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精品】小學美術教案模板合集10篇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美術教案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品】小學美術教案模板合集10篇

小學美術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根據小朋友愛在小紙片上畫畫寫寫的心理,由小變大的畫畫變大的畫可以滿足他們的要求。畫變大的畫是指由不同的可以拼合的小紙片畫面來共同構成一個較大的畫的過程。此過程需要隨機應變的思考,由小變大的畫依據已畫的內容或是情節的需要適當拓展,既有趣又要動腦筋。小學美術教案一年級下:15課 由小變大的畫爲了呈現變大後的效果,教材編排有三種樣式:

1.幾張小紙片的拼合變大。

2.將大些的畫紙折小後從一小塊開始畫變大。

3.從拆開的小紙盒反面的某一塊開始變大。變大隻是一種形式,而目的在於使已畫的形象與未畫的內容不斷關連,擴大合理想象的空間。《火車跑》中的火車畫到了頭,而前面又需要再畫些東西,這需要畫面空間補充。畫一位摩托車手難於構成你追我趕的氣氛,於是就有了後面的擴大和添加。《郊外的汽車》一畫中,橋下水中的故事既豐富了畫的內容,又是合理的延續。所有這些想象都是從一小塊畫面開始的,小朋友很樂意這樣去畫。也許畫得不美,這不要緊,在不知不覺中大腦進行了想象與表現,主動投入纔是最重要的。

教材中的兒歌,是爲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而編寫的,可以學習背誦。兒歌包含了一種快樂,也包含了一種環境保護意識的養成教育。

二、教學目標

告訴兒童並使之掌握一種有趣的圖畫方式,豐富表現手段。

畫一幅較有趣味的變大的畫,獲得一次記憶與想象的訓練。

讓兒童在充滿情意的學習中,受到一次環境保護意識的教育。

三、教學設計學兒歌匯入

激勵兒童在較短的時間內背誦。由環境保護——廢紙片不亂扔——可以畫畫過渡到教學的中心環節。

出示變大的畫,師生問答評析範例。設問“這樣的畫是怎樣變大的呢?”再過渡到教學的重點,即怎樣變,變多大……用多媒體演示不斷變大的過程。每一過程之前讓學生猜想多種可能性,使學生互動,但要適可而止。聯想得好的,教師應予以肯定表彰,促使舉一反三。三種樣式的簡介。重點介紹較大紙的折小:把小於16開、大幹32開的圖畫紙折成大小不等的多塊,作業時露出其中的一小塊,其餘的先摺疊好,作業過程中視其需要逐步展開,慢慢變大。多張小紙片拼合畫大和拆開的小紙盒的變大畫的樣式是不難理解的。

佈置學生作業,提出作業要求。每位同學自選一種樣式進行創作,內容不限。也可採取分組集體作業的形式。爲避免學生作業中的麻煩,教師要強調動筆之前應有所構思。要從最適當的一塊開始,分散的小紙片可以編號標記等等。

作業要求:

學生自選一樣式(多張小紙片的、拆開的小紙盒或大紙折小的)進行獨立作業。內容自定,基本符合逐步變大的過程,具有一定創意和想象,未塗抹色彩也是可行的。允許畫面留有一兩塊空白。

四、教學建議

本課作業也可以採用分組集體作業的形式。

由老師在黑板上畫出不同的作業紙樣式,然後分組接力續畫。

同學之間的作業交換續畫。這樣可以使教學更生動活潑。

小學美術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學習掌握肖形印章的有關知識和刻印方法。

2: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動手能力,教育學生熱愛祖國的傳統藝術。

二:重點難點

重點:瞭解朱文和白文印章的特徵,學習肖形印章刻印的方法和步驟。

難點:陰刻和陽刻兩種方法的認識和實踐。

三:教學準備

課件、刻刀、橡皮、印泥等。

四:教學步驟

(一)匯入新課

1:課件欣賞印章,讓學生直觀認識印章。

印章是傳統藝術之一,有着悠久的歷史,它是祖國文化藝術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

以圖案花紋或人物肖像爲主要表現內容的印章叫做肖形印章,又叫象形印或圖案印,它是刻印藝術中的一種。生肖印是肖形印的一種專題印章。

(二)新授

1:學生觀賞、分析課文中印章,感受朱文、白文兩種不同的的表現形式。

2:課件出示朱文、白文印章各一枚。提問:這兩枚印章表現手法有何不同?

:印紋爲紅色的叫朱文,又稱陽文,反之叫白文,又稱陰文

3:繼續提問:想一想,這兩種不同的表現形式分別採用怎樣的刻制方法才能表現出來?

4:講授刻印方法和步驟

(1)材料準備

要求:刻印的一面要進行加工平整

(2)描繪印紋

注意確定採用哪種表現形式。

(3)執刀刻劃

教師演示,同時課件演示,強調正確的握刀與運刀和合理把握力度的方法及安全操作知識。

(4)授色蓋印

授色飽滿,蓋印時用力要均勻,不能移動印章。

(三)學生作業

教師隨堂指導,及時發現問題,加以提示,以點帶面。

(四)課堂

1:講評作業,肯定成績,指出不足。

2:鼓勵學生大膽實踐,爲繼承和發揚祖國的治印藝術而努力學習。

小學美術教案 篇3

一、教材分析

(一)綜合分析

命題畫創作,的資料是爲引起學生的聯想,使他們由此及彼,展開思路,回憶起更豐富多彩,更有趣味的內容。啓發學生回憶見過的秋天的景象,增進學生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要求不拘形式,創作時只要畫出“印象”最深、最感興趣的內容。組織畫面的構圖,用不同的方法,渲染秋天氣氛。也可以借用各種材料渲染秋天的“瑟瑟”景象,以此來表現內心對秋天的感受。

(二)教學目標

①透過記憶畫的學習,培養學生以繪畫形式表現對生活的認識,提高他們的形象思維能力和發現生活美的敏感性。

②透過“秋風瑟瑟”記憶畫的創作,增進學生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二、教學過程設計

(一)課前準備

準備有關秋天的錄像、圖片資料。

準備豐富的繪畫工具及各種廢舊材料:如彩色水筆、水粉或水彩顏料。

(二)教學過程:

感受:教師組織學生到大自然中尋找秋天特徵,感受秋天美景。

遊戲:比一比、看一看誰找的秋天特徵多。

賞析:教材及中外名畫,引導學生進行分析,鼓勵學生說己的感受和看法。

與語文學科相結合,課前可以閱讀描寫秋天的文章,嘗試進行配圖教學。花”。

創作表現:緊扣主題,聯想創作。

討論“秋風瑟瑟”四字的內涵,採用多種教學方法合作學習,進行集體畫創作。

三、學習建議:

是否在討論和欣賞過程中大膽有發表自己的意圖,表達自己對秋天的感受。

是否積極地參與活動,有獨到的見解。

能否運用所學過的美術知識,大膽表現秋景。

能否巧妙運用多種材料渲染秋天的景象,有新意。

四、教師教學隨筆:

小學美術教案 篇4

指導教師:xxx

課外美術興趣小組,在於培養學生對美術的興趣、愛好、增長知識、提高技能、豐富學生的課餘文化生活,爲今後培養美術人才起着積極推動的作用。爲了給愛好美術的同學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現將本學期美術小組的活動安排制定如下:

一、活動目的:

透過美術興趣小組的活動,使學生的美術特長得到更好的發展,進一步瞭解美術的基本知識,提高學生的欣賞水平及創造能力。

二、活動要求:

1、組織學生按時參加活動,並保持室內清潔。

2、每週三下午課外活動時間進行活動,小組成員必須準時到達美術室。

3、美術小組成員應嚴格遵守紀律,不準在美術室大聲喧譁,不準做與美術學習無關的事。

4、每次老師佈置的作業,學生都應按時完成。

5、愛護美術教室內的設施和用品。

三、活動內容:

1、使學生了解一些簡單的美術常識知識,(美術種類、常用工具、基本的使用方法、嘗試幾種兒童繪畫方法)。

2、欣賞佳作,提高欣賞水平。

3、給學生自己創作作品的時間和空間。

4、以兒童畫爲主,以手工製作爲輔,以創作畫爲主進行教學。

5、進行手工製作教學,訓練學生的動手能力和造型能力。

四、採取的措施:

(1)美術教師要認真負責,把它看成是學校教育的組成部分,使小組活動開展得生動、活潑、豐富。

(2)做好組織工作

在學生自願報名參加的基礎上,要挑選各班有一定美術基礎、成績較好的學生參加。要選出有工作能力、成績也好的學生擔任組長。興趣小組要在教師的指導下充分發揮學生的骨幹力量。

(3)安排好活動時間和活動地點:

地點:三(1)班教室

(4)訂立必要制度,抓好思想工作。

要教育學生自覺遵守學習制度,準時參加美術學習。明確學習目的,培養勤奮好學,積極進取的精神,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要舉辦全校性的美術作品展覽會,展示學生的學習成果。

五、教學內容安排:

周次教學內容

第一週 (1)組建興趣小組,明確要求 (2)瞭解簡單的美術嘗識

第二週 (1)欣賞兒童畫佳作(2)講解簡筆畫的作用與意義及造型原理 第三週 (1)簡筆畫練習---畫靜物 (2)簡筆畫練習---畫植物

第四周 (1)簡筆畫練習---畫動物 (2)獨立創作

第五週 (1)瞭解兒童畫及分類、欣賞佳作(2兒童畫練習

第六週 (1)線描風景畫(2)美麗的海底世界

第七週 (1)各種各樣的昆蟲 (2)獨立創作

第八週 (1)有趣的拓印(2)練習畫竹子和熊貓

第九周 (1)欣賞科幻畫(2)科幻畫:美麗的宇宙 第十週 (1)獨立創作:科幻畫(2)蠟筆畫創作

第十一週(1)油畫棒創作(2)彩筆畫創作

第十二週(1)畫部分動物(2)獨立創作

第十三週(1)手工:剪紙花、草(2)手工:剪動植物

第十四周(1)剪貼風景 (2)畫水生動物

第十五週(1)畫慶元旦畫展畫 (2)畫慶元旦畫展畫

第十六週(1)欣賞、評價畫展畫(2)獨立創作

第十七週(1)畫人物動態(2)畫人物活動風景畫

小學美術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本課是在前兩課的基礎上開設的,前兩課分別對人和動物的腳進行了寫生和裝飾;同學們對的腳有的形狀和特徵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在這樣的基礎上進行泥塑製作,他們的創作能夠有一定的基礎。也得心應手。

教學目的:

1、提高學生的泥塑製作能力。

2、形成立體空間感。

3、更透徹地瞭解各種類腳。

教學重點:

腳的結構形式以及各類腳的特點。

教學難點:

腳的細部處理、質地的處理。

教學準備:

教師:有腳的明顯特徵的雕塑作品或圖片、電教媒體、演示陶泥、工具。

學生:製作材料、泥塑工具一套。

教學過程:

引導討論:

展示上節課的學生優秀作品,提問:“有誰能將這些畫面變成立體效果的形體呢?”小組討論,並選一同學記錄,公佈討論結果。

欣賞:

展示有代表性的腳的雕塑作品圖片。提示對腳的外形特徵觀察,注重對捏製方法的探究。

感受:

帶領學生取一塊陶泥在手中簡單捏製,瞭解泥的性能,體驗手捏製時對泥的感受,教師做演示指導。

構思:

選擇感興趣的腳,找出特徵,在心中構思捏製形狀,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討論:

分組討論。“泥準備捏製的什麼樣的腳?打算用哪些工具來表現?”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討論,還可以鼓勵其集體設計構思創作內容。

操作訓練;

按照不同性別,不同年齡,不同動物的腳的特徵,進行創作。集體創作的同學還要根據內容進行合理分工,組合完成。

評價:

對完成的作品,師生相互評議,可以談談自己的創作想法,感受,以及遇到的問題是如何解決的,改進方法。

再創作:

針對出現的問題,啓發學生如何修改,如何使自己的作品更完美,更感人,進一步加工。

板書設計:

第13課 英俊的腳(三)

小學美術教案 篇6

教學目的:

1、在教師的引導下,透過觀察、比較、歸納,學生能夠的藝術特點。

2、透過學習,學生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評價馬蒂斯的作品,能力強的學生能發表自己較爲獨特的觀點。能學習馬蒂斯剪紙的表現手法,創作一幅作品。

3、激發學生不滿足過去,勇於創新的思想意識。

教學重點:

1、馬蒂斯藝術特徵,學習他一生對藝術執著追求的精神。

2、學習欣賞馬蒂斯剪紙作品的方法,體會作品在造型和色彩上給觀者帶來的觀感。

教學難點:

對馬蒂斯教爲抽象的'物象造型的認識與理解。

教學準備:

教具:課件、電腦、電視機

學具:彩紙、剪刀。

教學過程:

一、欣賞匯入

20世紀的藝術的師——馬蒂斯

出示馬蒂斯的肖像。

二、欣賞斯的作品

1、《藍衣女人》創作於1937年。

組內談感受

2、《金魚》創作於1912年。

面對這幅畫誰願談一談自己的感受?

三、欣賞剪紙作品

(馬蒂斯的照片)這是他手術後正在創作,猜猜看,他在搞什麼創作?

《常春藤與花》是他晚年的優秀作品。這幅作品主要用了哪幾種顏色?給你什麼感受?

欣賞馬蒂斯的《王者之悲》、《小鸚鵡與美人魚》

四、評價

1、馬蒂斯的作品在色彩上注意什麼?

色塊的組合對比()

誇張的裝飾色彩()

細膩的寫實色彩()

2、你認爲馬蒂斯最愛使用的顏色是什麼?

3、透過本課欣賞,你對馬蒂斯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馬蒂斯的繪畫()

馬蒂斯的剪紙()

馬蒂斯一生不懈的追求()

馬蒂斯與野獸派()

其他()

五、小結

你們知道嗎?他不僅是一位著名的畫家,還是一位著名的雕塑家和一位出色的設計師呢。談一談學習本課後的收穫。

小學美術教案 篇7

課題:泥浮雕

課時:2課時

學習領域:造型表現

教學目標:

1、知識:瞭解浮雕的概念和分類

2、技能:學習用陶泥製作一個浮雕作品。

3、情感:培養在生活中發現美,並用自己雙手美化生活的情趣。提高學生審美能力。

教學重難點:設計一個自己喜愛的泥浮雕。

教具學具準備:收集有關浮雕的資料、圖片、陶泥、泥塑工具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一)匯入:

1、欣賞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到雕塑館去參觀,想去嗎?

課件展示一起欣賞古今中外的浮雕作品

如:唐朝的《昭陵六駿》,《人民英雄紀念碑》、非洲浮雕、青島沿海的浮雕柱子等或者是其他學生的浮雕作品

師:欣賞到了這麼多的雕塑作品有什麼感想?

教師拿泥筆筒或完全立體的雕塑與我們欣賞的這些雕塑有什麼不同?

(生答:一種是完全立體的,一種是在平面的基礎上有一部分立體)

2、揭示“浮雕”的概念

師:我們知道,從背景中凸出形象的雕塑稱爲浮雕。根據凸出的程度不同,還可以分成高浮雕和淺浮雕。浮雕具有繪畫與雕塑相結合的特點。爲什麼我們說浮雕具有繪畫與雕塑相結合的特點呢?

生:因爲浮雕和普通雕塑一樣是凸出的,但卻又和繪畫一樣只能從一個方向進行觀察,所以我們這樣說。

(二)新授:

學習製作泥版浮雕(設計意圖:讓學生透過看書和師生的共同演示、探究,自己出製作的方法)

1、看到這麼多的浮雕作品,我想同學們也都躍躍欲試了,你們想做一個什麼樣的浮雕呢?(生答:動物的、人物的、植物的、太陽的等)

2、製作步驟:

(1)揉泥

(2)拍泥板

(3)割邊

(4)畫形象:用鉛筆或者自己的泥塑工具在底板上畫上形象。

(5)堆出大的形體:

注意看老師都用了那些製作方法?

生答:用搓、捏、壓、剪、刻、畫等方法制作出泥版浮雕大的形體,並將他們按照剛纔畫出的形象,利用水作爲粘合劑,將他們粘在底板上。

(6)塑造形象局部:

利用泥塑工具或者手指,將自己已經制成的大的形體進行仔細的描繪,也要用到壓、剪、刻、畫等方法進行裝飾最後形成製作好的泥版浮雕。

三、學生作業,教師輔導:

四、評析作業:小組互評

五、課堂:今天我們各小組的作品不僅創意好而且製作的也非常精美,希望同學們能夠利用所學過的陶藝製作方法,做出更多更出色的作品來!

六、拓展:

1、嘗試創作一件帶有主題性的淺浮雕或高浮雕作品。

2、嘗試用其他方法制作浮雕作品。

教學反思:本課根據美術課程標準要求,充分利用隨處可取的黏土材料。運用傳統的泥塑造型方法,塑造學生喜歡的人物、動物或者景物形象,並透過小小的泥浮雕祖國民間藝術文化。欣賞泥塑的藝術特色和審美情趣,同時讓學生感受泥材,瞭解三維空間的塑造方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造型能力和創造力。學生在課上積極動手,動腦,能小組合作的完成作品。

小學美術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仿生學已成爲人們日益重視的科學研究。六年級學生對於動物世界已有深入的認識。教學中,可組織學生透過討論的方式進行探究性教學。教師可採用豐富有趣的資料,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

在具體教學中,注意串通學生的各種知識,開拓他們的思路,讓學生在產生濃厚興趣的基礎上,大膽想象,勇敢表現。

本課將作1課時教學。

教學目標:

1、和學生將這一話題展開討論。

2、培養學生探索。

3、將人類仿生學方面的發明創造和相關的動物畫在一幅畫中。

教學重點:啓發學生想象,留意畫面的構圖。

教具準備:圖片、繪畫資料。

教學過程:

一、匯入、揭示課題:

1、提問,聯繫生活:

同學們,你們誰會游泳?請舉手!你們平時游泳時用什麼樣的姿勢?

除了這種姿勢外,你還能用其他的姿勢嗎?

(學生舉例,上臺表演)

2、這樣的游泳姿勢是人類向誰學來的呢?——動物

:我們不僅向青蛙學習游泳,還向其它許多動物學習各種各樣的本領。今天我們就來向動物朋友學習!(板書課題)

二、教學新授:

1、雖然有些動物兇猛,但大部分動物還是很溫順的。人們養狗給主人看家、養鴿子來送信,它們不僅是人類的好朋友,更是人類的老師。

2、那麼,人類向動物學習些什麼呢?模仿它們創造發明了什麼?

(學生自由回答)

3、介紹:人類模仿動物進行一些新的發明創造,這也是一門新興的學科——仿生學。(板書)

4、開啟書,我們一起來欣賞相關的優秀作品。

5、討論:這些作品表現了什麼內容?採用了哪些表現手法?挑選你最感興趣的和大家一起分享!

6、(出示作品兩幅)比較後強調:動物和發明創造有機聯繫,添上相關景物,

使畫面充實。

7、同學們,動物真是人類的好老師啊!除了我們知道的這些,我們人類在未

來的世界裏還能模仿動物發明、創造些什麼呢?相信大家一定會有新的發

現吧!

8、各小組可提出建議議,進行答辯。

三、佈置作業:

今天,我們將人類仿生學方面的發明創造和相關的動物畫在一幅畫中,也可將你想象中的發明創造畫出來。

四、作業畫法提示:

1、鉛筆、鋼筆淡彩法。

2、綜合法。

五、作業展示:

1、自薦作品,談作畫創意和體會。

2、對有獨特發明的小組授予“發明獎”。給表現效果較好的同學授予“小小設計師獎”。

教後小記:

由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引出課題,聯繫生活中的事例向其學習。讓學生運用仿生學的原理,觀察、認識和利用自己熟悉的動物的特異能力和習性進行聯想、模仿、發明和創造。並用繪畫的形式創造性地表現自己的見解。

教育學生熱愛人類的朋友——動物,並以欣賞的眼光來觀察研究他們。有了認識的基礎,加上繪畫技巧上的指導:1、背景與內容的聯繫、2、主要物體的大小、位置、3、表現手法的選擇。教師的演示、學生的看、評、討論,把知道的仿生學事例變成一幅幅精彩的畫面,避免了技法問題。

只是由於積累不夠,平時不善思考,畫的仿生學例子有些單調。教師在讓學生畫前,應事先組織討論,讓學生說說要畫些什麼?鼓勵大家大膽想象未來世界中的設計發明,激發學生學科學的興趣!

小學美術教案 篇9

教學目的:

1:初步認識光和影的現象並運用於簡單的繪畫作業

2:發展學生立體感知能力,想象力,提高學生審美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光影現象的認識及其在繪畫中的初步運用

難點:光源方向的區分和立體感的表現

教學準備:

照明器、蘋果實物、示範用紙,鉛筆、範圖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匯入新課

學生進教室前關燈,拉上窗簾。師生問好後燈亮,窗簾拉開,教室驟然明亮

師問:同學們,現在你們有什麼不同的感覺?

引出光的概念,板書課題。

二:新授

1:再設懸念,引發好奇心

(出示蘋果實物)同學們,請仔細觀察這個蘋果有什麼變化?

將蘋果放置照明器前,調節光的強弱,使學生認識光照產生的明暗及其深淺

板書;明——淺暗——深

蘋果固定,調節光源方向,讓學生透過觀察認識光源的重要性,同時認識受光部和背光部及投影

板書:受光部——背光部——投影

光源固定,轉動蘋果,認識調子深淺的變化。

2:教材欣賞分析,進一步瞭解明暗形成及其深淺變化

出示範圖,請學生指明光源的方向,加強對光影的認識

3:作業步驟

分析光源方向,區分受光部、背光部、投影——構圖——輪廓——明暗

4:學生作業,老師行間指導

5:作業講評,下課

小學美術教案 篇10

課題:尋找美的蹤跡

課時:2課時

學習領域:造型表現綜合探索

教學目標:

1、知識:認識肌理,從整體和局部尋找美、體會美

2、技能:培養學生髮現美創造美的能力。

3、情感: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理解肌理的美

2、合理構圖

教學難點:從多角度發現事物的美。

教具學具準備:數碼相機、牙刷、吸管、水粉顏料、水粉筆、墨水、宣紙等

課件內容:

1、不同數量花的欣賞

2、長城遠近照片的欣賞

3、樹林、沙漠以及樹葉、沙粒的欣賞圖片

4、肌理圖片的欣賞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一)匯入:(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髮現不同的數量不同的方法可以表現出不同的美)

1、請學生欣賞一朵花照片、幾朵花照片和許多花的照片。

教師分別請學生談談對三張照片的體會

師:小結:一朵花明朗清晰、幾朵花重疊綻放,許多花絢麗多彩。

2、揭示課題

我們一起來《尋找美的蹤跡》。(板書課題)

(二)新授

1、請學生欣賞長城的遠觀和近看的圖片。(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髮現遠近的不同可以表現出不同的美)

教師再分別請學生談談對三張照片的體會

師小結:近處的長城威嚴壯觀,遠處的長城宛如一條長龍盤旋在山間。

教師啓發學生:古代詩人杜甫曾有一首詩來形容廬山。“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也是來形容從不同角度觀察事物的美。

2、請學生欣賞樹林、沙漠的照片(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髮現宏觀和微觀,整體和局部都可以表現出不同的美)

提問學生:從這些自然的景色中,還隱藏着哪些美的蹤跡呢?

小結:這些景色都是我們平時注意到的美。成林的大樹很美,片片的樹葉也美麗。無限的沙漠很美,顆顆的沙粒也很美麗。

3、學生用這種排比句的形式表達自己找到的美麗。(設計意圖:開拓學生思維,從不同角度發現美的蹤跡。)

例如:汪洋的大海很美麗,滴滴水珠也美麗。

我家的房屋很美麗,整齊的磚瓦也美麗。

我們的學校很美麗,……也美麗。

4、欣賞肌理圖片。(設計意圖:讓學生髮現生活中的肌理現象,找尋肌理製作的方法。)

自然界的肌理圖片以及製作出的肌理圖片。(製作的肌理圖片表現點和線的各一張)

在欣賞照片肌理現象中,提問學生:你覺得它們象什麼?

在欣賞製作的肌理圖片中,提問學生:這是用什麼方法制作的?

製作肌理圖片中的第一幅是用白菜的葉子沾墨拓印製作成的。

製作肌理圖片中的第二幅是用揉皺的紙張沾墨,然後開啟後的效果。

學生討論

小結:線可以用吸管吹,用墨和生宣紙渲染等方法

點可以用牙刷、噴壺、水彩筆點等方法進行製作。

教師在學生回答時,演示其中一種到兩種方法。

三、學生作業,教師輔導

作業設計:

可以用數碼相機直接拍攝風景或者肌理的照片。也可以用你喜歡的方法制作肌理效果的作品。

四、作業評價:

學生相互欣賞,透過師生互評對作業進行評價。

五、拓展:

(1)用照相機記錄事物的發展過程,如植物的生長、季節的變化、昆蟲的演化等。

(2)比比,看誰的照片拍得好。

教學反思:法國著名雕塑家羅丹說過: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這節課就是用相機來記錄我們身邊的美,如何用一顆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心來尋找美的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