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買水果》教案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買水果》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買水果》教案

《買水果》教案1

一、活動設計背景:

新疆水果較多,幼兒對水果漢語說法也比較感興趣

二、活動目標:

1、 教會幼兒發蘋果、梨子、桃子、香蕉的標準音;

2、 幫助幼兒聽懂並理解簡單的遊戲規則;

3、 鼓勵幼兒能在集體遊戲中大膽說話。

4、 探索、發現生活中水果的多樣性及特徵。

5、 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三、教學重點、難點

1、準備蘋果、梨子、桃子、香蕉四種水果圖片;

2、在教育的一角設定水果商店。

四、活動準備

1、準備蘋果、梨子、桃子、香蕉四種水果圖片;

2、在教育的一角設定水果商店。

五、活動過程

1、匯入:在匯入環節中,我利用直觀形象的圖片先教授幼兒朗讀蘋果、梨子、桃子、香蕉是,然後創設遊戲環境,把幼兒帶入遊戲活動氛圍中,這樣很容易激起兒童的好奇心,使之急切地想知道圖片上的內容和遊戲情境。老師在扮演“賣水果”的阿姨創設遊戲情境引起幼兒的興趣。老師在室內一角爲商店櫃檯(桌子)前扮店主,從生活的語言開門見山地說:“今天老師要帶你們玩一個新遊戲——賣水果”。

2、教師邊講解邊示範,向幼兒介紹遊戲的規則和玩法。

3、教師在幼兒活動時,隨時強調規則和要求(有禮貌、發音正確、聲音洪量)。

4、教師引導幼兒遊戲。

教師繼續當店主阿姨反覆玩三、五次,連玩遊戲邊觀察幼兒對活動玩法情況,並提醒、糾正讀音。

遊戲結束後,幼兒進行互動,說說自己買了什麼。

六、教學反思

1、幼兒在教學活動過程中對自己不熟悉的水果很感興趣,比如說蘋果在這裏幾乎每家都有,但是香蕉是內地水果,他們就感興趣一些。

2、幼兒在買水果的過程中,更加地學會了講禮貌,也增進了與老師和其他幼兒的互動,增強了交流能力。

3、如果重新上這黨課,一定增加一些幼兒沒有見過的水果,並由此延伸,增強幼兒對外界的見識。

《買水果》教案2

內容要求:

1、學會區分一和許多的概念,知道許多是由一組成的,可以分成許多個一。

2、嘗試動手操作,可以挑選不同種類的事物,分別作爲一和許多,有初步按不同標準分類的概念。

活動準備:

1.課件《買水果》。

2.實物:每人一個"水果籃",一定數量的"水果"(蘋果、橘子、香蕉、梨、桃子、葡萄,可用老師自己製作的教具。)以及水果店。

指導要點:

一. 談話

1、教師:今天老師請小朋友們幫我去水果店買水果。我們先來看一看,水果店都有些什麼水果呀?

2、展示【圖片欣賞】,請幼兒一一認識各種水果。

二. 【買蘋果】

1、教師:今天,老師去了水果店,我看到水果店裏有許多蘋果,然後,我買了一個蘋果。(教師操作課件,點擊許多蘋果中的一個放入水果籃)

2、請幼兒操作實物,嘗試"買"一個蘋果。(教師點擊課件,出現許多個籃子裏分別有一個蘋果。)

教師:水果店裏的許多蘋果變成了小朋友每人一個蘋果。

3、請幼兒操作實物,把買來的一個蘋果都放到一起。(教師點擊課件,每個籃子裏的一個蘋果放在一起,變成了許多蘋果。)

教師:每個小朋友的一個蘋果放在一起變成了許多蘋果。

《買水果》教案3

一、遊戲目標

1、透過讓幼兒正確說出圖片上水果的名稱,並用短句“我要買xx”講述出來。初步培養幼兒思維的嚴謹性。

2、培養幼兒專注傾聽別人講述的良好習慣。

3、透過反覆遊戲,引導幼兒能初步說完整的短句,大膽進行講述,培養幼兒的自主性、獨立性。

二、遊戲準備

(一)物質準備

小圖片及水果實物若干,(蘋果、梨、哈密瓜、西瓜、葡萄、橘子等)(與幼兒人數相等)水果漢字卡片若干。

(二)環境準備

佈置成水果專櫃,教師扮賣水果的阿姨。

(三)知識經驗準備

認識水果,對水果漢字有了初步認識。

三、遊戲方法

1、請幼兒扮買水果的顧客。買水果時要有禮貌地說:“阿姨,我要買水果。”阿姨問:“你要買什麼水果?”小顧客要正確地講出自己要買的水果名稱,如:“我要買蘋果。”

2、正確地講出水果的名稱後,阿姨就把水果的圖片或實物賣給他,小顧客把水果放在自己的籃子裏;如發音不正確,其他幼兒可幫助糾正。

3、買到“水果”的小顧客要說:“謝謝阿姨,再見!”然後再換另一幼兒買水果。引導幼兒買與別人不同的水果。幼兒熟悉玩法後,售貨員阿姨的角色可由幼兒自己扮演。

4、在此基礎上,教師把水果漢字分發給幼兒,要求幼兒根據漢字買相應的水果。

四、遊戲評價

項目

目標實現程度

內容適合程度

活動設計趣味程度

幼兒的“三性”表現

存在問題

等級

評價

注:好:100%―80%,中:79%—60%,差:60%以下。

《買水果》教案4

活動設計背景:

新疆水果較多,維吾爾族幼兒對水果漢語說法也比較感興趣。

活動目標:

1、教會幼兒發蘋果、梨子、桃子、香蕉的標準音。

2、幫助幼兒聽懂並理解簡單的遊戲規則。

3、鼓勵幼兒能在集體遊戲中大膽說話。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準備蘋果、梨子、桃子、香蕉四種水果圖片;

2、在教育的一角設定水果商店。

活動準備

1、準備蘋果、梨子、桃子、香蕉四種水果圖片;

2、在教育的一角設定水果商店。

活動過程

1、匯入:在匯入環節中,我利用直觀形象的圖片先教授幼兒朗讀蘋果、梨子、桃子、香蕉是,然後創設遊戲環境,把幼兒帶入遊戲活動氛圍中,這樣很容易激起兒童的好奇心,使之急切地想知道圖片上的內容和遊戲情境。老師在扮演“賣水果”的阿姨創設遊戲情境引起幼兒的興趣。老師在室內一角爲商店櫃檯(桌子)前扮店主,從生活的語言開門見山地說:“今天老師要帶你們玩一個新遊戲——賣水果”。

2、教師邊講解邊示範,向幼兒介紹遊戲的規則和玩法。

3、教師在幼兒活動時,隨時強調規則和要求(有禮貌、發音正確、聲音洪量)。

4、教師引導幼兒遊戲。

教師繼續當店主阿姨反覆玩三、五次,連玩遊戲邊觀察幼兒對活動玩法情況,並提醒、糾正讀音。

遊戲結束後,幼兒進行互動,說說自己買了什麼。

教學反思:

1、幼兒在教學活動過程中對自己不熟悉的水果很感興趣,比如說蘋果在這裏幾乎每家都有,但是香蕉是內地水果,他們就感興趣一些。

2、幼兒在買水果的過程中,更加地學會了講禮貌,也增進了與老師和其他幼兒的互動,增強了交流能力。

3、如果重新上這黨課,一定增加一些幼兒沒有見過的水果,並由此延伸,增強幼兒對外界的見識。

《買水果》教案5

活動目標:

1、學習9的分合,知道9分成兩份可以有8種分法,並記錄結果。

2、在探索操作活動中,知道按序分合不易漏掉數字,在觀察中發現兩部分數之間的增1減1的關係。

3、會用較完整的語言講述操作過程。

活動準備:

購物券(1~8的不同點卡)、水果卡片,記錄紙、9的分解練習題

活動過程:

一、複習8以內的加減:開火車師:我的火車就要開,幼:幾點開?老師出示一算式卡片:請你猜猜看?幼:1+6=7你的火車7點開。

時速度由慢到快,由集體到小組、個人。

二、學習9的組成1、情境匯入,引起幼兒興趣。

師:我們的水果店開業了,每個水果賣9元錢,我爲你們每人準備了8張購物券。

2、介紹購物券。

師:購物券上有什麼圖形?(圓形)一個圓形表示1元錢,兩個圓形表示2元錢。這張購物券是幾元錢?(5元)爲什麼?(因爲上面有5個圓)想一想,哪兩張購物券合起來是9元錢,正好可以買一個水果?你能買幾個水果?

3、分組進行活動。

(1)每組一個營業員,其他幼兒去營業員那買水果,營業員一定要嚴格驗證小朋友是不是付了9元錢。

師:營業員一定要把好關,看看買水果的人是不是付了9元錢,不然會賠錢的。

顧客買了水果後,要將自己用的是哪兩張購物券、買的是什麼水果記錄到記錄卡上,記錄好後,再去買,看看誰買的多。

(2)幼兒把自己買的情況記錄到卡片上,例如:我用1元錢和8元錢買了桃子。

4、展示個別幼兒的記錄卡,發現互換關係。

師:誰來告訴大家,用哪兩張購物券合起來正好是9元?

5、知道9的8種分法,理解他們之間的增減關係。

師:哦,原來9有這麼多的分法呢,讓我們一起來按順序說一說吧。

9可以分成1和8……9有幾種分法呀?(8種)6、操作活動。

師:剛纔我們玩了水果店,玩的時候我們小朋友知道了9的八種分法,小朋友真聰明。現在想請我們小朋友幫個忙,小兔也在學了9的組合,可還是不會做,請我們小朋友做給他看,你們願意嗎?

(1)出示操作材料,介紹做法。

(2)幼兒做練習,教師指導。(自編練習題分9個點子)

《買水果》教案6

一、設計意圖:

幼兒期正處於數學學習的啓蒙時期,幼兒學習的特點是離不開具體豐富的生活經驗,因而幼兒園數學教育活動的內容與組織離不開生活實際。《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要求:"要選擇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強調了幼兒園教育尤其是數學教育活動必須迴歸生活與幼兒生活實際密切溝通,以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因此,我根據活動目標,結合幼兒學習數學的特點,選擇貼近幼兒生活實際的"買東西"這一內容,組織幼兒學習爲父母服務,透過買東西,培養幼兒的責任意識。在活動中透過與同伴的互動交流,不但發展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而且在活動中水到渠成地讓幼兒掌握了仿編5的減法的基本方法。

二、活動目標

1、讓幼兒學會仿編和解答5的減法,並會按要求分類。

2、在生活情景中能根據水果卡片及相應標價自編5的減法。

3、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4、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三、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幼兒學習買東西,瞭解一個買與賣的過程。

2、物質準備:各種水果卡片若干;5元紙幣幼兒人手一張;1元的硬幣若干;分類用的水果牆;5的算式卡片。

四、活動過程

(一)、引入"小朋友們,今天我們去果園摘了很多水果,我們一起把它們放整齊好嗎?(好)

(二)、分水果任務:把手上的水果卡片分別貼到相應的水果牆上。

教師:哇!我們摘了好多水果呀!這麼多的水果,丁老師想開水果店了,你們覺得好不好呀?(好)(桌子搬過來當作櫃檯)

師:那現在丁老師是水果店的老闆兼售貨員阿姨了,你們來買水果吧!(好)可是,買東西是要錢的,你們有錢嗎?(沒有)那。丁老師先借給你們吧!呀!丁老師今天身上只帶了這麼多錢,每個小朋友只能借5元錢,諾!借給你們吧!記得要還哦!

(把準備好的人民幣發給幼兒)好了,現在你們有錢了,可以買水果吃了。

(三)、買水果

1、教師:請張老師帶小朋友們來買水果好嗎?(好)

2、交代遊戲規則:各種水果都有相應標價,幼兒只有5元錢,因此只能購買5元以內(包括5元)的水果,可以購買一件也可以同時購買多件。

(其中滲透找錢的環節)

3、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水果,進行購買的過程。

例:你好!請問你要買什麼水果?(蘋果)好的,請問你要買幾個呢?(1個)好,這是你要的1個蘋果,一共2元錢!(幼兒付給售貨員5元)你好!收你5元錢,找你3元!歡迎下次再來!

(四)、教師小評教師請個別幼兒說說自己買了什麼水果,售貨員阿姨找了多少錢?找的錢對不對?每說對一個5的減法,教師就出示一張相應的算式卡片,幫助幼兒鞏固5的減法。

(五)、角色扮演請個別幼兒試着扮演售貨員,其他幼兒扮演購買者,進行買水果遊戲。

(教師從旁適當引導)

(六)、延伸小朋友們,現在我們一起去吃自己買的水果吧!

教學反思:

數學活動買水果的目標是:讓幼兒在遊戲中懂得守秩序。學習按名稱將水果分類活動一開始以“到水果店買水果”引入活動。每位幼兒帶了一個小籃子,請一位教師扮演水果店阿姨,教師和幼兒扮演顧客。帶領幼兒進入水果店時教師鼓勵幼兒與水果店的阿姨問好,大部分的幼兒有做到,但還是有小部分的幼兒沒有。到了水果店在選水果時要求幼兒要排好隊不能推也不能擠,可幼兒都亂了,甚至還出現搶水果,這是很大的失誤。買好水果後,組織幼兒集體說說買了什麼水果,這點大部分的幼兒都能說出來,到了讓幼兒分類的時候有的幼兒能分得正確而且有秩序,可絕大部分幼兒都出現亂丟,亂放的情況,在數水果多少的時候大部分都能仔細認真的數並且數得正確率很好。整個活動下來還是有許多的不足,特別是課堂的秩序,應該繼續鑽研活動的過程,加以修正。

在本次集體活動中透過講講水果,既讓幼兒感受到水果的豐富多樣,又懂得多吃水果對身體有益的道理。活動隱含了關愛家人的情感,其目的是讓幼兒在遊戲過程中體驗到關愛家人是件幸福的事,這也正是我們幼兒園所倡導的“愛的教育”的思想內涵。

《買水果》教案7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複習3以內的數。

2、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提高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二、活動準備:

1、1---3的數字卡若干張。

2、各種水果卡片若干張,各種實物水果若干。

3、場景佈置:水果超市。

三、活動重點:引導幼兒複習3以內的數。

四、活動難點: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提高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五、活動教、學法:直觀法、引導法、遊戲法、操作法。

六、活動過程:

1、律動《轉手腕》,集中幼兒注意力。

2、遊戲:拍拍手(複習數字1、2、3)

(1)、教師拍手,讓幼兒說出拍手的次數。

(2)、教師說數字,幼兒根據數拍手。

3、遊戲:數物對應

(1)、教師出示水果卡片,示範貼上相應的數卡。

(2)、給幼兒發水果卡片,讓幼兒給卡片貼上相應的數卡。

(3)、給貼的好的幼兒帶上動物頭飾去買水果。(教師帶上小猴的頭飾)

4、遊戲:買水果

(1)、故事《小猴》匯入買水果環節。

(2)、請帶頭飾的幼兒到水果超市買水果。

a、教師提問:你喜歡什麼水果?是什麼味道的?

b、教師出示數卡,幼兒買(拿)相應數的水果。

c、教師給個別買水果錯誤的幼兒給予糾正,讓幼兒理解數物的關係。

5、幼兒分享水果,結束活動。

七、反思

9月25日早晨第一節課我在中四班上了一節數學課《買水果》本次活動嘗試打破傳統集體教學的模式,把幼兒數學活動與遊戲活動進行了整合。根據《綱要》中“能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對數學活動的要求,我爲幼兒創設了一個有準備的環境,把抽象、枯燥的數學內容變成有趣的遊戲活動,使幼兒在輕鬆、自由的環境中主動的去探索學習。根據本班幼兒對數量認識水平,特確定以下活動目標:引導幼兒複習3以內的數;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提高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並能愉快地參加遊戲活動的習慣。

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本次活動我運用了直觀法、引導法、遊戲法、操作法等教學方法,特別是遊戲法,是孩子最喜愛的,遊戲能增強幼兒的參與興趣。整個過程,我遵循由淺到深的教學原則,層層遞進,幼兒將運用操作法、遊戲法等學習方法。

在本次活動中,我依據本班幼兒的特點,設計了第一個環節爲遊戲活動《拍手》匯入(複習數字1、2、3)。第二個環節爲基本活動,數物對應遊戲、買水果遊戲。第三個環節結束活動,幼兒分享水果。在這些活動環節中我覺得數物對應遊戲環節放在基礎活動中不夠理想,使整個活動不夠連貫,如放在最後讓幼兒操作數物對應去掉幼兒分享水果這一環節,整個過程會更流暢,主題會更突出。

在教授過程中我的語言不夠生動,普通話不標準。特別是我站着授課,沒有與幼兒平視,對幼兒有一些影響。在給幼兒戴頭飾時沒有提前準備好,臨時才找合適的,既耽擱了時間又影響了幼兒情緒。整個活動也沒有把幼兒的積極性調動起來。整個活動是在遊戲中讓幼兒學習,感受數學的樂趣,幼兒的參與性較廣,在遊戲中都能按規則完成遊戲,達到了教學目的。

在這個集體中,教師們都很年輕,富有創造性及創新能力,思維靈活,樂崗敬業。我雖然比她們多幹幾年幼教工作但觀念守舊,需要向這些向陽光一樣的老師們多學習,以後多聽她們的課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

《買水果》教案8

設計意圖:

對幼兒來說,幼兒的語言遊戲是與幼兒的生活密切相關的。我設計語言遊戲《買水果》就是爲了讓幼兒熟悉周圍的環境,認識瞭解一些常見的水果。讓幼兒在遊戲中學習有禮貌地求助和感謝他人的幫助,體驗生活和樂趣。在設計這個活動時,我把整個活動放在一個幼兒感興趣的,比較熟悉的特定環境中來進行,幼兒參與性強,學習的積極性高,希望能夠提高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促進幼兒全面和諧的發展。

活動目標:

1.學說禮貌用語“請問……”“謝謝你”,知道遇到困難時求助他人。

2.嘗試用完整、清晰的語句表達自己的意思。

3.積極參加角色扮演遊戲,感受集體活動的快樂。

活動重點:

學說禮貌用語“請問……”“謝謝你”,知道遇到困難時求助他人

活動難點:

嘗試用完整、清晰的語句表達自己的意思。

活動準備:

各種水果玩具;小籃子;已認識各種各樣的水果

活動過程:

一、簡單談話引出主題

教師手垮籃子,扮演媽媽。

師:媽媽要去買水果了,小乖乖們想吃什麼水果呀?

請幼兒自由表達想法。提高幼兒參與積極性。

師:小乖乖們想吃的水果這麼多呀,媽媽都記不住了,那你們願意和媽媽一起去買水果嗎?(幼:願意)

二、學習有禮貌地求助和感謝他人的幫助。

1.教師帶領幼兒騎着小車上路。

師:走。我們開火車出發嘍。

2.配班老師扮演鴨媽媽,教師引導幼兒有禮貌地向鴨媽媽問路,並感謝她的幫助。

師:糟糕,我們不認識去水果店的路呀!怎麼辦呢?

幼:可以找警察幫忙,可以問人

師:現在有誰可以幫助我們呢?

幼:鴨媽媽

師:鴨媽媽在前面我們一起去請問她水果店往哪兒走!

師幼共同:鴨媽媽,你好!請問水果店往哪裏走?(引導幼兒一起問)

鴨媽媽:你們跟着紅標誌走就能找到了。

師幼:鴨媽媽,謝謝你!

3. 配班老師扮演狗媽媽,引導幼兒有禮貌地向小狗求助。

師:紅標記沒有了怎麼辦呢?

幼:可以問問狗媽媽 。

師幼:狗媽媽,請問水果店往哪裏走?

狗媽媽:你們跟着黃標誌走就能找到了。

師幼:狗媽媽,謝謝你!

三、買水果。

師:水果店到啦這裏的水果可真多呀,營業員阿姨只有一個人,誰願意去幫助她?

師:要怎麼跟營業員阿姨買水果呢?

幼:要排隊

師:買水果的時候要跟阿姨怎麼說?

師:我們要有禮貌的.喊營業員阿姨,然後告訴她 “阿姨,我想買╳╳水果。”師:買完水果要給阿姨什麼?還要跟阿姨說什麼?

四、幼兒進行遊戲,教師指導、。

五、買水果回家,結束活動。 師:小乖乖們,你們都買了什麼水果呀?

幼:梨子、香蕉、蘋果……

師:我的乖乖們逛了一圈水果店是不是都渴了呀?

幼:是。

師:好,那媽媽帶乖乖們回去吃水果,好嗎?

活動反思:

本節活動從構思到定案,修改了若干次,每想到一點能豐富過程的點子或者每跟有經驗的老教師探討、學習一次,我總要做一次修改,希望能夠查漏補缺,儘可能完善它。但活動過程中還是有很多問題。

活動準備不足:水果店的貨架我用的桌子代替的,但桌子對於小班的孩子來說太高了,不能一目瞭然,不方便他們拿取,他們需要伸長脖子去找自己要買的水果,桌子不夠長,孩子們買水果的時候顯得比較擁擠。改進方法:水果店的貨架可以用小朋友的課桌或者小貨架,這樣的高度適合小班幼兒,方便他們選取,可以多放兩個貨架,將水果擺的分散一些,這樣不會擁擠。

活動過程不足:目標沒有達到,因爲我缺乏經驗,語言組織不夠豐富,孩子們一活躍自己就亂了方寸。活動過程中,也沒有能夠很好的引導幼兒,導致目標沒有達到。改進方法:不時的提醒幼兒要用禮貌用語,並且積極示範,將禮貌用語貫穿於整個語言活動,讓幼兒時時刻刻都處於學習禮貌用語的語言環境中。要多給幼兒表達的機會,給予說的好的幼兒肯定及鼓勵。要說發言,爲幼兒做學習。

《買水果》教案9

設計理念:

數數是中班幼兒數概念發展的重要基礎,在生活中學習,運用於生活,纔是孩子們所需要的,讓幼兒透過多種形式的操作,富有情節的遊戲,在輕鬆的環境中,在愉快的遊戲中積累數經驗。我設計了以“買水果”爲生活情境的數學活動:6的數數。在遊戲中,讓幼兒交流和分享數數的不同方法,並從中獲得經驗和體驗,使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活動中進一步感知理解6的數數。發展了幼兒的觀察、比較、思維等綜合的能力,這種學習能力和方式有利於幼兒的發展。另一方面,幼兒在運用已有的數經驗解決遊戲中的數問題時幫助幼兒進一步積累數數經驗。在本次集體活動中透過講講水果,既讓幼兒感受到水果的豐富多樣,又懂得多吃水果對身體有益的道理。活動隱含了關愛家人的情感,其目的是讓幼兒在遊戲過程中體驗到關愛家人是件幸福的事,這也正是我們幼兒園所倡導的“愛的教育”的思想內涵。

活動目標:

1、體驗並學習不同的數數方法,提高幼兒的數數能力。

2、在遊戲情境中激發幼兒關愛家人的情感。

重點難點:體驗並學習不同的數數方法,提高幼兒的數數能力。

活動準備:

1、貼有水果圖卡和點卡的籃子、家人頭像貼紙每人一份。

2、各種水果實物、圖片,貼有水果的記錄紙每組一張。

活動過程設計意圖:

一、交流

1、討論:秋天是一個收穫的季節,有許多水果都成熟了。你喜歡吃什麼水果呢?數一數有幾種水果?

2、爲什麼要多吃水果?

二、遊戲:買水果

1、瞭解操作方法:

①今天老師就要去買水果啦!

②出示大籃子,觀察提示卡:

*看看我想買什麼水果?要買幾個?請你數一數,告訴大家。

*裝水果籃:老師的提示卡上要大家買6個橘子,所以我就到水果店裏買6個橘子裝在水果籃裏。

③提出操作要求:

每個小朋友拿一個籃子,看看你的籃子上要買什麼水果,數一數提示卡上有幾個點就是要買幾個水果,看清楚提示卡,然後用我們剛纔介紹的好辦法來買水果,裝在籃子裏。

2、幼兒操作。

3、交流驗證:

①和同伴互相檢查。

②集體檢驗、交流。

三、爲水果店進貨

1、水果店的老闆看到小朋友們很能幹,也想請你們來幫個忙。秋天的水果品種多,他想去進些新貨。可是他不知道哪些水果比較受歡迎,想請你們來幫他調查一下。

2、你們的爸爸媽媽喜歡吃什麼水果?

3、(出示統計表)請你們每人拿一份家人貼紙,家裏人喜歡吃什麼就把他的頭像貼在他喜歡的水果下面,大家都貼好之後數一數每樣水果有幾個人喜歡吃。

4、哪種水果最受歡迎呢?哪種水果喜歡吃的人比較少呢?我們來數一數。

5、你們可幫了水果店老闆的大忙,這樣他一看就知道哪些水果要多進些了!等下次水果店新貨來了,我們再來買水果嗎?

談話瞭解、感受水果的多樣,學習手口一致地數數。

交流分享不同的數數方式,從中獲得經驗和體驗透過遊戲情節學習按數取物。

體驗和學習多種數數方法,培養幼兒細心、耐心的良好習慣。

遊戲中滲透“愛的教育”,引發幼兒關愛家人的同時進一步積累數數經驗。

《買水果》教案10

活動目標:

1、透過買水果的讓幼兒感受秋天的水果很多,色彩很豐富。

2、目測數羣、接着數的能力。

活動準備:水果籃若干,水果圖片若干,任務卡兩套,檢驗底板一塊,果盆若干,回形針若干,雙面膠若干

活動過程:

一、分享交流

1、請幼兒說說在超市裏看到過什麼?

2、感知秋天是水果豐收的季節。

二、幫助家人買水果

1、看任務卡買水果

(根據卡片上的內容來買水果)

(先將第一套任務卡發給幼兒。)

請與旁邊的孩子說說今天你的任務是什麼.

(發給幼兒水果籃)

2、幼兒買水果

3、集體檢查幼兒買得對不對

(依次檢驗,並改正錯誤的。)

4、交流經驗

(將第一套任務卡從水果籃上收走)

5、接着買水果

(拿出一張展示給幼兒看)

(簡單演示一遍)

6、再次檢驗介紹目測數羣的方法

(將幼兒貼好水果的籃子和任務卡用回形針別在一起,貼在檢驗底板上。)

(依次檢驗,並改正)

三、總結

《買水果》教案11

活動目標:

1、根據不同的畫面進行講述,並列出相應的算式,從而感知加法算式所表達的數量關係。

2、理解交換規律,懂得運用互換規律列出另一道算式。

3、積極探索數學活動,樂於講述探索結果。

活動準備:

1、教具:城堡圖一副(分爲三層,每一層分別有表示7的加法的三副圖,用紙覆蓋)、水果單一張。

2、學具:城堡圖人手一份、水果單人手一張。

活動重點:看圖學習7的加法

活動難點:能根據不同的畫面進行講述,並列出相應的算式

活動過程:

一、開火車:複習7的組成

師:城堡王國的國王邀請我們去他的國家玩,你們願意嗎?那讓我們快點乘上7次列車(出示數字7)出發吧。

師:嘿嘿,我的火車X(1)點開,你的火車X 點開?

幼:嘿嘿,我的火車X(1)點開,我的火車X(6)點開。

二、情境感知——登城堡:看圖學習7的加法

1、師:看,城堡王國已經到了,國王說了,他在城堡裏藏了許多的問題

想考考我們小朋友,那我們就先去這座最大的城堡去看看好嗎?

2、師:我們先登上城堡的一樓,原來這層樓上有三幅圖,誰願意來講講呀?

國王想考我們的是看了這三幅圖誰能列出一道算式?回答出來後就可以上二樓、三樓。

3、幼兒操作

師:那我們每人都去一個城堡回答問題吧,速度慢的呢,可以只在一樓回答,速度快的可以去二樓三樓。別忘了把你的答案寫的清楚一點。

4、總結:

師:你剛剛碰到了什麼問題?(用三句話表達三幅圖)你是怎麼回答的?(幼兒列的算式)老師記錄

請幼兒觀察這些算式“它們有個小祕密,看誰能先找出來?“

師總結:這些算式的得數都是7,而且都是加法,那麼這6道算式就是7的加法算式。

師:象1 6=7、6 1=7這兩道算式數字相同,位置不同,但得數不變,所以看到1 6=7馬上就想到6 1=7,我們把他們稱爲朋友題,同樣我們看到2 5=7就會想到什麼呢?看到…

三、內化遷移——遊戲:買水果

1、師:城堡國的國王誇我們都很聰明,送了我們每人一張水果券(出示水果券),我們先來看看水果的價錢。

2、國王又想考我們了,他說,7元錢只買兩樣水果,你會買什麼?爲什麼?還可以買哪兩樣?

3、 幼兒操作

4、講評:你有幾種方法?買的是什麼?

5、師:如果7元錢買三樣水果呢?

四、結束:

6、好我們一起去水果店選購吧。

《買水果》教案12

《買水果》遊戲活動簡介

《買水果》是大班下學期符號聚斂類的遊戲。符號聚斂能力指的是解決有關數字、字母等符號問題的能力,比如學習加減運算、解方程式等都需要這種能力。本單元的遊戲活動主要是發展幼兒根據物品的種類和數量進行等分的能力。

在活動中,我們設定了一個“水果超市”的遊戲情境,讓幼兒統計購物單,並將購物單上的水果進行等分,透過遊戲讓幼兒掌握簡單的統計方法,建立初步的等分概念。同時,我們還爲幼兒提供了一套有趣的水果撲克牌,讓幼兒進行數的分解和組成的練習,並利用水果卡片自編應用題,提高幼兒的計算能力和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本單元由四部分活動組成。

《買水果》遊戲活動安排:

活動1:統計購物單

活動2:選水果

活動3:水果撲克牌

活動4:自編應用題

《買水果》遊戲活動目標:

掌握簡單的統計方法

能按物品的種類和數量進行等分

練習10以內數的分解和組成

掌握簡單加法應用題的結構

透過自編應用題發展綜合分析的能力

下面向大家介紹的是4個活動中的一個活動――活動2“選水果”

遊戲材料準備:

教具:大購物單1-12、水果大卡片32張

570) h=570;"/>

570) h=570;"/>

570) h=570;"/>

570) h=570;"/>

幼兒材料:購物單1-12、水果小卡片54張

570) h=570;"/>

570) h=570;"/>

重點:

能按水果的數量和種類進行等分,建立等分概念。

流程:

1、引入活動 2、討論 3、操作 4、互檢

活動過程:

(一)引入活動。

提示與建議:

教師可用有趣的故事情節,引發幼兒的遊戲興趣。例如:“因爲‘水果超市’的購物單少,所以只能兩個顧客合買一個‘購物單’上的水果,這就需要水果超市的售貨員幫助顧客等分‘購物單’上的水果。現在請小朋友們來當‘水果超市的售貨員’,將購物單上買到的水果平均分給兩名顧客。”

(二)教師引導幼兒討論什麼是“等分”。

(三)教師演示講解遊戲的玩法,然後讓幼兒獨立操作。

玩法:將每張購物單上的水果按種類和數量等分,選擇相應的水果卡片放入?中。要求:兩邊水果的種類和數量相同。

提示與建議:這部分玩法涉及到了量的等分和守恆概念,教師可先引導幼兒數清楚“購物單”上有幾種水果?每種水果的數量是多少?再讓幼兒進行等分。

幼兒等分後,教師要提示幼兒注意:等分後,左右兩側水果的種類和每種水果的數量都要相同。如圖:等分後左邊是一個蘋果和一個梨,右邊也是一個蘋果和一個梨。

(四)幼兒互相檢查購物單的等分結果。

提示與建議:教師可讓幼兒說一說自己是用什麼方法檢查同伴等分結果的。也可以提示幼兒利用購物單背面的統計結果去核對等分後購物單左右兩邊的水果種類和數量。

活動延伸:

家長和幼兒一起進行“結帳比賽”的遊戲。

《買水果》教案13

教學目標

1. 結合具體情境體會混合運算的意義。

2.能正確計算混合運算題。

3.引導學生探索先乘除,後加減的運算順序。

4.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

5.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參與意識,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

教材分析

本課教材創設小熊購物這個問題情境,透過學生幫助小熊計算買食品花了多少錢,引出混合運算的教學,其中包括乘加與乘減的運算。

教學時,教師應注意要讓學生自己探索出先乘除,後加減的運算順序,千萬不要直接告訴學生,要讓學生自己在具體情境中探索出來。另外,在計算過程中要讓學生之間進行不同算法的交流,以拓展學生解決問題的思路。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遼源市第一實驗小學教學條件、師資條件比較先進,學生的素質相對來說也比較高。特別是,我們班的學生經歷了近兩年的課改實驗,由於注意培養學生獨立自主、合作、探索的學習方式,現在數學課上已形成了學生樂於學習、善於提問、敢於創新的局面。但由於學生年齡偏小,缺少生活經驗,所以教學中,我儘量爲學生創設具有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以便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

課堂實錄

爲了吸引學生學習,我將教材中虛擬的小熊購物情境設計爲真實的買水果情境,課前佈置學生去水果超市調查各種水果的價格。結合學生的調查,我在課上出示有代表性的水果及其價格,然後,師生間進行真實的購買。透過買水果的活動,學生不但掌握了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而且還增長了實踐經驗。

教學中,我設計了猜一猜活動。先出示購買水果所列的混合算式,讓學生根據該算式猜出是怎麼買的水果。讓學生經歷從抽象到具體再到抽象的過程,加深學生對混合運算知識的理解。

最後,我還設計了一道讓學生設計春遊購物預算方案的綜合實踐的課外延伸題,以加強學生應用混合運算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整節課,我都竭力爲學生創造一個可參與、可探究,貼近生活,富有童趣的數學活動空間。

(一)爲水果貼價格

師:同學們,今天這節課我帶來了一些水果,大家看,都是什麼?

生:香蕉、蘋果、金橘

師:課前老師已經佈置大家到超市對各種水果的價格做了一次調查,現在我就要根據同學們的調查爲水果貼價格。

(師在一個貨架上爲水果貼價格,單位按每千克計算。)

蘋果2元 香蕉3元 金橘4元 橙子5元 香瓜7元 草莓8元

(二)買水果

1. 教學乘加混合題

師:價格標好了,同學們,下面我們要玩一個買水果的遊戲。

(生很高興。)

師:現在你就是一名顧客,我就是水果店的老闆。我的小顧客們,你們想買點什麼?

生:3千克蘋果;4千克金橘

師:如果你要買兩種水果的話,你想怎麼買?

生:我想買3千克蘋果,1千克香瓜。

師:他應付給我多少錢呢?請同學們在練習本上算一算。

(生動筆計算。)

師:現在我們進行小組交流,說說你剛纔是怎麼算出來的。

(小組交流。)

師:現在誰願意把自己的想法跟全班同學進行彙報。

生1:我是這麼算的:23=6(元),6+7=13(元)。我先算出了3千克蘋果的價錢是6元,再用6元加上7元,就是蘋果和香瓜一共的價錢。

生2:我列的算式是23+7。我把生1的兩個算式合起來成爲一個算式來計算,這樣簡單些,結果也是13元。

師:大家觀察23+7這個算式,這是把剛纔那個同學的兩個算式合起來的,叫綜合算式。這個算式裏既有乘法,又有加法,應該先算誰呢?你是怎麼想的?

(生觀察思考。)

生3:應該先算乘法,因爲這樣是先算出了3千克蘋果的價錢,然後再加1千克香瓜的價錢,就是它們一共的價錢了。要先算加法就講不出道理了。

生4:老師,我知道沒有括號的算式先算乘除、後算加減,所以這道題應該先算乘法、後算加法。

師:他們倆說得都對,這道題我們只有先算3千克蘋果的價錢才能知道兩種水果一共多少錢。所以像這樣有乘又有加的題,我們要先算乘法、後算加法。要求兩種水果一共多少錢,還有別的方法嗎?

生5:我的計算方法是7+23,我把香瓜的價錢放前面,也可以算出兩種水果一共多少錢。

生6:老師,我是口算的,兩種水果一共是13元。

師:大家用的方法真多,都可以算出兩種水果的價錢。

2.教學乘減混合式題

師:我們繼續來玩買水果的遊戲,假如你有20元錢,買了4千克香蕉,我應該找給你多少錢呢?這個問題請同桌合作解決,並把算式列在練習本上。

(同桌間討論並解決此問題。)

師:哪一桌想說說你們是怎麼想的。

生1:我們先計算出4千克香蕉的價錢,列式是34=12元,然後用20減12等於8元,你應該找回8元錢。

生2:我們列的是綜合算式20-34,你要找給我們8元。

師:我們在計算20-34這個算式時先算什麼?後算什麼? 你能說明原因嗎?

生3:我們應該先算乘法、後算減法,因爲,先算出4千克香蕉要用多少錢,才能算出找回多少錢。

生4:應該先算乘法、後算減法,算出香蕉的價錢,再用一共的20元錢減去香蕉的價錢,剩下的就是找回的價錢了。

3.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了混合運算。透過剛纔的學習,你們有沒有發現混合運算時,我們應該先算什麼?後算什麼呢?

生:(齊答)先算乘法、後算加減。

4.提問題

師:同學們,你們能提出混合運算的問題嗎?

生1:我買2千克草莓、1千克香瓜,需要多少錢?

(生在練習本上做,並作答:28+7=23(元)。)

生2:媽媽買了4千克橙子、1千克金橘,要花多少錢?

生3:我是這樣算的:45+4=24(元)。

生4:老師有30元錢,買了3斤香瓜,還剩多少錢?

生5:我列的算式是30-37還剩9元。

(三)猜一猜

師:現在我們換個玩法。我當顧客,我來買東西,但是我先不告訴大家我是怎麼買的。我要請大家看我列的算式,猜猜我買了哪些水果。我列的算式是:23+8,25-27。

師:下面請同學們以組爲單位,討論一下我是怎麼買的水果。討論的時候小組裏的每個人都要積極地參與,踊躍地表達自己的見解,並且要注意傾聽別人的發言。

(生以小組爲單位討論23+8這個算式。)

生1:我們小組認爲,老師買了2千克香蕉和1千克草莓。

生2:我們小組認爲,老師買了3千克蘋果和1千克草莓。

生3:我們小組還有一個猜法,就是老師買了3千克蘋果、1千克香蕉和1千克橙子。

(觀察25-27。)

生4:我們猜老師拿25元錢買了2千克香瓜,還剩11元錢或者用25元錢買了7千克蘋果,我們猜的對嗎?

師:從算式上看同學們猜的答案都可以算對,現在我宣佈我實際購買的答案。我買了2千克香蕉和1千克草莓,我還用25元錢買了2千克香瓜,你們誰猜對了?

(一部分學生因猜中而歡呼。)

四)指導學生看書、質疑

師:我們這節課學的買水果就是課本中小熊購物的內容,大家看看有沒有不懂的地方,請提出來。

(五)總結

師:這節課你們學會了什麼?

生1:我學會了買水果。

生2:我知道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減法。

(六)佈置作業

師:請同學們以小組爲單位,運用今天我們所學的混合運算,做一份你們小組春遊時的購物預算,填好下表。

預計 花費 剩餘(或補上)

()元 ()元 ()元

教學反思

教學中,我創設學生感興趣的買水果遊戲。教學實踐證明,由於我將教材提供的虛擬小熊購物轉變爲真實的買水果,學生更樂於投入到學習中來,而讓學生在課前對各種水果的價格做市場調查,則更有助於買水果的學習,同時也爲學生創造了實踐的機會。

在探究運算順序的過程中,我先是讓學生獨立思考,再梳理自己的思路,然後進行小組交流、全班彙報。在不同算法的彙報中,讓學生結合實際情境說明先算乘、後算加的運算順序的合理性,而不是直接告訴給學生先算乘、後算加。在這個環節中,學生透過自主探索的方式獲得了知識,對此印象會更爲深刻。

愛迪生說過:能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因此,教學中,我轉變以往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的教學方式,而是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讓學生互相解答。只要學生能夠答的,教師決不包辦代替。課堂中,學生積極性很高,樂於參與學習活動的場面令我欣慰。因爲,他們活躍的思維及表現源於我平時課上的訓練。我爲學生創設寬鬆、自由、民主的氛圍,使學生展開自由的羽翼,在猜一猜和多種算法解決問題的環節中,學生機敏的反應、多種算法和出人意料的猜法(即23+8的猜法:老師買了3千克蘋果、1千克香蕉和1千克橙子)都令我感到吃驚,也令我感到了教學的成功之處。

課後的延伸作業是爲學生設計一個綜合實踐活動,這要發揮小組的團隊作用。學生既可運用所學的混合運算知識幫助解決問題,又增加了社會實踐經驗。因爲,這其中包括購買哪些食品、輕重如何、攜帶是否方便、價錢是否合理等問題。

案例點評

本節課的設計能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改編原教材的情境,使學生從生活經驗的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變以往讓學生死記先乘除、後加減的規律爲促使學生獨立自主地探究出混合運算的規律,特別是課前讓學生親自去市場調查各種水果的價格,更爲課上的計算買水果的價錢做了鋪墊。這是這篇教學設計的特色之處,因爲它更密切了數學與生活間的聯繫。

教師所設計的猜一猜活動拓寬了學生思維的空間。透過一個算式,學生可以猜出買的不同數量的水果。答案的不唯一性,使學生在探索性學習方式上得到培養,並且發展了創新意識。同時,這一活動也有利於學生理解算式的意義。

最後,教師還在課外延伸教學方面下了功夫,爲學生創設了一個綜合性的實踐活動,給學生留下充分的時間與空間,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使學生從中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增強學生對數學的體驗和認識。

《買水果》教案14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複習3以內的數。

2、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提高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3、發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1---3的數字卡若干張。

2、各種水果卡片若干張,各種實物水果若干。

3、場景佈置:水果超市。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引導幼兒複習3以內的數。

活動難點:

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提高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過程:

1、律動《轉手腕》,集中幼兒注意力。

2、遊戲:拍拍手(複習數字1、2、3)

(1)教師拍手,讓幼兒說出拍手的次數。

(2)教師說數字,幼兒根據數拍手。

3、遊戲:數物對應

(1)教師出示水果卡片,示範貼上相應的數卡。

(2)給幼兒發水果卡片,讓幼兒給卡片貼上相應的數卡。

(3)給貼的好的幼兒帶上動物頭飾去買水果。(教師帶上小猴的頭飾)

4、遊戲:買水果

(1)故事《小猴》匯入買水果環節。

(2)請帶頭飾的幼兒到水果超市買水果。

①教師提問:你喜歡什麼水果?**是什麼味道的?

②教師出示數卡,幼兒買(拿)相應數的水果。

③教師給個別買水果錯誤的幼兒給予糾正,讓幼兒理解數物的關係。

5、幼兒分享水果,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9月25日早晨第一節課我在中四班上了一節數學課《買水果》本次活動嘗試打破傳統集體教學的模式,把幼兒數學活動與遊戲活動進行了整合。根據《綱要》中“能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對數學活動的要求,我爲幼兒創設了一個有準備的環境,把抽象、枯燥的數學內容變成有趣的遊戲活動,使幼兒在輕鬆、自由的環境中主動的去探索學習。根據本班幼兒對數量認識水平,特確定以下活動目標:引導幼兒複習3 以內的數;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提高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並能愉快地參加遊戲活動的習慣。

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本次活動我運用了直觀法、引導法、遊戲法、操作法等教學方法,特別是遊戲法,是孩子最喜愛的,遊戲能增強幼兒的參與興趣。整個過程,我遵循由淺到深的教學原則,層層遞進,幼兒將運用操作法、遊戲法等學習方法。

在本次活動中,我依據本班幼兒的特點,設計了第一個環節爲遊戲活動《拍手》匯入(複習數字1、2、3)。第二個環節爲基本活動,數物對應遊戲、買水果遊戲。第三個環節結束活動,幼兒分享水果。在這些活動環節中我覺得數物對應遊戲環節放在基礎活動中不夠理想,使整個活動不夠連貫,如放在最後讓幼兒操作數物對應去掉幼兒分享水果這一環節,整個過程會更流暢,主題會更突出。

在教授過程中我的語言不夠生動,普通話不標準。特別是我站着授課,沒有與幼兒平視,對幼兒有一些影響。在給幼兒戴頭飾時沒有提前準備好,臨時才找合適的,既耽擱了時間又影響了幼兒情緒。整個活動也沒有把幼兒的積極性調動起來。整個活動是在遊戲中讓幼兒學習,感受數學的樂趣,幼兒的參與性較廣,在遊戲中都能按規則完成遊戲,達到了教學目的。

在這個集體中,教師們都很年輕,富有創造性及創新能力,思維靈活,樂崗敬業。我雖然比她們多幹幾年幼教工作但觀念守舊,需要向這些向陽光一樣的老師們多學習,以後多聽她們的課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

《買水果》教案15

活動目標

1、積極參與活動,樂意探究購買水果的場所。

2、認識並知道購買水果的場所。

3、在遊戲中會用禮貌用語,並能正確說出水果的名稱。

活動準備

水果圖片或模型、桌椅、環保袋。

活動過程

一、活動匯入。

——(出示小熊手偶)師:小朋友,我想吃水果,請問到哪裏能買到水果呢?

二、經驗分享。

1、教師請幼兒想一想、說一說有沒有跟爸爸媽媽一起買水果的經歷,在哪裏買過?

2、教師利用課件或者圖片,和幼兒討論瞭解購買水果的場所。

——超市:超市是個特殊的大房子,裏面有很多東西賣,包括食品、服裝,還有玩具等等。在超市裏有專門賣水果的地方,在這裏你可以慢慢挑選自己想吃的水果,然後把它放到手提籃或者是手推車裏,選好之後,就可以在收銀臺結算了。

——水果店:水果店就是專門賣水果的地方,裏面有各種各樣的水果。

——菜市場:菜市場是我們買菜買肉的地方,那裏也會有水果賣。

——街頭小販:有時候我們可以在道路兩邊看到很多賣東西的,其中也有賣水果的。

一、體驗遊戲。

1、水果店。

——教師和幼兒用水果以及桌椅等佈置成水果店。

——教師扮演賣水果的阿姨,請幼兒扮演買水果的顧客,引導幼兒買水果時要禮貌地說“阿姨,我要買水果”。阿姨問幼兒“你要買什麼水果”,小顧客要正確地講出自己要買的水果名稱,如“我要買蘋果”。

——幼兒正確講出水果名稱後,阿姨就把水果交給幼兒,小顧客把水果放在自己的籃子裏。買到水果的小顧客要說“謝謝”,然後再換另外一名幼兒買水果。

——幼兒熟悉活動過程後,請幼兒來扮演賣水果的阿姨。

2、超市水果區。

——教師扮演超市收銀員,幼兒扮演顧客。幼兒挑選水果後,到收銀臺排隊付款。遊戲過程中,引導幼兒說禮貌用語:“我買了蘋果,請問多少錢?”

活動應變

教師可以帶幼兒到附近的超市買水果,切身感受買水果的過程。

活動延伸

角色遊戲:佈置水果店進行角色扮演遊戲。

區角活動

1、角色區:佈置水果專櫃,鼓勵幼兒進行買水果遊戲。

2、科學區:投放水果圖片和數量爲1——5的點卡,讓幼兒按點數配對相應數量的水果。

環境創設

佈置水果店區域,裏面擺放各種水果,體現水果主題氛圍。

家園同步

1、家長可以跟幼兒進行買賣水果的體驗活動。

2、家長帶幼兒一起去購買水果,鼓勵幼兒自主購買。

隨機教育

日常生活中鼓勵幼兒使用禮貌用語大膽與他人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