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公開課《最後一課》優秀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公開課《最後一課》優秀教案設計

1、根據小說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節、環境,來初步掌握小說的內容;

2、透過分析典型細節,分析人物形象;

3、培養學生熱愛母語、熱愛祖國的感情。

【教學重點】

透過分析典型細節,分析人物形象。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介紹故事背景,匯入新課

1870年7月19日一1871年5月10日,法國同普魯士王國之間發生了一場重大戰爭──普法戰爭。普法戰爭以法國的慘敗告終,戰後,法國東部的阿爾薩斯和洛林兩省被割讓給普魯士。《最後一課》就是以這一歷史事件爲背景,表現阿爾薩斯省人民淪爲異族奴隸的痛苦。面對侵略,法蘭西人民奮起反抗。

二、整體感知

1、簡介小說:

小說,是以塑造人物形象爲中心,透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具體的環境描寫來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文學樣式。

2、介紹小說的三要素:

人物、環境、故事情節。

故事情節是故事發生、發展、結束的.過程。一般分爲:開端、發展、高潮、結局。

引導學生找出記敘文六要素和小說三要素之間的關係,便於學生理解。

3、學生結合文章特殊的歷史背景,有感情的大聲朗讀課文;

4、學生概述本文的主要內容;

三、再讀、分析課文

1、學生三讀課文,根據有關小說的知識,找出本文中的人物(主人公),理清文章的故事情節:

明確:主人公:小弗郎士 韓麥爾先生

情節:上學路上→ 上最後一課的過程→ 下課

上課前、上課中

四、四讀課文,圍繞變字研究人物形象

1、分析文章主要人物形象之一:小弗郎士

學生細讀課文,找出課文中描寫小弗郎士動作、心理的句子,然後分析小弗郎士上課前後心情、態度發生了哪些根本的變化?變化的原因是什麼?

2、學生自由發言,並自行歸納總結。

3、學生總結小弗朗士是個怎樣的孩子。

五、小結

六、佈置作業

朗讀課文,思考小弗郎士在小說中起到了什麼作用?

第二課時

一、讀課文,依照分析小弗郎士的方法分析韓麥爾先生身上所發生的變化

1、學生小組推薦代表交流,並自行歸納。

2、學生再讀課文,想象揣摩:

我每次擡起頭來,總看見韓麥爾先生坐在椅子裏,一動也不動,瞪着眼看周圍的東西,好像要把這個小教室裏的東西都裝在眼睛裏帶走似的。

(猜想一下,韓麥爾先生此刻在想什麼?)

忽然教堂的鐘敲了十二下。祈禱的鐘聲也響了。窗外又傳來普魯士兵的號聲──他們已經收操了。韓麥爾先生站起來,臉色慘白,我覺得他從來沒有這麼高大。

我的朋友們啊,他說,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說不下去了。

他轉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筆,使出全身的力量,寫了兩個大字:

法蘭西萬歲!

(請你用一兩個詞語形容韓麥爾先生此時的心情)

3、學生概括韓麥爾先生是個怎樣的人:

(學生小組討論交流,然後全班交流)

4、學生再讀課文,找一下看看文中所寫的環境和其他人物,是否也發生了變化?如果有變化,表現在哪些方面?

(教師指名回答)

5、教師進行總結歸納。

二、拓展閱讀

閱讀《同步》P35。

1、運用本課所學的閱讀方法完成小說《蠟燭》的練習題

2、根據自己的理解體會寫一篇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