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數學《平行四邊形面積》教學反思範文

在多邊形的面積這一單元的教學中,都是以引導學生自主探索爲教學目標。讓學生透過剪拼、平移、旋轉等方法,把未知轉化成已知,並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發現各種圖形之間的內在聯繫,從而探索出平面圖形的面積公式。

數學《平行四邊形面積》教學反思範文

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基礎是長方形的面積公式,學生在三年級已經掌握,所以教材首先引導學生探索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例1出示了兩組不規則圖形,讓學生比較每組的兩個圖形面積是否相等?透過交流運用剪拼、平移的方法轉化成長方形後發現每組的兩個圖形面積相等。接着進入例2的教學環節:出示一個平行四邊形,提出“你能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嗎?”帶着學生進入了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探索過程。先讓學生感受轉化思想再運用轉化方法探索新知,但是學生在這一過程中真正是自主探索嗎?教師是引導還是支配?如何真正引導探索呢?我產生了這樣的想法:溝通知識間的聯繫,引發對新知的自主探索。

呈現第一個問題:“有四根小棒,兩根8釐米,兩個4釐米,你能拼成學過的平面圖形嗎?請畫在方格紙上”。(學生在方格紙中畫出了平行四邊形或長方形)

呈現第二個問題:“這兩個圖形有什麼聯繫嗎?”

(學生出現爭議:周長相同,面積相同;周長相同,面積不同;周長和麪積都不同。)

對學生出現的爭議,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學生自己解決。於是辯論開始了:

生1:“都是由兩根8釐米和兩根4釐米的小棒圍成的圖形,周長是相等的”。對於周長相等,大家都達成了共識;生2:“長方形面積是長乘寬,8×4=32,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也是8×4=32,所以面積相等”;生3:“不對,平行四邊形的邊是斜的,長方形的這條邊是直的,不能都用8×4”;對於面積的比較產生了異議。

師:“認爲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8×4的同學請說明這樣算的道理;認爲不是8×4的同學請想辦法算出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同學們拿出課前剪下的平行四邊形忙開了,自主探索的過程自然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