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公輸 教案教學設計

23.公輸

                   《墨子》

一、 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儲備點

1.瞭解墨家的主要思想。

2.體會墨子高超的論辯技巧。

3.理解本文詳略得當的寫法。

(二)能力培養

透過體會墨子勸說楚王攻宋的言辭,培養學生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

(三)瞭解墨子透過阻止楚國攻打宋國來實現他的政治主張的思想,啓發學生爲實現理想而堅持實踐,勤學苦練。

二、教學設想

重點

體會墨子高超的論辯技巧。

難點

1. 本課語言相對難懂,讀懂文意是本文教學的難點之一。

2. 理解課文的寫作特點。

疑點

辨析墨子在跟公輸盤和楚王的說理鬥爭中所用的方法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課型及基本教學思路

本課語言相對較難懂,可讓學生加強預習,藉助工具書和課文註釋,大致疏通文章。課堂教學中,重點講解難懂的字詞和特殊句式。然後引導學生細細體味墨子勸說楚王攻宋的言辭,以對類比推理有初步瞭解。

三、課時安排

二課時

四、教學步驟

(一) 教學流程

1.情境匯入

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總是痛苦的災難。伊拉克戰爭給伊拉克人民帶來的痛苦是有目共睹的。所以自古至今,一些有識之士,都在爲制止戰爭、倡導和平而努力。今天我們來學習《公輸》,文中的墨子就是主張“非攻”的,並用巧妙的辦法,制止了一場不義戰爭的。

3. 課前熱身

(1)檢查預習,讀準課文中生字。

(2)請同學介紹墨子與公輸盤。

4. 合作探究

(1)聽朗讀,初步瞭解課文內容。

(2)聯繫課文註釋讀懂文意,並把難以理解的詞句標上記號。

(3)想想墨子是怎樣成功地阻止楚國攻打宋國的。

5. 四邊互動

互動一、

就課文中自己不懂的詞句相互提問解答。

明確:

1. 吾義固不殺人。中“義”本是名詞,道義。在這句中是“計道義”的意思,作動詞用。

2. 子墨子聞之,起於魯。中“於魯”是“起”的後置狀語,翻譯時應按“子墨子聞之,於魯起。”的結構譯。

3. 臣以王之攻宋也,爲與此同類。中“爲”表判斷。

4. 此猶錦繡之與短褐也。這就好像錦繡衣服和粗布衣服相比。

互動二、

課文第一段中一個“聞”字和“行十日十夜”說明了什麼?

明確:表現墨子見義勇爲和不辭勞苦的精神。

互動三、

墨子戰勝公因公輸的策略是什麼?

明確:

1. 用假設法請求他幫助自己殺人,從反面刺激他“不悅”。

2. 用“獻十金”誘惑,使他進入自己的圈套,逼他說出“義不殺人”。

3. 先讚許和敬佩他“義不殺人”然後突然一轉,義正辭嚴地指出公輸盤造雲梯助楚國攻打宋國的“爲智、不仁、不爭、不強、不知類”。

4. 當機立斷,抓住公輸盤左右爲難的矛盾心理,迫使他帶墨子見楚王。

互動四、

墨子採用了怎樣的方法勸說楚王放棄攻打宋國的的打算的?

明確:墨子勸說楚王,採用了類比推理的方法,先是設喻而問,誘導楚王沿着他思路去思考問題,得出“必爲有竊疾矣”的結論。繼而以楚國相類比,得出“臣以王之攻宋也,爲與此同類”的結論,環環相扣,循循善誘,致使楚王不得不稱“善”。

互動五、

模擬攻守,墨子的勝利已經成定局,這裏形勢發生了什麼變化?

明確:公輸盤在折服的情況下,說“吾知所以距子矣”,準備殺害墨子。

互動六、

墨子針對公輸盤要殺掉自己的意圖,是怎樣做的,結果如何?

明確:墨子臨危不懼亮出制勝絕招,,最終成功地阻止楚國攻打宋國。

互動七、

墨子從魯國到楚國後經過三個回合的鬥爭,迫使楚王放棄攻宋的打算,依據三個回合的鬥爭,把課文分爲三個部分,並概括各部分的意思。

5. 達標反饋

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白話文。

1. 宋何罪之有?

2. 胡不見我於王?

3. 必爲有竊疾矣。

4. 雖然,公輸盤爲我爲雲梯,必取宋。

二、 學習小結:

本文記述了墨子說服公輸盤和楚王併成功地阻止楚國攻打宋國的事情,表現出墨子的“兼愛”“非攻”思想和高超的論辯技巧。

三、 延伸拓展

家庭中,往往有各樣的矛盾發生在父母之間,婆媳之間,祖孫之間------在你的家庭發生了矛盾後你機智地解決過矛盾嗎?

 

標籤:公輸 教學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