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品德與社會《愛護自己的名譽》優秀教案

教材分析

品德與社會《愛護自己的名譽》優秀教案

(一)本課內容結構分析

第14頁透過幾幅圖片,讓學生分辨誰美?誰不美?

第15頁的圖片,安排了兩組圖畫。第一組圖畫列舉出瞭解決問題的方式,衝突發生後是各做自我批評還是互不服氣,讓學生選擇。選擇答案不是最終目的,關 鍵要學生談談爲什麼,兩種方式會帶來什麼後果。這一點很重要,小學生往往是不計後果地處理事情,讓小學生從小就懂得做事要想後果。第二組圖包含兩種情景對 比,讓學生從中分辨對與錯,幫助學生認識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維護別人的名譽、不傷害別人的名譽是我們應該遵守的做人的原則。

第16頁的四張圖片,講述了一個摘別人家石榴的故事,引導學生不能隨便拿不屬於自己的東西,這樣做會損害自己的名聲。

第17頁的四張圖片,用中國小學生多多在美國維護國家名譽的故事,將愛護自己的名譽延伸到祖國的名譽比自己的名譽更重要。

第18頁的四張圖片,安排了兩組圖畫,一組是同學們一起遊戲要排隊,守秩序;一組是乘坐公共汽車要買票。教師要引導學生知道什麼行爲是不好的,要讓學生懂得羞恥,並改正錯誤。

第19頁的幾幅圖片,展示了學生學習、運動、勞動等方面的進步,引導學生說說自己的進步都有哪些。

第20頁透過教師的話引導學生要看到自己的優點,也要學習別人的優點,找出自己需要改進的地方,使自己不斷地進步。

(二)教學重難點分析

讓學生從愛惜自己的名譽入手,接受自尊自愛的教育,使他們懂得知榮辱、知羞恥,從小做到自覺、嚴格地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行爲符合道德要求,不斷地要求 上進。同時,也能使他們在做了不符合道德要求的事後,產生良心上的自責,逐漸地將外部的道德要求,變爲自身的道德要求,最終達到自尊自愛。但是,三年級小 學生對於名譽的認識基本上是空白。他們還不能從字面上理解自尊、名譽、羞恥感等詞的含義。使學生理解和懂得自尊、自愛,有羞恥感,愛護自己的名譽,學習反 省自己的生活和行爲;培養學生初步的分辨是非、美醜、善惡的能力;並使學生初步具有珍愛自己名譽的情感和積極上進的生活態度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對學生可通 過最大限度的與學生的生活緊密結合,深入淺出引導,最終使他們懂得應該怎樣維護自尊、珍惜名譽。

學習目標

(一)知識目標

1.使學生理解和懂得自尊、自愛,有羞恥感,愛護自己的名譽,學習反省自己的生活和行爲。

2.引導學生學會記錄自己的成長軌跡,能夠張顯自己的優勢,看到自己的`不足,繼續努力。

(二)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初步的分辨是非、美醜、善惡的能力。

2.培養學生自我反思的能力,客觀地評價自己和他人以及自我悅納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透過活動、事例的分析,使學生初步具有珍愛自己名譽的情感和積極上進的生活態度。

2.透過活動讓學生認識自己各方面的進步,由此產生自信心,懂得進步是成長的階梯,要看到自己的優勢。

教學建議

1.誰最美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是非判斷標準,他們對周圍的人或事都有自己的評價。本主題就是幫助學生把評價提高到名譽、自尊、自愛的高度去認識。“選擇解決問題 的答案”。教師要引導學生探究採用不同方式解決問題帶來的不同後果,使學生認識到後果的不同又反映了人的文明、道德水平的不同。最後引導學生歸結於主題 上。教師可以根據摘石榴的圖畫讓學生自己編一個小品,進行角色扮演,把故事複雜化一些,然後讓學生討論:他們做得爲什麼不對,錯在哪裏?讓學生認真閱讀中 國小學生多多的故事,組織學生討論他爲什麼要讓校長在飯廳掛上五星紅旗,祖國的名譽與自己有什麼關係。

2.懂得羞恥

在學生觀察討論的基礎上,培養學生學習反省自己的生活和行爲。教材在這裏安排了一個嘗試活動,實際上就是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聯想、反省自己的行爲, 以幫助學生分辨是非、美醜、善惡。教師結合本主題的學習,可以創設多種形式的學習內容。例如:小品表演、故事會、辦板報、調查訪問等。

總之,對學生愛護名譽的教育是長期的,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表現,隨時隨地地關注學生,在以後的教學中不斷滲透。

3.我在進步

(1)組織學生閱讀課文,觀察圖畫。

(2)討論:你成長進步中的一件小事。如果教師組織過學生畫自己的“成長樹”,就可以讓學生展示自己這棵“大樹”“生長”的情況了,是枝葉凋零,還是枝繁葉茂。

(3)指導學生畫畫,並請家長閱後提出意見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使學生理解和懂得自尊、自愛,有羞恥感,愛護自己的名譽,學習反省自己的生活和行爲。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初步的分辨是非、美醜、善惡的能力;並使學生初步具有珍愛自己名譽的情感和積極上進的生活態度。

教學過程

【匯入新課】

老師:同學們,大家知道什麼是“美”嗎?

學生:(略)

老師:我們從下面幾位同學的行爲來具體學習一下什麼是“美”。(過渡)

【講授新課】

一、誰最美(板書)

老師:同學們,大家先開啟課本第十四頁,我們看一看圖中的同學在做什麼?

學生:(略)

老師:他們的這些做法好嗎?爲什麼?大家討論一下,然後說一說。

學生:(略)

老師:在家庭、在社會裏、在學校中,懂禮貌、講文明、誠實的人,會贏得人們的稱讚,他們就是“美”的,反之就是“醜”的。

(讓同學們欣賞視頻“心靈美”。)

老師:這回大家明白什麼是“美”了嗎?

學生:(略)

老師:下面大家看課本第十五頁,看看圖中發生了什麼事情?

學生:(略)

老師:在我們的身邊如果發生了這樣的事情,你將怎樣解決呢?大家討論一下,然後說一說。

學生:(略)

老師:我們應該向那些“美”的同學學習,這樣做會贏得人們的稱讚,同時也是愛護自己名譽、自己的名聲。(過渡)

二、愛護自己的名譽(板書)

老師:我們開啟課本第十六頁,我們看一看圖中的同學發生了一個什麼故事?然後說一說。

學生:(略)

老師:大家討論一下,這個故事中的同學做的對嗎?它告訴了我們什麼?你有什麼想法?

學生:(略)

老師:從故事中,我們知道:不能隨便拿不屬於自己的東西,這樣做會損害自己的名聲。大家明白了嗎?

學生:(略)

(給同學們講“摘梨”的故事,詳見文字資源。)

老師:對於個人來說,要珍惜自己的名譽,在海外的中華兒女心中,祖國的名譽比個人的名譽更重要。我們來看課本第十七頁的小故事。

學生:(略)

老師:大家還知道那些愛惜名譽的小故事呢?給同學們講一講。

(可給同學們講“楊震拒金”的故事,詳見文字資源。)

學生:(略)

老師:我們該怎樣愛惜自己的名譽呢?大家討論一下,說一說。

學生:(略)

老師:懂禮貌、講文明、誠實等都是愛惜自己名譽的行爲,但如果我們不慎做錯了事,我們又該怎樣維護我們的名譽呢?(過渡)

三、懂得羞恥(板書)

老師:大家開啟課本第十八頁,我們看一看圖中的同學都發生了什麼事情?

學生:(略)

老師:假如做錯事的同學是你,你又會怎樣做呢?

學生:(略)

老師:做錯事是難免的,只要勇於改正,就會進步的更快。大家有沒有做錯事,勇於改正的事例呢?給大家講講吧!

學生:(略)

(讓同學們欣賞視頻“亡羊補牢”;欣賞圖片“承認錯誤”、“要懂得羞恥”、“知錯就改”。)

老師:隨着我們年齡的增長,我們在逐漸的長大,在成長過程中,大家都會有令自己高興進步,下面我們就來互相交流一下,我們在成長中都有哪些進步?

四、我在進步(板書)

老師:大家先開啟課本第十九頁,我們看一看圖中的同學都有哪些進步?說一說。

學生:(略)

老師:我們都有哪些進步呢?下面大家自由結組,互相交流一下吧!

學生:(略)

(最後,讓同學們把自己取得的成績畫出來,並指出哪些是需要繼續努力的。)

【課堂小結】

透過這節課的學習,培養了學生初步的分辨是非、美醜、善惡的能力;並使學生初步具有了珍愛自己名譽的情感和積極上進的生活態度;還讓同學們互相交流了一下自己在成長中的進步,增強了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教學思路

三年級小學生對於名譽的認識基本上是空白。他們還不能從字面上理解自尊、名譽、羞恥感等詞的含義。所以,教材在呈現方式上,更注重體驗與創設情景的結合,同時注意了學生的參與度。力求最大限度地與學生的生活緊密結合,啓發學生對相關的

原有認知的反思和聯想。

爲力求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本主題的內容採取了深人淺出的形式。由“誰最美” 導人,讓學生透過對事例的辨析,懂得在學習和生活中應該怎樣維護自尊、珍惜名譽。教材安排的內容來自學生的生活,他們對此並不陌生,但是如何與自尊、名 譽、羞恥感的認識掛上鉤,卻是難點。希望教師廣開思路,不侷限於教材,探索多種形式和方法,增強學生的認同感。

本主題不同於前面的呈現形式,教材的內容都是從正反兩個方面出現的,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分辨能力,使學生在思考辨析中,明確自己應該怎樣做。教師要注重發揮指導作用,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思想動態,以便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