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沉與浮》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範文(通用5篇)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沉與浮》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範文(通用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沉與浮》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範文(通用5篇)

《沉與浮》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1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感知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現象,學會用簡單的圖標來表示物體的沉浮。

2、探索調節物體沉浮的方法。

3、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思維,發展幼兒探索求知的精神。

活動準備:

1、各種試驗材料(乒乓球、積木、空瓶子、鑰匙、橡皮泥、小石頭、釘子、樹葉、小碗、磁鐵、筆、紙)若干。

2、幼兒每四人合用一張操作檯,另備水槽、托盤各一隻。

重點與難點:

探索、發現使物體沉或浮的不同方法。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景。

幼兒聽音樂進實驗室,看到各種試驗材料,激發幼兒的操作慾望。

二、幼兒嘗試

(一)教師提出嘗試題:把這些物體放入水中,你會發現什麼?

1、幼兒嘗試

2、得出結論:有的物體漂(浮)在水面上,有的物體落(沉)入水底。

3、教師總結(演示課件):象乒乓球、積木、空瓶子在水中的現象叫做浮,象鑰匙、橡皮泥、小石頭、釘子在水中的現象叫做沉。

(二)教師提出嘗試題:如果用向上的箭頭表示浮,用向下的箭頭表示沉。這些實驗材料該用什麼符號表示呢?(插塑、紙、梳子、牙刷、電池、鉛筆、小刀、橡皮)。

各組幼兒進行嘗試猜測,並在紙上畫好對每一種材料沉或浮的猜測結果。

教師總結(演示課件),驗證幼兒猜測的正確與否。對不同意見(如同一種物體,有的幼兒認爲沉,有的幼兒認爲浮)透過實驗驗證,統一認識。

(三)教師提出嘗試題:怎樣讓浮的物體沉下去?讓沉的物體浮上來?

1、幼兒嘗試

2、得出結論:往空瓶裏裝水,把鉛筆拴在石頭上。可以讓浮在水面的空瓶子和積木沉下去;把橡皮泥捏成小船,把釘子放在積木上,可以讓沉入水底的橡皮泥和釘子浮上來。

3、教師鼓勵幼兒嘗試不同的材料和方法。

(四)教師提出嘗試題:

1、故事:小明在樹林裏踢球,不小心球踢到樹洞裏去了,樹洞很深,小明夠不上來,他多着急呀,誰來幫他想個辦法呢?

幼兒嘗試回答:往樹洞裏灌水球就浮上來了。

教師演示課件,驗證答案。

2、有一堆摻有麥糠的小麥,怎樣儘快的把麥糠和麥粒分開?

幼兒嘗試回答:把它們放入水中,浮在上面的是麥糠,沉入水底的。是麥粒。

教師演示課件,驗證答案。

(五)教師提出嘗試題:沉與浮在我們的生產、生活有哪些應用?

幼兒嘗試回答:救生圈的應用、淘米做飯時的應用以及在輪船、潛水艇上的應用等。

教師總結(演示課件):

沉浮現象與人們的生產、生活密不可分,它廣泛應用於工業、農業、國防等領域,能爲人類做許多事情。

活動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觀察,還有哪些物體是利用沉浮的原理製成的。

《沉與浮》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2

活動設計背景

新《綱要》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繫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爲科學探索的對象。而水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我們每天都離不開它,正因爲水與我們生活的密切性,小朋友很早就接觸並認識了它,幼兒天生喜歡玩水,在玩水的過程中,發現了很多有趣而又新奇的現象。因此,我選擇了物體在水中的沉浮這一科學活動。

活動目標

目標一: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

目標二:初步瞭解物體的沉浮現象

目標三:培養幼兒的團結協作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瞭解物體的沉浮現象

教學難點:把下沉的浮起來,把浮起的沉下去

活動準備

大水盆6個,籃子12個,紙、幹木塊、石子、釘子、塑料杯子、樹葉、乒乓球、實心球、硬幣若干

活動過程(活動過程的表述不必詳細到將教師、學生的所有對話、活動逐字記錄,但是應該把活動的主要環節很清楚地再現,即開始環節、基本環節、結束環節、延伸環節。注:重點表述基本環節)

一、請小朋友們猜一猜,這些東西哪些會浮起來,哪些會沉下去。(設定懸念,引發幼兒好奇心)

二、操作,請小朋友們把桌上的東西放在水盆裏,看看結果和自己想的是否一樣

三、請小朋友們把沉與浮的物體分別放在兩個籃子裏,然後告訴別組的小朋友和老師,哪些下沉了,哪些是浮着的。(紙、幹木塊、塑料杯子、樹葉、乒乓球是浮着的,石子、釘子、實心球、硬幣是沉下去的)

四、爲什麼有的沉下去了,有的卻浮起來了呢?

五、請小朋友們利用籃子裏的東西互相想一想怎樣才能把浮起的沉下去,把沉下去的東西浮起來(把紙用石子壓住,把硬幣放在塑料杯裏………。)

六、請小朋友們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找一找,還有哪些東西會沉下水底,哪些會浮上水面。

教學反思

“沉與浮”這個活動設計來源於幼兒的一個突然發現。活動緊密圍繞“沉浮”這個有趣現象而展開滿足幼兒的好奇心引發探索慾望。本次活動始終以幼兒爲主體,讓幼兒運用已有的經驗對物體的沉浮進行猜想和判斷,讓他們主動建構知識經驗,在此基礎上讓幼兒玩一玩來驗證自己的猜想,探究物體沉與浮的原因,獲取與物體沉浮相關的知識經驗,並透過自己的動手操作,改變物體的沉浮。在本次活動中,我爲幼兒提供了豐富的材料,爲幼兒發展開渠。活動內容能夠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爲幼兒的發展引路。

《沉與浮》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3

活動目標:

1、感知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現象,探索改變物體沉浮的方法,嘗試用簡單的圖畫記錄觀察和探索的結果。

2、積極思考,大膽操作和用語言較完整連貫地表達自己的意思。

3、體驗科學探究活動的樂趣以及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每組一大盆水、一塊擦手毛巾。

2、每組一個筐,內有雪花片、泡沫、硬幣、棉籤、圓鐵片、塑料瓶、鐵釘、記號筆若干。

3、個人記錄表每2人一張。

重點難點:

探索改變物體沉浮的方法,培養幼兒科學探究的能力。

活動過程:

一、匯入部分。

創設情境,提出問題,激發幼兒的探索慾望——怎樣幫助螞蟻過河?

(幼兒開動腦筋:游泳圈、小船等)

二、基本部分。

1、引出沉與浮的概念,認識沉與浮的標記

師:爲什麼游泳圈可以幫助小螞蟻呢?出示沉與浮的標記,指導幼兒如何畫標記。

2、幼兒動手操作進行探究——尋找幫助小螞蟻的方法

是不是和你們猜的一樣呢?老師這裏有一張記錄表,等一會請小朋友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把這些材料放進水裏一個個試一試,2個人一組,一人記錄,一人操作。

幼兒操作,教師觀察指導。

3、集中分享探究結果。

請一組幼兒講解記錄結果。

師小結:小朋友們都觀察的很好,雪花片、棉籤等會浮上來,圓鐵片、硬幣等會沉下去。

4、引導幼兒探索改變物體沉浮的方法。

探究:藉助輔助材料改變物體沉浮的方法。

幼兒探索,教師指導。

5、展示幼兒探索結果。

請個別組幼兒講解自己的探索結果,教師進行總結。

三、結束部分。

安全教育,引導幼兒不要玩水,學會自救。

師:小朋友們真棒,在你們的幫助下,小螞蟻已經上船了。水有很多神奇的力量,但是水太大了,也會給我們帶來危害,所以我們不要到河邊玩水,遇到危險的時候,我們可以用游泳圈、盆、木頭等物品自救。

《沉與浮》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4

活動目標:

1、在探索活動中知道哪些東西放在水裏是沉的,哪些是浮的。並能用↓、↑記錄結果,表示上浮和下沉。

2、在感知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現象的基礎上,嘗試探索改變物體沉浮的不同方法3、能專心傾聽別人講話及大膽講述自己的操作過程與結果。

活動準備:

1、教學試驗材料:各種能沉、浮的物品(玩具、小木塊、勺子等),大容器7個、記錄表等。

2、科學術語及詞彙:沉、浮。

活動過程:

一、猜測活動:

1、師:今天我們班來了許多物品寶寶,這些物品寶寶想到水裏游泳,你們猜猜看會怎麼樣呢?(出示沉↓、浮↑卡片)2、師:你們說有的會沉,有的會浮,我也不清楚,那我們就把玩具扔進去看看呢?

3、讓幼兒大膽猜測其餘物品寶寶的沉浮現象。

二、幼兒操作活動:感知“沉”、“浮”現象。

1、第一次實驗:幼兒把物品放進水裏,看看結果和自己的猜想一致嗎?。

2、第一次記錄:記錄猜想和實驗的結果。

3、交流:幼兒相互交流第一次猜測和實驗結果,探索自己的猜測和實驗結果是否一致。

三、探究用不同的材料使下沉的物體浮起來。

1、這些物品寶寶,他們在水裏有的是沉的、有的是浮的,現在老師要請你們去玩一玩,動動你們的小腦筋,你有沒有辦法使原來沉在水底的東西浮起來,使浮起來的東西沉到水底?等玩好的時候啊,再把你的方法告訴我們。

2、幼兒操作改變物體的沉浮,鼓勵幼兒嘗試不同的材料和方法3、你用什麼辦法讓沉下去的東西浮起來的?成功了嗎?

幼兒:沉下去的東西請沉的東西幫忙會沉下去,要請浮的.東西幫忙纔會浮起來教師小結:浮的東西可以幫助沉的東西浮起來;沉的東西可以幫助浮的東西沉下去,而且和物體的輕重、大小有關四、經驗遷移水有很多神奇的力量,但是水太大了,也會給我們帶來危害,發大水的時候(圖片),我們周圍的東西都沉到了水裏,我們人也會沉到水裏了,這個時候,我們想什麼辦法可以使自己不沉下去而得救呢?(救生圈、腳盆、木頭、船等圖片)五、結束小結。

科學家很聰明的,他們運用水的神奇力量發明了船、潛水艇,可以使我們人在水裏走來走去,我們小朋友長大以後也可以發明一些在水裏沉、浮的東西。

《沉與浮》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5

一、設計意圖:

孩子們在遊戲及日常生活中,會發現一些奇怪的現象如船爲什麼會浮在水上走?爲什麼有些東西回會浮在水面而有些東西沉在水裏?等等,爲了使幼兒滿足幼兒的的好奇心,在探索身邊的的科學,接觸沉與浮的現象,並對沉與浮的現象做出簡單的分析、判斷和推理,因此設計了這個科學學習活動。

二、活動目的:

1、引導幼兒觀察、比較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現象。

2、引導幼兒積極思考,大膽操作和用語言較完整連貫地表達自己的意思。

3、引導幼兒嘗試用簡單的圖畫記錄觀察和探索的結果。

三、活動準備:

1、小泡沫板、石頭、玻璃珠、雪花片、小球、塑料瓶、操作盤放在桌子的中間。

2、記錄表、筆、水盆。

四、活動過程

1、教學活動的匯入

幼兒進入課室室後,坐在座位上。

老師:小朋友,我們來看看托盤中都放着哪些東西?

2、猜測物體沉浮狀態並記錄

老師:小朋友,請你們猜一猜,這些東西放入水中後,有哪些東西會沉到水底,有哪些東西會浮在水面上?

老師:請你把猜想的寫到記錄表上,記錄表已將托盤中的材料畫好,表示下沉,表示上浮。請你在相應的位置上畫上勾,等會我們再來比比,你猜的和操作結果到底是不是一樣的。

3、實際操作物體,並記錄沉浮狀現象。教師給予指導。

老師:小朋友剛纔都將自己的猜測記在了記錄表上,那小朋友的猜得到底對不對呢?請小朋友對照記錄將材料一個一個地放入水中,並將這個材料是沉還是浮記錄在記錄表相應的位置上。

4、幼兒對自己的實驗總結及與小朋友分享自己的實驗過程、實驗結果。教師給以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