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小班美術教案彙總9篇

作爲一名教職工,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小班美術教案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班美術教案彙總9篇

小班美術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西瓜幼兒很熟悉,教育資源來自於幼兒的生活經驗,適應了《綱要》對藝術活動提出的"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環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激發他們表現美、創造美的情趣"。現在秋季有西瓜,我就買了西瓜讓幼兒觀察,同時讓幼兒品嚐,進一步豐富幼兒的情感,這節課重點主要透過幼兒動手操作,實現幼兒在"興趣"和"體驗"方面的發展;難點主要練習拿棉籤蘸顏料將西瓜子塗上,保持畫面乾淨整潔。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有關西瓜的簡單知識。

2、學習用棉籤蘸顏料畫西瓜子。

3、喜歡參與美術活動,體驗美術的快樂。

活動重難點:

重點:瞭解西瓜的簡單知識。

難點:學習用棉籤蘸顏料畫西瓜子活動準備:

實物西瓜、圖片。 顏料、棉籤。

活動過程:

一、透過問答方式引入活動。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好朋友,請你們猜猜它是誰?(看部分西瓜的花紋圖片)

二、感知西瓜的特徵。

1、觀察實物西瓜。

這是什麼水果呀? 大不大?是什麼形狀的?(整個西瓜是橢圓形的)什麼顏色的?(外面的皮是綠色的,裏面包着紅紅的果肉)西瓜的味道怎麼樣?(甜甜的)

2、切開西瓜,進行觀察。

它裏面是什麼樣子的,我們來看看,西瓜切開後是什麼顏色的?瓜瓤裏還有什麼呀?什麼顏色的?什麼形狀的?

3、請小朋友品嚐西瓜。

提醒吃完西瓜,垃圾入簍並擦手。

三、學習用棉籤蘸顏料畫西瓜子。

(1)兒歌:西瓜大,西瓜圓,西瓜甜,籽兒多,咦!西瓜子哪裏去了?怎麼辦?(邊說兒歌邊出示教師範畫)激發幼兒的繪畫意願。

(2)學畫西瓜子,認識繪畫工具—棉籤,然後示範拿棉籤及用棉籤畫西瓜子的方法,再請幼兒模仿教師進行點畫。

這是什麼?今天老師要用棉籤畫西瓜子,請注意看,先蘸點盤子裏的黑色顏料,注意不要把顏料弄到小手上了,然後,拿着棉籤有順序的點一下、再點一下。請小朋友伸出你們的小手指學着老師的樣子點一點。

三、幼兒操作朋友回到座位上,給你們自己的西瓜畫上瓜子吧。畫完後把你的畫拿到老師這裏來

四、評價請畫完的小朋友把畫拿到老師這裏來,進行評價。小朋友幫西瓜點好籽了,說說你的西瓜想給誰吃?

五、遊戲:幸福列車(播放音樂:幸福拍手歌)玩法:幼兒排成一列,跟着音樂跑動起來。當火車頭(老師扮演)提問時,幼兒要跟着節奏輪流表述消氣的辦法。

小班美術教案 篇2

設計思路:

我們的家鄉溱潼有着“水鄉明珠”的美稱,這兒的景色迷人,資源豐富,吸引着很多遊客,爲了讓幼兒瞭解自己的家鄉,針對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設計了《小魚遊啊遊》這堂美術課,讓幼兒能夠了解家鄉的特產——溱湖四喜的種類,透過多媒體課件的製作,讓幼兒能夠懂得保護環境需要我們大家共同努力,激發幼兒熱愛家鄉的情感,最後透過幼兒的動手操作,使活動達到了高潮,培養幼兒初步的合作意識,分享成功的喜悅,從而達到教育的目的。

活動準備:多種品種的魚、魚缸,桶、清澈的小河場景、課件、彩筆。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瞭解溱湖四喜(大四喜、小四喜)的種類。

2:引導幼兒懂得珍惜水資源、保護環境,激發幼兒熱愛家鄉的情感。

3:培養幼兒大膽作畫的動手能力,以及幼兒初步的合作意識。

活動過程:

一:讓幼兒瞭解我們家鄉——溱潼,是一個美麗而又富饒的地方,它吸引着很多遊客來這遊玩,我們的家鄉有着“魚米之鄉”的美稱,家鄉的水很美,生活在水裏的魚品種繁多,味道也特別鮮美。

二:師幼共同討論家鄉魚的品種。

(1):你見過我們家鄉都有哪些魚呢?

(2):教師幼兒說出的魚的種類。

三:出示溱湖四喜(青魚、白魚、鯉魚、鱖魚、昂刺、旁皮、羅漢、餐魚)幼兒近距離觀察,教師講解。

(1):青魚、白魚、鯉魚、鱖魚屬於溱湖四喜中的大四喜;昂刺、旁皮、羅漢、餐魚屬於小四喜。

(2):大四喜體積大,刺又好取,通常把它加工成魚園、魚餅,還有很多吃法。(紅燒、油炸、烤着吃等)

(3):四喜它的體積小,但它們有着很豐富的營養,通常用水鹹菜燒着吃。

(4):魚只有生活在水裏纔是最快樂,魚有身體、頭、眼睛、鰭、磷片。

四:幼兒觀看多媒體課件。(教師:有一條小河發生了一件事件………

(1)小河裏的魚怎麼會死了?

(2)那我們怎樣才能保護水資源呢? 五:幼兒作畫

終於有一天,小河裏的水又清了,可小河裏魚不見了,小河很孤獨,那我們小朋友幫幫小河,好不好?

(1)教師提出要求:給小河添畫彩色的小魚。

(2)教師示範。(在畫好的小河上面添畫彩色的小魚)

(3)幼兒共同作畫,教師指導。

活動反思:

活動開始教師跟據幼兒己有的經驗,讓幼兒瞭解自己的家鄉——溱潼,是一個美麗而又富饒的地方,有着“魚米之鄉”的美稱,家鄉的水很美,生活在水裏的魚品種繁多,引出家鄉魚的種類,讓幼兒瞭解溱湖四喜的種類,幼兒透過近距離的觀察,從直觀的角度瞭解溱湖四喜的種類,並瞭解了它們的用途、身體結構、以及吃法,從而實現了活動的第一個目標。 幼兒透過觀察知道魚只有生活在水裏纔是最快樂的,魚兒離不開水,緊接着幼兒觀看多媒體課件,很直觀的視覺經驗,知道魚兒爲什麼會死,原來是水受到污染了,接着師生共同討論怎樣來保護水資源環境呢?從而達到活動的第二個目標,激發了幼兒熱愛家鄉的情感。 最後是幼兒共同合作給小河添畫彩色的小魚,這樣不但發展了幼兒的語言能力,還鍛鍊了幼兒之間的交往和合作能力,培養了幼兒初步的合作意識,分享成功的喜悅,從而達到了活動的第三個目標。

整個活動我尊重小班幼兒的現有狀態和水平而設計的目標、程序、內容。活動中我能夠做到以孩子爲主體,我認爲教師辦有在堅持尊重幼兒主體地位的前提下,發揮自己在工作中的主導作用,才能真正成爲學習活動的支援者、合作者、引導者。

小班美術教案 篇3

設計思路: 隨着寒冷的冬天來臨,我們的主題活動“快樂的冬天”也正不斷地開展起來了,教室中的一面主題牆面上佈置了幾個孩子在堆雪人的畫面,我們班級的寶寶都特別喜歡,說:“堆雪人真開心呀!”。有一個階段請寶寶們收集新年禮物,其中有一個寶寶從家中帶來了禮物,寶寶們大多都猜不出來,我告訴他們是雪花。現在的天氣雖冷,但幾乎見不到下雪天,那種漫天飄雪的感覺對孩子們來說很難想像,因此我覺得在冬天的主題活動下開展這樣一節活動,能激起幼兒對冬天特別的感情。

活動目標: 1、嘗試在描畫的基礎上,運用線、圖形的組合,大膽表現冬天的雪景

2、感受冬日裏飄雪的美景,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幼兒繪畫紙人手一份、蠟筆、教師操作範例、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 冬爺爺來啦

1、師:寶寶們,現在是什麼季節呀?(冬天)哇!冬天來了,有些什麼感覺呀?(很冷的)

2、出示冬爺爺

請幼兒和冬爺爺打招呼!(您好、您好,冬爺爺)

師:哇,你們都是有禮貌的好寶寶。

師:今天冬爺爺是給你們帶禮物來了,猜,能在天空中飄來飄去的,是花不是花,是什麼呢?(雪花)

二、 雪花飄飄 1、出示雪花

師:一片、兩片……鼓勵幼兒一起數,一共有多少雪花呀?(三片)

師:冬爺爺帶來的雪花長什麼樣子呢?(十字形、象魚尾巴……)冬爺爺說,我要讓雪花飄得滿地都是,冬爺爺年紀大了,我們來幫幫他吧。(請幼兒說,冬爺爺您年紀大了,休息會吧,我們來幫你。)

2、教師示範畫雪花

師:橫一橫變成幾?豎一豎變成幾拉?一個十字!象什麼?(小醫院裏的標誌,請寶寶一起做做十字。)再向上伸出兩隻小手,朝兩邊畫開來,四個角上都站着一個寶寶,我們請他們的小手都伸開來,哇!雪花完成了!

請幼兒上前來示範,教師幫助幼兒一起完成。

三、 堆雪人 師:現在雪花飄得滿地都是了,紅紅見了真高興!她的哥哥也來了,你們猜,在雪地裏可以做一些什麼開心的事?(堆雪人)

師:雪人長什麼樣子呢?(上面一個圓形寶寶、下面一個圓形寶寶,兩個圓形寶寶滾呀滾,滾在一起,就堆成了一個大雪人)

出示雪人

師:瞧,這個雪人怎麼樣?她的身體圓不圓?(都是斷開來的)怎麼辦呢?

教師用連線的方法將雪人連成圓圓的,“連連連,連一個圓形寶寶,再連連連,連出一個圓形寶寶,雪人出來拉”

師:開始雪人臉上、身上還少了什麼呀?(圓圓的臉蛋上少了圓圓的眼睛、長長尖尖的鼻子、彎彎的嘴巴,雪人說站在外面很冷的,給她衣服上扣上圓圓的鈕釦吧,還少了兩隻小手,教師添上雪人的小手,“小手象什麼?字母寶寶幾呀?”,“y”,帶個帽子,“什麼形狀呀?”,三角形)

師:公園裏雪花飄飄,紅紅和哥哥堆起了雪人,冬爺爺看見了,真開心呀!

四、 幼兒繪畫 師:現在請寶寶們,自己動動手,冬爺爺想看看你們的本領大不大!

教師指導幼兒進行繪畫,提醒幼兒別把雪花畫到雪人的小臉蛋上。

五、 交流

1、師:寶寶們,老師和冬爺爺一起來看看你們畫的雪花和雪人。

教師請個別幼兒說說畫的什麼樣的雪花、雪人是怎麼堆出來的。

師:寶寶們,冬天到了,雪花飄了,真漂亮,還可以堆雪人,真開心呀。

2、豐富幼兒語言

師:雪花飄到樹上象什麼?(一朵一朵雪花開滿了枝頭,象梨寶寶樹上開出的一朵朵白色的梨花,教師引導幼兒說說詩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小班美術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棒棒糖式樣多樣、顏色豐富、味道甜美,深受小朋友的喜愛,給小朋友帶來了無窮的樂趣和無盡的話題。因此,我們根據小班幼兒的興趣開展了美術活動《棒棒糖》。棒棒糖的特徵,酸酸甜甜的棒棒糖,是整個美術創作活動的基礎,孩子樂意去表現這種他們喜愛的棒棒糖。

活動目標:

1、學習用圓形、螺旋線豎線表現棒棒糖的外形特徵。

2、鼓勵幼兒大膽作畫,樂於參與繪畫活動。

活動準備:

棒棒糖若干,蠟筆、白紙、範畫。

活動過程:

1、猜一猜,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小朋友,猜猜看今天我給小朋友帶來什麼禮物?我請小朋友來摸一摸說說是什麼,你是怎麼知道是棒棒糖的?

小結:原來棒棒糖和其他糖果不一樣,都有一個小棒棒的呀。

2、請幼兒摸摸,看看棒棒糖的形狀。

師:我請小朋友來摸一摸,再說一說你摸到的棒棒糖是硬硬的還是軟軟的?說的對的老師把棒棒糖插在外面。

師:哇,好多的棒棒糖啊!我這裏還有一個很大的棒棒呢,請幼兒觀察棒棒糖的花紋。這些棒棒糖一樣嗎?哪裏不一樣呢?(圓的和扁的、軟、硬、有大的小的)

小結:是呀,這些棒棒糖不光大小不一樣,顏色也不一樣,摸到手裏感覺也不一樣,有的硬、有的軟,味道呢也不一樣有的甜甜的、酸酸的,棒棒糖兒真有趣。

3、師示範作畫。

師:寶寶們喜歡吃棒棒糖嗎?老師也很喜歡吃棒棒糖,我還可以把喜歡吃的棒棒糖畫下來呢。

我選一個喜歡的筆寶寶,先畫一個圓形表示糖,再在圓形的下面畫一根豎線表示棒。糖和棒是連着的,畫畫的時候豎線和圓形要連着,我喜歡的橙色,我就在裏面塗上橙色的。書空畫一畫,你喜歡什麼顏色的棒棒糖就塗上什麼顏色。

師:請個別幼兒用圓形來畫自己喜歡的棒棒糖。

我還喜歡畫這個扁扁的棒棒糖,找一個喜歡蠟筆寶寶,從中間一圈一圈的往外畫,線和線別碰到,越畫越大,這個線叫螺旋線,螺旋線表示糖,再在螺旋線下面畫一根豎線表示棒,螺旋線要和豎線連起來,這個棒棒糖就畫好了。

師:請個別幼兒用螺旋線來畫自己喜歡的棒棒糖。

4、師出示範畫,激發幼兒作畫的慾望。

師:小朋友看我把我喜歡的棒棒糖都畫下來了,你喜歡嗎,你最喜歡那一個棒棒糖,爲什麼?

棒棒糖有的大,有的小,先畫一個大的,再來畫一個小的;棒棒糖的顏色也不同,有紅的,有綠的`,真漂亮。

你想不想把自己喜歡的棒棒糖畫下來?

小班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設想用搓、壓等方法制作圓形食品。

2.幫助幼兒用模具壓印出三角形、正方形等"食品"。

3.鼓勵幼兒樂意用橡皮泥製作圖形食品。

4.激發幼兒感受不同的藝術美,體驗作畫的樂趣。

5.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活動準備

橡皮泥、泥工板,三角形等形狀的模具。

活動過程:

一.教師引導幼兒回憶品嚐圖形食品的經驗。

我們吃過好多好吃的食品,它們都有哪些形狀?小朋友們能不能自己做出好吃的圖形食品?

二.出示橡皮泥、泥工板,三角形等形狀的模具。

1.我們大家一起來動手做好玩的、各種形狀的食品。

2.介紹:這是什麼?它是什麼形狀的?中間是什麼樣子的?

3.幼兒製作,教師巡迴指導。

4.相互欣賞。

三.幼兒相互介紹自己做的是什麼圖形的食品,教師鼓勵幼兒給自己製作的圖形食品取名字。

活動反思:

活動中,原先設計的是先品嚐再說,再透過遊戲學習。但考慮到幼兒的實際學習狀態,他們的注意力集中在吃的上面,因此我改變了預先設計的環節,在活動中我改變了以往的“教師在上、幼兒在下”的師幼關係,轉變成從幼兒的角度考慮問題,把幼兒作爲活動的主體,順着幼兒的行爲、思路、想法去展開探索活動。

小班美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學習用不同刷子來回塗畫的方法表現大鯨魚的浴缸。

2.能夠透過繪畫、粘貼等方式,創造性地的添畫大海場景。

3.體驗多種方式表現大海的樂趣,感知大海風景的美麗。

【活動準備】

1.大鯨魚圖片。

2.海報紙、藍色顏料、刷子、牙刷。

3.嚕啦啦的音樂。

【活動過程】

1.出示鯨魚圖片,創設“大鯨魚要洗澡”情境,引發幼兒興趣。

請幼兒觀察鯨魚圖片,請幼兒幫大鯨魚洗澡,提問:你想帶大鯨魚到哪裏洗澡?引導幼兒自由想象,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2.利用兒歌提示的方法指導幼兒學習用刷子塗畫的方法。

(1)出示範例,引導幼兒觀察、猜想繪畫的方法和工具,提問:怎樣能畫出大鯨魚的浴缸?

(2)利用兒歌學習用刷子塗畫的方法。“拿起小刷子,水裏打個滾,邊上靠一靠,來回刷一刷”。

3.請幼兒用刷子塗畫大鯨魚的浴缸,鼓勵能力強的幼兒用繪畫、粘貼等多種方式添畫大海場景。

(1)作畫要求:念着兒歌塗畫大鯨魚的浴缸,注意塗畫均勻,保持畫面乾淨、整潔。

(2)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鼓勵能力強的幼兒用繪畫、粘貼等多種形式創造性的表現大海的場景。

4.幼兒作品展示,鼓勵幼兒相互學習、欣賞。

將所有幼兒作品張貼在大海的背景板中,請幼兒看一看、說一說:你是怎樣塗畫大鯨魚浴缸的?你最喜歡哪幅作品?爲什麼?重點引導幼兒關注畫面的整潔度、完整性,指導塗畫時要來回刷一刷。

活動延伸:創設“送大鯨魚回家”的情境,師幼跟隨音樂動一動,大家一起唱唱跳跳,想象鯨魚在大海中的情景。

小班美術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認識紅、黃、綠三種顏色;

2、訓練塗抹、粘貼等小肌肉動作;

3、鍛鍊手眼協調性。

4、鼓勵幼兒樂於參與繪畫活動,體驗繪畫活動的樂趣。

5、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活動準備:

1、紅、黃、綠等顏色的碎卡紙(樹葉);

2、與幼兒人數相等的畫紙(每張上畫有一棵數,供小朋友貼樹葉);

3、小籃子(裝碎卡紙用)。

4、漿糊小碟子

5、範畫3張(其中1張已貼好樹葉)

6、毛巾5條(擦手用)

活動過程:

一、匯入激發幼兒興趣。

師:聽,這是什麼聲音?(教師作吹氣狀)。是風的聲音,原來是風婆婆來了,風婆婆喜歡旅行,她還喜歡幫助別人呢。有一天,風婆婆經過一個樹林,忽然,聽到一陣哭的聲音,是誰在哭呀?(出示一棵沒有樹葉的小樹),原來是小樹在哭。風婆婆停下來問小樹:“小樹,小樹,你爲什麼哭呀?”小樹說:“我的好朋友都穿上漂亮的新衣服了,只有我沒有,我好羨慕他們。”風婆婆笑着說:“彆着急,讓我來幫助你。”風婆婆對着小樹吹了口氣(教師作吹氣狀),小樹馬上就穿上了漂亮的花衣服。旁邊的小樹可高興啦,他們也要風婆婆給他們穿上漂亮的花衣服。可是風婆婆太忙了,她想了想,哎,幼兒園裏小朋友的小手很能幹的,請他們來幫忙吧。今天老師把小樹請到了幼兒園裏,一會兒就請小朋友幫小樹穿上漂亮的花衣服。

二、示範和講解。

1、師:那我們用什麼給小樹做衣服呢?老師這裏有許多五顏六色的樹葉,有紅色的(出示),有綠色的,還有黃色的。現在請小朋友告訴老師,這片樹葉是什麼顏色的。(隨意拿起一片葉子,重複幾次)。

2、師:這麼多漂亮的樹葉,我們要一張一張地貼上去,小樹就穿上花衣服了。(邊示範邊講解)先拿起一片樹葉,用一個小手指蘸一點糨糊,均勻地塗在葉子上,再輕輕地貼在樹上,小手壓一壓。好看嗎?小朋友看一看,這葉子是長在那裏的?

師:對了,是長在樹枝上,所以我們要把樹葉貼到樹枝上,掉下來就不好看了。我們再來貼一個。

3、請個別幼兒來貼。

引導幼兒手髒了要用毛巾擦手。

三、幼兒操作活動,教師指導。

1、操作要求;葉子上塗糨糊的時要塗均勻。貼的時候要輕輕的,不要忘記用手壓一壓,手髒了用毛巾擦手。

2、幼兒操作。指導幼兒用各種顏色的樹葉貼在指定的地方。

四、評價作品。

1、展示作品

師:好多小樹都穿上了漂亮的花衣服,現在我們把他送到樹林裏去。

2、評價作品

師:小朋友,我們也到小樹林來看看,哪棵小樹的花衣服最漂亮。

師:小朋友告訴你一個好消息,風婆婆在外面等我們呢,她要和我們一起去旅行呢。

活動延伸:

1、小小展覽:把小朋友的畫展覽出來,讓小朋友學會欣賞別人的作品。

2、散步時引導幼兒觀察各種樹葉的形狀。

教學反思

透過活動幼兒知道了樹的形狀,粘貼的方法,培養了幼兒動手動腦的能力和合作學習的能力。

小百科:衣(拼音:yī、yì)是漢語通用規範一級字(常用字)。此字初文見於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上衣,本義即上衣,古代下衣叫裳。後爲衣服的總稱。又引申爲覆蓋在或包在物體表面的東西。以上義讀yī。由衣的作用引申出包裹、覆蓋的意思。衣也有穿衣的意思,用作動詞,讀yì。

小班美術教案 篇8

【活動背景】

聖誕節在小班孩子們的眼裏,可能是陌生的,但是聖誕老人,孩子們就不陌生了,今年的聖誕節,我們早早開始準備,收集各種有關聖誕的物品,我們把小朋友帶來的聖誕樹、聖誕老人、聖誕禮品裝飾了教室,並把聖誕樹通了電,一閃一閃聖誕樹放在門口,給小朋友融造了“聖誕節”的氣氛。我發現孩子們對放在門口的聖誕樹特感興趣,他們不時地去看看閃爍着彩燈的聖誕樹,去摸摸掛在樹上的漂亮禮物,藉助孩子的這個興趣點,根據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我設計了一節《美麗的聖誕樹》活動,透過活動讓嘗試運用畫畫、撕貼、印畫等方法裝飾聖誕樹,體驗體驗節日的快樂和活動成功的喜悅。

【活動目標】

1、學習沿着小洞將聖誕樹的樹冠撕下來,嘗試運用畫畫、撕貼、印畫等方法裝飾聖誕樹。

2、體驗活動中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聖誕老爺爺、聖誕樹。

2、音樂、錄音機。

3、操作紙若干、投影儀。

4、蠟筆、彩紙、顏料、膠水等。

【活動過程】

一、問好,引起幼兒興趣

1、哇!音樂真好聽,看誰來了?

2、聖誕老爺爺與小朋友問好。

3、聖誕老爺爺給小朋友送聖誕樹,你們喜歡?爲了讓每個小朋友都有一棵漂亮的聖誕樹,讓我們一起來做聖誕樹吧!

二、幼兒瞭解聖誕樹

1、聖誕樹上有什麼?

幼兒說一說

2、教師小結:聖誕樹上有葉子、書葉、上面掛滿了小禮物。

三、出示範例,幼兒欣賞。

1、瞧!老師做的聖誕樹漂亮嗎?

2、出示聖誕樹的樹冠,怎麼撕出來的呢?

3、請幼兒觀察操作紙,你發現了什麼?

四、教師示範

1、教師示範撕紙。

2、裝飾樹冠,如用蠟筆畫一畫,撕了彩紙貼一貼,蘸了顏料印一印等。

3、怎樣讓聖誕樹站起來?

出示卷桶紙紙芯,在聖誕樹下面中間處塗上膠水,粘在紙芯上。

五、幼兒操作

要求:沿小洞慢慢地撕。

六、講評

1、請幼兒來介紹你是怎麼打扮聖誕樹的?

2、表揚能幹的幼兒。

【活動反思】

在聖誕節期間,我們開展了一個“過聖誕、迎新年”主題活動,目的是透過活動讓孩子們感受一下過新年的氣氛,我組織孩子們自己動手裝飾美麗的聖誕樹,既學到了技能又感受到了成功的快樂。在活動中,我爲小朋友準備了聖誕樹、裝飾用的各種圖形,我讓小朋友觀察聖誕樹,說一說聖誕樹上有什麼?小朋友說出了好多有聖誕老人、魔仗、鈴鐺等等。我拿出準備好的聖誕樹請小朋友也來裝飾,小朋友爭先恐後的舉手爭着來裝飾,在近20分鐘的活動過程中,孩子們始終保持着濃厚的興趣,而且,我還有一個意外的發現:孩子在做完以後,不是跟以前那樣完成任務似的,直接交給老師說:“老師,我做完了”。現在,他們拿着自己裝飾的聖誕樹到處向同伴展示、比較,他們的神態、眼神和話語中流露出那麼的自信和自豪!我覺得,孩子們在活動中感受到了快樂,這是最重要的成功之處。

小班美術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 認識七巧板中圖形的名稱。

2、 在遊戲中,大膽地拼接七巧板,變換各種不同的造型,並對造型進行聯想。

3、 喜歡玩七巧板遊戲,對各種不同的形狀感興趣。

4、 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新意識。

5、 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瞭解七巧板操作的方法。

物質準備:掛圖(老師用七巧板製作的圖),七巧板人手一套。

活動過程:

一、討論交流

教師:這是什麼玩具?七巧板可以怎麼玩呢?(孩子可以自由的想象,教師也可在幼兒的建議下用七巧板拼接。)

二、教師將自己做的七巧板圖畫掛在黑板上。

1、教師拿出第一幅圖畫問孩子。

師:小朋友們,你們看看這幅圖畫像什麼?(小魚)這是由什麼拼成的?(七巧板)這七巧板有幾塊呢?(教師與小朋友們一起數一數)這裏面有什麼形狀呢?(有三角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教師與孩子邊說邊拿出相應的圖形讓孩子記憶。)那三角形有幾個?正方形有幾個?平行四邊形有幾個?這七巧板還可以平成什麼呢?

2、教師依次拿出圖形與孩子再次觀察、討論七巧板的可以怎麼拼。

三、結尾。

師:孩子們,看了這麼多有七巧板拼成的圖形。那你們想不想自己也用七巧板拼一拼啊?(想)由孩子自己想一想怎麼拼。

延伸活動:

孩子們,今天發的七巧板可以帶回家,我們和爸爸媽媽一起拼一拼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