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有關小學美術教案模板合集10篇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美術教案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有關小學美術教案模板合集10篇

小學美術教案 篇1

教學目的: 使學生學會變廢爲寶,養成平凡中求神奇的思維活動,進一步鞏固上節課的知識。 培養學生的歸納設計能力和養成良好的節約習慣。

教學重點:利用雞蛋殼的碎片質感來拼貼畫面,注意使畫面簡潔。

教學難點:作品構思巧妙,顏色自然搭配。

教學準備:圖片、範畫、示範用蛋殼,膠水、色紙、鉛筆、蛋殼,膠水、色紙。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匯入新課:

1、談話匯入

教師:雞蛋是我們每個家庭都離不開的一種營養品,一般情況下,吃完後我們就把蛋殼扔進垃圾筒裏去了。可是,如果我們把蛋殼洗淨,將裏面的一層內膜揭去,再把它們進行合理搭配,就可以組成一幅別緻、新穎的裝飾畫了。

板書:蛋殼碎片粘貼畫

三、講授新課:

1、欣賞範畫並思考:

(1)這幅裝飾畫貼的是什麼?是按什麼形式貼的?給我們什麼樣的感覺。

(2)這幅畫是按什麼貼的,感覺怎樣?

2、欣賞教師範畫:

(1)用線表現的物象簡潔、清晰、明快

(2)用面來表現的物象渾厚,有一種整體的美感

3、教師示範製作步驟:

(1)根據設計選彩紙

(2)設計稿

(3)均勻粘貼碎蛋殼

4、請學生嘗試一下蛋殼粘貼技能

四、佈置作業:

運用不同的顏色蛋殼碎片,用膠水塗在色紙上粘線貼面,做一幅漂亮的裝飾畫

五、學生製作,教師巡視指導

六、展示、小結、下課

小學美術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知識性目標:利用色彩、粗細、疏密、節奏不同的點、線及細小的形狀、創造性地表現不同的雨及雨中的情景。

情感性目標:嘗試體驗下雨給人與動物帶來的不同感受。

能力性目標:鍛鍊學生以動作、線條再現情景的能力。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回憶下雨的情景,感受人間親情、友情以及人與自然的關係。

教學難點:用色彩、粗細、疏密、節奏不同的點、線及細小的形狀、創造性地表現不同的雨,表達自己不同的感受。

教具準備:雨的詩歌、〈小雨沙沙〉歌曲磁帶、學生範作。

教學過程:

一、 兒童歌曲〈小雨沙沙〉匯入。

學生跟着樂曲邊唱邊做動作(一年級音樂課已教過這首歌)

二、引導學生討論歌曲裏面下雨了種子會怎麼樣?

三、 欣賞兒童詩歌《下雨了》,說說小動物們下雨了怎樣躲雨。 師朗誦:

下雨了!

下雨了!下雨了!

小螞蟻躲在大蘑菇下,

它說,蘑菇就是他的傘。

下雨了!下雨了!

小青蛙躲在大荷葉下,

它說,荷葉就是它的傘。

下雨了!下雨了!

小蟲躲在大樹下,

它說,樹葉就是它的傘。

下雨了!下雨了!

小弟弟快過來,

讓我爲你撐起一把小傘。

四、引導學生回憶下雨時的情景。(小組討論交流)

1、 自然界的變化。

2、 人怎樣躲雨。

3、 下雨給你帶來什麼感受。

五、雨中情景模仿表演。(個別學生上臺表演)

六、欣賞一組表現雨中情景的畫。

1、 書本中的插圖。

2、 優秀學生範畫。

七、同桌討論怎樣畫雨中情景。

八、集體交流。

九、學生作業。(自選繪畫材料,運用多種方法表現。)

十、作業展示、評比。

十一、課堂小結。

小學美術教案 篇3

課題: 色彩的對比 (小學四年級上冊第5課)

課型:造型、表現,欣賞、評述

課時:1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和運用色彩的對比知識,掌握對比技巧。

2、引導學生正確表達自己的色彩感覺,提高學生畫色彩畫的興趣。

3、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學習好方法,感悟色彩的強烈對比效果。

教學重點:

感受色彩對比的效果,培養學生對色彩美的表現力。

教學難點:

大膽運用色彩對比知識於創作之中。

教學準備:

教師:資料圖片、課件、畫筆、顏料等。

學生:水彩筆、油畫棒、紙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複習舊知識、激趣匯入

出示冷暖對比色兩幅圖片,圍繞下面問題師生對話交流。

1、請說說你對這兩幅畫的色彩感受。

2、組織學生用油畫棒按色彩推移排列成一個色環。

(課的開始以複習舊知識引入,引導學生回憶冷暖色的表現力,以鞏固所學過的色彩知識。讓學生總結冷暖色的特點,檢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過渡匯入新知,並以排列色彩推移環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新課

1、師引出對比色感念。

我們生活的環境裏,因爲有了鮮豔的色彩對比,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麗。今天我們來認識在色彩中對比最強烈、最鮮明的顏色。我們稱兩個相互作爲補色的顏色爲對比色。

2、師出示色彩的對比圖片。學生了解色彩知識,直觀感悟。

3、欣賞和分析

(1)、欣賞民間年畫,談一談運用了哪些對比色?說一說你有什麼感受。

(2)、繪畫中色彩的運用(講解繪畫比對色彩的運用技巧)。

4、生活中色彩對比的運用

師出示課件:讓學生爲小女孩配褲子、遊艇上的救生圈。

運用對比色配色,說說自己的配色習慣?爲什麼要選擇強烈的色彩?

5、師生總結梳理

四、鞏固練習:

運用色彩的對比爲一幅年畫配色。

五、展示與評價

作品展示,師生一起評價,評“個性鮮明、色彩運用合理、構思巧妙”之作。

小學美術教案 篇4

課 題:電腦小畫筆

課 時:一課時

課業類型:電腦創作

教學目的:學習電腦畫圖的知識及技法,培養學生分析、概括、想象、審美以及創造美等能力。

教學重點: 電腦畫圖知識技法

教學難點:啓發構思、組織畫面。運用現代化的工具協調性和技巧。

教學準備:學生:課本、各種圖畫樣本、軟盤。

教師:繪圖課件、打印的圖畫。

學情分析:五年級學生已經接觸過很長時間的電腦操作,畫圖程序友好多同學早已經接觸過,積極性相當高。而且,學生的想象創造能力、尤其是畫圖的組合能力相當強,因此,學生應該能創造出優秀的作品。

教學策略:應用自主教學法,讓學生在歡快的課堂氣氛中,愉快的學習,小組合作與個人點評相結合,鼓勵學生大膽創作,敢於展示,從而樹立學生的自我表現意識和自信心。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設問:①同學們知道這節課我們爲什麼在這裏上嗎?

小結:引導學生了解本節課的教學目的、教學內容。

目的:以設問引發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對這節課另眼相看,爲順利進行教學打好基礎,培養學習興趣。

師:放映課件

設問:②你們知道這些畫是怎樣畫的嗎?

小結:電腦小畫筆是一種新型的繪畫技術手段。他利用現代資訊技術解決了我們很多在實際繪畫中遇到的小問題,這節課我們酒廠使用電腦小畫筆進行創作,我相信同學們會在操作過程中體會到的。電腦在我們生活中應用很多,除了可以進行技術方面的運用,還可以製作新穎有趣的美術作品。

(出示課件作品),這些作品就是利用電鬧小畫筆製作的,這種美術表現形式稱爲電腦繪畫。

(板書:電腦小畫筆)

目的:①利用精美的課件作品震撼學生的心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

目的:②透過講述電腦繪畫的功能,自然而巧妙地引出課題。

二、講述新課

1、認識電腦小畫筆程序

設問:同學們能用一句簡潔的語言解釋課題嗎?

小結:利用電腦小畫筆提供的各種功能,進行巧妙地組合及填色,使之成爲生動有趣的美術作品。

目的:認識認識電腦小畫筆程序,滿足學生心理需要,進行知識建構。

1、 分析作品,瞭解作品藝術特色,體驗作品形式美感。

欣賞作品,分析作品所表達的涵義。

設問:①透過分析作品,你能試着分析作品的藝術特點嗎?(板書:藝術特色)

小結:電腦小畫筆的作品藝術特色是生動、概括、有一些誇張、。

(板書:生動、概括、誇張)電腦小畫筆的藝術特色正是這種美術表現形式的美的所在。

設問:②透過欣賞和分析作品,請你說說你對利用電腦小畫筆創作的作品的感受。

小結:透過賞析作品,我們可以感受到作品的概括的美和誇張的美。

目的:①使學生感受到美,喜愛本課教學內容,情感既發,興趣隨至。

目的:②使學生感受到美,才能發現美,進而表現美、創造美。

1、 示範製作方法、步驟

設問: ①你知道電腦小畫筆的第一步應該做什麼嗎?

(板書:製作方法)

小結:第一步是認識各種工具

設問:②電腦小畫筆的第二步應該是什麼?

小結:第二步是構圖,確定主題(板書:構圖)

設問:③你認爲電腦小畫筆第三步應該是什麼?

小結:第三步是製作

(板書:製作)

目的:①學習電腦小畫筆製作方法,進行知識建構。

目的:②由學生口中說出製作方法步驟,加深學生印象

目的:③加強教師示範作用,突出教學直觀性。

1.佈置作業

運用所學技法,每人利用電腦小畫筆創作一幅美術作品。

三、學生製作

1、組織合作

以小組爲單位,同學之間可以互相指點、互相學習、互相幫助。

目的:①培養學生合作精神。 目的:②交流思想、互受啓發、降低難度、提高興趣。

2、獎勵競爭

展示製作優秀的作品,並且保留下來,打印後作爲學生評價的一個憑據。

目的:①培養競爭意識,爲學生創設戰勝自我的環境。

目的:②採用激勵的方法,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習興趣。

目的:③提高教學效率

四、 課堂小結

1.展示作業,師生評價,指出優點與不足。

目的:鞏固興趣

小結本課內容目的:加深印象,鞏固所學知識。

板書設計: 電腦小畫筆

認識工具

主題 構圖 製作

藝術特色:生動、概括、誇張

小學美術教案 篇5

一、說教材

xx縣是剪紙藝術之鄉,爲發揚這一民間傳統藝術,結合小學美術課程標準,在二年級《彩蝶飛飛》這一課的基礎上,結合四年級設計應用單元《剪紙貼花》,自主開發《剪蝴蝶》這一題材,存在激發學生對剪紙藝術的熱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及技能。引導學生對美的追求和無限的幻想,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

二、說教學目標

一堂課的教學目標是透過教學內容的研究和把握。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所確定的總的教學思路。教學定位的反映和教學效果的體現,包括對結果的預測和對教學環節的限制,以及在達成過程中的體現。因此,我確立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透過圖片欣賞和課件,使學生了解各種各樣的蝴蝶,知道它們的外部形態特徵。

2、能力目標:透過美術欣賞,引導學生用傳統剪紙形式塑造自己喜歡的蝴蝶形象,並在動手製作過程中發展其形態對稱的原理,能創造性地剪出形態各異的蝴蝶,且應用於生活、美化生活。

3、情感目標:讓學生欣賞美、體驗美,在審美活動中充分拓展他們的思維和想象力。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透過欣賞和動手剪蝴蝶、引導學生了解蝴蝶的特點,引導學生感受美和表達美,同時培養學生的藝術實踐能力。

2、教學難點:根據蝴蝶外形的差異,運用誇張變形的原理,設計不同形態的蝴蝶形象。

四、說教法,學法。

1、創設良好的課堂學習情境是有效地激發學生藝術創造力的必要手段。美術課程的學習尤其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透過美好的旋律,具有視覺衝擊力的圖片和視頻欣賞,豐富學生的體驗,帶動學生的藝術表現欲。因此,本課教學的設計主要採用了情境教學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進行教學。

2、在指導學生學習方法上,運用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的教育思想,以學生參與各種活動爲主要形式,運用實踐法,發現法,觀察法等方法,透過學習讓學生動腦、動手、動眼、動口去聽、想、看、畫,讓學生直接參與各種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去感受、體驗、想象和創造。

五、說教學準備

嚴謹、充分的教學準備是落實教學設計,()達成教學目標的前提,我在這一節課開始之前做了如下的教學準備。

1、製作精美的課件。包括蝴蝶定真圖片,蝴蝶剪紙作品,讓學生了解蝴蝶,感受剪紙作品的美。

2、選用優美的《蝴蝶泉邊》、《江南絲竹》等音樂來調整學生的情緒。進行適當的情境渲染和鋪墊。

3、教師示範用的彩紙、剪刀等手工製作材料。

4、自制的"小蝴蝶",用於評價學生的`表現。

六、說教學過程

(一)、情境匯入

利用課件展示蝴蝶寫真視頻。各種各樣的蝴蝶在花叢中和鮮花相遇成趣,再伴上美妙的音樂《蝴蝶泉邊》,把學生帶入一個美的情境,一下子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對蝴蝶產生濃厚的興趣。然後揭示課題《剪蝴蝶》。

(二)、自主探索

教師透過課件展示大自然中蝴蝶的圖片,思考蝴蝶的共同點和不同點,經過仔細觀察和小組討論並發表自己的觀點,教師和學生一起對蝴蝶特徵進行分析,歸納蝴蝶的共同點和不同點。並利用共同點。(對稱,兩對大翅膀,兩根觸角,身體瘦長)記住蝴蝶的基本形態。利用不同點。(翅膀及花紋等的不同)設計出形態各異的蝴蝶形象,爲突破難點、重點講解如何設計蝴蝶翅膀及花紋的形態。

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在量的圖片。極大豐富了學生的視覺形象,在這一過程中,透過讓學生來分組討論並交流。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主人翁意識。學生紛紛暢所欲言,說出自己觀察到的特徵,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三)、動手操作

教師引導示範蝴蝶的剪法,並同時欣賞一些蝴蝶剪紙作品,讓學生感受剪紙的神奇魅力,激發學生的創作慾望。並引導利用剪好的蝴蝶的小組合作的方式拼貼圖畫,培養學生自主創新的能力。

教師巡視指導,及時發現問題並提出相關的建議,播放背景音樂《江南絲竹》。

輕鬆美好的背景音樂有效營造了創作氛圍,學生在濃濃的藝術氛圍中進行創作、表現、無拘無束。教師的巡視指導可以及時發現並解決學生的問題,並進行過程性評價。

(四)、展示評價

各小組將自己貼好的作品上臺展示。學生相互欣賞交流,比一比哪隻蝴蝶最美麗,最有創意,最有特色。哪一幅蝴蝶貼畫作品效果最好,教師及時對學生的藝術作品給予表揚和鼓勵。

讓學生體驗成功,學會欣賞別人,正確評價自我,同時透過作品欣賞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五)、拓展應用

蝴蝶剪紙真有趣,剪好的蝴蝶多美呀!除了可以貼畫之外,還可以派上什麼大用場呢?學生各抒己見,教師及時給予肯定,讓藝術來源於生活,應用於生活,整堂課充分體現了新的教育理念,注重了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讓他們自然的開放學習,在玩中學,在樂中學,在實踐中學。

在這裏,根據學生的掌握情況和基礎水平,一是,如果學生基礎較差,就一步一步的講,邊講邊畫,二是如果學生水平較高,可以先講步驟,再播放演示過程,讓他們能自主的觀察對象,表現對象。

<小結>講評學生完成的作業,同時根據作業情況複習鞏固講的知識點。

小學美術教案 篇6

一、課前準備教學

1. 教師帶領學生兩週前在透明的器皿中種下種子。

2. 請學生每日觀察並記下種子的成長記錄。(可以用文字,也可以用繪畫的形式。)學生種種子,每日做記錄。

二、匯入新課:

1. 請學生彙報自己兩週來觀察記錄下的種子的生長情況。

2. 教師播放影片課件:總結、觀察、欣賞種子成長的過程。

(種子在適合的陽光、空氣、水等條件下,會生根發芽、茁壯成長,並且在每一個生長時期色彩、形狀都會有所不同。)

學生回憶彙報

學生觀看。

三、講授新課(觀察與想象)

1. 教師出示一粒種子:

你們認識這是什麼種子嗎?這是一粒豌豆(或花)的種子。如果老師現在將它種在土裏,幾秒鐘後它有什麼反映嗎?

我們看,“綠拇指”也在此刻種下了一粒種子,頃刻間會怎樣呢?(多麼神奇呀!這粒種子頃刻間生根發芽、越長越高,衝破了城堡的窗戶,開出了鮮豔的花朵。)

2. 觀察想象:

面對着我們眼前這一棵棵剛剛發芽、長葉的小苗,想象一下你想把它移栽到什麼地方?(出示課題)長呀長,它將長成什麼樣子?在它的生長過程中你將會做些什麼?它在成長中會碰到誰?它會開花嗎?會開什麼樣子的花?會結果嗎?會結什麼樣的果?(教師引導學生逐一想象。)

3. 學生彙報自己的想法:(指名個別想象力豐富的學生彙報自己的想法,給其他學生以啓示。)

4. 動畫欣賞再次啓迪學生的想象。

讓我們來看看“綠拇指”種下的這種植物是怎樣生長的吧?

請你再次閉上眼睛想象一下自己的植物是怎樣生長的呢?

5. 請學生小組內互相交流自己的想象,在指名將自己的想象講給同學們聽。-學生回答:這麼短的時間,種子不會有什麼反映。

學生看動畫片。

學生獨自想象思考。

學生邊彙報邊用肢體語言形容。

學生欣賞動畫片,再次進行聯想。

學生小組內互相交流自己的想象,彙報自己的想法。

四、作業要求:

1. 根據自己的想象,大膽的畫一幅植物生長的畫。

2. 展示範畫(水彩筆畫的、油畫棒畫的、二者相結合的。)給學生以繪畫的啓迪。

五、學生作業,教師輔導:

教師指導學生繪畫,解決學生繪畫中的問題。學生繪畫

六、小結評價:

1.學生介紹自己的畫面。

2.頒發“勤勞種植”獎。

3. 頒發“種植創意”獎。學生介紹自己畫面和互相評價。

小學美術教案 篇7

課題

第九課 適合紋樣

教材分 析把圖案紋樣組織在一定外形輪廓中的一種裝飾效果紋樣就是適合紋樣。適合紋樣的外形可以是方形、圓形、三角形等。在確立了外形之後,定出骨架線,再在骨架上具體表現紋樣的動勢走向。這種紋樣還可用來裝飾我們的生活,如有適合紋樣裝飾的地面裝飾品、靠墊、桌布、瓷盤、茶杯墊、手帕、方巾等。適合紋樣的圖案內容可以用花卉、人物、動物、風景等來設計。雖然適合紋樣有多種外形特徵,但本課主要是設計方形和圓形兩種適合紋樣,但不阻止學生設計其他形狀的適合紋樣。從方形和圓形適合紋樣的圖像形式來分析,一般有對稱式、均衡式、向心式、離心式、旋轉式等。要設計一個漂亮的適合紋樣,不僅圖紋形態要美,色彩搭配也很重要。學生已學過冷暖色調,教師只須借用作品引導學生直觀感知便可。教材中有相應的圖形介紹,教師可以作爲教學參考,引導學生欣賞感知。爲了進一步讓學生直觀感知適合紋樣的美和適合紋樣與生活的關係,教師和學生可課前收集生活中有適合紋樣的物品(可以製作成多媒體課件的形式展示),和學生一起觀察分析、欣賞感知適合紋樣的特徵。 本教學內容可以上1至2課時,上2課時的大致安排爲:第一課時學習用繪畫的方式設計適合紋樣。繪畫材料可以拓寬到油畫棒、水彩筆、彩色鉛筆等。第二課時用手工製作的方式設計適合紋樣。可以嘗試用彩紙剪貼、實物拼貼、雕刻等。

教學目標:1.認識什麼是適合紋樣,瞭解適合紋樣的種類及構成特點。

2.學習用多種方式製作適合紋樣。用顏色繪製、雕刻製作、剪紙粘貼、實物拼貼等方法來製作,不拘泥於形式,使學生感受到豐富多彩的表現形式,形成開放的思維意識,並掌握適合紋樣的設計方法。

3.透過學習,感受適合紋樣的藝術特色,發現適合紋樣在生活中的應用,感受藝術的生命力和實用性,提高美化生活的能力。教學重難點重點:透過學習使學生了解適合紋樣的構成特點。 難點:掌握適合紋樣的創作方法。

課前準備(學生)收集適合紋樣圖片和生活中有適合紋樣的物品,繪畫工具。 (教師)課件、範作,生活中有適合紋樣的物品。

教學過程設計

共案

個案

第一課時

1.欣賞揭題。

教師用課件展示生活中有適合紋樣的物品,引導學生感受適合紋樣美化生活的作用。在教師展示部分圖像後請學生也展示自己收集的作品,並請學生簡單說說自己對紋樣結構特點的認識。 由於師生未曾探討過,所以學生還不能講清楚紋樣的結構特點,這時教師引出課題——適合紋樣。

2.討論研究。

(1)適合紋樣的結構特點是怎樣的? ①學生欣賞分析教材中的範圖。 ②教師請學生說說自己的認識,同時歸納並板書學生的觀點。

(2)結合教材中的圖例,教師組織學生集體交流討論,同時小結板書適合紋樣的結構形式:對稱式、均衡式、向心式、離心式、旋轉式等。教師再利用課件讓學生感知圖案樣式。

(3)組織學生討論適合紋樣的內容選擇。

①教師播放課件收集的適合紋樣作品,引導學生了解適合紋樣的圖案內容。

②師生共同歸納紋樣內容選擇:花卉、人物、動物、風景、幾何形狀等。

(4)教師展示設計作品,引導學生欣賞感知,激發學生設計興趣。 ①學生看圖片範作。 ②教師引導學生觀看教材中展示的“製作步驟”。

3.學生作業。

作業要求: (1)設計創作一幅適合紋樣作品。

(2)允許用不同的繪畫工具。

(3)圓形或方形均可。

4.交流評價。

(1)老師展出學生的作品。

(2)請學生介紹自己的創作想法,並對自己的作品做出評價。

(3)同學之間互評並提出建議。

(4)教師評價,並提出建議。

5.教師小結本節課學習情況。

6.提示學生:下節課要學習的內容是用不同材料設計適合紋樣:編制、雕刻、剪貼、物品粘貼等,以便學生爲下節課的學習做好材料準備工作。

小學美術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運用多種方法、多種材料設計製作各式各樣的搖滾玩具。

2、在遊戲中感受平衡的觀念,體驗自制玩具的愉悅。

3、培養動手能力和設計意識。

教學過程:

一、欣賞感受

1、教師把課前自制的搖滾玩具拿出來給同學們欣賞,並給學生玩一玩。

2、欣賞圖片中的搖滾玩具。

3、激趣:各式各樣的搖滾玩具真有趣。你想做一個搖一搖、轉一轉、滾一滾嗎?

二、瞭解製作需要的材料

觀察發現,做搖滾玩具可以用哪些材料?

紙條、木頭、易拉罐、塑料瓶蓋等。

三、學習做“搖滾青蛙”

1、看圖瞭解步驟:

①剪切紙條。注意紙條不能太窄,太軟。

②卷貼成形。注意膠合面不要太窄,要膠牢固。捲成圓形。

③剪、畫青蛙的形象。注意青蛙不要剪得太大,要比圓稍小。④粘貼完成。

2、學生動手製作,教師幫助有困難的學生。

3、遊戲:把搖滾青蛙的玩具放在桌上,用嘴吹一吹,讓它滾動。

4、比一比,看誰的玩具滾得最遠。

四、製作更多的搖滾玩具

嘗試用其他材料製作搖滾玩具。

小學美術教案 篇9

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夠收集與教學任務相關的物品。

2、能夠根據收集到的物品進行合理想像,用添加、裁減、組合等方式將它們設計製作成風鈴。

3、用剪(撕)貼、繪畫等方式來美化風鈴。

教學重點:

運用畫、撕、折、剪、拼貼等方法進行平面造型設計製作。

教學難點:

組織學生用吊飾美化教室,激發學生美化生活。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課前準備

1、師生一起收集適合做紙風鈴的物品,如:紙杯、捲筒紙芯、筒狀的紙盒、小掛飾……(一次性紙杯最好用新的,用過的可能不衛生)。

2、教師應課前準備好各種材料製作的範作、圖片、製作步驟圖以及幾枚大一點的針。

3、學生應課前準備好剪刀,糨糊,彩紙,彩筆,綵線等。

二、匯入並講授新課:

教師出示風鈴,問學生:你喜歡風鈴嗎?風鈴可以分爲哪幾部分?如果你有一個風鈴,想把它掛在什麼地方?

老師這兒還有自己製作的風鈴,同學們想不想看看?給學生看老師製作的紙風鈴範作,你能說出它是用什麼材料做成的嗎?

誰能說出老師是怎樣製作這個紙風鈴的?

1、先把單個的紙杯進行美化:用畫畫、剪貼等方式。2、再用綵線把紙杯穿起來。3、給紙杯下面添上鈴舌。

你還可以用哪些方法來製作紙風鈴?

三、學生分組製作。

四、欣賞、講評作業。

課後拓展:

怎樣能做出一個能發出聲音的真正的風鈴?

小學美術教案 篇10

一、教學目標

1.透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感受人物在勞動中的動態美,激發熱愛勞動的情感。

2.瞭解勞動時的動態規律,初步學習畫人物動態的方法。

3.在創作中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觀察、表現能力。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人物動態的畫法。

難點:勞動場景的美感表現。

第一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記號筆、油畫棒、水粉畫顏料等

(教師)有關勞動場景的課件資料等

教學過程

1.情境引入。

(1)教師用課件播放《勞動最光榮》的音樂,展示各行各業人們辛勤工作的畫面。啓發學生:你們平時都參加過哪些勞動?需要使用哪些工具? 當時的心情怎樣?

(2)學生回憶並交流。

2.欣賞感受。

(1)教師用課件出示作品《夯歌》,請學生欣賞討論:作品中的人物在幹什麼?他們的勞動動作有什麼特點?

(2)教師小結:人在勞動時產生了有規律、有節奏的優美動態。

(3)小組活動:在小組內欣賞其他繪畫作品,分析交流作品中各種勞動動態及特點。

3.研究體驗。

(1)設問:人在勞動時身體各部位是如何保持平衡的?

(2)體驗:同桌互相模擬動態並觀察分析身體各部位的變化,尋找規律。

(3)展示:教師用課件演示人體勞動時的動作變化和身體各部位的協調、平衡關係。

(4)小結:任何動態都有他的動態特點,頭、軀幹和四肢之間相互配合,發生位置關係。人在活動時都有身體的活動趨向,從而身體產生了不同趨向的線,這就是動態線。繪畫時抓住表現出動態趨向的動態線,就很容易表達動態。

4.嘗試練習。

(1)作業要求:用記號筆嘗試描繪各種勞動的動態。

(2)提出建議:人體活動時肩胛線和骨盆線傾斜呈相反狀,可以參考書中的動態線範例。

5.作品交流。

展示學生作品,師生共同評價。評價建議:作品是否表現了勞動時的動態?線條是否流暢、肯定?

6.課外拓展。

觀察各種勞動的場景,用速寫的形式記錄各種勞動動態。

第二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記號筆、油畫棒、水粉畫顏料等

(教師)有關勞動場景的課件資料等

教學過程

1.欣賞體會。

(1)欣賞作品《拾穗》,分析作品中人物和背景之間的關係。

(2)教師小結:選擇勞動中最典型的動作和周圍的環境可以使畫面達到傳神的效果。

2.討論研究。

(1)小組活動:欣賞學生作品,分析作品是抓住勞動中哪些最典型的動作和環境來表現主題的?作品採用了什麼表現方法?你認爲這些作品哪些地方處理得特別好?

(2)彙報交流,教師小結。

3.創作表現。

(1)提出要求:畫一畫自己從事過的某種勞動。

(2)教師建議:除畫出自己勞動時最典型的動態外,還要畫出當時使用的工具以及周圍的環境等。色彩的使用也應突出主題。

4.展示評價。

(1)學生展示作品,交流介紹自己的創作思路。

(2)同學互評,教師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