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錯誤》教案(網友來稿) 教案教學設計

dsy

教學目標:透過《錯誤》來進一步品味詩歌的趣味。

教學設計

一、閱讀溫庭筠《望江南》: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1、 這首詩寫什麼?

寫思婦樓頭,望人不歸。用思婦的形象和動態,寫她盼望與遠人團聚的心理。用“獨”寫出的她的孤寂。自然景物的描寫,景中有情,在思婦眼裏:夕陽餘輝脈脈含情,綠水悠悠,含恨無窮,不見遠人歸來,芳草離離,蘋花搖曳,讓人愁思滿懷。

2、 這首詩的特點是什麼?

含蓄,精練,用擬人手法借夕陽流水來抒情。

二、閱讀席慕容《悲喜劇》:

長久的等待又算得了什麼呢/假如/過盡千帆之後/你終於出現/(總會有那麼一刻吧)

當千帆過盡/你翩然來臨/斜暉中你的笑容/那樣真實/又那樣地不可置信/白蘋洲啊/白蘋洲/我只剩下一顆悲喜不分的心

才發現原來所有的昨日/都是一種不可少的安排/都只爲了/好在此刻/讓你溫柔憐惜地擁我入懷/(我也許會流淚/也許不會)

當千帆過盡/你翩然來臨/我將藏起所有的酸辛/只是/在白蘋洲上啊/白蘋洲上/那如雲霧般依舊漂浮着的/是我一絲淡淡的哀傷

1、 這首詩和上面的詞之間的關係。

從詞中脫胎而出,有詞的痕跡,但內容上又有了增加,增加了一種可能性,所以稱爲《悲喜劇》

2、 你覺得這首詩怎麼樣?談談你的感受。

詩意不濃,沒有詞來得意味深遠,耐人尋味。

一、閱讀《錯誤》

1、 從主題上有閨怨詩的痕跡。繼承了含蓄委婉的特點。可以和《悲喜劇》比較閱讀。

本詩寫了一個女子等待遠人歸來的主題。時光悠悠,蓮花開了又落,她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街上傳來的馬蹄聲給處於憂愁包圍之中的她帶來希望,但那希望不過是個美麗的錯誤,那不是她所盼望的歸人,而只是一個過客。

2、 對這首詩有沒有其他的解讀?你的理解怎樣?

本題由同學自由發揮,沒有限制。

錯 誤

教學過程:

一、匯入

幻燈片顯示呂本中詞

恨君不似江樓月,南北東西;南北東西,只有相隨無別離。

恨君恰似江樓月,暫滿還虧;暫滿還虧,待得團圓是幾時?

1、根據所學知識判斷詞牌名爲《採桑子》。

2、“暫滿還虧”是說 暫時的月圓月滿終歸還是要缺要虧的,好像是說夫婦間的聚少離多。

3、詞中的“君”是離家在外的遊子,抒情主人公是在閨中等待丈夫的思婦。

這種反映妻子思念外出遠遊的丈夫的詩詞就是“思婦詞”。這種“閨怨”題材的思婦詞,古典詩詞中比比皆是也。今天我們學習的鄭愁予的詩歌《錯誤》是一首新詩,其中也有思婦閨怨的句子。

二、學習賞析《錯誤》

1、集體朗誦,感悟詩情。

2、幻燈顯示《錯誤》,聽朗誦錄音,體會詩情。

3、解讀詩作

思考回答:

(1)“打”與“向晚”如何解釋?

“打”是“從”的意思,“向晚”指接近傍晚。

(2)“我”和“你”分別是什麼人?

“我”是一位遊子,有“我打江南走過”句爲證。

“她”是一位閨中思婦,有許多詩句爲證,關鍵字是“等”。

(3)第一節第二句內蘊豐富,請用散文的語言把它傳達出來。

時光流轉,春秋代序,那美麗、純潔如蓮花的思婦的容貌,也在癡情地等待中衰老啦!“開落”寫蓮花,又寫少婦的容顏和心境,暗示着時光的漫長。

(4) 詩歌中描寫這個“思婦”--“你”,運用了哪些意象?請一一指出來。

詩歌中依次用了“蓮花的開落”,“東風不來”,“柳絮不飛”,“寂寞的城”,“青石的街道向晚”,“春帷不揭”,“小小的窗扉”等意象來寫思婦的癡情的期待,就是“等”。

(5) 能否給這些意象進行歸納分類,並指出這些意象的表達效果?

一類意象是作爲比喻句的喻體出現,如“蓮花的開落”,“寂寞的城”,“青石的街道向晚”,“小小的窗扉”等四處意象。前者寫“思婦”的容顏的衰老,後三者寫“思婦”的心境的落寞。

第二類意象是與春天、三月有關的“東風不來”,“柳絮不飛”,“春帷不揭”等意象。春天來了,思婦卻視而不見。以春天的爛漫來反襯思婦的落寞。綜上,一類意象爲比喻,一類意象爲反襯。

(6) 那麼,這位思婦可曾等到她的丈夫回來?詩歌中的“錯誤”錯在哪裏誤在何處?既然是錯誤,有何談美麗呢?思考後請舉手回答。

“錯誤”在於那騎馬的男子,第一人稱的“我”,只是個陌生的過客,不是她的丈夫歸來。說它美麗,是因爲它曾經先引起了詩歌中女主人公情緒的激動。

4、證古詩詞

類似的“美麗的錯誤”在你我他生活中都曾經出現過,在其他一些前人的詩詞作品中也曾有所表現。我們來分析並指出以下兩首詞中的“美麗的錯誤”。

幻燈片顯示溫庭筠《夢江南》、柳永《八聲甘州》。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顰洲。(溫庭筠《夢江南》)

想佳人,妝樓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柳永《八聲甘州》)

這兩首詞中的“美麗的錯誤”是什麼呢?

溫詞的“過盡千帆皆不是”,柳詞的“誤幾回,天際識歸舟”,這兩處都是寫“美麗的錯誤”的。在這些詞句中,我們一樣感悟到了那幸福的激流襲過作者心頭後迅速轉變爲深深的失落。

5、再次齊讀詩歌,注意體味思婦等待丈夫歸來的癡情和落寞。

6、寫遊子的語句和意象又有哪些呢?

江南→寂寞的城→青石的街道→緊掩的窗扉

文中不僅寫了思婦對遠行的丈夫的期待,也寫了過客對家中妻子的思念,不僅寫了幽閨之哀怨,還寫了羈旅的愁苦。更進一步講,詩歌所寫的故事,不僅發生在兩對夫婦間,而且發生在所有分離生活的夫婦間。

7、外出遠遊的丈夫思念家中的妻子和其他親人所寫的詩歌,文學史上也給予這一題材和主題的詩歌以專名,就是“遊子謠”。

幻燈片顯示《天淨沙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師點撥:試想,夕陽西下,遊子坐在那匹羸弱的馬上,看着小橋流水旁炊煙裊裊升起的農家那一幅父慈子愛、夫唱婦隨如此這般幸福和美的生活圖景,他怎能不斷腸呢? 看來,那些把妻子丟在家中,一個人去外面的世界打拼的遊子的生活也很辛酸的啊!大家不妨大膽地假想一把,讓這位馬致遠筆下的遊子或者說過客踏着達達的馬蹄走進小城,穿過青石鋪就的街道,來到呂本中《採桑子》詞中思婦的樓下,進而走到她的門口,再進而來到思婦的窗前。這位過客口渴了,他只是想要來思婦的窗前討一碗清水,一碗涼白開而已。請大家注意,這位少婦卻正在思念和等待外出遠行的丈夫歸來呢?當她聽到了這位過客達達的馬蹄聲兒由遠及近而來到她的門前時,此刻她的心情又如何呢?

學生回答:(-------)

啓發:這位少婦的心中此刻肯定有一股幸福的激流涌過,她一定是趕快揭開那塵封了許久的窗帷,然後又趕快推開了那快要鏽死的窗扉,去看是否是自己的丈夫歸來了。然而她的希望再次落空了,那並非是

丈夫遠遊歸來,而是另一個遊子或者說一位過客在她的窗前要討一碗水喝。錯了,錯了啊!她的心剛剛被高高地舉起,現在又被重重地摔下。她的眼中流露出失望,她的心中充滿了惆悵。

8、老師總結:透過剛纔的分析,我們看到,《錯誤》這首詩不僅寫了閨怨的思婦,而且寫了苦旅的遊子。它是一首思婦詞,也是一篇遊子謠。幻燈片顯示

遊子謠,寫遊子羈旅之苦;

思婦詞,寫思婦幽閨之怨。

在鄭愁予的許多詩作中我們都感悟到了一種濃郁的古典美,而選用古典意象,採用傳統題材,化用經典構思都是造成鄭詩古典美的原因。《錯誤》的所有意象我們都似曾相識,都可以在唐詩宋詞中找到大量的使用這些意象的句子;寫遊子羈旅之苦、寫思婦幽閨之怨的題材更是從《詩經》直至新詩長期沿用的傳統題材;“美麗的錯誤”這一經典構思在溫詞和柳詞中又可以窺見它的影子。因此,我們可以說“鄭愁予是中國的中國詩人”。

《錯誤》這首詩歌學過之後,今後我們在自己的新詩習作中要自覺選用古典意象,採用傳統題材,甚至化用經典構思來成就新詩的古典美。

三、佈置作業

1、背誦全詩

2、課外收集“思婦”“遊子”的詩詞

推薦課外閱讀書目:

《鄭愁予詩選集》,臺灣志文出版社1988版;

《新詩鑑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1版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從古典詩詞中汲取營養以提高文學修養和創作水準。

2.培養學生透過聯想和想象來感悟詩歌意象,體味詩歌意境。

教學重點:

1.把握思婦詞和遊子謠等傳統題材;

2.賞析鄭愁予詩歌的古典美;

教學設想:

結合溫庭筠《夢江南》、柳永《八聲甘州》、呂本中《採桑子》、馬致遠《天淨沙&秋思》的學習來體味古代遊子與思婦的幽思愁緒,把握思婦詞和遊子謠等傳統題材,賞析鄭愁予詩歌的古典美。最後佈置作業,背誦詩歌,並把《錯誤》改寫爲如張曉風《不朽的失眠》一般風格的抒情散文。

(吳玉曉)

教學過程:一、匯入。先看兩首詞:

1、溫庭筠:《望江南》(梳洗罷)(唐詞)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作者簡介: 溫庭筠,唐代人。少負才名,然屢試不第。又好譏諷權貴,多犯忌諱,因而長期抑鬱,終生不得志。

註釋:①斜暉:偏西的陽光。②脈脈:相視含情的樣子。後多用以寄情思。③白蘋洲:長滿了白色蘋花的小洲。

分析:起首兩句,記一個懷人的女子早起用心梳洗後,倚着那面臨江水的樓,切盼重逢。可千帆過盡,不見歸舟,眼前已是脈脈斜暉、悠悠綠水,江天極目,情何能已。故末句,提出腸斷之意,餘味雋永。倚樓望歸舟,極盡惆悵之情。 “過盡”兩句,寓情於景。此處女子凝望之投入、凝恨之深重可見一斑,因而人稱“千帆”二句“黯然魂消”也。

2、【宋】柳永《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其中有幾句“想佳人妝樓顒(yǒng仰慕)望(顒望:凝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 不但“歸樓顒望”,甚至還“誤幾回天際識歸舟”,望穿秋水

【宋】柳永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② 一番洗清秋。 漸霜風悽緊,③ 關河冷落, 殘照當樓。 是處紅衰翠減,④ 苒苒物華休。⑤ 惟水長江水, 無語東流。 不忍登高臨遠, 望故鄉渺邈,⑥ 歸思難收。 嘆年來蹤跡, 何事苦淹留?⑦ 想佳人妝樓顒望,⑧ 誤幾回天際識歸舟。⑨ 爭知我,⑩ 倚闌干處, 正恁凝愁。⑾

【作者】柳永是宋仁宗朝進士,原名三變。因排行第七,又稱柳七。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以畢生精力作詞。仕途坎坷、生活潦倒,在世時不爲人重,但因擅長填詞,卻深受歌妓們的歡迎和賞識,他是北宋第一個專力作詞的詞人,是當時一大詞家,他寫下的幾篇名闋,境界高絕,成爲詞史上的豐碑,千古傳頌。如《雨霖鈴》、《八聲甘州》等,在詞史上有重要地位。他擴大了詞境,所寫內容不限於男女風月,尤工羈旅行役,佳作極多,許多篇章用悽切的曲調唱出了盛世中部分文人的痛苦,真實感人。他還有相當多的詞篇抒寫了與歌妓舞女的誠摯戀情,有部分作品反映了她們悲酸的生活和她們要求過合理生活的願望。

。【註釋】①唐教坊大麴有《甘州》,雜曲有《甘州子》。因屬邊地樂曲,故以甘州爲名。《八聲甘州》是從大麴《甘州》截取一段而成的慢詞。因全詞前後共八韻,故名八聲。又名《瀟瀟雨》、《宴瑤沁池》等。《詞譜》以柳永爲正體。九十七字,平韻。 ②瀟瀟:形容雨聲急驟。 ③悽緊:一作“悽慘”。 ④是處:到處,處處。紅衰翠減:紅花綠葉,凋殘零落。李商隱《贈荷花》:“翠減紅衰愁煞人”。翠:一作“綠”。 ⑤苒苒:茂盛的樣子。一說,同“冉冉”,猶言“漸漸”。物華:美好的景物。 ⑥渺邈:遙遠。 ⑦淹留:久留。  ⑧顒望:凝望。一作“長望”。 ⑨天際識歸舟:語出謝朓《之宣城郡出林浦向板橋》“天際識歸舟,雲中辨江樹”。 ⑩爭:怎。 ⑾恁:如此,這般。凝愁:凝結不解的深愁。

【品評】  這首望鄉詞通篇貫串一個“望”字,作者的羈旅之愁, 飄泊之恨,盡從“望”中透出。上片是登樓凝望中所見,無論風光、景物、氣氛,都籠罩着悲涼的秋意,觸動着抒情主人公的歸思。“漸霜風悽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三句,在深秋蕭瑟廖廓的景象中表現遊子的客中情懷,連鄙薄柳詞的蘇軾也以爲“此語於詩句不減唐人高處”(宋趙令畤《侯鯖錄》引。《能改齊漫錄》作晁補之語)。下片是望中所思,從自已的望鄉想到意中人的望歸:她不但“歸樓顒望”,甚至還“誤幾回天際識歸舟”,望穿秋水之際,對自已的遲遲不歸已生怨恨。如此着筆,便把本來的獨望變成了雙方關山遠隔的千里相望,見出兩地同心,俱爲情苦。雖然這是想象之辭,卻反映了作者對獨守空閨的意中人的關切之情,似乎在遙遙相望中互通款曲,進行心與心的交流,從而暗示讀者:其人未歸而其心已歸,這就更見出歸思之切。另外,此詞多用雙聲疊韻詞,以聲爲情,聲情並茂。雙聲如“清秋”、“冷落”、“渺邈”等,疊韻如“長江”、“無語”、“闌干”等。它們間見錯出,相互配合,時而嘹亮,時而幽咽。這自然有助於增強聲調的亢墜抑揚,更好地表現心潮的起伏不平。

李清照在它的詞作《一剪梅》中說過:“此情無計可消除,纔可眉頭,卻上心頭”,寫出了她對丈夫的思念之情,使人領略到她的萬千愁情,給予人們無止境的遐想。當代臺灣詩人鄭愁予的詩《錯誤》,

教學過程:

由呂本中詞匯入。幻燈片顯示呂本中詞。

恨君不似江樓月,南北東西;南北東西,只有相隨無別離。

恨君恰似江樓月,暫滿還虧;暫滿還虧,待得團圓是幾時?

教師吟詠,飽滿的感情感染了學生。然後提問。

師問:請根據我們前面學過的詞體知識確認這首詞的詞牌?

生甲答:《採桑子》。

前面學習毛澤東的《採桑子重陽》時懂得《採桑子》是雙調,44字。

上闋四句,7、4、4、7,三平韻;下闋亦四句,7、4、4、7,三平韻。

據此,我推斷此詞的詞牌爲《採桑子》。

師問:生甲的判斷正確嗎?

衆生齊答:正確!

師問:生甲的判斷及其依據完全正確!下面我們來齊讀這首《採桑子》,感悟其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衆生齊讀。

下面繼續提問。

師問:哪位同學來解釋一下詞中的“虧”與“滿”兩詞的意義?

生乙答:滿,此指月圓;虧,此指月缺。

師問生乙:那麼,“暫滿還虧”該如何解釋?

生乙答:暫,暫時,暫且;還,仍然,還是。“暫滿還虧”是說,暫時的月圓月滿終歸還是要缺要虧的,好像是說夫婦間的聚少離多。

師問:好!那麼詞中的“君”是什麼意思?

生丙答:君,第二人稱代詞,你。

師問生丙:那麼,詞中的“君”,也就是第二人稱的“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詞中的抒情主人公又是一個什麼樣的形象?

生丙答:“君”應該是一個外出的丈夫,詞中的抒情主人公相應地應該是一位獨守空閨的妻子。

師讚賞:好!

師解讀詩歌大意。

月圓之夜,一位少婦卻枕愁難眠。啊,原來是丈夫外出,沒有和她廝守在一起,不能與她在這江畔高樓共賞這皎潔的明月了。也許已半載了,或者都三年了,他怎麼還不回來呢?思夫不得,少婦便生哀怨之心。“正說反說,俱是愁痕。”(錢鍾書語)讀解詞意,大略如此。綜上,我們把此詞定位爲一首閨怨題材的思婦詞。

幻燈片顯示“思婦詞”三字。

師問:在呂本中《採桑子》詞中我們感悟了一位獨守幽閨思念丈夫的妻子的哀怨和憂傷之情。請學生丁解釋“思婦詞”中之“思婦”一詞爲何意?

生丁率爾而對:思念妻子。思婦詞就是思念妻子的詩詞。

師問:請三思而後答!請結合《採桑子》詞意,斟酌自己的回答是否正確?

生丁匆忙否定前案,說:不!不!“思婦”一詞在此不是“丈夫思念妻子”而是“妻子思念外出遠遊的丈夫”的意思。

師點撥:對!在此“思婦”一詞,不是動賓短語,而是偏正詞組。反映妻子思念外出遠遊的丈夫的詩詞就是“思婦詞”。這種“閨怨”題材的思婦詞,古典詩詞中比比皆是也。今天我們學習的鄭愁予的詩歌《錯誤》是一首新詩,其中也有思婦閨怨的句子。下面我們來齊讀全詩。

學生讀書,感情飽滿,進入了詩歌所描寫的情境。學生齊讀《錯誤》。

幻燈片顯示鄭愁予《錯誤》

《錯誤》 鄭愁予

我打江南走過

那等在季節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

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響,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

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

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學生齊讀畢。

師趁熱打鐵:課前我問了幾個學生,都說對這首詩表達的思想情感似懂非懂。在我剛纔的啓發和講解之後,現在你們齊讀鄭愁予的《錯誤》並體味其主旨,或者稍微明朗些了吧。請思考下面問題。

師問:詩歌中的“打”和“向晚”如何解釋?

生戊搶答:打,介詞,從。向晚,指傍晚;向,接近。

師問:根據詩歌中的語句,判定“我”、“你”分別是怎樣的形象?

生己答:“我”是一位遊子,有“我打江南走過”句爲證。

“她”是一位閨中思婦,有許多詩句爲證,關鍵字是“等”。“等”字

涵蓋第二節的內容。

師問:第一節第二句內蘊豐富,請用散文的語言把它傳達出來。

生無人舉手,無人對答。

師講解:時光流轉,春秋代序,那美麗、純潔如蓮花的思婦的容貌,也在癡情地等待中衰老啦!“開落”寫蓮花,又寫少婦的容顏和心境,暗示着時光的漫長。

師問:第二節第五句和第二節第二句十分相似,請改變第五句。

生齊答:你的心是小小的緊掩的窗。

師問:好!大家都對了!請大家繼續思考。描寫詩歌中的這個“思婦”,也就是第二人稱的“你”,運用了哪些意象?請一一指出來。

生庚答:詩歌中依次用了“蓮花的開落”,“東風不來”,“柳絮不飛”,“寂寞的城”,“青石的街道向晚”,“春帷不揭”,“小小的窗扉”等意象來寫思婦的癡情的期待,就是“等”。

師問:你能否給這些意象進行歸納分類,並指出這些意象的表達效果?

生遲疑後答:不會。

師問:請大家一起來思考這個問題。能否給這些意象進行歸納分類,並指出這些意象的表達效果?

生辛舉手。

生辛答:我分爲兩類。一類意象是作爲比喻句的喻體出現,如“蓮花的開落”,“寂寞的城”,“青石的街道向晚”,“小小的窗扉”等四處意象。前者寫“思婦”的容顏的衰老,後三者寫“思婦”的心境的落寞。

第二類意象是與春天、三月有關的“東風不來”,“柳絮不飛”,“春帷不揭”等意象。春天來了,思婦卻視而不見。以春天的爛漫來反襯思婦的落寞。綜上,一類意象爲比喻,一類意象爲反襯。

師問:那麼,這位思婦可曾等到她的丈夫回來?詩歌中的“錯誤”錯在哪裏誤在何處?既然是錯誤,有何談美麗呢?思考後請舉手回答。幻燈片顯示“美麗的錯誤”。

生說:沒有。“錯誤”在於那騎馬的男子,第一人稱的“我”,只是個陌生的過客,不是她的丈夫歸來。

生己說:說它美麗,是因爲它曾經先引起了詩歌中女主人公情緒的激動。

師總結說:好,兩位同學的理解很對,表述很好。類似的“美麗的錯誤”在你我他生活中都曾經出現過,在其他一些前人的詩詞作品中也曾有所表現。我們來分析並指出以下兩首詞中的“美麗的錯誤”。

幻燈片顯示溫庭筠《夢江南》、柳永《八聲甘州》。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顰洲。(溫庭筠《夢江南》)

想佳人,妝樓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柳永《八聲甘州》)

生庚答:溫詞的“過盡千帆皆不是”,柳詞的“誤幾回,天際識歸舟”,這兩處都是寫“美麗的錯誤”的。在這些詞句中,我們一樣感悟到了那幸福的激流襲過作者心頭後迅速轉變爲深深的失落。

老師總結髮言:好,看來大家對此類的詩詞的主旨都能準確把握了。我們在溫詞的“過盡千帆皆不是”、柳詞的“誤幾回,天際識歸舟”中一樣讀到了那“美麗的錯誤”。不同的是,溫詞、柳詞中的過客都是乘船;而鄭詩中的過客是騎馬。

師曰:請同學們再次齊讀詩歌,注意體味思婦等待丈夫歸來的癡情和落寞。

同學們齊讀詩歌,沉浸其中。

師問:在詩歌中,第一人稱的“我”的出現有何作用?

生庚答:首先,和思婦的丈夫一樣,“我”也是一個離開自己的妻子家人的遊子。其次,因爲“我”只是一個匆匆的陌生的過客,不是思婦的丈夫,所以纔會出現“美麗的錯誤”。

師問:好!那麼,寫遊子的語句和意象又有哪些呢?

生丙答:“我打江南走過”,“達達的馬蹄”兩句。

師問:生丙的回答正確,但不完整。想想過客和思婦是如何偶然相見的?

生丙默然。無人作答。

老師講解:這位遊子,也即過客,他從江南走過,也許就這樣走了幾年了。一日他突然來到這個思婦所在的小城,在傍晚的時候,走在一條青石砌成的街道,也許他這是口渴,想討碗水喝,恰好在這位思婦的門前停下,扣打門環,驚動了正在癡情等待丈夫歸來的這位思婦,就有了詩歌中的“美麗的錯誤”。因此“寂寞的城”、“青石的街道”、“緊掩的窗扉”不僅是比喻思婦心境的落寞,而且標誌着詩歌中過客的行蹤。

幻燈片演示如下:

江南→寂寞的城→青石的街道→緊掩的窗扉

所以,標誌過客的行蹤的意象作爲詩歌中的第三類空間意象,存在着層遞關係。

師繼續問:那麼這位過客,也是離家外出遠行的遊子,他就不思念家中的妻子和其他親人嗎?

生齊聲道:思念!

師緊追不捨問:這位過客或遊子的妻子,是否也像這位思婦一樣,在癡情的等待着過客的歸來呢?這位過客或遊子,是否也在思念家中的妻子呢?

生齊聲道:是!

師點撥:這樣的話,文中不僅寫了思婦對遠行的丈夫的期待,也寫了過客對家中妻子的思念,不僅寫了幽閨之哀怨,還寫了羈旅的愁苦。更進一步講,詩歌所寫的故事,不僅發生在兩對夫婦間,而且發生在所有分離生活的夫婦間。

師繼續點撥:外出遠遊的丈夫思念家中的妻子和其他親人所寫的詩歌,文學史上也給予這一題材和主題的詩歌以專名,就是“遊子謠”。幻燈片顯示“遊子謠”三字。

講臺下,有學生立刻說出孟郊的《遊子吟》。

師說:好,孟郊的《遊子吟》是一首遊子謠。再如我們還學習過另外一首遊子謠。“枯藤――”。

學生齊誦: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學生齊誦馬致遠詞之後,幻燈片顯示《天淨沙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學生齊聲背誦。課堂氣氛漸而熱烈。

師點撥:試想,夕陽西下,遊子坐在那匹羸弱的馬上,看着小橋流水旁炊煙裊裊升起的農家那一幅父慈子愛、夫唱婦隨如此這般幸福和美的生活圖景,他怎能不斷腸呢?

學生若有所思,已經與那古時的遊子產生了共鳴。

師乘勝追擊說:看來,那些把妻子丟在家中,一個人去外面的世界打拼的遊子的生活也很辛酸的啊!大家不妨大膽地假想一把,讓這位馬致遠筆下的遊子或者說過客踏着達達的馬蹄走進小城,穿過青石鋪就的街道,來到呂本中《採桑子》詞中思婦的樓下,進而走到她的門口,再進而來到思婦的窗前。

學生做迷茫狀。

師稍做停頓,然後說:這位過客口渴了,他只是想要來思婦的窗前討一碗清水,一碗涼白開而已。請大家注意,這位少婦卻正在思念和等待外出遠行的丈夫歸來呢?當她聽到了這位過客達達的馬蹄聲兒由遠及近而來到她的門前時,此刻她的心情又如何呢?

生恍然,踊躍欲發言。

生丁搶答:她很激動,趕快看是不是她的丈夫回來了,但一看不是,她又很失望。

師評價道:這位同學思路十分敏捷,反應十分迅速,可惜他的回答缺少了一點詩意。

學生皆問:怎樣纔算是有詩意的表述呢?

師繼續啓發:這位少婦的心中此刻肯定有一股幸福的激流涌過,她一定是趕快揭開那塵封了許久的窗帷,然後又趕快推開了那快要鏽死的窗扉,去看是否是自己的丈夫歸來了。然而她的希望再次落空了,那並非是丈夫遠遊歸來,而是另一個遊子或者說一位過客在她的窗前要討一碗水喝。錯了,錯了啊!她的心剛剛被高高地舉起,現在又被重重地摔下。她的眼中流露出失望,她的心中充滿了惆悵。

衆生做沉醉狀。

透過剛纔的分析,學生們對《錯誤》的理解加深了。

老師總結:透過剛纔的分析,我們看到,《錯誤》這首詩不僅寫了閨怨的思婦,而且寫了苦旅的遊子。它是一首思婦詞,也是一篇遊子謠。幻燈片顯示

遊子謠,寫遊子羈旅之苦;

思婦詞,寫思婦幽閨之怨。

畢竟,思婦閨怨是果,遊子羈旅是因。所以在許多詩人的筆下,這兩個題材和主題往往被糅合在同一篇作品中。鄭愁予的《錯誤》即是如此,選用並糅合了傳統的閨怨、鄉愁題材,使得詩歌更有內蘊,更有韻味。

師問:作家楊牧說,“鄭愁予是中國的中國詩人”。請分析兩個“中國”的含義即語境義。小組討論,然後選派代表作答。

生壬答:第一個“中國”指從地域、國籍、血統等上講是中國的。第二個“中國”是指從情感、語言和意象等上講是中國的。

師稱讚道:好!生壬的回答非常準確簡潔!在鄭愁予的許多詩作中我們都感悟到了一種濃郁的古典美,而選用古典意象,採用傳統題材,化用經典構思都是造成鄭詩古典美的原因。《錯誤》的所有意象我們都似曾相識,都可以在唐詩宋詞中找到大量的使用這些意象的句子;寫遊子羈旅之苦、寫思婦幽閨之怨的題材更是從《詩經》直至新詩長期沿用的傳統題材;“美麗的錯誤”這一經典構思在溫詞和柳詞中又可以窺見它的影子。所以,我們纔會說“鄭愁予是中國的中國詩人”。

師總結:《錯誤》這首詩歌學過之後,今後我們在自己的新詩習作中要自覺選用古典意象,採用傳統題材,甚至化用經典構思來成就新詩的古典美。最後提供一篇鑑賞文章,有助於我們理解《錯誤》的時空轉換藝術。

幻燈片顯示下文。

這首詩的結構分爲始、中、終三部分,作者運用時空變化,時間由長漸短,空間由大到小,情理與時空交會,寫出一個倦守春閨如蓮花開落的少婦內心的寂寞、期待與失望,構成美麗悽婉的效果。

這首詩時空經歷四次轉換:首節開始,就顯現出作者的才華。第一句“我打江南走過”,以廣闊的“江南”爲背景,暗示着過客的匆匆;第二句“那等在季節裏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以“蓮花的開落”含蓄地點出季節的數度變遷,暗示着女主角等待時間的漫長。

中間一節情節的發展,先把時間限定到“三月”,寫“東風不來”、“柳絮不飛”的寂寞小城,此後進一步把時間縮小到“向晚”,寫“跫足不響”的街道,不揭的“春帷”、緊掩的“窗扉”,運用豐富的意象,描述離人情懷中的春閨少婦的落寞。而這春閨少婦的落寞,只是表象意義,其實作者是借少婦的落莫暗示自身飄泊落寞的情懷。

末節結句,又以“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一句,響應首句“我打江南走過”,將鏡頭放大拉遠到虛無而廣闊的空間和連綿不斷的時間長河中,不但使前後文互相呼應回照,更重要的是能使本詩結構均衡,不致前擠後空或前空後擠。伴隨着這四次結構完整的時空轉換,詩中主角的感情的變化也有戲劇性的轉換,整首詩意境優美而深婉,謀篇合乎“起要美麗,中要浩蕩,結要響亮。尤貴首尾貫穿,意思清晰。”的審美原則,完整地呈顯出這首詩的婉約美之特色,使讀者在心理上產生一種均衡和諧的美感。(摘自林文欽《現代詩鑑賞教學》)

佈置作業:

1.背誦此詩;

2.根據溫詞、柳詞、呂詞及鄭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寫一篇像張曉風《不朽的失眠》一樣風格的抒情散文,至少800字。

推薦課外閱讀書目:

《鄭愁予詩選集》,臺灣志文出版社1988版;

《新詩鑑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1版。

吐魯番鐵中劉鬆義

教學目標:

瞭解現代詩歌與傳統詩歌的繼承和發展關係,學會對比鑑賞詩歌的一些寫作技法。

教學設想:對比教學。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二.出示四首唐代閨怨詩和宮怨詩,總結其特點

1.蔣維翰《春女怨》

白玉堂前一樹梅,今朝忽見數花開;兒家門戶重重閉,春色如何進得來?

2.王昌齡《西宮春怨》

西宮夜靜百花香,欲卷珠簾春恨長;斜抱雲和深見月,朦朧樹色隱昭陽。

3.白居易《春詞》

低花樹映小紅樓,春入眉心兩點愁;斜倚闌干背鸚鵡,思量何事不回頭。

4.劉方平《春怨》

紗窗日落漸黃昏,金屋無人見淚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

閨怨詩、宮怨詩的特點:含蓄,透過寫景狀物來抒發心中的怨意,其意象常有花鳥蟲魚、庭院、夜色、月色、高樓、樹草等冷景。

三.對比學習《錯誤》

1.提問:有人說,此詩當屬於歐洲現代派詩歌,有人認爲此詩繼承的還是中國詩歌的傳統,你怎麼評價?

提示,我們可從主體和意象及其寫作技法分析。

2.關於這首抒情短詩的內容有兩種理解,一是錯誤因女子而起,一是錯誤因男子而起,你是怎麼理解的?根據你的理解有情感的朗誦本詩。

提示:答案不求統一,但朗誦時可指導學生理解不同,朗讀的重音處理不同,透過朗讀來理解。

3.詩歌的標題很有新意,它妙在何處?

明確:它概括了女子由期待到驚喜再到極度失望的心理變化過程。

4.總結詩歌技法:結構上雙線結構----縱線:自大景到小景,層次分明《江雪》;橫線:倒敘結構。語言上----文字純淨清新,語言優美,意境深邃: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四.作業

背誦全詩。 作者郵箱:

教學目的:1、引導學生理解詩中的意象,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感情。2、掌握用比喻修辭手法刻畫人物形象的寫作特色。

教學設想:教時:1課時。重點與難點:同1、2點。教法:邊讀邊鑑賞。

教學過程:一、匯入。先看兩首詞:

1、溫庭筠:《望江南》(梳洗罷)(唐詞)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作者簡介: 溫庭筠,唐代人。少負才名,然屢試不第。又好譏諷權貴,多犯忌諱,因而長期抑鬱,終生不得志。

註釋:①斜暉:偏西的陽光。②脈脈:相視含情的樣子。後多用以寄情思。③白蘋洲:長滿了白色蘋花的小洲。

分析:起首兩句,記一個懷人的女子早起用心梳洗後,倚着那面臨江水的樓,切盼重逢。可千帆過盡,不見歸舟,眼前已是脈脈斜暉、悠悠綠水,江天極目,情何能已。故末句,提出腸斷之意,餘味雋永。倚樓望歸舟,極盡惆悵之情。 “過盡”兩句,寓情於景。此處女子凝望之投入、凝恨之深重可見一斑,因而人稱“千帆”二句“黯然魂消”也。

2、【宋】柳永《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其中有幾句“想佳人妝樓顒(yǒng仰慕)望(顒望:凝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 不但“歸樓顒望”,甚至還“誤幾回天際識歸舟”,望穿秋水

【宋】柳永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② 一番洗清秋。 漸霜風悽緊,③ 關河冷落, 殘照當樓。 是處紅衰翠減,④ 苒苒物華休。⑤ 惟水長江水,無語東流。 不忍登高臨遠, 望故鄉渺邈,⑥ 歸思難收。 嘆年來蹤跡, 何事苦淹留?⑦ 想佳人妝樓顒望,⑧ 誤幾回天際識歸舟。⑨ 爭知我,⑩ 倚闌干處, 正恁凝愁。⑾

【作者】柳永是宋仁宗朝進士,原名三變。因排行第七,又稱柳七。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以畢生精力作詞。仕途坎坷、生活潦倒,在世時不爲人重,但因擅長填詞,卻深受歌妓們的歡迎和賞識,他是北宋第一個專力作詞的詞人,是當時一大詞家,他寫下的幾篇名闋,境界高絕,成爲詞史上的豐碑,千古傳頌。如《雨霖鈴》、《八聲甘州》等,在詞史上有重要地位。他擴大了詞境,所寫內容不限於男女風月,尤工羈旅行役,佳作極多,許多篇章用悽切的曲調唱出了盛世中部分文人的痛苦,真實感人。他還有相當多的詞篇抒寫了與歌妓舞女的誠摯戀情,有部分作品反映了她們悲酸的生活和她們要求過合理生活的願望。

。【註釋】①唐教坊大麴有《甘州》,雜曲有《甘州子》。因屬邊地樂曲,故以甘州爲名。《八聲甘州》是從大麴《甘州》截取一段而成的慢詞。因全詞前後共八韻,故名八聲。又名《瀟瀟雨》、《宴瑤沁池》等。《詞譜》以柳永爲正體。九十七字,平韻。 ②瀟瀟:形容雨聲急驟。 ③悽緊:一作“悽慘”。 ④是處:到處,處處。紅衰翠減:紅花綠葉,凋殘零落。李商隱《贈荷花》:“翠減紅衰愁煞人”。翠:一作“綠”。 ⑤苒苒:茂盛的樣子。一說,同“冉冉”,猶言“漸漸”。物華:美好的景物。 ⑥渺邈:遙遠。 ⑦淹留:久留。  ⑧顒望:凝望。一作“長望”。 ⑨天際識歸舟:語出謝朓《之宣城郡出林浦向板橋》“天際識歸舟,雲中辨江樹”。 ⑩爭:怎。 ⑾恁:如此,這般。凝愁:凝結不解的深愁。

【品評】  這首望鄉詞通篇貫串一個“望”字, 作者的羈旅之愁, 飄泊之恨,盡從“望”中透出。上片是登樓凝望中所見,無論風光、景物、氣氛,都籠罩着悲涼的秋意,觸動着抒情主人公的歸思。“漸霜風悽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三句,在深秋蕭瑟廖廓的景象中表現遊子的客中情懷,連鄙薄柳詞的蘇軾也以爲“此語於詩句不減唐人高處”(宋趙令畤《侯鯖錄》引。《能改齊漫錄》作晁補之語)。下片是望中所思,從自已的望鄉想到意中人的望歸:她不但“歸樓顒望”,甚至還“誤幾回天際識歸舟”,望穿秋水之際,對自已的遲遲不歸已生怨恨。如此着筆,便把本來的獨望變成了雙方關山遠隔的千里相望,見出兩地同心,俱爲情苦。雖然這是想象之辭,卻反映了作者對獨守空閨的意中人的關切之情,似乎在遙遙相望中互通款曲,進行心與心的交流,從而暗示讀者:其人未歸而其心已歸,這就更見出歸思之切。另外,此詞多用雙聲疊韻詞,以聲爲情,聲情並茂。雙聲如“清秋”、“冷落”、“渺邈”等,疊韻如“長江”、“無語”、“闌干”等。它們間見錯出,相互配合,時而嘹亮,時而幽咽。這自然有助於增強聲調的亢墜抑揚,更好地表現心潮的起伏不平。

李清照在它的詞作《一剪梅》中說過:“此情無計可消除,纔可眉頭,卻上心頭”,寫出了她對丈夫的思念之情,使人領略到她的萬千愁情,給予人們無止境的遐想。當代臺灣詩人鄭愁予的詩《錯誤》,則描寫了一個女子等候歸人的心情。它是當代的閨怨詩,此詩美麗悽哀,人們評價它堪與宋詞小令相提並論。

二、簡介作者。(見課本註釋①)

三、範讀課文

四、整體把握詩意。

本詩寫了兩個人,“我”和“你”,“你”在閨中苦苦地等候心目中的“白馬王子”,“我”是一個過客,打江南經過,“我”的馬蹄聲讓“你”產生了“我”就是“你”的“白馬王子”的錯覺,但可惜的是一瞬間的“驚喜”換來了難以用語言來表達的“失望”。

五、分析詩的“前奏”。

1、學生齊讀,討論前奏中比喻運用之妙。

2、分析:一個柔弱的女子,在閨中,日復一日,月復一月,年復一年,春去秋來,獨守空房。“花無百日紅”,加上“相思催人老”,無盡的相思折磨着她,使得她的容顏憔悴了。詩的前奏短句和長句交錯,短句暗示過客之匆匆,長句暗示思婦等待之悠悠,詩人用“蓮花的開落”來喻指女子紅顏的消退。

板書:蓮花開落--相思無盡,紅顏消退。

六、分析詩的第一部分:

1、學生齊讀。

2、問:從本部分看來,描寫的應是春季的江南,春天到了,江南大地“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陽光明媚,百花盛開,草長鶯飛,但這獨處深閨中的女子卻不能感覺到那溫柔的春風,那婀娜的柳絮。作者描寫它的心態時,連用了四個比喻,請找出來,並說說它反映了這個女子什麼樣的心緒?

明確:它的心如江南的這座小城一樣,封閉、寂寞,又像傍晚的街道一樣落寞、孤單;也像三月不揭的春帷般幽閉;更像緊掩的窗扉,把自己封閉了起來。雖然作者未言一“愁”字,但我們完全可以感覺到劉方平《春怨》中“紗窗日落漸黃昏,金屋無人見淚痕”句的內涵。

從語言運用上來講,第二、第四個比喻的原句應是“你的心恰若向晚的青石街道”“你的心是小小的緊掩的窗扉”,如今把“向晚”和“緊掩”倒裝,化板爲活,去俗生新,加強了語言的變化,婉曲的表現了思婦的懷人心理,描摹出思婦幽閉的內心世界,形象地刻畫出一個寂寞女子哀怨的形象:怨婦的心封閉、沉悶、沒有生氣,在這個“城中”東風不來,柳絮不飛、街上寂無人跡,她將失望的心扉緊掩。

板書:寂寞的城

街道向晚 封閉、沉悶

春帷不揭 落寞、孤單

窗扉緊掩

3、問:這個女子的心情是封閉、沉悶、落寞的。春帷不揭說明什麼?

明確:說明她的院子裏沒有人來,沒有一點動靜。

4、問:她甚至封閉到了連窗簾也不拉開的地步,那麼,她在幹什麼?

明確:在等待。苦苦地守侯她心目中的“白馬王子”出現。

板書:等待

七、分析詩的第二部分

1、過渡:閨中女子苦苦地等待她的心上人出現,那麼,她等到了嗎?她的心情又是如何變化的?

2、學生齊讀。

3、在百無聊賴中,街道上分明地傳來了越來越近的“達達”的馬蹄聲,一絲希望在她心中升騰。大家設想一下,這個女子會做出什麼動作來?她在那瞬間的心情又是如何的?

明確:她會快步走到窗前,迫不及待地揭開窗簾向外張望,滿心希望馬兒送來的是“她”的“白馬王子”,心中充滿了驚喜。

板書:(蹄聲) 驚喜

4、問:事實又是如何?這女子的心理又是如何變化的?

明確:殘酷的事實,馬上的“我”只是“打江南走過”的一名“過客”,根本不是“她”期盼已久的“白馬王子”。“她”只好千萬個不願意地放下了窗簾,悄然轉過頭去,雙眼已經模糊;馬上過客看到的,依然是一道凝滯的無情的簾子。這時,女子的心裏充滿了失望。

板書:(過客) 失望

5、問:請大家再深入思考一下,產生了這次錯誤之後,這女子的心理又會如何變化?

明確:她會在心裏嗟嘆“應念我,終日凝眸。從今又添,一段新愁”。然後,她又會在“期待”到“驚喜”再到“失望”之間不斷地反覆。爲什麼呢?

明確:我們想象一下,這位過客走了之後,如果窗外又一次響起馬蹄聲,她會怎樣?顯然,她還是會重複剛纔的動作,即使“過盡千帆皆不是”,但當第一千零一片帆過來之時,她還是會舉目遠眺,隨帆移動自己的目光,無怨無悔。情至深處,“腸斷白蘋洲”啊。

八、總結

1、問:本詩題爲“錯誤”,這爲什麼是一個錯誤?(學生討論,教師分析訂正)

明確: (1)女子誤以爲“我”是她的心上人歸來了; (2) “我”的出現打攪了深院中的女子。

2、問:爲何又說這個錯誤是美麗的呢?

明確:達達的馬蹄聲給了女子希望,雖然最後以失望告終,但這過程是美麗的,因爲女子的生活起了褳漪,有了情節,打破了原本的死寂。

板書:(美麗) (錯誤)

九、解決課後練習。

十、擴展

1、關於這首抒情短詩的內容有兩種理解,一是錯誤因女子而起,一是錯誤因男子而起。你是怎麼理解的?根據你的理解有情感的朗誦本詩。

提示:答案不求統一,但朗誦時可指導學生:理解不同,朗讀的重音處理也就不同。

附:整體板書設計

蓮花開落--相思無盡,紅顏消退

寂寞的城

街道向晚 封閉、沉悶

春帷不揭 落寞、孤單

窗扉緊掩

(蹄聲) (過客)

等待 驚喜 失望

(美麗) (錯誤)

內容預覽:

教學目標: 理解詩中的意象,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感情。 認識詩人詩歌的藝術特色 教學課時:1 教學過程: 一、導人新課 師:婉約是唐宋時的一種詩詞風格,與之相應的是豪放派。這礙難感種風格不僅並列於唐宋這兩個詩詞頂峯的朝代,並且至今仍被人們發揮得淋漓盡致。《錯誤》正是現代婉約詩之典範。 朗讀詩歌 二、總體把握 1、詩歌內容 師:這是一首抒情詩歌,還是一首敘事詩歌? 生:抒情詩歌。抒發了一的思婦期盼 “ 歸人 ” 的細膩的情思。 生:這是一首極爲抒情的詩歌,也未嘗不可以看作是一首敘事詩,因爲它敘述了一個悽美幽怨的故事。 師:說得很好。那麼這個故事是怎麼樣的呢?誰來轉述一下給我們聽聽? 生:時光悠悠,蓮花開了又落了,思婦的心如 “ 小小的寂寞的城 ” ,封閉、沉悶、毫無生氣。在這個 “ 城 ” 裏,東風不吹,柳絮不飛,向晚的街上已無人跡,她在失望中將自己的小小的心扉緊掩。這時,街上傳來 “ 達達的馬蹄 ” 聲,這聲音給極度失望的她又帶來新的希望,但是盼來的並不是自己的 “ 歸人 ” ,而是一個 “ 過客 ” 。 師:好!這真是一個淒涼美麗的故事。 2、詩歌特色 師:你覺得本詩有什麼特色?請說說你的總體感受。 生:明快而不直露,含蓄而不晦澀,委婉地抒發了離愁別緒。值得慢慢咀嚼。 生:詩歌的意象都是很傳統的、中國的。比如 “ 蓮花 ”“ 柳絮 ”“ 青石的街道 ” 等,都以獨有的東方風味喚起了我們心中親切的聯想和想象。 師:對,詩人從中國詩歌的濃厚傳統中吸取了豐富的養料。用楊牧的話說:鄭是 “ 中國的中國詩人 ” 。這是對鄭在西化之風勁吹的臺灣而堅持中國民族特色的創作個性的極好評價。 生:短小別致, “ 堪與宋詞小令相提並論 ” 。 生:比喻新奇鮮活。等等。 三、具體賞析 1、 “ 錯誤 ” 師:題目是 “ 錯誤 ” ,這是指什麼錯誤? (學生討論) 生:女子錯誤地以爲來人是歸人。 生: “ 我 ” 錯誤地 “ 打江南走過 ……

你還沒註冊?或者沒有登入?這篇文章要求至少是本站的註冊用戶才能閱讀!

如果你還沒註冊,請趕緊點此註冊吧!

如果你已經註冊但還沒登入,請趕緊點此登入吧!

錯誤》鄭愁予

我打江南走過

那等在季節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

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響,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

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

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學生齊讀畢。

師趁熱打鐵:課前我問了幾個學生,都說對這首詩表達的思想情感似懂非懂。在我剛纔的啓發和講解之後,現在你們齊讀鄭愁予的《錯誤》並體味其主旨,或者稍微明朗些了吧。請思考下面問題。

師問:詩歌中的“打”和“向晚”如何解釋?

生戊搶答:打,介詞,從。向晚,指傍晚;向,接近。

師問:根據詩歌中的語句,判定“我”、“你”分別是怎樣的形象?

生己答:“我”是一位遊子,有“我打江南走過”句爲證。

“她”是一位閨中思婦,有許多詩句爲證,關鍵字是“等”。“等”字

涵蓋第二節的內容。

師問:第一節第二句內蘊豐富,請用散文的語言把它傳達出來。

生無人舉手,無人對答。

師講解:時光流轉,春秋代序,那美麗、純潔如蓮花的思婦的容貌,也在癡情地等待中衰老啦!“開落”寫蓮花,又寫少婦的容顏和心境,暗示着時光的漫長。

師問:第二節第五句和第二節第二句十分相似,請改變第五句。

生齊答:你的心是小小的緊掩的窗。

師問:好!大家都對了!請大家繼續思考。描寫詩歌中的這個“思婦”,也就是第二人稱的“你”,運用了哪些意象?請一一指出來。

生庚答:詩歌中依次用了“蓮花的開落”,“東風不來”,“柳絮不飛”,“寂寞的城”,“青石的街道向晚”,“春帷不揭”,“小小的窗扉”等意象來寫思婦的癡情的期待,就是“等”。

師問:你能否給這些意象進行歸納分類,並指出這些意象的表達效果?

生遲疑後答:不會。

師問:請大家一起來思考這個問題。能否給這些意象進行歸納分類,並指出這些意象的表達效果?

生辛舉手。

生辛答:我分爲兩類。一類意象是作爲比喻句的喻體出現,如“蓮花的開落”,“寂寞的城”,“青石的街道向晚”,“小小的窗扉”等四處意象。前者寫“思婦”的容顏的衰老,後三者寫“思婦”的心境的落寞。

第二類意象是與春天、三月有關的“東風不來”,“柳絮不飛”,“春帷不揭”等意象。春天來了,思婦卻視而不見。以春天的爛漫來反襯思婦的落寞。綜上,一類意象爲比喻,一類意象爲反襯。

師問:那麼,這位思婦可曾等到她的丈夫回來?詩歌中的“錯誤”錯在哪裏誤在何處?既然是錯誤,有何談美麗呢?思考後請舉手回答。幻燈片顯示“美麗的錯誤”。

生說:沒有。“錯誤”在於那騎馬的男子,第一人稱的“我”,只是個陌生的過客,不是她的丈夫歸來。

生己說:說它美麗,是因爲它曾經先引起了詩歌中女主人公情緒的激動。

師總結說:好,兩位同學的理解很對,表述很好。類似的“美麗的錯誤”在你我他生活中都曾經出現過,在其他一些前人的詩詞作品中也曾有所表現。我們來分析並指出以下兩首詞中的“美麗的錯誤”。

幻燈片顯示溫庭筠《夢江南》、柳永《八聲甘州》。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顰洲。(溫庭筠《夢江南》)

想佳人,妝樓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柳永《八聲甘州》)

生庚答:溫詞的“過盡千帆皆不是”,柳詞的“誤幾回,天際識歸舟”,這兩處都是寫“美麗的錯誤”的。在這些詞句中,我們一樣感悟到了那幸福的激流襲過作者心頭後迅速轉變爲深深的失落。

老師總結髮言:好,看來大家對此類的詩詞的主旨都能準確把握了。我們在溫詞的“過盡千帆皆不是”、柳詞的“誤幾回,天際識歸舟”中一樣讀到了那“美麗的錯誤”。不同的是,溫詞、柳詞中的過客都是乘船;而鄭詩中的過客是騎馬。

師曰:請同學們再次齊讀詩歌,注意體味思婦等待丈夫歸來的癡情和落寞。

同學們齊讀詩歌,沉浸其中。

師問:在詩歌中,第一人稱的“我”的出現有何作用?

生庚答:首先,和思婦的丈夫一樣,“我”也是一個離開自己的妻子家人的遊子。其次,因爲“我”只是一個匆匆的陌生的過客,不是思婦的丈夫,所以纔會出現“美麗的錯誤”。

師問:好!那麼,寫遊子的語句和意象又有哪些呢?

生丙答:“我打江南走過”,“達達的馬蹄”兩句。

師問:生丙的回答正確,但不完整。想想過客和思婦是如何偶然相見的?

生丙默然。無人作答。

老師講解:這位遊子,也即過客,他從江南走過,也許就這樣走了幾年了。一日他突然來到這個思婦所在的小城,在傍晚的時候,走在一條青石砌成的街道,也許他這是口渴,想討碗水喝,恰好在這位思婦的門前停下,扣打門環,驚動了正在癡情等待丈夫歸來的這位思婦,就有了詩歌中的“美麗的錯誤”。因此“寂寞的城”、“青石的街道”、“緊掩的窗扉”不僅是比喻思婦心境的落寞,而且標誌着詩歌中過客的行蹤。

幻燈片演示如下:

江南→寂寞的城→青石的街道→緊掩的窗扉

所以,標誌過客的行蹤的意象作爲詩歌中的第三類空間意象,存在着層遞關係。

師繼續問:那麼這位過客,也是離家外出遠行的遊子,他就不思念家中的妻子和其他親人嗎?

生齊聲道:思念!

師緊追不捨問:這位過客或遊子的妻子,是否也像這位思婦一樣,在癡情的等待着過客的歸來呢?這位過客或遊子,是否也在思念家中的妻子呢?

生齊聲道:是!

師點撥:這樣的話,文中不僅寫了思婦對遠行的丈夫的期待,也寫了過客對家中妻子的思念,不僅寫了幽閨之哀怨,還寫了羈旅的愁苦。更進一步講,詩歌所寫的故事,不僅發生在兩對夫婦間,而且發生在所有分離生活的夫婦間。

師繼續點撥:外出遠遊的丈夫思念家中的妻子和其他親人所寫的詩歌,文學史上也給予這一題材和主題的詩歌以專名,就是“遊子謠”。幻燈片顯示“遊子謠”三字。

講臺下,有學生立刻說出孟郊的《遊子吟》。

師說:好,孟郊的《遊子吟》是一首遊子謠。再如我們還學習過另外一首遊子謠。“枯藤――”。

學生齊誦: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學生齊誦馬致遠詞之後,幻燈片顯示《天淨沙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學生齊聲背誦。課堂氣氛漸而熱烈。

師點撥:試想,夕陽西下,遊子坐在那匹羸弱的馬上,看着小橋流水旁炊煙裊裊升起的農家那一幅父慈子愛、夫唱婦隨如此這般幸福和美的生活圖景,他怎能不斷腸呢?

學生若有所思,已經與那古時的遊子產生了共鳴。

師乘勝追擊說:看來,那些把妻子丟在家中,一個人去外面的世界打拼的遊子的生活也很辛酸的啊!大家不妨大膽地假想一把,讓這位馬致遠筆下的遊子或者說過客踏着達達的馬蹄走進小城,穿過青石鋪就的街道,來到呂本中《採桑子》詞中思婦的樓下,進而走到她的門口,再進而來到思婦的窗前。

學生做迷茫狀。

師稍做停頓,然後說:這位過客口渴了,他只是想要來思婦的窗前討一碗清水,一碗涼白開而已。請大家注意,這位少婦卻正在思念和等待外出遠行的丈夫歸來呢?當她聽到了這位過客達達的馬蹄聲兒由遠及近而來到她的門前時,此刻她的心情又如何呢?

生恍然,踊躍欲發言。

生丁搶答:她很激動,趕快看是不是她的丈夫回來了,但一看不是,她又很失望。

師評價道:這位同學思路十分敏捷,反應十分迅速,可惜他的回答缺少了一點詩意。

學生皆問:怎樣纔算是有詩意的表述呢?

師繼續啓發:這位少婦的心中此刻肯定有一股幸福的激流涌過,她一定是趕快揭開那塵封了許久的窗帷,然後又趕快推開了那快要鏽死的窗扉,去看是否是自己的丈夫歸來了。然而她的希望再次落空了,那並非是丈夫遠遊歸來,而是另一個遊子或者說一位過客在她的窗前要討一碗水喝。錯了,錯了啊!她的心剛剛被高高地舉起,現在又被重重地摔下。她的眼中流露出失望,她的心中充滿了惆悵。

衆生做沉醉狀。

透過剛纔的分析,學生們對《錯誤》的理解加深了。

老師總結:透過剛纔的分析,我們看到,《錯誤》這首詩不僅寫了閨怨的思婦,而且寫了苦旅的遊子。它是一首思婦詞,也是一篇遊子謠。幻燈片顯示

遊子謠,寫遊子羈旅之苦;

思婦詞,寫思婦幽閨之怨。

畢竟,思婦閨怨是果,遊子羈旅是因。所以在許多詩人的筆下,這兩個題材和主題往往被糅合在同一篇作品中。鄭愁予的《錯誤》即是如此,選用並糅合了傳統的閨怨、鄉愁題材,使得詩歌更有內蘊,更有韻味。

師問:作家楊牧說,“鄭愁予是中國的中國詩人”。請分析兩個“中國”的含義即語境義。小組討論,然後選派代表作答。

生壬答:第一個“中國”指從地域、國籍、血統等上講是中國的。第二個“中國”是指從情感、語言和意象等上講是中國的。

師稱讚道:好!生壬的回答非常準確簡潔!在鄭愁予的許多詩作中我們都感悟到了一種濃郁的古典美,而選用古典意象,採用傳統題材,化用經典構思都是造成鄭詩古典美的原因。《錯誤》的所有意象我們都似曾相識,都可以在唐詩宋詞中找到大量的使用這些意象的句子;寫遊子羈旅之苦、寫思婦幽閨之怨的題材更是從《詩經》直至新詩長期沿用的傳統題材;“美麗的錯誤”這一經典構思在溫詞和柳詞中又可以窺見它的影子。所以,我們纔會說“鄭愁予是中國的中國詩人”。

師總結:《錯誤》這首詩歌學過之後,今後我們在自己的新詩習作中要自覺選用古典意象,採用傳統題材,甚至化用經典構思來成就新詩的古典美。最後提供一篇鑑賞文章,有助於我們理解《錯誤》的時空轉換藝術。

幻燈片顯示下文。

這首詩的結構分爲始、中、終三部分,作者運用時空變化,時間由長漸短,空間由大到小,情理與時空交會,寫出一個倦守春閨如蓮花開落的少婦內心的寂寞、期待與失望,構成美麗悽婉的效果。

這首詩時空經歷四次轉換:首節開始,就顯現出作者的才華。第一句“我打江南走過”,以廣闊的“江南”爲背景,暗示着過客的匆匆;第二句“那等在季節裏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以“蓮花的開落”含蓄地點出季節的數度變遷,暗示着女主角等待時間的漫長。

中間一節情節的發展,先把時間限定到“三月”,寫“東風不來”、“柳絮不飛”的寂寞小城,此後進一步把時間縮小到“向晚”,寫“跫足不響”的街道,不揭的“春帷”、緊掩的“窗扉”,運用豐富的意象,描述離人情懷中的春閨少婦的落寞。而這春閨少婦的落寞,只是表象意義,其實作者是借少婦的落莫暗示自身飄泊落寞的情懷。

末節結句,又以“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一句,響應首句“我打江南走過”,將鏡頭放大拉遠到虛無而廣闊的空間和連綿不斷的時間長河中,不但使前後文互相呼應回照,更重要的是能使本詩結構均衡,不致前擠後空或前空後擠。伴隨着這四次結構完整的時空轉換,詩中主角的感情的變化也有戲劇性的轉換,整首詩意境優美而深婉,謀篇合乎“起要美麗,中要浩蕩,結要響亮。尤貴首尾貫穿,意思清晰。”的審美原則,完整地呈顯出這首詩的婉約美之特色,使讀者在心理上產生一種均衡和諧的美感。(摘自林文欽《現代詩鑑賞教學》)

佈置作業:

1.背誦此詩;

2.根據溫詞、柳詞、呂詞及鄭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寫一篇像張曉風《不朽的失眠》一樣風格的抒情散文,至少800字。

推薦課外閱讀書目:

《鄭愁予詩選集》,臺灣志文出版社1988版;

《新詩鑑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1版

【鑑賞提示】

牐牎洞砦蟆芬皇,是鄭愁予1954年創作的,發表後廣爲傳誦。有人評價說,一時間整個臺灣島都響起了“達達的馬蹄”聲。要鑑賞這首詩,首先要多誦讀,在誦讀中熟悉節奏韻律,體會語言的音樂美。這首詩讀起來朗朗上口,在朗讀中就會感受到這首詩強烈的韻律感。“走過”和“開落”都押“uo”韻,“東風不變”“跫音不響”在音節、字數、結構上也互相呼應。“達達的馬蹄”口語色彩濃、擬聲效果好,給詩歌增加了悅耳的韻律。其次,要抓住詩眼,理解詩歌的內容和主旨。詩題爲《錯誤》,第3節又提到“美麗的錯誤”。我們就要抓住“美麗的錯誤”來鑑賞這首詩。首先,錯在哪裏呢?即“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後一句即是對“錯誤”的回答。原來,女子在苦苦地等待歸人,而在“達達的馬蹄”聲中來的卻是過客。爲何說她在苦苦地等待歸人呢?因爲詩中說:“那等在季節裏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和“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開放的蓮花美麗多姿,飄零的蓮花則慘不忍睹。女子等待得容顏憔悴,足以見得思念之深、等待之苦。第2節連續用幾個比喻,刻畫了女子寂寞的心境,寫出了女子苦苦等待而未果,有情無處訴,只好將心扉緊閉的萬千愁緒。在女子的鬱悶中,突然響起了“達達的馬蹄”聲,令女子的眼前一亮,可是命運總是愛捉弄人,來的是“過客”,而不是“歸人”。爲何是個“美麗的錯誤”呢?“達達的馬蹄”起先代表着美麗。第1節說“我打江南走過那等在季節裏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女子對“歸人”的思念是透過“我”的視角表現出來的,我熟知女子的容顏,我懂得女子的心思。也許可以這樣說,“ 我”能如此深刻地瞭解女子,是因爲“我”與她邂逅了,也可能暗暗傾慕上了她,或者兩人還發生了愛戀--這樣“錯誤”才“美麗”呀!但我終究是個“過客”,我沒有留下來……以上感悟離不開對故事情境的想像。因爲這首詩歌營造的情境含蓄動人,有故事性。但是《錯誤》所暗示的故事情境有一種多義性,可以觸發讀者無窮的聯想和想像,每個人都可以結合自己的經歷,加進自己的想像和理解來品讀這首詩。此外,鑑賞這首詩,還應抓住它獨特的意象特徵。在意象和比喻的選擇上,體現了一種古典美。“容顏”“蓮花”“柳絮”“跫音”“春帷”等,都是中國古典詩詞中常用的意象,傳達出了一種柔美細膩、委婉含蓄的意象特徵,具有濃郁的江南文化氣息,也使這首詩個性鮮明、久盛不衰。

【作  品】

牐牬砦

牐牎≈3鈑

牐犖掖蚪南走過

牐犇塹仍詡窘誒鐗娜菅杖緦花的開落

牐牰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

牐犇愕男娜縲⌒〉募拍的城

牐犌∪羥嗍的街道向晚

牐狌家舨幌歟三月的春帷不揭

牐犇愕男氖切⌒〉拇辦榻粞

牐犖掖鐦鐗穆硤閌敲覽齙拇砦

牐牎 ∥也皇槍槿耍是個過客……

牐牎         。保梗擔茨輳 摘自《中華詩歌百年精粹》,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牐牎玖貳 ∠啊

牐牎 。保對這首詩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

牐牐幔“美麗的錯誤”具有新奇的搭配效果,暗示“我”並不是女子守候的“歸人”。

牐牐猓詩的開頭兩句就表現了“浪子”與“深閨”的主題,本詩承受的是中國曆代宮怨和閨怨一類詩歌的傳統。

牐牐悖“那等在季節裏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運用了比喻的手法,它用來比喻女子嬌美的面容。

牐牐洌詩的結尾與首行“我打江南走過”呼應。

牐牐玻這首詩被廣爲傳誦,它最主要的藝術特色是什麼?(50字以內

《錯誤》教案

李世軍  2004-09-08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從古典詩詞中汲取營養以提高文學修養和創作水準。

2、學習《錯誤》,理解詩中的意象,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感情。

3、培養學生透過聯想和想象來感悟詩歌意象,體味詩歌意境。

4、瞭解現代詩歌與傳統詩歌的繼承和發展關係,學會對比鑑賞詩歌的一些寫作技法。

教學重難點

1.把握思婦詞和遊子謠等傳統題材;

2.賞析鄭愁予詩歌的古典美;

1、理解詩中的意象,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感情。

教學設想

在欣賞《錯誤》後,結合蔣維翰《春女怨》、溫庭筠《夢江南》、柳永《八聲甘州》、呂本中《採桑子》、馬致遠《天淨沙?秋思》的學習來體味古代遊子與思婦的幽思愁緒,把握思婦詞和遊子謠等傳統題材,賞析鄭愁予詩歌的古典美。

教學手段:多媒體輔助教學,配樂欣賞詩歌演唱。

教學過程:

一、導人新課

鄭愁予,原名鄭文韜,是臺灣“現代派”詩社重要成員。著有《夢土上》、《衣鉢》等。鄭愁予的詩歌,貫穿着兩種互補的氣質神韻。一種是豪放豁達的“仁俠”精神,一種是曲折動人、哀婉纏綿的婉約情,這兩種氣質顯示了作者深厚的古典文學修養。由於他的詩大多以旅人(遊子)爲抒情主人公,因此他被稱爲是“浪子詩人”。其名作《錯誤》在臺灣被譽爲“現代抒情詩的絕唱”,他的《錯誤》繼承了中國閨怨詩含蓄不露,不違溫柔敦厚的風格,明快而不直露,含蓄而不晦澀,委婉地抒寫了離愁別緒。表達了一段纏綿悱惻的情懷。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詩。

二、朗誦欣賞詩歌,分析詩歌所抒寫的時間、地點和人物。

1、討論: 詩歌所抒寫的時間是在什麼時候?地點在哪裏?人物有哪幾個?

明確:時間是在春季三月。地點是在江南。這個時節的特點是容易讓人產生思念的情緒。人的情感也是在這個季節裏特別會容易傷感,人的情感也最爲豐富。

[特別是江南的春天,細雨和春天總是相伴,而春雨更容易使人陷入思念之中,人們對春雨也有中特別的傷感的情感。而且春天往往很短。總是乍暖還寒,反反覆覆需要衝破凜冽的西風和反攻的寒潮才降臨人間。因此春光很金貴,春色也往往只能雨中窺視,總在不經意中,只一眨眼,便進入了初夏的境地了,常常令人生出春光難覓的感慨。

誰不承認春天是美好的?“遇物盡歡欣,愛春非獨我”,詩人白居易就是這樣說的,翻翻一部唐詩吧,那裏面盡有李白、杜牧、韓愈、李賀們的春感慨。擺着道學面孔的人物,是不是不詠唱春天呢?北宋理學家程顥寫下了《春日偶成》,還成了《選本千家詩》的第一首。朱熹更是有名的“老夫子”,他面對朗朗春光,盈盈春意,也唱了“等閒識得春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的《春日》詩。和尚是講究四大皆空的佛門子弟,也不能不被春天打動“凡心”。唐朝的志雨和尚寫下了這樣的名句:“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在中國的古詩中,可以看出詩人們從各個角度歌唱春天,從春風、春水、春雨、春草、春柳、春鳥、春山、春遊、春宵、春眠等來盡情歌唱,進而從欣賞春天寫到珍惜春光。

藉助春天,品味春色,目送春鳥,沐浴春風。可以感召人性,感受浮生,感嘆世事,感謝生活。這可以說是中外一致,概莫能外的。“閨中少女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上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生命四季,是我們每個人都共有的,而春天更能開啓人們的感情之源,心靈之泉,難怪首次在甲骨文裏露面的形聲字就是“春”,難怪古人殷殷切切地寄語他的友人“此行江南去,千萬和春住”。居住在大觀園中的湘雲更是大聲疾呼:“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別去!”可是事實上春光難永駐,有來必有去,誰也擋不住“落花流水春去也”的結局。不管是落花有意,還是流水無情,都是表現了時間之易逝的自然跡象,但是精神上的青春,意志裏的春色,進取中的春光,則當常駐於有志人和奮鬥者的歲月年華里!所以課文把詩歌的時間定在春天三月是爲了寫離情相思的需要。這個季節是爲寫情而服務的。]

2、 我們知道要寫離情不但要有景更需要有人的活動,這裏的人物是哪幾個?

明確:人物是:“我”和“等在季節裏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的人。

----這個人顯而易見是個女子的形象。

----“我”在這裏是爲遊子,從遠方而來,經過江南。也正是那位女子要等待的人。而這個女子是可能是這位遊子的戀人,正在春季三月裏苦苦地等待着。“容顏如蓮花的開落”爲什麼把女子的容顏比做是蓮花?因爲在古詩詞中蓮花就是代表着思念。因爲“蓮”和“憐”諧音。“憐”就是“愛”的意思。在《西洲曲》中,就有寫道:“開門郎不至,出門採紅蓮。採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置蓮懷袖中,蓮心徹底紅。憶郎郎不至,仰道望飛鴻。鴻飛滿西洲,望郎上青樓。”所以這裏作者是借用了古詩的意象。一開始就展現了一位等待遊子的女子的形象,爲下面抒寫她的離情做好了準備。

3.那麼作者是如何描寫女子等待的心情的?(穿插講解古詩詞中古代文化民俗)

明確:作者並沒有直接去描寫人物的心情,而是用了比喻的手法,把內在的抽象的情感具象化,讓人真實可感。他把女子的思念第一個比成是三月的柳絮。

①春天還有中特別的景物就是柳絮,這柳絮也是和離別有關的。柳樹在春天的時候就會結一種形似棉絮的東西。稱爲柳絮。當風一吹柳絮就會隨風飄散。這種景象十分的悽美,讓人傷懷。(舉例山東濟南的柳絮)古典文學中“柳”跟離別、相思感情抒發的聯繫最爲密切,或許是柳枝柔長的特徵跟人們離別相思感情的纏綿有相通之處,而“柳”又有“留”(挽留)的諧音,故漢代人就已有“折柳贈別”(《三輔黃圖》)的風俗習慣,古典詩詞中用柳來表現離別相思之作更是不勝枚舉:“春心自浩蕩,春柳聊攀摘。笑此依依情,無奈年年別。”(江總《折楊柳》)“枝上子規催去旆,柳條偏系離情。”(李彌遜《臨江仙》)“柳陰直,煙裏絲絲弄碧。隋堤上、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送行色。”(周邦彥《蘭陵王/柳》)“情似遊絲,人如飛絮。淚珠閣定空相覷。一溪煙柳萬絲垂,無因系得蘭舟住。”(周紫芝《踏沙行》)

從周紫芝《踏沙行》中,還可以看到一個別有意味的意象:“飛絮”。周詞的“遊絲”、“飛絮”,已不是柳條而是柳花了。不同於一般花的瓣片狀,柳花呈絲絮狀,這一特徵,使得柳花很容易隨風飄零,更顯悽美,亦更能比擬人們離別相思情感的失落惆悵。如蘇軾《江城子》前面用柔長的柳條喻離別:“西城楊柳弄春柔,動離憂,淚難收”,悲情已現,但後面更以飛絮作進一步渲染:“飛絮落花時候、一登樓,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離別相思的哀傷尤顯濃郁。

蘇東坡的《水龍吟/和章質夫<楊花>韻》詠柳絮(即楊花)更獨闢蹊徑:“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三分春色,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說是一場雨後漫天飛舞的柳絮不見了,哪兒去啦?變成一池細碎浮萍了(那可是水面多闊的一池浮萍呀);這一池浮萍卻又代表着三分春色,而三分春色又釐分爲二分塵土、一分流水。這由一連串數字串聯起來的句子,給人予行雲流水而又亦虛亦實的感覺。在經過萍碎、春色、塵土、流水等連串幻化之後,東坡再來強調“點點是,離人淚”,這正是該詞的終極主題,由柳絮起到離人淚終,使該詞的詠物抒情得到一個完整的演化進程。近人蔣春霖《卜算子》雲:“彈淚別東風,把酒澆飛絮。化了浮萍也是愁,莫向天涯去!”正是套用了東坡《水龍吟》詞的模式。

問題在於,東坡憑什麼三整兩整就將那柳絮整成了浮萍?對此,東坡在原作下有鼻子有眼地註釋道:“舊說楊花入水爲浮萍,驗之信然。”你可別信他,東坡大學士在跟你玩障眼法呢!其實從詞句中就可窺見東坡變柳絮爲浮萍的戲法:風起絮飛,隨雨化萍;絮因風而揚落,萍逐水亦飄零。這個變化出人意料之外,卻又全在情理之中,只由於扣住了“身不由己”、“飄泊無依”的共通性。沒這“由於”,八竿子打不着的“柳絮”跟“浮萍”又怎能搭上界?由此可見東坡詠物而不滯於物卻物性自通。高人出招,確實不凡!

上面諸例有一個共同之處,都是寫春天的楊柳,這也是由於雖然楊柳四季皆有,但春天的景象更具詩情畫意,故文人筆下的楊柳,多見之於春天了。

②第二個是比成是寂寞的城。城的樣子是四面封閉的。這也說明女子的心情是落寞,孤獨的,沒有人能走進她的心城,只有那位遊子纔可以開啟她心中的城門。也可以說明女子對遊子回來的失望的情緒。

③第三個是比成青石的街道。我們學過戴望舒的《雨巷》其中也有這樣的意象出現。作者也是生活在鋪滿青石的小巷之中的。讓人感到一絲的淒涼和冷意,就想那位苦苦等待的女子的心一樣得冷。這個青石的街道也爲後面的馬蹄聲的出現做了一個很好的鋪墊,兩者結合起來形成了一對精彩的意象組合,構成傷感的意境。青石的冰冷,傳來馬蹄聲,聲聲清晰,原本希望是能夠等到歸人,但是他卻是一個過客。讓原本冰冷的心更加地寒冷。原先的希望也被無情地粉碎。

④第四個是比成窗扉。我們可以想象那位女子爲了等待遊子的歸來,曾經多少次靠在窗前眺望遠方,多少次又是失望地把窗扉關上。所以在這裏窗扉也成爲女子相思之情的一個外在的表現景物。

爲什麼寫女子心情的時候連用了兩個“小小”?

明確:兩個“小小”,更寫出了這種離情是纏綿迷離的特點。體現了這首詩含蓄、溫柔敦厚的特點。這於古詩詞寫離情的詩歌一樣,繼承了古詩詞傳統的風格。具有東方風味。

所以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到,作者從中國詩歌的濃厚傳統中吸取了豐富的養料,形成了濃厚的民族風格,是這首詩的創作特色之一。同學在創作詩歌時也可以學習這種方法,從古詩詞中去尋找合適的詩歌意象,這樣就能形成詩歌獨特的意境。而且這些古典詩歌的意象都是經過歷史的沉澱,這樣也能使你的詩歌有厚度。

四、分析“錯誤”, 誰的錯誤?最後這個錯誤到底是什麼呢?

明確:女子等待的那位遊子,不是歸人而是過客。

爲什麼說這個錯誤是一個美麗的錯誤呢?

明確:因爲“我”這“達達的馬蹄”開啟了“你”“小小的寂寞的”心,開啟了“你”“緊掩”的心扉,“你”一定誤以爲“我”回家了,於是,一陣驚喜,一片歡心,然而,“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當“你”一旦意識到這一點時,“你”也許更惆悵,更痛楚吧!“驚喜”是美麗的,但卻是虛無的。馬蹄本身是美好的,它能帶給那位女子以希望。所以這個錯誤的美麗,是種痛苦的美麗。但這種錯誤畢竟能給女子帶來希望,總比什麼也等不到要好,所以也可以說是美麗的。

楊牧曾說過:“鄭愁予是中國的中國詩人,用良好的中國文字寫作,形象準確,詩句華美,而且絕對是現代的。”這話頗耐人尋味,主要是針對一些中國人用生疏惡劣的中國文字寫他們的“現代感覺”而言的。鄭愁予的名作《錯誤》被譽爲“現代抒情詩的絕唱”。評論家說它“輕巧清雋”、“美麗淒涼”,“堪與宋詞小令相提並論”。

五、出示四首唐代閨怨詩和宮怨詩,總結其特點

1.蔣維翰《春女怨》

白玉堂前一樹梅,今朝忽見數花開;兒家門戶重重閉,春色如何進得來?

2.王昌齡《西宮春怨》

西宮夜靜百花香,欲卷珠簾春恨長;斜抱雲和深見月,朦朧樹色隱昭陽。

3.白居易《春詞》

低花樹映小紅樓,春入眉心兩點愁;斜倚闌干背鸚鵡,思量何事不回頭。

4.劉方平《春怨》

紗窗日落漸黃昏,金屋無人見淚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

5、呂本中《採桑子》

恨君不似江樓月,南北東西;南北東西,只有相隨無別離。

恨君恰似江樓月,暫滿還虧;暫滿還虧,待得團圓是幾時?

閨怨詩、宮怨詩的特點:含蓄,透過寫景狀物來抒發心中的怨意,其意象常有花鳥蟲魚、庭院、夜色、月色、高樓、樹草等冷景。

“閨怨”解說

鄭愁予寫了許多愛情詩,題材也沒有跳出古人的遊子思婦的圈子,由於在當今這個科技相當發達的時代,很少有人有那份寂寞等待的耐心,因而,閨怨詩已經很長時間未進入現代人的視野。鄭愁予以他女性般的細膩與柔情,向我們展示了一幅幅頗具東方風味的相思場景。給當代人日趨乾涸的情感世界注入幾許清純的溫泉。有基於此,我們就不難明白,鄭愁予的詩爲什麼在臺灣有那麼高的知名度了。

五、.作業 :背誦全詩

●卡片:意象與意境

牐犚庀螅簡單地說就是沾染成滲透了詩人情感而有所變形的形象,是主觀情理和客觀形象的融合。如日月星辰、山川草木等在特定情況下,都可稱爲“意象”,正如劉勰所說:“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詩歌是以意象來反映詩人眼裏和心中世界的。

牐犚餼常是詩人的情與景、心與物相互交融而形成的一種藝術境界,它是作家的思想感情與生活圖景和諧統一的結果。情由景寓,景中含情,品味詩的意境,領悟詩的意境美,主要透過詩中的具體可感的形象(即意象)實現。

●卡片:另一種解讀:

那是個陽光很好的下午,白馬少年揚鞭經過窗前,本不該有那一刻的回眸,而偏偏搖曳的百合沉默的窗櫺和慵懶的少女,讓人魂牽夢繞許多年。

是午夜夢迴的春夜裏完美得有些失真的憂愁,在日漸靜如止水的內心依舊掀起狂瀾瀚海;是一直以來不肯盛待自己的靈魂,一貫堅忍着不去理會身邊的春去春回。

所有野渡無人的碼頭都暗香浮動;所有西出陽關的路口,都風雨蕭蕭。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從古典詩詞中汲取營養以提高文學修養和創作水準。

2.培養學生透過聯想和想象來感悟詩歌意象,體味詩歌意境。

教學重點:

1.把握思婦詞和遊子謠等傳統題材;

2.賞析鄭愁予詩歌的古典美;

教學設想:

結合溫庭筠《夢江南》、柳永《八聲甘州》、呂本中《採桑子》、馬致遠《天淨沙秋思》的學習來體味古代遊子與思婦的幽思愁緒,把握思婦詞和遊子謠等傳統題材,賞析鄭愁予詩歌的古典美。最後佈置作業,背誦詩歌,並把《錯誤》改寫爲如張曉風《不朽的失眠》一般風格的抒情散文。

教學過程:

由呂本中詞匯入。幻燈片顯示呂本中詞。

恨君不似江樓月,南北東西;南北東西,只有相隨無別離。

恨君恰似江樓月,暫滿還虧;暫滿還虧,待得團圓是幾時?

教師吟詠,飽滿的感情感染了學生。然後提問。

師問:請根據我們前面學過的詞體知識確認這首詞的詞牌?

生甲答:《採桑子》。

前面學習毛澤東的《採桑子重陽》時懂得《採桑子》是雙調,44字。

上闋四句,7、4、4、7,三平韻;下闋亦四句,7、4、4、7,三平韻。

據此,我推斷此詞的詞牌爲《採桑子》。

師問:生甲的判斷正確嗎?

衆生齊答:正確!

師問:生甲的判斷及其依據完全正確!下面我們來齊讀這首《採桑子》,感悟其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衆生齊讀。

下面繼續提問。

師問:哪位同學來解釋一下詞中的“虧”與“滿”兩詞的意義?

生乙答:滿,此指月圓;虧,此指月缺。

師問生乙:那麼,“暫滿還虧”該如何解釋?

生乙答:暫,暫時,暫且;還,仍然,還是。“暫滿還虧”是說,暫時的月圓月滿終歸還是要缺要虧的,好像是說夫婦間的聚少離多。

師問:好!那麼詞中的“君”是什麼意思?

生丙答:君,第二人稱代詞,你。

師問生丙:那麼,詞中的“君”,也就是第二人稱的“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詞中的抒情主人公又是一個什麼樣的形象?

生丙答:“君”應該是一個外出的丈夫,詞中的抒情主人公相應地應該是一位獨守空閨的妻子。

師讚賞:好!

師解讀詩歌大意。

月圓之夜,一位少婦卻枕愁難眠。啊,原來是丈夫外出,沒有和她廝守在一起,不能與她在這江畔高樓共賞這皎潔的明月了。也許已半載了,或者都三年了,他怎麼還不回來呢?思夫不得,少婦便生哀怨之心。“正說反說,俱是愁痕。”(錢鍾書語)讀解詞意,大略如此。綜上,我們把此詞定位爲一首閨怨題材的思婦詞。

幻燈片顯示“思婦詞”三字。

師問:在呂本中《採桑子》詞中我們感悟了一位獨守幽閨思念丈夫的妻子的哀怨和憂傷之情。請學生丁解釋“思婦詞”中之“思婦”一詞爲何意?

生丁率爾而對:思念妻子。思婦詞就是思念妻子的詩詞。

師問:請三思而後答!請結合《採桑子》詞意,斟酌自己的回答是否正確?

生丁匆忙否定前案,說:不!不!“思婦”一詞在此不是“丈夫思念妻子”而是“妻子思念外出遠遊的丈夫”的意思。

師點撥:對!在此“思婦”一詞,不是動賓短語,而是偏正詞組。反映妻子思念外出遠遊的丈夫的詩詞就是“思婦詞”。這種“閨怨”題材的思婦詞,古典詩詞中比比皆是也。今天我們學習的鄭愁予的詩歌《錯誤》是一首新詩,其中也有思婦閨怨的句子。下面我們來齊讀全詩。

學生讀書,感情飽滿,進入了詩歌所描寫的情境。學生齊讀《錯誤》。

幻燈片顯示鄭愁予《錯誤》

《錯誤》 鄭愁予

我打江南走過

那等在季節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

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響,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

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

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學生齊讀畢。

師趁熱打鐵:課前我問了幾個學生,都說對這首詩表達的思想情感似懂非懂。在我剛纔的啓發和講解之後,現在你們齊讀鄭愁予的《錯誤》並體味其主旨,或者稍微明朗些了吧。請思考下面問題。

師問:詩歌中的“打”和“向晚”如何解釋?

生戊搶答:打,介詞,從。向晚,指傍晚;向,接近。

師問:根據詩歌中的語句,判定“我”、“你”分別是怎樣的形象?

生己答:“我”是一位遊子,有“我打江南走過”句爲證。

“她”是一位閨中思婦,有許多詩句爲證,關鍵字是“等”。“等”字

涵蓋第二節的內容。

師問:第一節第二句內蘊豐富,請用散文的語言把它傳達出來。

生無人舉手,無人對答。

師講解:時光流轉,春秋代序,那美麗、純潔如蓮花的思婦的容貌,也在癡情地等待中衰老啦!“開落”寫蓮花,又寫少婦的容顏和心境,暗示着時光的漫長。

師問:第二節第五句和第二節第二句十分相似,請改變第五句。

生齊答:你的心是小小的緊掩的窗。

師問:好!大家都對了!請大家繼續思考。描寫詩歌中的這個“思婦”,也就是第二人稱的“你”,運用了哪些意象?請一一指出來。

生庚答:詩歌中依次用了“蓮花的開落”,“東風不來”,“柳絮不飛”,“寂寞的城”,“青石的街道向晚”,“春帷不揭”,“小小的窗扉”等意象來寫思婦的癡情的期待,就是“等”。

師問:你能否給這些意象進行歸納分類,並指出這些意象的表達效果?

生遲疑後答:不會。

師問:請大家一起來思考這個問題。能否給這些意象進行歸納分類,並指出這些意象的表達效果?

生辛舉手。

生辛答:我分爲兩類。一類意象是作爲比喻句的喻體出現,如“蓮花的開落”,“寂寞的城”,“青石的街道向晚”,“小小的窗扉”等四處意象。前者寫“思婦”的容顏的衰老,後三者寫“思婦”的心境的落寞。

第二類意象是與春天、三月有關的“東風不來”,“柳絮不飛”,“春帷不揭”等意象。春天來了,思婦卻視而不見。以春天的爛漫來反襯思婦的落寞。綜上,一類意象爲比喻,一類意象爲反襯。

師問:那麼,這位思婦可曾等到她的丈夫回來?詩歌中的“錯誤”錯在哪裏誤在何處?既然是錯誤,有何談美麗呢?思考後請舉手回答。幻燈片顯示“美麗的錯誤”。

生說:沒有。“錯誤”在於那騎馬的男子,第一人稱的“我”,只是個陌生的過客,不是她的丈夫歸來。

生己說:說它美麗,是因爲它曾經先引起了詩歌中女主人公情緒的激動。

師總結說:好,兩位同學的理解很對,表述很好。類似的“美麗的錯誤”在你我他生活中都曾經出現過,在其他一些前人的詩詞作品中也曾有所表現。我們來分析並指出以下兩首詞中的“美麗的錯誤”。

幻燈片顯示溫庭筠《夢江南》、柳永《八聲甘州》。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顰洲。(溫庭筠《夢江南》)

想佳人,妝樓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柳永《八聲甘州》)

生庚答:溫詞的“過盡千帆皆不是”,柳詞的“誤幾回,天際識歸舟”,這兩處都是寫“美麗的錯誤”的。在這些詞句中,我們一樣感悟到了那幸福的激流襲過作者心頭後迅速轉變爲深深的失落。

老師總結髮言:好,看來大家對此類的詩詞的主旨都能準確把握了。我們在溫詞的“過盡千帆皆不是”、柳詞的“誤幾回,天際識歸舟”中一樣讀到了那“美麗的錯誤”。不同的是,溫詞、柳詞

標籤:教案 教學 來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