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蒲公英的夢》第三課時教案 (S版四年級上冊)

   《蒲公英的夢》第三課時教案

2009年10月14日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學習本課生字新詞,準確理解詞句的意思。讀準生字,積累詞彙。

能力目標:瞭解課文是按照事情的發展寫的,讀懂課文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情感目標:朗讀課文,使學生了解環境污染的危害,自覺增強環保意識。

教學重、難點:

1、朗讀課文,讀懂課文內容,瞭解環境污染的危害,自覺增強環保意識。

2、瞭解課文是按照事情的發展(也是時間先後順序)寫的,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3、迫不及待、酸雨、呼嘯、改善、污染、震耳欲聾、愁眉苦臉等詞語的理解。

教學方法:以讀促悟、啓發引導

學法指導:自我預習,查閱資料,結合實際生活積累,多讀多思,讀中領悟

課前準備:

1、收集有關酸雨、污染等資料和知識。

[對文章的學習和理解是必要的,同時也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2、小黑板,以及自制蒲公英圖片等。

教學時間:3課時

課前談話,複習匯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15課的生字新詞,還透過初步朗讀課文了解了本課的寫作順序,這節課我們繼續深入學習課文。找出本課題眼“夢”,這是誰的夢?(根據學生回答出示蒲公英圖片),順勢匯入新課。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默讀課文:思考:蒲公英做了一個怎樣的夢?爲什麼會做這樣的夢?你對課文中的蒲公英產生了怎樣的感覺?

 [課文主要寫的是蒲公英在城市裏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中的困擾和對美好環境的渴望,因此,從一開始進入學習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進入情境,才能使學生感同身受,更好地理解課文。]

二、細讀課文,理解感悟。

1、指名讀課文:哪部分寫的是蒲公英的夢?把課文中相關的內容找出來讀一讀。想象一下,那是怎樣的情景?

  [採取變序方式引導學生首先從夢入手,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因爲學生此時最感興趣的是蒲公英到底做了什麼夢?形象感知夢的美好,才能更好地理解蒲公英在污染的環境中的困擾。]

2、引導學生品讀課文,感受夢境的美好。

  根據學生體會板書:

  夢

  時間:第二天夜裏

  夢境:草原美、太陽笑、微風吹、蝴蝶蜜蜂飛。

  感受:快樂笑

 (1)指名讀。

 (2)自由選讀自己認爲夢中最美的情景。

 (3)引導思考:夢中的蒲公英“快樂地笑了”現實中的蒲公英快樂嗎?

3.品讀現實生活中蒲公英的生活環境和感受

 (1)默讀課文,找出表示現實生活中蒲公英不快樂的句子畫出來。

 (2)蒲公英爲什麼不快樂?根據自己找到地句子,把自己的體會跟同學們交流。

 (3)小組討論後全班交流並討論、朗讀相關語句。

   根據學生提出的句子投影出相應文字內容,進行感情朗讀和感悟。

  A:根據學生談感受歸納板書:

    開花前:時間:深夜,

    遭遇:汽車叫喊廢氣酸雨

    感受:嘆息,愁眉苦臉、難受、擔心、一直想。

  B:總結,過度:是啊,一個弱小的生命,在這種環境下如何能不擔心呢?不過還好,第二天一早,椰子樹上飛來幾隻小鳥兒……迫不及待地想把這個好消息告訴椰子樹伯伯。不料卻遇到怎樣的遭遇?

  C:小組討論:交流開花後的遭遇和感受,歸納板書:

    開花後:第二天一早

    黑煙嗆、汽車叫、罐子砸。

    咳嗽弄髒差點震落花瓣痛昏、哭

4.根據板書歸納:課文用什麼方法連段成篇的?

  [本單元教學重點之一是學習連段成篇的方法,這課書採取的是按照事情發展順序的方法寫作的。在學生深入感悟課文過程中,引導學生髮現、歸納不同時間發生的不同事件和產生的不同感受,有利於使學生感受這一寫作方法。讀後總結,水到渠成。另外,教學中安排學生歸納板書,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調動合作學習積極性,把學生真正看作學習的主人,給他們時間與空間,進行語言實踐。]

5.說說讀了這篇課文,你有什麼想法?

6.朗讀課文把你認爲描寫得生動形象的句子、段落讀給大家聽。學

  生評議讀書的情感表達。

  [尊重學生個體感受和需求,自由選擇朗讀。學生朗讀過程中抓住詞句引導學生繼續理解課文內容,並認真品味精美的詞句,學習描寫的方法。培養學生認真傾聽的學習慣,恰當進行並引導學生正確評價,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爲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三、佈置作業,出示小黑板

作業超市:

1、蒐集環境宣傳的廣告

2、留心觀察你周圍的環境,繼續瞭解周圍環境污染及治理情況。試寫一份倡議書

    3、請同學們以“第二天,蒲公英從夢中醒來了,他驚喜的發現…”爲開頭大膽發揮想象,續編蒲公英的美夢,使她美夢成真。

語文S版教材四年級上冊說課稿 蒲公英的夢  

一、        說教材

《蒲公英的夢》是語文S版教材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人與自然》這組課文中第二篇精讀課文。本單元將我們帶入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保護環境的主題。《蒲公英的夢》是一篇童話故事,寫的是蒲公英開花了,但是她深受日益惡化的城市環境的捆擾,可晚會感生活在清潔美麗的環境中,  夢中她的願望實現了。目的是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熱愛之情的同時,還要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

二、        說設計理念

閱讀是語文之本,學習之母。它是讀者與作者的對話,是一種精神生活。感悟語言形象,領悟文章思想感情,感受語言的魅力,必須透過感情朗讀,在讀中悟語,讀中悟情。《蒲公英的夢》是一篇通俗易懂的童話故事,它透過童話題材和故事中鮮活的形象,向人們介紹了有關環境污染問題,教育人們增強環保意識,保護我們的家園,尤其對兒童來說有着很強的可讀性,並能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因此,本節課重在指導學生品讀課文。

根據教材特點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方法性目標:

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和運用詞語;透過理解關鍵詞語來理解課文內容,透過多種形式的讀來理解課文。

2、情感性目標:

透過課文的學習,明白環境污染的嚴重性,激發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樹立保護環境的意識。

3、能力性目標

以初讀、精讀、賞讀、活讀爲主線,在不同方式朗讀訓練的基礎上,讓學生在“多讀多想、讀懂課文,讀書感悟”的同時,提高自身的朗讀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學重點:透過對語言文字的朗讀、感悟來理解課文,讀好課文。

教學難點:深刻體會寓言的含義。

教學突破:採用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讀出理解,讀出感受,並創設情景讓學生敢想敢說。

二、說教法

1、資訊收集法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應“初步具備收集處理資訊的能力”。課前,我讓學生多渠道多途徑蒐集有關環境污染方面的資料進行閱讀了解,這既爲上課做好了準備,又培養了學生收集處理資訊的能力。

2、情趣盎然法

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教師適時運用課件創設情景談話激趣,撥動學生心中的理智的琴絃,由此“披情入文”,達到“未成曲調先有情”的效果。課堂中,教師的談話也必不可少,或指導、或點拔、或解疑、或釋惑,將學生的思維不斷引向深入。

3、體驗教學法

讓學生走進課文,當蒲公英、當椰子樹伯伯、透過不同的角色體驗,與文字展開零距離的對話,實現“三維一體”的教學。

4、讀書指導法

“文章思有路,遵路識其真”。(葉聖陶語)如何帶領學生走近文字、感悟文字、超越文字,讀書指導十分重要。在本課的教學中,我透過“展示讀、感悟讀、評價讀、體驗讀”對學生的讀進行四個層面的指導,讓學生的讀步步深入,在教材中走幾個來回,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三、說學法

1、聯繫生活法

“語文的學習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新課標一語道出了生活是語文學習的土壤。教學中,必須將課堂與生活進行有效地整合。《蒲公英的夢》一課教學中,我積極引導學生聯繫生活實際,結合周圍環境,明白人與環境的和諧相處與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2、讀書入境法

朗讀是十會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學習方法。新課標尤其強調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實現素質的全面提升。學習《蒲公英的夢》過程中,我着力於創設情境,開展多層次、多視角的讀,如略讀、精讀、賞讀,個人讀、分角色讀、齊讀,比賽讀等,讓學生讀中入情入境,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從而優化自身的綜合素養。

3、多元評價法

在課堂學習評價中,我嘗試讓自評與他評、師評與生評相結合,讓評價主體多元;讓總結性與商討性評價相結合,讓評價方式多元。透過積極、有效的評價,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在“評價”中成長。

四、說程序

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我設計了以讀爲主的課堂教學策略,讓學生讀出一方新天地。

一、 激趣匯入

二、 感悟夢境

1、找描寫美夢的段落。

2、讀中感悟夢的美,體會蒲公英夢中的快樂。

三、 研讀夢因

1、 默讀找出實現中蒲公英的不快樂。

2、抓關鍵詞句讀、畫、圈、議等方法,形成個體感悟,體會蒲公英的不快樂。

3、彙報交流

在交流的過程中,我讓學生抓住重點詞句進行理解。透過朗讀比較、角色轉換、重點圈議等手段,讓學生明白蒲公英的不快樂來自於環境污染,樹立環境保護的意識。

四、拓展昇華

1、看身邊的環境。污染展示,渴望美夢。

2、說身邊的環境。呼喚美境,表示決心。

3、感身邊的環境。感悟美境, 昇華情感。

五 、作業超市:展開思維,續寫美夢

1、蒐集環境宣傳的廣告語

2、留心觀察你周圍的環境,繼續瞭解周圍環境污染及治理情況。試寫一份倡議書

    3、假如蒲公英的生活環境一夜之間改變了請同學們大膽發揮想象,續編故事。

《蒲公英的夢》這篇科學童話寫的是在城市的街心公園,一棵蒲公英開花了,但是她深受城市惡劣環境的困擾,渴望生活在美麗的環境中,後來在夢中實現了她的願望。教育人們增強環保意識,保護我們的家園。

在教學過程中主要是實施了在閱讀教學中讓學生品讀、感悟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在學習中積累詞句,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真正上成有語文味道的語文課。改變了以分析課文爲主的教學模式,而是採取了以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爲主線,引導學生抓住有關語句品讀、感悟。每一篇文章都有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而這篇文章的思想感情是蒲公英“不快樂”,作者是由蒲公英的不快樂來喚起人們的同情心,喚醒讀者的環保意識。於是,我就以這一個“不快樂”作爲引導學生們學習文章的線索,讓學生們找到有關的句子去進行品讀和感悟,從而理解課文,從小樹立環保意識,重視環保。採取多種方式進行朗讀,把學生帶到文章所表達的情景中去,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理解,從而與作者產生共鳴,自然而然地產生保護我們的生態環境的意識。這篇文章是一篇科學童話,作者採用擬人的手法形象生動地把蒲公英活生生地展現在我們面前。特別是描寫蒲公英開花時的快樂與被環境困擾時的悲傷那些語句,蒲公英的“快樂”與“悲傷”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還有一些“唉”、“哈”、“啊”這些語氣詞,引導學生透過感情朗讀來理解課文,以讀貫穿整節課,層層進入蒲公英的感情世界,從而對蒲公英產生深切的同情,對污染環境的行爲產生痛恨之情,知道環境保護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