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古詩兩首的教案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古詩兩首的教案教學設計

1. 學會本課生字。

2. 朗讀、背誦兩首古詩,並默寫。

3. 理解詩句意思,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景象,感受詩人的心情,引發學習古詩的願望。

一、背誦古詩,溫故知新

1. 師背一首蘇軾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劉禹錫的`《浪淘沙》,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2. 請學生背誦自己最喜歡的一首古詩。

3. 交流蒐集的資料,瞭解詩人蘇軾、劉禹錫。

4. 揭示課題《古詩兩首》。

二、初讀詩歌,感知大意

1. 自由初讀詩歌,認識生字。

2. 指名朗讀,注意正音。

3. 再自讀,結合註釋,試着瞭解詩的意思。

4. 交流:你讀懂了什麼?是用什麼方法讀懂的?還有哪些地方不懂?教師適時點撥,重點引導學生理解:瀲灩、空濛、兩相和、鏡未磨等詞語的意思。

三、感情朗讀,理解背誦

1. 學生自由誦讀,結合看圖,體會詩的意境和詩人的感情。

2. 配上悠揚的音樂,讓學生隨着老師富有激情的描述再次進入詩的意境。

3. 鼓勵學生把讀詩後頭腦裏出現的畫面畫下來,爲詩配畫。

4. 課件演示古詩所描繪的圖文結合畫面,配上音樂,指導學生朗讀。

5. 反覆誦讀,直至背誦。

四、課內外結合,拓展延伸

1. 閱讀一篇描寫西湖、洞庭湖景色的文章或詩歌。

2. 蒐集蘇軾、劉禹錫的詩歌,舉行朗讀比賽。

參考資料

☆蘇軾(1037~1101),宋代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人。他一生坎坷,屢遭貶謫。被貶至嶺南的惠州(今廣東惠陽)和極遠的儋州(今海南儋縣)。與其父蘇洵、其弟蘇轍合稱“三蘇”。其散文爲“唐宋八大家”之一,書法爲“宋四大家”之一,詩詞成就也很高。他的詩風流暢自然,姿態橫生,既奔放又曠達,藝術手法變化多樣。著有《蘇東坡集》、《東坡樂府》。

☆《飲湖上初晴後雨》一詩是蘇軾在西湖上飲酒,看到了西湖在晴天、雨天的不同景象而寫成的。在詩中,他把西湖比成西子(即西施),因此西湖又被人們稱之爲西子湖。

☆劉禹錫(772~842),唐代詩人,字夢得,洛陽(今河南洛陽)人,貞元九年中進士,授監察御史,曾參加王叔文集團。王叔文失敗,他受到牽連,被貶爲朗州(今湖南省常德縣)司馬,後又任連州、夔州、和州等州刺史,官至檢校禮部尚書兼太子賓客。有《劉夢得文集》等。其詩涉獵題材廣泛,所作政治諷刺詩,辛辣尖銳;所作懷古詩,沉鬱蒼涼,語淺意深;所作仿民歌詩,清新爽朗,別開生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