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蘇武傳》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育目標

    1.引導學生充分體會文章簡潔整飭的語言、生動入微的細節。

    2.瞭解課文中詞類活用的語言現象、一詞多義的準確運用等文言的基礎知識。

    二、能力訓練目標

    1.引導學生學習本文運用簡潔整飭的語言、生動入微的細節來突出主題、塑造人物的寫法。

    2.透過與《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作比較閱讀,結合課外材料,體會《漢書》在藝術上繼承《史記》所取得的成就。

    三、德育滲透目標

    突出弘揚愛國主題,引導學生探討新時代中如何繼承蘇武的偉大民族精神。

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引導學生學習本文運用簡潔整飭的語言、生動入微的細節來突出主題、塑造人物的寫法,透過與《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作比較閱讀,結合課外材料,體會《漢書》在藝術上繼承《史記》所取得的成就,是本課的重點和難點。

課時安排

                           2課時

學生活動的設計

    1.課前預習

    (1)熟讀課文。

    (2)藉助字典,正確譯文。

    (3)歸納文意,記下學習的難點。

    2.課內採用專題討論的方法。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明確目標

    瞭解課文中詞類活用的語言現象、一詞多義的準確運用等文言的基礎知識。

    二、整體感知

    1.作者簡介

    班固(32-92),字孟堅,東漢扶風安陵(今陝西咸陽)人,我國古代著名史學家。

班固幼年聰慧好學,9歲即能寫文章、誦詩書,16歲入洛陽太學,博覽羣書。性情謙和,深受當時儒者敬重。其父班彪曾作《史記後傳》,去世後,班固因《史記後傳》沒有完成,敘事也不夠詳備,於是繼承父志,在《史記後傳》的基礎上撰寫《漢書》。因當時有人誣告,班固遂以私改國史的罪名被捕人獄。幸其弟班超上書解釋,漢明帝讀了班固的書稿大爲讚賞,召爲蘭臺令史,後遷校書郎。利用朝廷良好的藏書條件和工作環境,班固“潛精積思二十餘年”,終於完成了《漢書》的寫作。

2.關於《漢書》

    《漢書》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記敘了自漢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共290年的史實。《漢書》體例上全承《史記》,只是改“書”爲“志”,取消“世家”併入“列傳”,全書有十二本紀、八表、十志、七十列傳,共一百篇,八十餘萬字。其中,八表和十志中的“天文志”是班固死後由他的妹妹班昭、妹夫馬續續寫的。作爲一部獨立的斷代史書,《漢書》不僅在中國歷史著作中佔有重要地位,在文學史上也有着重要影響,舊時“班馬”並論,“史漢”相提,自然不無道理。

    三、重點、難點的孝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一)預習課文

    1.藉助字典,通讀,通譯課文。

    2.標出課文結構層次,歸納文意。

    (二)落實有關文言語言知識

給加點的字注音。

1.稍遷至栘中廄監(        );

2.數(    )通使相窺(    )觀;      

3.漢天子,我丈人行(    )也;

4.既至匈奴,置幣遺(    )單于;     

5.後隨浞野侯沒(    )胡中;

6.陰相與謀,劫單于母閼氏(        )歸漢;

7.置熅(    )火,覆武其上;

8.擁衆數萬,馬畜(    )彌山;  

9.乃徙武北海上無人處,使牧羝(    );

解釋加點的詞,在橫線處解釋整個詞語。

1.稍(    )遷至栘中廄監;

2.匈奴使來,漢亦留之以相當(    ); 

3.漢天子,我丈人(    )行也;

4.武帝嘉(    )其義;

5.乃遣武以中郎將使持節(    )送匈奴使留在漢者;

6.因厚賂(    )單于,答其善意;

7.武與副中郎將張勝及假吏(    )常惠等募士斥候百餘人俱(    );

8.既至匈奴,置幣(    )遺單于;    

9.方(    )欲發使送武等;

10.會(    )緱王與長水虞常等謀反匈奴中;

11.及衛律所將(    )降者;

12.陰(    )相與(    )謀,劫單于母閼氏歸漢;

13.會(    )武等至匈奴;

14.素與副張勝相知,私候(    )勝曰;

15. 常能爲漢伏弩(    )射殺之;

16.吾母與弟在漢,幸蒙(    )其賞賜;

17.單于出獵,獨(    )閼氏子弟在;  

18.虞常等七十餘人慾發(    );       

19.單于使衛律治(    )其事;

20.張勝聞之,恐前語發(    );       

21.事如此,此必及(    )我;

22.虞常果引(    )張勝;            

23.引(    )佩刀自刺;

24.馳召醫,鑿地爲坎(    );    

25.朝夕遣人候問武,而收系(    )張勝;

26.武益(    )愈,單于使使曉武;   

27.會論(    )虞常,欲因此時降武;

28.劍斬虞常已(    ),律曰;         

29.副有罪,當相坐(    );

30.復舉劍擬(    )之,武不動;      

31.蘇君,律前負(    )漢歸匈奴;

32.幸(    )蒙大恩,賜號稱王;    

33.畔主背親,爲(    )降虜於蠻夷;

34.宛王殺漢使者,頭縣北闕(    );

35.律知武終不可脅(    ),白(    )單于;

36.乃幽(    )武,置大窖中;      

37.武臥齧(    )雪,與旃毛並咽之;

38.羝乳(    )乃得歸;            

39.武既至海上,廩食(    )不至;

40.武使匈奴明年(    ),陵降;   

41.故使陵來說足下,虛心欲相(    )待;

42.前長君(    )爲奉車;        

43.扶輦(    )下除(    ),觸柱折轅;

44.劾(    )大不敬,伏劍自刎(    );

45.孺卿從祠(    )河東后土(    );

46.獨有女弟(    )二人,兩女一男;

47.且陛下春秋(    )高,法令亡常;

48.大臣亡罪夷滅(    )者數十家;  

49.常願肝腦塗(    )地;

50.子爲父死,亡所恨(    );      

51.自分(    )已死久矣!

52.陵見其至(    )誠,喟然(    )嘆曰;

53.匈奴詭言(    )武死;

54.使者大喜,如(    )惠語以讓(    )單于;

55.單于視左右而驚,謝(    )漢使曰;   

56.前以降及物故(    );

57.名副(        )其實    無濟(        )於事。

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加點的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1.少以(    )父任,兄弟併爲郎;

2.乃(    )遣武以中郎將使持節送匈奴使留在漢者;

3.因(    )厚賂單于,答其善意;

4.恐前語發,以(    )狀語武;

5.即(    )謀單于,何以復加?

6.屈節辱命,雖(    )生,何面目以歸漢?

7.會論虞常,欲因(    )此時降武;

8.君因(    )我降,與(    )君爲兄弟;

9.後雖(    )復欲見我,尚可得乎?

10.朝鮮殺漢使者,即(    )時誅滅;

11.若(    )知我不降明;

12.羝乳乃(    )得歸;

13.單于使陵至海上,爲(    )武置酒設樂;

14.因(    )泣下沾衿,與武決去;

15.始以(    )強壯出,及還,鬚髮盡白。

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詞類活用現象。

1.欲自殺,勝惠共止之(    );

2.宜皆降之(    );            

3.屈節辱命,雖生,何面目以歸漢!(    )

4.置熅火,覆武其上(    );    

5.惠等哭,輿歸營(    );

6.單于壯其節,朝夕遣人候問武(    );

7.武益愈,單于使使曉武(    );

8.會論虞常,欲因此時降武(    );

9.空以身膏草野(    );

10.反欲鬥兩主,觀禍敗(    );  

11.乃徙武北海上無人處(    );

12.杖漢節牧羊,臥起操持(    );

13.單于聞陵與子卿素厚(    );

14.推墮駙馬河中溺死(    );    

15.自痛負漢,加以老母系保宮(    );

16.臣事君,猶子事父也(    );  

17.王必欲降武,請畢今日之歡(    )。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徵。

1.乃遣武以中郎將使持節送匈奴使留在漢者(    );

2.緱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  

3.單于募降者,赦罪(    );

4.信義安所見乎?(    )         

5.子卿不欲降,何以過陵?(    )

6.子卿尚復誰爲乎?(    )       

7.武父子亡功德,皆爲陛下所成就(    )。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並寫出其本字。

1.女爲人臣子,不顧恩義(    );

2.畔主背親,爲降虜於蠻夷(    );

3.宛王殺漢使者,頭縣北闕(    );

4.武臥齧雪,與旃毛並咽之(    );

5.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    );

6.空自苦亡人之地(    );        

7.陵始降時,忽忽如狂(    );

8.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    );

9.因泣下沾衿,與武決去(    );

10.得夜見漢使,具自陳道(    );

11.單于召會武官屬,前以降及物故(    )。

佈置作業

    完成“研討與練習”二。

第二課時

    一、明確目標

    1.引導學生充分體會文章簡潔整飭的語言、生動入微的細節。

    2.引導學生學習本文運用簡潔整飭的語言、生動入微的細節來突出主題、塑造人物的寫法。

    3.透過與《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作比較閱讀,結合課外材料,體會《漢書》在藝術上繼承《史記》所取得的成就。

    二、整體感知

《蘇武傳》是《漢書》中最出色的名篇之一,它記述了蘇武出使匈奴,面對威脅利誘堅守節操,歷盡艱辛而不辱使命的事蹟,生動刻畫了一個“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愛國志士的光輝形象。作者採用寫人物傳記經常運用的縱式結構來組織文章,以順敘爲主,適當運用插敘的方法,依時間的先後進行敘述,脈絡清晰,故事完整。

    爲了表現蘇武的性格、氣節及始終不渝的愛國精神,文章在記“行”時又着力於環境及細節的描寫。如蘇武自刺一節,被置於地坎溫火之上,“蹈背出血,氣絕復甦”,充滿悲壯色彩。而周圍人的反應是“衛律驚,自抱持武”“惠等哭,輿歸營”“單于壯其節”。這一驚、一哭、一壯的細節描寫充分襯托出蘇武的錚錚鐵骨及高尚情操。文章語言千錘百煉,儉省精淨,刻畫人物入骨三分,將史家筆法與文學語言較好地結合起來。

三、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1.理清課文的基本思路。

    【明確】文章大致分爲三部分。

    第一部分即文章的第1、2段,介紹了蘇武的身世、出使的背景及原因。文章一開始寫道:“時漢連伐胡,數通使相窺觀。匈奴留漢使郭吉、路充國等前後十餘輩。匈奴使來,漢亦留之以相當。”蘇武出使匈奴的這一背景,表明蘇武出使時的嚴酷歷史環境,同時交代了匈奴儘管“盡歸漢使路充國等”卻只是因爲“且鞋侯單于初立,恐漢襲之”的緩兵之計,並非真心和好。所以當漢武帝派蘇武護送扣留在漢朝的匈奴使者還朝,並“厚賂單于”時,“單于益驕”,這也是後來單于悍然扣留蘇武一行的原因。

    第二部分即文章第3~7段,重點記述了蘇武留胡十九年備受艱辛而堅持民族氣節的事蹟。這部分也是文章着力描寫的部分,以精彩的筆墨描寫了蘇武反抗匈奴統治者招降的種種鬥爭情形。具體描寫到匈奴招降共有三次:第一次是衛律軟硬兼施想迫使蘇武投降,被蘇武正氣凜然的怒斥所喝退,雙方矛盾鬥爭激烈,場面緊張。接着寫匈奴企圖用艱苦的生活條件來消磨蘇武的鬥志,把他囚禁於地窖中,使他備受飢寒,接着流放蘇武到荒無人煙的北海讓他牧羊。然而在極端惡劣的環境中,蘇武不可磨滅的愛國精神再一次粉碎了匈奴的險惡用心。他手握漢節--國家民族的象徵,在九死一生中維持着一個使者的使命。這時鬥爭是相對緩和的,直接表現的是蘇武與自然環境做鬥爭。第三次是故友李陵勸降。這段描寫不但表現了蘇武可貴的氣節,同時也刻畫了叛將李陵的複雜心態。他那尚未泯滅的愛國之情、羞惡之心在蘇武的崇高境介面前被喚醒了,其內心剖白真實感人。李陵在勸蘇武時曾說:“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滅者數十家”,這是作者借李陵之口表達對漢武帝動輒殺戮大臣的殘忍行爲的不滿,也是《漢書》中少有的表現批判統治者的進步思想傾向之處。而蘇武與李陵的對答針鋒相對,波瀾起伏,非常精彩,人物之聲氣躍然紙上。此處蘇武的鬥爭對象是交情很深而今已是敵對陣營的故友,雙方的心態都比較複雜,而作者的描寫也很到位,是這部分最出彩之處。

    第三部分即文章最後兩節,介紹了蘇武被放回國的經過。課文最後一句“留匈奴凡十九歲,始以強壯出,及還,鬚髮盡白”,看似平實記述,細細品味卻包含着作者諸多感情。人生不過百年,十九年何其太長!蘇武“強壯出”,出使時正當壯年,及迴歸故國時已是“鬚髮盡白”,一生大好時光都在煎熬中過去了,作者的嘆惋之情溢於言表,而能爲信念堅執如此確實令人敬佩!幸而雖歷盡磨難,終於完成了使者的任務,維護了國家尊嚴,保持了民族氣節,且榮歸故里,作者欣慰之感也顯而易見。可以說這句表達的是作者與讀者共同的心聲。

    2.【提問】本文在寫作上有什麼特點?

    【明確】首先,以典型環境和細節描寫表現人物。蘇武留胡十九年,經歷坎坷曲折,漢與匈奴的關係錯綜複雜。作者抓住蘇武經歷中的關鍵之處,運用典型環境和細節描寫,使蘇武這個人物躍然紙上。蘇武出使匈奴,因突發事變,被扣幽禁。在他的周圍,有操生殺予奪之權的單于和衛律的屠刀,有貪生怕死的副使張勝的屈降,有曾爲同事、朋友的李陵的聲淚俱下的勸降。而冰天雪地廩食不至的北海牧羊,蘇武更是被置之死地。這些典型環境,把蘇武這個人物推到了矛盾鬥爭的風口浪尖上,讓人物一展風采。作者又透過一些細節描寫,表現了蘇武不屈的民族氣節。如寫蘇武的兩次自殺,第一次被“勝、惠共止之”;第二次又被救活。又如寫蘇武被幽禁在大窖中,“臥齧雪,與旃毛並咽之”;流放北海,“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杖漢節牧羊,臥起操持,節旄盡落”等。蘇武的語言也具有典型意義。如衛律逼降時,說:“副有罪,當相坐。”蘇武斥責說:“本無謀,又非親屬,何謂相坐?”使衛律啞口無言,只得無恥地“舉劍擬之”,但蘇武巋然不動。又如,李陵勸降,蘇武仍然不爲其情所動,表示“雖蒙斧鉞湯鑊,誠甘樂之”,表現出至死不屈的品德。

    其次,爲了突出表現蘇武的民族氣節,文中着重寫了三個叛徒,與蘇武形成鮮明對比:一個是副使張勝,一個是爲虎作倀的衛律,一個是曾爲朋友的李陵。他們都在匈奴的威勢面前喪失了民族氣節,拜倒在敵人腳下。唯獨蘇武大義凜然,爲了民族尊嚴和漢王朝的利益,寧死不屈。作者爲我們塑造了一個豐滿的、動人的、高大的民族英雄形象。

    3.【提問】蘇武在被囚禁流放以前兩度要自殺,後來又想方設法要活下去。這是否矛盾?

    【明確】並不矛盾。蘇武在胡地以維護國家民族尊嚴作爲自己的崇高使命和行爲準則。我們不難明白,匈奴對蘇武等人的勸降實際上是匈奴與漢朝的一次對峙,關乎國家尊嚴、民族氣節。事發時他已經意識到“事如此,此必及我,見犯乃死,重負國”。“重負國”是因爲事先沒有發現副使張勝的陰謀而導致禍及國家,蘇武意識到,一旦被匈奴審訊,就會給國家帶來羞辱,所以要自殺以避免受審。後來,在審訊時被衛律威逼利誘,他在說完一番大義凜然的話後引刀自刺,一是以行動表示堅決不投降的決心,二是要爲國家雪恥。匈奴明白了蘇武的決心,知道威權、富貴無法征服他,便要以摧毀蘇武肉體的方式來征服其意志。所以蘇武採取的反抗方式也由以前的求死而變成以後的求生,他要在各種艱難困苦中堅強地活下去,但活的前提與支柱依然是漢朝使者的身份,所以他“杖漢節牧羊,臥起操持”。從全文看來,蘇武將生死全然置之度外,一心考慮的是漢朝的榮譽與利益,所以在局勢變化的情況下,他的對抗方式也在發生着變化。

佈置作業

    完成“研討與練習”一、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