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你一定會聽見的》的教案

教學目的:

《你一定會聽見的》的教案

透過對課文的學習,喚醒自己麻木的心靈,叫醒自己沉睡的耳朵,去聆聽大自然的天籟之音,去感受人世間的愛的和絃。

教學重點:

1、透過作者優美的語句和生動的事例,找尋你已經失去的或將要失去的純真心靈。

2、透過尋找聲音,尋找對生命的珍愛的方式。

3、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的意識。

教學難點 :

1、對聽見一詞的理解。

2、對習慣思維的突破。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

一、匯入 新課:

同學們,美國作家海倫·凱勒自幼失明,發出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呼喊,可見視覺對於人類來講是多麼的重要!還有一種感覺對人類同樣重要那就是聽覺。是如泣如訴的二胡,使瞎子阿炳的世界充滿陽光;是琅琅的讀書聲使冬天的校園也充滿了生機;是媽媽的一句關心的話語使你傷感的心不在失意可是,有的同學由於平時的生活中粗心大意,忽略了大自然的各種美妙的聲音,是我們本應該豐富多彩的生活缺乏生機活力,珍惜自己的聽覺吧,同學們,只有你會聽,你的生活纔會更加充實。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你一定會聽見的》

二、學生自學課文:

思考:

1、文章寫了哪些聲音,請列出來。

2、選取其中的一種或幾種聲音,寫出你的感受,(也可以寫文中沒有卻又是你聽見的聲音)。

3、選出你最喜歡的語句,並說出你喜歡的理由。

4、文章一開頭寫了很多聲音的目的.是爲什麼?我們從文中學到了哪些有關聲音的知識;用心聆聽聲音給我們帶來了哪些益處,否則,給我們帶來了那些壞處/

三、整體把握課文:

A、關於課文內容與結構:

18段:作者向我們展示了豐富多彩,奇妙無窮的各種聲音。

9 段:聲音對於我們生活的意義:

正面:會聽,有選擇的聽,可以在聽中成長;

反面:喪失了聽的能力,內心世界的封閉和退縮,就象一個木頭人。

結尾:做聲音遊戲,體會奇妙的世界。

B、爲什麼寫聲音從無聲寫起?

從這樣細小的聲音平常所謂無聲入筆,那麼世界上的一切聲響也就無不在可聽到之列了。

C、你以爲文章的主題是什麼/

用心聆聽聲音,聲音就會構成一個豐富美妙的世界,得到很多樂趣。

D、關於本文使用的人稱:

全文采用第二人稱,讀者容易獲得認同感。閱讀時,我們彷彿感到作者在和我們談心,親切隨和,娓娓道來。

E、關於本文的語言技巧:

本文的語言活潑風趣,優美形象。

②運用排比,增強了文章的表達效果。

③文中運用了排比、反問、設問等多種問句,不斷的激活讀者生活體驗,引發讀者的思考。

四、 拓展以及延伸

(1)、你能想象出哪些無聲的聲音?請描寫出你所想象的畫面。

(2)、假設除夕夜你聽到了遠方打工的姐妹寄來的音像製品,你的感覺是怎樣的,請做表述。

(3)仿寫:以《你一定也會看見的》爲題進行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