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最後的長春藤葉(蘇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

 一、匯入:我們知道阿基米德曾經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將翹起地球。”同學們,你們相信嗎?同樣是一片普普通通的葉子,確決定了一個人的生與死,今天我們來學習《最後的長春藤葉》,來看看到底是怎樣的一片葉子能夠有如此的力量?

二、簡介作家及其創作情況

歐亨利(1862-1910),美國作家,以其衆多的作品及作品的巧妙構思和幽默贏得了世界範圍的讚譽,成爲美國獨樹一幟的傑出短篇小說家。與法國的莫泊桑、俄國的契訶夫並稱爲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家。其代表作爲《麥琪的禮物》、《警察與讚美詩》等。

三、整體感知: 

  按小說情節的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可分爲四個部分。請概括各部分的大意。 

開端(第1至11節):寫年輕畫家瓊珊不幸被感染肺炎,生命垂危。 

發展(第12至36節):寫瓊珊不聽勸慰,望葉等死。 

高潮(第37至50節):不落的藤葉使瓊珊重又燃起了生的慾望。 

結局(第51至55節):瓊珊脫離險,貝爾曼病逝。揭示葉子不落的謎底。

四、把握時間線索及人物情節

  請找出時間線索與人物、情節的對應關係。 

十一月:瓊珊病倒;一天早晨:瓊珊病重;這天夜裏:貝爾曼畫常春藤葉;第二天早晨:瓊珊病危,貝爾曼生病;第三天天色剛明的時候:瓊珊病情轉好,貝爾曼被送到醫院;第四天:瓊珊脫離危險,貝爾曼在醫院去世。|整個故事發生在四天裏。  

五、分析精彩片斷

1、小說最震撼人心的是哪一個情節?說明原因。 

    應該是小說的結局部分,因爲這一部分寫到蘇艾的揭謎:老貝爾曼的死,換來了最後一片葉子這幅他追求終生的傑作,而正是這幅傑作喚醒了瓊珊對生的渴望。 

2、試問小說的結局有怎樣的特點?能找出前面的伏筆嗎? 

歐亨利式的結尾。歐亨利在短篇小說的藝術處理上最大的特點就是“小說的意外結局”。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讀者眼看着情節似乎明明朝着一個方向發展,但結局往往來了個出其不意。 

3、最後一片葉子與瓊珊有怎樣的關係?爲什麼最後的藤葉能挽救瓊珊的生命? 

    最後一片葉子關係到瓊珊的生死。葉子是希望的象徵,如若葉子落了,她也就給自己找到了放棄抗爭的理由;當然,只要葉子不落,她就有所期待,有所抗爭,在最後一片常春藤葉的鼓舞下,重新振作起來,直到康復。 

4、爲什麼說貝爾曼畫的最後一片藤葉是他的傑作? 

因爲這片葉子給予的病人生的希望和信念,表現了普通人之間的無私和情意,閃爍着人性的光輝。 

5、貝爾曼畫常青藤本應是小說的重要情節,作者卻沒有實寫,這樣處理有什麼好處? 

    作品沒有實寫這一情節,使得小說產生出人意外的效果(歐亨利式結尾),也給讀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間。我們可以想象,那個風雨交加的夜晚,老人是怎樣冒雨踉踉蹌蹌爬到離地面二十來英尺的地方,顫抖着調拌黃色和綠色,在牆上施展他從未施展的藝術才能,同時也毫無保留地獻出了生命。 

6、貝爾曼是小說的主人公,作品集中寫他的只有兩處,試分析這個他怎樣的人? 

    初見貝爾曼時,作者透過外貌描寫告訴我們:貝爾曼是一個性格暴躁、酗酒成性、牢騷滿腹、鬱郁不得志的老畫家;又透過語言描寫,當他得知瓊珊的病情和“白癡般的想法”後,“諷刺地咆哮了一陣子”,寫出他的善良和同情心。再見貝爾曼時,貝爾曼已經身體虛弱,病了兩天就去世了。貝爾曼是因爲冒雨畫最後一片葉子,得了肺炎而去世的。他的崇高愛心、自我犧牲精神由此得到了展現。我們看到了貝爾曼平凡的甚至有點討厭的外表下有一顆火熱的愛心,雖然窮困潦倒,卻有無私關懷、幫助他人的內心,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價。作者藉此歌頌了窮苦朋友相濡以沫的珍貴友情和普通人的心靈美。 

六、板書

  貝爾曼:初見印象性格暴躁、酗酒成性、牢騷滿腹、鬱郁不得志

          實際性格:崇高愛心、自我犧牲精神,無私關懷、幫助他人

  主題:葉子:人性美 心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