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五年級數學上冊《迎新年》的教學反思範文

身爲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對學到的教學新方法,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北師大版五年級數學上冊《迎新年》的教學反思範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五年級數學上冊《迎新年》的教學反思範文

五年級數學上冊《迎新年》的教學反思1

“迎新年”是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教學內容,主要是讓學生再次體會分數的再認識,並能將所學的知識進行綜合,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本知識內容,教材以呈現淘氣和笑笑調查全班所以同學在元旦上午10點的活動項目,並用統計表的形式記錄下全班活動情況。備課時,我仔細鑽研教材和教參,認爲本節課的內容應該很簡單,知識點都是舊知,沒有新授的知識內容,一節課足以結束本節知識。

教學時,我信心滿滿地。首先我創設了一個問題情境

師:開班會啦,班主任宣佈了今天的班會主題——“你怎樣過元旦節?”班上的同學樂開了花,頓時大家都商談如何安排這一天短暫的假期。同學們,元旦那天你想做些什麼事情呢?

學生回答。

師:同學們的安排真是多姿多彩呀。淘氣和笑笑班上呀也在討論這件事情,而且活動還真不少呢。淘氣和笑笑把他們班上同學元旦活動情況還列一個統計表呢。(請學生觀看書本上的表)從這張表中,你知道了什麼資訊嗎?

學生在此次學習興趣濃厚,大膽發言,各抒己見。接下來,我乘勝追擊,引入本節課的知識點,你能把這張表的空白部分補充完整嗎?(各項活動佔全班人數的幾分之幾?)請把它在書上填完整。看着學生很有默契的配合,感覺這部分匯入還比較成功,順利結束本節課也應該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可是,往往平靜的背後都隱藏着巨大的波浪。當我組織學生交流這些數據時,發現學生的數據都是填正確地。我追問他們:外出遊玩的同學佔全班人數的3/10,爲什麼?你是怎麼得來這個數據的?學生一片茫然。我追問了幾次,結果無人舉手發言。我仍不死心,點了班上成績拔尖的幾個學生回答,可結果卻令我更加灰心,他們也說不出。怎麼辦呢? 學生會做,但是不知道爲什麼這樣做的原理。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相當簡單,部分佔整體的幾分之幾就是用部分的人數除以整體的人數,再利用分數與除法的關係把除式變成分數的形式,最後把這分數化成最簡分數就是我們所要求的幾分之幾。我再次引導了學生讀這個問題,並找出了整體和部分,可是學生還是不理解用部分人數除以整體人數就是它佔整體的幾分之幾。實在是身心疲憊,人都崩潰了。真理不會在人崩潰時蹦出來的。在這環節我只有搪塞,揭示真理。爲了儘快結束本節課,後面我調整心情,繼續引導學生學習後面的內容。可是學生的心情和興趣被我一掃而盡。爲了再次鞏固學生對部分佔整體的幾分之幾的`概念,在學生提出分數數學問題後,我組織學生分小組活動方式,調查本班同學在元旦節活動情況。8個小組長利用表調查本組同學意向,然後將情況統一彙總給班長,班長做最後的統計,最後彙報,在黑板上列出本表,結合表再次認識部分與整體的關係。由於後來活動的組織有序,學生熱情再次被調動了,但是這節課的知識卻沒有按計劃上完。

本節課結束後,我深深地反思了自己的教學行爲:這堂課中的知識都不是新授,爲什麼學生對部分佔整體的幾分之幾的問題不能做出正確的答覆,出現卡殼的現象?難道是我引導學生理解方法有誤,還是在學習理解分數的意義上沒有講清楚這個意義?還是學生沒有深刻理解分數的意義呢?或者是由於我初次教數學,沒有教學經驗,更甚至是因爲我沒有認真備課、鑽研教材而導致的?在本節課創設情境教學應該是不會存在很大問題的。可是,我無從找到解決方法,我想,此時我遇到了教學的另一個瓶頸:自己懂得問題,如何才能讓學生更簡單、直接、深刻地理解其原理?只會做題目,而不知道來的緣由,長期以往,學生會被我們教成了類似於“石匠”或“木匠”的解題工人,而不是一個懂得思考的“工程師”。

五年級數學上冊《迎新年》的教學反思2

如何立足於學生實際,關注學生的需求,關注學生的發展,有效的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讓他們主動的、富有個性的開展數學學習是我自課改實驗以來一直在教學實踐中探索的問題。爲了組織學生開展有效的數學學習,對於這節課的設計我積極的進行了的反思,分析學生的學情和原有的知識經驗背景,然後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材的編寫意圖,凸現數學教學生活化、活動化、人文化的特點,使教學切實爲學生的發展服務。

一、讓“生活”走進課堂。

現實生活中的數是十分豐富的,如何讓學生學身邊的數學、學有價值的數學,讓數學的天空更加廣闊,是我這節課着力要解決的問題。爲此,我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上開展教學,創設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

本課教學內容透過中興小學要舉行元旦晚會,這一熟悉的快樂情境引入,激發兒童參與統計活動的熱情和興趣。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經歷統計的過程,感受統計的必要性。並使學生在數據的`收集與整理活動中,知道製作象形統計圖和統計表的方法,並初步學會從統計圖表中的數據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使數學更貼近學生,拓展學生學習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和認識身邊的各種事物,讓學生們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繫,展現數學的魅力。

 二、讓數學教學促進學生知識、能力和情感得到同步發展。

教學中在構建知識、發展能力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增進數學學習的信心,是值得我深入探討的問題。在本課教學中,我積極轉變教師的角色,把自己放在和學生平等的地位,和同學們一起學習、一起做遊戲,關注學生的內心需求,關注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表現,成爲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在有意義的學習活動中,孩子們既有獨立思考的時間,又有討論的機會,還有合作交流的機會,在這些過程中,學生學會了傾聽與表達,學會了矯正和評價,敢想、敢說的氛圍讓課堂充滿了生機與活力,學生不僅長知識而且長智慧。

 三、改變練習的呈現方式,激發學生快樂學習因子。

新教材已經爲教師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課本的數學內容的呈現方式也貼近兒童的生活實際,符合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但這些畢竟是靜止的東西,要引起學生的注意和興趣還有很大的欠缺。低年級兒童往往對活動的事物更感興趣,如能把這些靜止的資源活動化,進一步增加它的趣味性,那一定會牢牢地抓住學生的雙眼。教材中的“小強、小麗等小朋友投分遊戲”我巧改爲聯歡會的一個遊戲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