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反思

《你一定會聽見的》教學反思

在《你一定會聽見的》的整個教學過程中,沒有熱烈的局面,沒有激昂的話語,偶有“出彩”的發言,但極少有“此起彼伏”的態勢,地道是在預設的教學環節中恬靜地度過的。

《你一定會聽見的》教學反思

這樣一節沒有十足地動起來、熱鬧起來的語文課,算得上勝利完成教學任務了嗎?在接下來對教學過程的回放和論述,就是我在教學實踐中得來的思索和回答。

在匯入中,我設計了兩個環節,先讓同學靜靜地聆聽自身周圍常有卻往往被忽略的聲音(比方呼吸聲,心跳聲等)。然後播放課文開頭三段提和的三種細微得幾乎可以忽略的聲音的圖片,引發同學考慮:你聽見了嗎?以此激活同學的生活體驗,進入本課學習的情境。在這個過程中,同學只需靜靜地聽,靜靜地看,靜靜地想。

接下來是同學與文字對話的過程。同學透過自讀初步感知文意,感受語言的形象生動。教師透過預設幾個問題“聽什麼——爲什麼聽——如何聽”,以一個最簡單自然的考慮邏輯,順利地協助同學理清了文章的思路。

最後是拓展延伸局部。同學透過做聲音遊戲,體驗聲音的微妙。遊戲很簡單,同學把玻璃紙揉成一團,然後側耳聆聽玻璃紙緩緩舒展的聲音,並充沛發揮自身的想象,然後寫下自身聽到的聲音和獲得的感受。這個過程,教室裏只有玻璃紙舒展時發出的“嚓——嚓”聲,以和“沙——沙”的寫字聲。

40分鐘就這樣平平淡淡地結束了。上完這節課,我心中沒有太多的激動,但同學靜靜地聽,靜靜地看,靜靜地想,靜靜地寫的那種專注的神情卻在我的腦海裏不時地重現,揮之不去。我不敢說這是一節精彩的語文課,但我相信,這是一節真真實實、實實在在的語文課。同學學會了品味語言,學會了用心傾聽,學會了表達自身的感受,這就達到了教學預設的目標。

結合備課,我悟出了,平淡的課堂更需要精心的設計,纔不至於教學內容空洞,課堂沉悶乏味。平淡的課堂需要一條貫穿始終的引導同學的主線,教師在課堂上才幹從容不迫地充任引導者,真個教學過程才幹非常流暢地完成,最終取得水到渠成的效果。這條主線的設計還要注重啓發同學的思維,激活同學的感受。這樣,課堂平淡的`背後有了同學思維火花的噴發,內心熱情的燃燒,平淡的課堂纔不至於枯燥。在《你一定會聽見的》優秀教案中,我用“你聽見了嗎——你一定會聽見的——我聽見了……”這條主線,把三個教學步驟緊密地連綴起來,在這條主線的牽引下,課堂教學的效果還是比較理想的。

“平平淡淡也是真”,是我反思《你一定會聽見的》後得到的最真切的感受。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課都適合這樣上,有些課該熱烈的時候還得熱烈,該激昂的時候還得激昂,但在熱烈與激昂之後,我們同樣必需反思,同學在熱烈與激昂中學到了什麼,感受到了什麼。

標籤:教學 反思 聽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