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信的旅行》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信的旅行》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信的旅行》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

活動目標:

1、知道隨着科技發展,人類的資訊傳遞方式越來越便捷;

2、瞭解人類已有的多種資訊傳遞方式,願意選擇感興趣的方式進行資訊傳遞體驗;

3、透過觀察圖片、傾聽去了解話題。

4、知道人類智慧主導人類社會的發展。

5、激發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單元牆飾“信的旅行”中的圖片和調查表,鉛畫紙、筆、信紙、姓名貼人手1份,手機、電腦、IPAD若干(數量根據現有條件進行調整)。

活動過程:

一、回憶前經驗,引起討論資訊傳遞的興趣

1、分享調查表內容。提出要求:“同你身邊的小夥伴討論你的調查表,‘通信大調查’,看看還有哪些傳遞消息的好方法。”

小結:爲了把好消息分享給別人,我們想了很多種辦法傳遞消息。例如寫信、打電話、發微信等等。現在的我們可以把文字、圖片和視頻都傳遞出去。

2、提出新問題,引起討論興趣。“古時候的人如何傳信的?還有哪些我們不知道的好方法?”

二、講述圖片,初步瞭解資訊傳遞的發展史

1、展示古代資訊傳遞圖片,講述人們資訊傳遞的故事:“這幾張圖片來自牆飾‘信的旅行’,你發現了哪些讓你感興趣的傳信方式?”“這樣傳遞信件有什麼好處?”

小結:烽火臺是古代最重要的軍事防禦設施,一旦發現敵情,士兵便在烽火臺上點燃大火,告知後方需要出兵相助,但是傳遞資訊的距離有限,太遠了,後方會看不見烽火。類似這種看信號的傳遞資訊方式還有揮動旗幟打旗語,直到現在,船員還會使用這樣的方式,向對面的船隻傳遞;古代有聰明的人利用鴿子會飛且飛得比較快、會辨認方向等多方面優點,馴化了鴿子,在鴿子的腳上繫上信件,用以飛鴿傳書,但是鴿子只能帶字條之類的資訊,如果在途中鴿子發生意外,信件也會丟失;騎馬送信是古時候較常用的方式。古時候的郵局叫作“驛站”,騎手騎着馬一站接着一站的送信。但是如果中途遙遠、要送的東西太多的話,馬兒得跑好多天。

2、依次展示近代資訊傳遞圖片,配圖講述人們資訊傳遞的故事。提問:“人們在做什麼?爲什麼要這樣做?這樣的方式有什麼好處?”

小結:人類的交通工具發展以後,信件可以從一個郵局集中,然後透過貨車、飛機、列車送到很遠很遠另一座城市的郵局,郵遞員把郵件分好以後騎車送信;如果有一件事情人們想立刻讓遠方的人知道,則可以打電報。電報是一種最早用電的方式來傳送資訊的、可靠的即時遠距離通信方式。後來西方人發明了電話,人們對着話筒發出語音,電話線能把語音變成電流傳送到遠方,傳遞資訊的方式變得及時且簡單易懂,一直到現在,我們都還在使用電話。到了現代,人們發明了互聯網,發明了電腦、智能手機,人們運用各種軟件把聲音、圖片、視頻即時傳送,因此,利用互聯網進行資訊傳遞是現在人們的.首選方式。

三、選擇並操作某種資訊傳遞方式,體驗資訊傳遞的過程(實物操作)

1、選擇資訊傳遞工具。

展示筆、紙、手機、IPAD、電腦,討論它們是如何幫助人們傳遞資訊的;“這些是什麼?”“你現在想用誰來幫助你傳遞消息?”

2、幼兒自主操作。

如受到器材數量限制,請幼兒分組實踐。手機組、IPAD組、電腦組和紙筆組。手機運用發資訊功能,IPAD運用微信、QQ等功能,電腦發E-mail,紙筆則直接用鉛筆在信紙上進行塗寫。

四、想象表達未來資訊傳遞的方式

1、討論未來的資訊傳遞方式:“你覺得未來還會出現新的資訊傳遞方式嗎?如果你是科學家,你想發明什麼樣的資訊傳遞工具或者方法?請你來畫一畫。”

2、幼兒將作品集中展示交流。鼓勵幼兒大膽說出心中想法:“你爲什麼這樣設計?它可以幫助我們的生活有哪些變化?”

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回家後在父母協助下利用互聯網蒐集自己最喜愛的資訊傳遞方式的詳細介紹和發展歷史,製作成“我最感興趣的資訊傳遞方式”小報帶來班級交流。

活動反思

一、備課的重要性

信是人類用來交流思想的一種表達方式,也是人類生活中的一種重要的交流工具。爲了把課上好,筆者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主要是蒐集有關的資料和參考、模仿名師的教學設計。備課,主要從備課標、備教材、備教參和備學生這幾方面着手。

結合教參、課標,筆者把這節課的教學目標定爲:1.瞭解一封信從寄到收的幾個主要環節,體會郵政人員在其中付出的辛苦,從而萌發出要尊重他們及其勞動的情感;2.學會正確地書寫信封,瞭解關於寄信的一般常識;3.瞭解通信中的一些規則,養成自覺遵守通信規則的意識和行爲。但是,要讓學生清晰地瞭解信從寄到收的七個主要環節,並體會郵政人員在其中付出的辛苦,單靠老師講,學生的印象並不會深刻。因此,筆者就上網查閱了有關視頻,利用視頻匯入,來展開信的旅程。在備學生方面,一方面爲了減少解釋“郵編”“郵票”這類詞語而影響教學時間,筆者事先吩咐學生回家查閱“郵編”“郵票”的意思,並瞭解自家及學校的郵編號碼,從而減少課堂教學時間在這些方面的費時。另一方面,學生在以往的生活中,對“信”只是有朦朧的經驗,極少數同學知道信封的寫法。因此,筆者在《信的旅行》一課的教學中主要從“信的旅行”“信封的寫法”“信的種類”和“通信法規”這四個教學要點着手,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都涉及“信封的寫法”。同時,教學語言的組織及銜接,都必須經歷過上五次的練習,才能做到熟記於心,對教學過程有一個統領掌控,即使在教學過程中要對教學環節進行一定程度的修改也不會手忙腳亂。

在不足方面,筆者也對學生深感抱歉,在佈置了學生回家查閱“郵編”“郵票”的同時,竟忘記了通知學生明天上課帶上《品德與社會》書以及同步的`學習資源包,以致造成了教學設計中所需要用到的學習資源包這一環節只得在課前5分鐘匆忙地對需要資料進行拍攝,插入到課件中,展示效果也不佳,以致大部分學生在這一學習環節中都處於迷茫狀態,耽誤了不少教學時間。

二、教師心態調整的及時性

“生活即課堂,課堂即生活。”《品德與社會》課程,更要體現出這一主旨。針對小學生對於寄信、郵政工作的認識比較單一的情況,在課堂教學中,我開展課堂有效的活動爲基礎,如交流分享旅遊想法,觀看視頻,幫樂樂寫信封、聽郵遞員叔叔介紹郵票等活動,豐富學生對寄信、郵政工作的感性認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前,筆者對自己所設計的各個教學環節層次清晰,從寄信的環節,引出教會學生如何填寫信封。雖然筆者在這已經綜合性地運用了多種資料,但要能達到本課的教學目標,仍然有所難度,尤其是填寫信封這一環節中。一方面,是筆者高估了學生對寫信封的生活經驗感受,也高估了班上學生默讀習慣的養成,直接讓學生默讀課本第34頁的內容後填寫信封;另一方面,也是筆者對環節設計考慮的不充分導致,應該直接讓學生齊讀課文再進行填寫,這樣效果會更佳。

正因爲這樣的情況,課堂教學時間的耗費由此而生。在這裏,筆者的心態也開始焦急起來,只能拿出中午臨時設計的信封粘貼在黑板上再進行講解。但更糟糕的是,似乎在講解時筆者也沒有控制好自己的語速與語氣。雖然在課後筆者在詢問帶班老師和學生時也並沒得到相應的反饋,但這點筆者以後還是得注意的,畢竟這個環節正是這一節課的教學重點與教學難點所以。因此,要學會及時性地調整心態,對後續的教學非常重要,它不僅影響到教師自身的上課態度,也會影響到學生對後續學習的心態。

三、捕捉並利用課堂生成問題的關鍵性

這是筆者第一次以老師這一身份來上課的課堂,在進行課堂教學及教學反思地過程中,及時捕捉並利用課堂生成問題這一行爲,更加地讓筆者深感其重要性和關鍵性。在這節課中,最令筆者驚喜的是學生所表現出來的回答活躍、善於思考。當筆者以爲“掛號信”非常易於理解時,在提問的學生當中,有好幾個學生提出:“掛號信”就是好像醫院那樣,可以先掛號,可以先預約。如何地把學生把對“掛號信”的認識重新引回到郵局,並引出下一環節的通信法律法規,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筆者便讓學生對“掛號信”一詞進行拆分,逐字逐字地進行理解,並解釋在運信的過程中,可以到郵局查閱“掛號信”處於旅程的哪一環節中,從而引出在衆多環節中容易發生意外,最後引出與通信有關的法律法規的重要性。這也給予筆者以一個教訓,以後課前必須要充分考慮地課堂上學生易於發生的問題,考慮要細緻,只有進行全面地考慮才能讓課堂教學到達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