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七年級上冊語文《山市》原文及教案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七年級上冊語文《山市》原文及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七年級上冊語文《山市》原文及教案

《山市》原文

奐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數年恆不一見。孫公子禹年與同人飲樓上,忽見山頭有孤塔聳起,高插青冥,相顧驚疑,念近中無此禪院。無何,見宮殿數十所,碧瓦飛甍,始悟爲山市。未幾,高垣睥睨,連亙六七裏,居然城郭矣。中有樓若者,堂若者,坊若者,歷歷在目,以億萬計。忽大風起,塵氣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風定天清,一切烏有,惟危樓一座,直接霄漢。樓五架,窗扉皆洞開;一行有五點明處,樓外天也。

層層指數,樓愈高,則明漸少。數至八層,裁如星點。又其上,則黯然縹緲,不可計其層次矣。而樓上人往來屑屑,或憑或立,不一狀。逾時,樓漸低,可見其頂;又漸如常樓;又漸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見。

又聞有早行者,見山上人煙市肆,與世無別,故又名“鬼市”雲。

《山市》教案

一、教學目標

①學習積累一些文言詞語,理解課文大意。

②體會“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壯麗的幻景。

③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學原理,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的科學精神。

二、教學重點

反覆誦讀課文,積累文言詞語,體會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壯麗的幻景,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聯想及想像能力。

三、課前準備

教師可蒐集有關資料做成多媒體課件。導人中或結束時能講清“山市”形成的原理。學生藉助工具書認識生字詞,反覆閱讀。愛好美術的同學可用繪畫展示“山市”的美景。

四、教學內容

《山市》是清代文學家蒲松齡所寫的一篇文言文,描繪的是山中蜃景,與“海市蜃樓”相似。文中描繪了從山市開始出現到最後消失的變化過程,給人以神奇而又壯麗的感覺。文章語言精煉生動,可以引導學生展開想像,去揣摩、理解。透過研讀對這一現象進行適當探究。

五、教學設計

1、恰當匯入

據專家介紹,海市是一種光學現象。春夏、夏秋之間,萬里無雲,海水與水面的空氣層易出現較大溫差。水溫低於空氣,這時水面的氣層與空中的氣層密度便發生較大差異,光線透過密度不同的氣層便會發生折射或全反射,就形成了海市。這次海市形成一方面是源於近幾年蓬萊市注重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加大空氣污染治理,改善了大氣質量的緣故,另一方面是源於連日降雨,雨後天開,天氣比較涼爽的緣故。

(也可以講傳說、講故事,創設情景,引起學生的興趣。許多人都聽說過海市蜃樓,卻無緣目睹這種神奇。)

有道是“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飄渺間”,清代文學家蒲松齡爲我們寫下的《山市》,描繪了山中蜃景,與我們所說的海市蜃樓略有不同。山市是一種科學現象,它到底有怎樣的奇觀呢?讓我們走進這山市,去感受這山市的奇妙吧!

出示目標並板書課題。

2、課題:山市

3、學習目標:

a.學習積累文言詞語,理解課文大意。

b.體會“山市”的形成及神奇批麗的幻景。

c.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學道理,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科學精神。

4、整體感知

教師引導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學習文言文,“研討與練習”所列字詞:孤塔聳起插青冥碧瓦飛甍歷歷在目風定天清一切烏有直接霄漢黯然縹緲

檢查預習,大屏幕出示字詞,學生識記。

一、解釋加點詞語義。答案

1、數年恆不一見數,幾。恆,經常。

2、層層指數數,數數

3、中有樓若者,堂若者,坊若者,歷歷在目。樓,像樓一樣,堂,像堂一樣,坊,像坊一樣。歷歷在目:清晰地出現在眼前。

4、奐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山市,山中蜃景

5、而樓上人往來屑屑屑屑,忙碌的樣子

6、或憑或立,不一狀不一狀

7、相顧驚疑,念近中無此禪院。相顧,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8、倏忽,如拳如豆。倏忽,突然。

教師導讀:閱讀文言文須掌握合理的方法步驟。方法適當,可以提高閱讀效率。(大屏幕出示方法)

①通覽全文,瞭解全貌②逐詞逐句,通懂其義

a.識記生字詞a.分析理解詞語

{b.斷清句層次{b.省略補出翻譯

c.朗讀按標點c.精讀分析理解

d.難句村出來d.畫批圈點小結

對以上方法加以解釋指導,引導學生懂得好文不厭百回讀,在誦讀中理解,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古文多誦讀的道理。引導學生“初讀通語句,再讀明大意,三讀有感悟,四讀品內涵,五讀得啓迪”,在誦讀中展開聯想和想像。

自主學習

①學生在自由誦讀和教師的學法指導下,自由地進行初讀、再讀、三讀後開展競讀。每小組推薦同學進行朗讀比賽,各組對每組參讀的同學進行評價。教師參與學習過程。

②學生看註釋講內容,直譯即可。各小組互相幫助,理解句子的含義。

A、中有樓若者,堂若者,坊若者,歷歷在目。

B、忽見山頭有高塔聳起,高插青冥,相顧驚疑。

C、而樓上人往來屑屑。

D、然數年恆不一見。

③學生講述內容後,各組之間相互質疑,相互解答。教師適時點撥,並加以補充。

5、探究想像

學生討論後可自講:

①山市出現的全過程可分爲幾個階段?

②結尾的作用是什麼?

③怎樣欣賞感受這神奇的山市,能否用科學解釋其中的道理?

④想像一下,山市是怎樣一幅神奇的畫面。

學生相互研究討論後,教師可幫助明確。

縱觀山市的出現分三個階段:初現孤塔宮殿,再展城郭恢宏,又看危樓出現。結尾照應開頭,這裏說的“山市”跟“海市”一樣,是一種因折光反射而形成的自然景象,它美麗而又奇特,多少年也難得出現,少數人偶遇,多數人難得一見。此是作者根據目擊者的敘述所寫,令人回味無窮。

讓學生想像一下,山市到底會是一幅什麼美景呢?可以讓繪畫好的同學畫出,在班裏展示欣賞。然後總結補充:其實,美的東西也許留在想像中會更美,想有多美有多美,正是:此時無畫勝有畫。

5、拓展練習

①請用自己的話向家長描繪一下美麗神奇的山市。

②繼續收集有關山市或海市蜃樓的故事。

③可以讀讀蒲松齡的其他文章,瞭解其創作風格。

6、資訊反饋:

附錄資料(課文知識積累)

山市

答案

1、數年恆不一見數,幾。恆,經常。

2、層層指數數,數數

3、中有樓若者,堂若者,坊若者,歷歷在目。樓,像樓一樣,堂,像堂一樣,坊,像坊一樣。歷歷在目:清晰地出現在眼前。

4、奐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山市,山中蜃景

5、而樓上人往來屑屑屑屑,忙碌的'樣子

6、或憑或立,不一狀不一狀

7、相顧驚疑,念近中無此禪院。相顧,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8、倏忽,如拳如豆。倏忽,突然。

二、翻譯句子。

1、孫公子禹年與同人飲樓上。公子孫禹年和他的朋友在樓上喝酒。

2、或憑或立,不一狀有的靠着,有的立着,形狀不一。

3、然數年恆不一見但是這幾年總不出現一次。

三、閱讀全文,回答問題。

1、作者是借哪些人的觀察描寫山市的?

1、借孫禹年和他朋友的觀察來描寫山市的。

2、由本文的內容及“危樓”一詞,你能聯想古代哪一首的詩歌?

3、爲什麼蒲松齡時代的人把“山市”叫做“鬼書”?

4、出自本文的成語有哪些?

5、找出文中描繪山市的關鍵詞語,體會山市形成的過程

6、請你用一兩個詞語概括山市的特點奇異、奇妙、神祕、瑰麗、變化多端

《山市》教學反思

山市》出自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山市,山中蜃景,與“海市蜃樓”相似,是大氣中由於光線的折射而形成的一種自然現象,因出現在山上,所以稱爲“山市”。作者在那個時代,還不能理解海市蜃樓的形成原因,故又稱此幻象爲“鬼市"。不妨看看人教版七年級上《山市》教學反思

我講的是《山市》,講完之後,自己反思了一下教學過程。覺得每走一步,思考一下,並善於總結歸納,是取得成績的一條捷徑。

第一課時

理解文意時,我本打算以學生爲主體,教師引導爲輔助,讓他們自主學習,但學生的基礎太差,於是我就不敢放手,學生也就成爲被動的接受知識的人。導致我的課堂就死氣沉沉的,變成比較傳統的一節課。因此,在以後的課堂教學中,我將相信自己,相信學生,逐步培養他們學習的方法與技巧(主要是讓學生自己動起來),讓他們真正喜歡語文。

第二課時

吸取前一節課的教訓,提前佈置預習任務,並設定了大量自主學習的環節。

1、較好地落實了“自主、合作與探究”的學習方式。

透過我反覆的強調,學生養成課前預習的習慣,上課前學生已經對課文了如指掌。所以當我將“合作與探究”融入課堂時,學生顯得特別興奮,都爭着說出自己的想法,有的學生還爭得面紅耳赤……使課堂氣氛變得熱烈。

2、大膽放手,挖掘潛能。

本節課教學中,圍繞教學重點,我放手讓學生自己在課堂上縱橫馳騁,讓學生真正成爲課堂的主人。有放有收,既讓學生掌握了知識,又讓學生充分體會到了學習的樂趣。

3、教給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

誦讀與積累是我們文言文教學的兩個基本理念。在這節課中,除了強調誦讀外,我還十分注意指導同學們對知識進行積累,歸納整理,對學生在課堂上能自覺“溫故而知新”的大加讚賞,意在讓學生們重視文言知識的積累,並能試着做到舉一反三。

4、多種能力訓練滲透其中

雖然只是短短的一節課,但是我注重多種能力訓練滲透課堂中。如“說”的訓練,就有讓學生講故事,複述故;如歸納總結通假字、一字多義、古今異義;如想象能力等。

這課的學習,儘管完成了教學目標,還存在着不少問題:如海市蜃樓形成原因沒有細緻分析、討論;學生提出一些自己常見現象沒有解決;對於記敘的方法學生也是模棱兩可……

經後的教學中,我將善於思考、總結,努力尋找適合我班學生的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