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核舟記》優秀教案

教學設想:

《核舟記》優秀教案

古文學習重在積累。從古今詞義的變遷到古今句式的差異等等,引導學生在這些方面有意識地做些積累工作,對於提高學生的古文閱讀理解能力很有幫助。

本文的顯著特點是:作者在完整而深刻地理解雕刻家藝術構思的基礎上,合理安排材料,運用簡練生動的文字再現了“核舟”的形象。掌握這個特點,是成功地實施教學的關鍵。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積累一些文言詞語、句式。

2、瞭解我國古代藝人高超的雕刻技藝。

過程與方法:

1、學習掌握本文運用說明和描繪相結合的筆法。

2、理清文章的整體思路,探明主體部分的說明順序。

情感態度價值觀:

文章生動介紹了明末雕刻藝人王叔遠高超的雕刻技藝和獨特的才華,熱情頌揚了我國古代民間藝人的藝術成就。學習它,有助於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的感情。教學重點:

1、幫助學生樹立起關於核舟的空間概念,把握文章的說明順序。

2、品味語言,真切感受本文觀察細緻、描寫生動的特點。

教學難點:

探究課文主體部分按照空間順序說明事物的方法。

教學方法:

1、讀想法。這是一篇實物說明文,要使學生一邊讀一邊想像核舟各個部分的樣子直到最後在眼前出現它的完整形象,最好的方法是讓學生繪製示意圖。按照課文內容,一步步把核舟的簡單示意圖畫出來。這樣做,既熟悉了課文內容,又把握了核舟上各種景物及人物的空間位置,弄清了作者的寫作順序。

2、發現法、探究法。引導學生學習運用“發現法”閱讀,便於整體感知文意;在學生繪製核舟示意圖、理清文章寫作順序後,引導學生探究爲什麼寫舟的正面不是按照“船頭→中間→船尾”的順序寫,而是按照“中間→船頭→船尾”的順序。

3、點評法。文章除了說明外,不乏生動傳神的描寫。篩選文中寫人物情態的語句,引導學生仔細閱讀、品味這些生動傳神的描寫。

課時安排: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掃清字詞障礙,整體感知課文。

2、講讀課文第一段。

教學內容及步驟:

一、匯入新課

稀世珍寶明代桃核舟“蘇東坡夜遊赤壁”在寧波被發現的'消息傳出後,成爲文物界、收藏界的一大新聞。據專家鑑定,這是迄今發現的世上僅存的明代果核雕刻品。(這一則新聞出現在1995年10月27日《文匯報》上)今天,我們有幸一睹尊容,一同走進魏學洢的《核舟記》開開眼界。(板書文題)

二、作者及原作簡介

1.補充:其父魏大中曾任吏部都給事中(大致相當今中央部的辦公廳主任),因上疏彈劾當時掌握朝政的閹黨頭子魏忠賢,被捕下獄遭暗害。魏學洢扶樞還鄉,悲憤而死。他一生沒有做過官。

2.課文系節選,但只刪去一小段。被刪節的是:(上接“蓋簡桃核修狹者爲之”)魏子詳矚既畢,詫曰:嘻,技亦靈怪矣哉!莊列所載,稱驚鬼猶神者良多,然誰有遊削於不寸之質,而須糜(通“眉”)瞭然者。假有人焉,舉我言以復於我,亦必疑其遵,乃今親睹之。由斯以觀,棘刺之端,未必不可爲母猴也。(下接課文字句)

[說明]只述此段大意,但要強調作者的“詳矚”(細緻觀察)精神,非此則不能成此奇文。

三、朗讀全文

1.正音並標段號。

2.帶領學生從第2至5段中劃出以下話語以顯示作者的說明順序:

舟首尾長——中軒敞者——一船頭———舟尾——船背

3.教師範讀全文。

4.學生齊讀全文。

強調要用一字一頓的方式,切實掌握字的讀音和意義,不要求讀出語氣。

〔說明]這種讀法適用於生僻字多而虛詞較少的說明文。在大體熟悉其字句後,再劃分節奏爲好。

四、講解第一段。

1.指名一位學生試讀全段,仍用一字一頓讀法;教師再領讀一遍,讀出節奏。

2.講詞語:

①“爲”,是一個用得相當廣泛的動詞,可以說“爲學”“爲文”。這裏指雕刻。

②“罔不”,是常用語彙。問學生“罔”可用哪個字來替換(“無”)。這是作者有意使用古語。

③“因勢”“象形”可以讀斷,即“因其勢而象物之形”。“象”是動詞,摹擬的意思。

3.概括本段內容(用討論方式)。

①讚揚雕刻家王叔遠的高超技藝(板書加圈字,下同);

結合課文:徑寸之木,極言原材料之小/宮室。…??木石,極言雕刻範圍之廣;“因勢象形,各具情態”極言技藝之精。)

②交代贈核舟事。

(可以問學生“蓋大蘇泛赤壁雲’可否省去不寫,並讀一遍以示省去後上下文仍然連貫。只是於文義影響甚大,使下文即第2至4段內容失去依託。)

由上述內容引申出本段有提示全文的作用。

五、簡介蘇武遊赤壁一事

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年),蘇武被誣以詩誹謗朝廷,下獄。出獄後貶爲黃州團練到使,實際是流放;但他以讀書和遊覽自娛,表現了曠達的胸襟。元豐五年他曾兩次到黃州城外的赤鼻礬遊玩:一次是農曆7月16日,一次是農曆10月15日。並寫下著名的前後《赤壁賦》。下文說的“清風徐來,水波不興”’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正是蘇武在這兩次遊覽中未後見到的景象,是膾炙人口的名句。

雕刻品“核舟”就是用文壇上的這個掌故作題材的。

六、佈置作業:

預習課文第二至四段。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講讀課文第二至四段。

教學內容及步驟:

一、複習匯入

二、誦讀第二段

此段和以下兩段的基本教學程式是:

①學生用一字一頓方式齊讀一遍,教師按節奏領讀一遍;

②解釋詞語,概括段意。

③練習背誦,並在試背過程中作誦讀指導

④以提問方式外導學生弄清雕刻家的藝術構思。

(以下只寫解釋、指導和提問的內容,不寫過程。).

1. 解釋和指導:

①首句讀法:“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

②按這樣的順序記誦:舟首尾——艙。艙上篛篷——旁開小富。

窗啓——雕欄。窗閉——見字。

2. 提問:

①“山高月小”等四句爲什麼膾炙人口?

(這正是在船上所見到的景象,一寫水上,一寫江邊;一寫秋景,一寫冬景,語言精煉而形象生動。)

② 雕刻者刻此16字,有什麼意圖?

(借文壇掌故暗示舟在赤壁附近的江上。)

三、誦讀第三段。

1.解釋和指導:

①讀法:“中/峨冠/而多髯者/爲東坡”;“珠/可歷歷數也”。

②注意層次:首句寫三人的相對位置;第2至5句寫蘇、黃;

第6至7句寫佛印(“總一分”式寫法)。

2.提問:

① 雕刻家是用怎樣的方式讓人識別這三個人物的?

(“峨冠多髯”是蘇武的外形特徵;佛印是和尚,一望而知;餘下一人可誰知是蘇軾的好友黃庭堅。)

② 爲什麼雕刻家選用了“共閱手卷”這個細節?

(聯繫泛舟的背景來看這個細節,是足以表現人物的閒適生活和曠達胸襟,這正是雕刻品的主題。〕

四、誦讀第四段

1.解釋和指導:

①“橫臥”:橫放。楫橫臥,以示不用。

③ 讀法:“其人/視端/容寂”。“端”,正。

④ 也是“總一分”式寫法:前兩句總寫,以楫定位,故先出楫。後兩句分寫,先出居右者,後出居左者。

2.討論:舟子只能算陪襯人物,爲什麼把他們的表情動作刻得如此細緻?

(雕刻品是靜止的,但“泛舟”的主題卻要求給人以動的感覺。從揖“橫臥”和兩個舟子的自在神態可以看出,這時候的船正爲《後赤賦》上說的是“放乎中流,聽其所止而體焉”,這就有了動的感覺了。再加上居揖右那個舟子的“嘯呼狀”,還可以想像出此時江上有風,風助船行,“泛舟”的意味更濃。)

五、連貫誦讀

第2至4段(過程略)

六、佈置作業:

背誦第2至4段。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

1、講讀課文第五、六段。

2、總結全文。

教學內容及步驟:

一、複習匯入

二、學生自讀第五段

1.齊讀一遍後,先解釋“題名”加“篆章”是我國書、畫、雕刻作品的慣例,有防假冒的作用;然後就內容提出一些小問題(如有哪些字,什麼顏色,清晰度如何)讓學生作答,以加深印象。

2.讀《前赤壁賦》開頭:“王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再讓學生對照“題名”,看看有何異同。

(雕刻家刻此作品也是在“壬戌”之秋,這也許是一種巧合,但無論如何也可從中看出雕刻家對蘇軾當年的遭遇是感慨很深的——由此自然過渡到下一步。)

三、小結雕刻家的藝術構思

學生討論後,歸納要點如下:

1.原材料桃核“修長”,宜刻成舟形。關鍵是“泛舟”的主題要求將遊覽的全過程集中到“核舟”上 。

2.蘇軾是主要遊覽者,但必有同遊者,由此而想到蘇軾在黃州時過從較密的黃庭堅和佛印;再將蘇軾當時的閒適和曠達心情集中到與黃“共閱一手卷”上來,使主題思想變得極其鮮明。

3.借蘇軾前後《赤壁賦》中的名句點出遊覽地點和舟四圍的景色,使“核舟”的藝術空間顯得極其廣闊。

4.透過“一楫橫臥”點明船在隨水飄流,靜中有動。

5.舟子“嘯呼”,使人感到江上有清風徐來;佛印“矯首昂視”,使人感到四周景色在不斷變化,也是靜中有動。

四、學生自讀第六段

讓學生合上書本,想想:假定自己看過這樣一件藝術品,最後還想說些什麼。

〔說明〕這是一道開放性的討論題,鼓勵學生自由發言,不拘一格,如能涉及被刪節的原文內容,應予表揚。

討論後可歸納如下:①統計數字承第2至5段,極言細節之多;②‘借不盈寸”承第1段“徑寸之木”,又承第2段“八分有奇”,極言原材料之小;③自然匯出讚語“技亦靈怪矣哉”,點明全文中心。

五、小結寫法

——按空間順序安排材料

討論後歸納成三點:

(1)正面是藝術品的主體,反面是附文,所以先寫正面後寫背面;

(2)舟長是整體,前、後、中是部分,所以先寫整體後寫部分;

(3)中間帶有背景性質,船頭是主題所在,船尾是陪襯,所以先寫背景,次寫主題,最後寫陪襯。

六、佈置作業:

1、完成本課《與課堂同行》。

2、預習下一課。

標籤:核舟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