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選修語文《素芭》教案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着重要的地位。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選修語文《素芭》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選修語文《素芭》教案

一、匯入

在有關“人物”這個單元中,我們剛剛認識了一位俄羅斯少女娜塔莎,下面我們再來結識一個印度女孩素芭。一起來學習印度近代史上最偉大的文化巨匠泰戈爾的小說《素芭》。

二、瞭解泰戈爾及其作品

泰戈爾是具有世界影響的作家,共寫了五十多部詩集,被稱爲“詩聖”。寫了12部長篇小說,一百多篇短篇小說,二十多部劇本及大量文學、哲學、政治論著,並創作了一千五百多幅畫,譜寫了難以統計的衆多歌曲。他的作品反映了印度人民在帝國主義和封建種姓制度壓迫下要求改變自己命運的強烈願望,描寫了他們不屈不撓的反抗鬥爭,充滿了鮮明的愛國主義和民主主義精神,同時又富有民族風格和民族特色。他的重要詩作有詩集《吉檀迦利》《新月集》《飛鳥集》等,重要小說有短篇《還債》《棄絕》《素芭》等,長篇代表作有《沉船》《戈拉》《兩姐妹》等。

泰戈爾出生後,母親身體不好,還要操持一個四代同堂,上百口的大家庭,無力照看孩子。14歲的泰戈爾還沒有充分享受到母愛,母親就病逝了。母親病逝後,泰戈爾由五嫂照顧。少年的泰戈爾與這位嫂子非常親近,他們之間有着許多共同的語言。他們一起遊戲,一起討論文學。當泰戈爾成爲詩人後,她是他的第一個有見識的評論者。她對泰戈爾的一切作品都要仔細地審閱,使他免除了文藝家們常常容易產生的弊病——虛榮和缺乏自我批評。但是,1884年,五嫂自縊身亡。1902年,泰戈爾的那一場不以戀愛開始卻十分恩愛的婚姻結束了。比他小11歲的妻子,病逝了。在妻子生命的最後兩個月,泰戈爾日夜守護在側,但緊接着,他的二女兒也逝世了。

泰戈爾對於印度婦女悲慘的命運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在他的衆多短篇小說中,都述說了婦女們不幸的生活,揭露了社會的黑暗,爲婦女鳴不平。

三、整體感知,概括小說的主要情節。

1、快速閱讀小說,簡要連貫地概述小說的主要情節。

明確:素芭是個啞巴,她不會說話,但她卻有一雙美麗動人的大眼睛。素芭生活在一個美麗的村子,素芭沒有朋友,只有兩頭牛、一頭山羊和一隻小貓陪伴她。古賽家的小兒子是唯一一個願意理睬素芭的人。隨着年齡的增大,素芭越來越瞭解自己的窘境。父母在村人的逼迫下,將素芭嫁給了加爾各達城的一份人家。與其說是嫁,不如說是騙了一份人家。新郎家事先完全不知道新娘是啞巴,而自私的素芭父母,爲了保住自己的種姓和美好的來世,竟狠心的將素芭留在了外鄉。

2、思維磨劍:你能把小說每章的主要內容濃縮一句話嗎?請據此製作一張情節脈絡表。

明確:

章節情節

1素芭身世不幸的缺陷,美麗的雙眸

2生活環境優美的村莊,孤寂的素芭

3親密朋友特殊的朋友,深厚的友情

4帕斯達帕唯一的玩伴,奇異的夢想

5父母之命覺醒的自我,月夜的傾訴

6被逼遠嫁悲傷的眼淚,無言的結局

四、重點賞析:第一章:不幸的缺陷,美麗的雙眸

1、指名學生朗讀,思考:素芭有一個缺陷,就是天生不會說話。對這樣一個不幸的女孩,素芭的父母和她村裏的人們是怎樣對待的呢?

(1)素芭的父母——“小女兒素芭猶如一塊碩大的無言石頭,重重壓在父母的心田上”“尤其是她母親把她視爲自身的一個殘疾”“把她視爲自己胚胎的污點,因而她始終沮喪不堪”。

問:對於這樣一個不幸的`孩子,素芭的父母有沒有給予更多的憐愛?

明確:沒有。“小女兒素芭猶如一塊碩大的無言石頭,重重壓在父母的心田上”這個比喻形象地寫出了父母對她的歸宿的擔心,但從母親的表現來看,他們沒有給予她更多的關愛,而是把她看成是自己的負擔。

問:那麼,村人們呢?他們是怎樣對待素芭的?

(2)村裏的人們——“人們在素芭面前,毫無顧忌地對素芭的前途,發表了各色各樣令人擔憂的議論”,對於這麼一個可憐的孩子人們沒有過多的同情,根本沒有考慮她的感受,只是把她當作一個茶餘飯後的談資。

問:那麼,父母的擔憂、人們的議論紛紛,不會說話的素芭能感覺得到嗎?她的心裏是怎樣一種感覺?

明確:素芭雖然不會說話,卻有一顆聰穎、敏感的心靈,這一切都讓她感到非常痛苦。

2、賞析文中的人物肖像描寫

(1)問:從第一章中的文字開看,你覺得素芭長得美嗎?

學生可能出現的答案:

“素芭不會說話,卻有一雙長長睫毛掩藏着的大黑眼睛;她的兩片嘴脣,只要獲得心靈情緒的少許暗示,就會像兩片嬌嫩的新葉,顫抖不已。”這句話給人的印感覺是這是一個驚人的美麗的女孩子,她配得上所有沒有的東西。

(2)問: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魯迅在《我怎麼做起小說來》這篇文章裏說道:“要極省儉的畫出一個人的特點,最好是畫他的眼睛……倘若畫了全副的頭髮,即使細得逼真,也毫無意思。”所以,魯迅在他的小說創作中十分注重對人物眼睛的刻畫,大家能不能舉一個例子?

如《祝福》中描寫祥林嫂的眼睛:

①她模樣還周正,手腳都壯大,又只是順着眼,不開一句口,很像一個安分耐勞的人。

②她全不理會那些事,只是直着眼睛,和大家講她自己日夜不忘的故事

③總是瞪着眼睛,不說一句話,後來連頭也不回了。

④她單是一瞥他們,並不回答一句話。

⑤只有那眼珠間或一輪,還可以表示她是一個活物。

從祥林嫂眼神的變化中,我們可以看出生活帶給她的不幸,封建禮教對她的摧殘。

(3)問:對於啞女素芭來說,畫眼睛是介紹她的一條捷徑。泰戈爾是怎樣描寫素芭的眼睛的呢?

齊讀第一章最後一個段落,思考作者運用哪些修辭手法,刻畫素芭的眼睛的?

明確:運用排比和比喻,細緻而生動地刻畫出素芭美麗而迷人的眼睛。

五、重點賞析:第二章:優美的村莊,孤寂的素芭

人物描寫的方法包括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正面描寫的方法有這樣幾種:概括介紹、肖像描寫、語言描寫、行動描寫、細節描寫、心理描寫。而側面描寫則包括側面烘托、環境描寫、景物描寫。

在刻畫素芭這個人物形象的時候,泰戈爾除了正面的肖像描寫之外,還用了景物描寫和環境描寫進行了側面烘托。下面我們來欣賞文中的一段環境描寫,一起來看看素芭生活的那個村子。

齊讀第二章,思考素芭生活的村子具有怎樣的特點。

明確:作者寫素芭生活的環境,爲我們展示了一幅絕妙的風景畫:這遠離塵囂的小村莊、小溪、小鳥、樹葉、蟋蟀,彷彿是世外桃源。

問:描寫素芭生活的這麼一個美麗的小村莊,對刻畫素芭這個人物形象有什麼作用呢?

明確:在那樣一個熱鬧的忙忙碌碌的世界裏,素芭顯得那樣的孤寂,反襯出素芭的孤獨。

六、課堂小結

透過前兩章的賞析,我們發現素芭雖然不會說話,但她卻是一個美麗、聰穎、敏感、孤獨的女孩。那麼,這麼一個讀來令人同情不已的女孩,她的命運如何呢?我們下節課再分析。

七、佈置作業

《素芭》字詞整理

詛咒(zǔzhòu)

胚胎(pēi)

土坯(pī)

紕繆(pī)

沮喪(jǔsàng)

睫毛(jié)

渾身解數(xiè)

押解(jiè)

黑眸/明眸善睞(móu):美目善於顧盼傳情.

伸展/延伸/伸張正義

申明/申冤

顯身手

蜷縮(qáun)

炯炯有神(jiǒng)

迥異

嬉戲

嬉笑怒罵:寫作不拘題材,任意發揮。

嘻皮笑臉

晌午(shǎng)

佇(zhù)立

貯藏(zhù))

zuò(坐)落

矗立(chù)

毗鄰(pí)

瀕臨(bīn)

絮語:連續不斷的說話。

岸埠(bù)

綠yīn(陰):樹陰

綠yīn(茵):成片草地;特指足球場。

磨蹭(cèng)

蹭飯(cèng)

摩挲(mósuō)

脖頸(bógěng)

海市蜃樓:比喻虛無縹緲的事物。

無可名狀:沒法形容。

牝鹿(pìn)

牤牛(māng)

嘮dāo(叨)

乾癟(biě)

修葺(qì)

綠茸茸(róng)

niǎn(攆)人

戴首飾

新郎官

海蚌(bàng)

蚌埠(bèng)

躊躇滿志:非常子的,心滿意足。

《素芭》讀後感

這個故事能讓你認識真實的生活。彷彿一切都被這個故事道盡了,從生命中難以避免的傷害,到心靈輕妙的芬芳,再到現實的沉重以及它那果實的厚味。

因爲造物主一時的吝嗇,素芭失去了和常人交流的一般途徑。雖然父親很疼愛她,可是母親卻像討厭自己身上的污點一樣討厭她。她的婚事儼然成了一個難題。村裏的人甚至當着她的面議論她,他們也許並沒有惡意,只是忽略了她也是有感覺有知覺的人。

讀到這裏,難免會擔心,不知如何與這個世界相處,素芭會不會變得心神不寧?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她會不會覺得無所適從?她將如何選擇自己心靈的方向?我們可以從她的眼神中,慢慢地去尋求答案。她那雙垂着長睫毛的大黑眼睛,總是直接和她的靈魂深深相連,這是不經掩飾的深刻和動人。於是我們看到,素芭其實並不孤獨。

正如里爾克所說的:“如果你在人我之間沒有和諧,你就試着與物接近,它們不會遺棄你。”素芭在大自然的懷抱裏得到了溫暖和慰藉。小溪的微語、鳥兒的鳴唱、樹葉的輕響,還有不需要語言就能相互瞭解、相互喜歡的牛、山羊和小貓……它們延綿着愛的永恆,爲素芭輕輕地分擔着寂寞。

如果素芭的生活一直就在這樣寧靜的芬芳中持續下去,那就是很美好的童話了。可是,泰戈爾要寫的不是童話,而是真實的生活,現實的枝枝杈杈總是會在應當的時候扯你一下。比如搬家,比如婚事。素芭的父親因爲富有而遭到村人的仇視,他們不得不搬往加爾各答。可是素芭捨不得離開,這裏有她熟悉的大地母親,還有她喜歡的普拉達。在寫到素芭對普拉達的情感時,夾敘夾議的慣常筆法中加入了獨白式的古典浪漫幻想,素芭在虛擬的時空中確定自己的存在,藉以實現當下生活中難以達成的願望。

在此,不得不再次感嘆大師的偉大。即便讀到這裏,此後故事如何發展仍然難下定論。結尾多少是有些出人意料的,可仔細想想卻又在情理之中。結尾雖然只是簡單的兩句話,卻又展開了無限的可能性。於是我們停在那裏,覺得仍然未能從故事中走出。也對,誰能從真實的生活中走出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