心,不斷堅定信心,堅持不懈地幫助父親工作?

先小組討論,再全班交流。

師生總結:這力量是敘利奧關心、體貼、孝敬父母的美德,是強烈的家庭責任心。

大家和敘利奧比,想說什麼呢?

生:我以前想多花錢,也不考慮爸、媽能掙多少錢,只管向他們伸手要,他們不給時,我還亂髮一通脾氣,我對不起他們。

生:我以前根本沒關心過我的父母,相反,他們每天卻無微不至地關心着我。我感覺到我很自私。

反思這一堂課,我取得了圓滿的成功。後來,又讓同學們把這一課改編成課本情景劇,學生在上面演着,當演到父親發現自己錯怪兒子敘利奧後,我的'眼睛溼潤了。這是多麼深厚的父子之情啊!再看看周圍的同學們,剛纔快樂的神情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滿眶的淚水。分明,他們是受到了敘利奧的感染,分明,他們是想到了父親對自己的關愛,分明,是想到了自己以前的所作所爲,分明------

這一堂課,我採用抓敘利奧的心理活動描寫,去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精講,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連我自己也出乎意料。由此,我想到了教無定法,語文教學,根據不同的內容,採用不同的方法,一定會收到連你自己也想不到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