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陳情表(粵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設計)

 陳情表

【三維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熟讀課文,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背誦全文。

2.理解重點文言詞語,積累成語

3.品味作者在敘述中蘊含的真切情感,理解“忠”“孝”的含義。

4.學習本文結構思路的縝密、嚴謹及語言表達的準確和生動形象。

(二)過程與方法:

1.透過反覆誦讀,體會作者在敘述中蘊含的真摯感情。

2.透過討論、探究、教師點撥等方法,討論文中的關鍵內容及李密散文的藝術特色,理解作者陳情的思路及妙處,點撥關鍵的字、詞、句,使學生在深層意義上領會出於情字,歸於理字;融理於情,融情於事;樸素細膩、曲折委婉的要義,進而達到鑑賞的目的。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透過分析使學生理解“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2.鑑賞本文,體會李密的言外之意,即對封建統治者的反抗精神。

【教學重點】

1.在反覆誦讀中體會作者字裏行間蘊含的真切情感。

2.把握文意,背誦全文。

【教學難點】

透過對文句的理解,剖析“情”的含義,即:苦情、親情、忠情。體會作者融情於事的巧妙手法。

【教具準備】多媒體投影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介紹作者及寫作背景。

2.總體感知課文,理清文章的思路。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封建社會之所以能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究其原因與它的“忠”“孝”思想不無關係,因此流傳下來的有關“忠”“孝”的文章也很多,而這些文章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人們常說的忠則《出師》,孝則《陳情》這兩篇千古佳作。我們已經在初中學習了《出師表》,領略了諸葛亮的忠君思想。今天我們來學這篇被人譽爲美文的《陳情表》,感受李密對新朝寵遇的感激涕零及孝順祖母的哀哀衷情。

讀《出師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忠;讀《陳情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孝;讀《祭十二郎文》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友。(蘇軾

二、解題

1.介紹作者及寫作背景

李密(公元224~287),字令伯,又名虔,犍爲武陽(今四川省彭山縣)人,晉初散文家。祖父李光曾爲蜀國朱提太守。父早亡,母改嫁,由祖母劉氏撫養成人。年輕時師事名儒譙周。曾任蜀漢尚書郎,多次出使東吳,甚有才辯。蜀亡後,屏居鄉里,以孝聞,累舉不應。公元263年,司馬昭子司馬炎(晉武帝)廢魏帝曹奐,建立了西晉王朝。當時東吳尚踞江左。晉武帝爲了安撫蜀漢舊臣,同時也爲使東吳士臣傾心相就,以減少滅吳的阻力,對蜀漢舊臣採取了懷柔政策授予官職,以示恩寵。司馬炎建立晉朝,徵召他爲太子洗馬,詔書累下,郡縣逼迫。李密作爲亡蜀之臣,心存疑慮,進退兩難。若辭不赴命,必引起皇帝猜疑,受到怪罪;若赴命任職,又非李密的本意,於是以“烏鳥私情”,祖母“供養無主”爲由,寫了此表。文章選自南朝梁昭明太子蕭統的《文選》。

2.文體介紹

表:又稱“奏議”,是古代臣屬給帝王所上的陳述己見的文書。本文是作者李密向晉武帝陳述實情的文章。

三、整體感知,初通文意。

1.聽讀。放錄音,學生邊聽邊注意體會文章的節奏感和文中抒發的感情。

2.誦讀。再放錄音,學生跟隨錄音讀課文,注意字詞的讀音,句間停頓,讀出關鍵詞的韻味來。

3.學生默讀課文,結合註釋疏通文意。

出示投影:

(1)給下列劃線的字注音。

險釁      閔凶      門衰祚薄    期功      應門      強近之親    牀蓐      隕首

猥以      微賤      逋慢        優渥      煢煢孑立  拔擢      盤桓      矜育

(2)給下列劃線的字注音並解析:

1)注意以下字的讀音和詞義:臣以險釁   夙遭閔凶   門衰祚薄   日薄西山   煢煢孑立

牀蓐   猥以賤微   生當隕首   責臣逋慢   猶蒙矜育   過蒙撥擢   寵命優渥    期功強近   終鮮兄弟    除臣洗馬    劉病日篤    更相爲命 

2)解析以下虛詞的詞義和用法: 

以:臣以險釁    臣以供養無主    猥以微賤    臣具表以聞    聖朝以孝治天下    但以劉日薄西山    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 

3)解析以下劃線的實詞: 

慈父見背    二州伯牧所見明知    形影相弔    晚有兒息    逮奉聖朝    察臣孝廉    舉臣秀才    拜臣郎中    拜表以聞    尋蒙國恩    除臣洗馬    猶蒙矜育    不矜名節    願乞終養    聽臣微志    庶劉僥倖    不勝……之情    臣之辛苦 

4)注意以下句式:是以區區不能廢遠。州司臨門,急於星火。 

(3)詞類活用:

夙遭閔凶:名,憂患,不幸的事        察臣孝廉:動,作孝廉,爲孝廉

臣之進退:名,是否出來做官之事      舉臣秀才:動,作秀才,爲秀才

是以區區不能廢遠:動,遠離          猥以微賤:名,社會地位低下之人

凡在故老:名,年老之人              謹拜表以聞:使動,使皇上聞

沐浴清化:清明的政治教化            則劉病日篤:狀,一天天地

(4)成語:

孤苦伶仃,煢煢孑立,形影相弔,日薄西山,氣息奄奄,朝不慮夕,皇天后土

(5)句式:

1)判斷句:①非臣隕首所能上報      ②今臣亡國賤俘

③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

2)被動句:而劉夙嬰疾病  

四、理清文章的思路

提問:本文的題目是《陳情表》,作者爲什麼要向晉武帝陳情?他陳情的內容是什麼?用了什麼方式?(師生共同討論,學生自由發言,教師疏理內容。)

明確:(1)李密“陳情”的理由是因爲皇帝下詔任命他爲太子洗馬,“尋榮國恩,除臣洗馬”,而他又不想應詔就職,“臣具以表聞,辭不就職”。

(2)李密“陳情”的具體內容①述父喪母嫁,祖母收養,祖孫相依爲命之悲慘遭遇。②述因祖母病重,太守舉孝廉不就,刺史舉秀才不從,皇帝下詔、官府逼迫也難以應詔的兩難處境。③述聖朝以孝治天下,而自己孤苦無依,祖母又“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祖孫“更相爲命”,因此“不能廢遠”的理由。④述祖母年事已高,“烏鳥私情,願乞終養”,祖母百年後,自己再對國家“生當隕首,死當結草”,報效犬馬之勞的願望。

(3)李密陳情的方式是融理於情,融情於事,樸素細膩,曲折委婉,感人至深。

(解說:理清課文的思路,才能對課文有個整體的認識。本題在思考過程中應儘量把握文章的脈絡,瞭解文章的大意,初步理解本文寫作的內容及意圖,感受作者融情於事的思想特點)

五、反覆誦讀課文,思考“情”在本文中有幾層含義?

引導:本文的題目是《陳情表》,“表”是一種奏章,用於臣下向君主陳請謝賀。“陳”是陳述的意思,情:(1)情況(事實);(2)衷情(孝情、苦情、忠情);(3)情理(忠孝之道)。

六、課堂小結:本文的關鍵是體會李密融入字裏行間的“情”即悲情、苦情、親情,而誦讀是最好的方法,因此本課應以誦讀爲主,讀出文中的感情,讀懂作者蘊含其間的用意。

七、佈置作業:1.熟讀課文;2.聯繫歷史與現實,談談你對“孝”的看法。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1.賞析構思藝術。2.賞析本文的語言特色。

【教學過程】

一、匯入。投影基礎知識檢測題,請學生回答,師生共同補充後,引入新課。

分男女生讀課文。

二、具體研習課文

(一)研習第1段。

1.學生自由朗讀第一段

2.提問:哪句話是作者陳述的總起?下面哪些內容都屬於“閔凶”?(學生討論後回答。)

明確:夙遭閔凶:父喪母嫁、多病零丁、門衰祚薄、夙嬰疾病。正是基於這四個原因,故不能“廢遠”。

3.小結:作者透過對不幸家境的動情敘述,意在說明自己孤苦零丁,家族人丁不興,父亡母嫁,祖孫相依爲命,劉氏對自己有養育之恩,而如今劉氏疾病纏身,常臥病不起,自己侍弄湯藥,不曾離開。那麼,既然“未曾廢離”,後文出現的“不能廢遠”就不顯突兀。此處實際上是爲後文埋了伏筆。

4.學生自由讀本段,在理解的基礎上,最好能熟讀成誦。

(二)研習第2段。

1.學生集體讀課文。

2.提問:本段分幾個層次?各自的重點是什麼?(學生分小組討論後自由發言,教師點撥。)

點撥:二層:敘朝廷徵召之殷;寫自己進退兩難的境地。 

3.提問:前一層按什麼順序來寫的?和時間詞相對應的表徵召的詞有哪些?由這些詞可見什麼?爲何官職遞增卻“辭不就職(赴命)”? 

(學生找出相關的詞語,並思考、討論後,指定一學生回答。)

明確: 按時間順序

表時間:逮、前、後、尋 

表徵召:察、舉、拜、除、當; 

官名:孝廉、秀才、郎中、洗馬 

(解釋、積累有關文化常識。“孝廉”“秀才”是薦舉人才的科目,所以用“辭不赴命”;“郎中”“洗馬”是官職,所以用“辭不就職”) 

作用:先郡,次州,後朝廷,可見徵召級別越來越高,表達作者的感恩戴德之情。 

推辭理由:供養無主,劉病日篤(承上文“夙嬰疾病”,張下文“日薄西山”) 

4.提問:第二層如何見事態的嚴重、緊迫和作者處境的狼狽?目的何在?“奉聖朝”“沐浴清化”等句想表明什麼?(學生分小組討論後自由發言,教師點撥。)

點撥:事態嚴重:詔、責、逼、催等,含蓄地表明瞭強己所難之窘迫。 

處境狼狽:“非臣隕首所能上報”,可是“供養無主”“欲奉詔奔馳”,“劉病日篤”;“欲苟順私情,則告訴不許”。 

品析:訴說自己辭不就職的矛盾心理(狼狽處境),“臣之進退,實爲狼狽”,情辭悲切,動人心肺。“奉”“沐浴”,稱頌朝廷,並表感恩之情,可見語言的得體和機智。

5.小結:朝廷多次徵召而自己卻辭不就職,作者自然會想到自己可能引起皇帝的不滿,於是本段一開頭便歌頌皇帝,以使其平息心中之火,“逮奉聖朝,沐浴清化”,接着便具體地列舉了“沐浴清化”的事實,說明郡縣和州司“催臣上道”“急於星火”的緊急之情,自己也“欲奉詔奔馳”赴王命,但因“劉病日篤”,家中無人侍奉劉氏,自己是她惟一的親人,無法遠行。在封建社會裏,“忠”“孝”同樣重要,而自己又不巧處於既想“報國恩”又想“順私情”的“忠”“孝”兩難全的境地,感嘆於“臣之進退,實爲狼狽”,句句在理,處處合情,令人無法不信,這自然使皇帝減少了對自己不仕的疑慮。

6.學生自由讀本段,在理解的基礎上,最好能熟讀成誦。

(三)研習第3段。

1.指定一學生讀課文。

2.學生思考:本段結尾落在辭官養親上(“是以區區不能廢遠”),是從哪幾個角度來展開的? 

(學生討論,指定一學生回答。)

提示:三層,分別以“伏惟”“且”“但”來轉換文意。 

(1)抓住晉“以孝治天下”的大理,解釋自己應得到同情。 

(2)自陳宦歷,稱頌君恩,表明辭職與“名節”無關,以求皇帝諒解。 

(3)正面陳述劉之現狀,是“不能廢遠”的惟一原因。 

①本段首先提出了晉朝“以孝治天下”這個治國綱領,這既是熱切稱頌朝廷褒揚孝行態度堅決,更是爲下文鋪設道路。“凡”是故舊遺老,都還蒙受憐憫養育,“況”自己孤苦零丁,尤其厲害,那就越發應當而且必須“蒙矜育”了。(合理)②作者很坦率地說出自己是亡蜀之臣,是隻爲功名不爲名節之人,“本圖宦達,不矜名節”,並不想爲亡蜀盡忠守節。而武帝對自己這“至微至陋”的“亡國賤俘”以“過蒙撥擢”,自己理應爲朝廷效命,回報皇帝的知遇之恩。(合情)③然而劉氏“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自與祖母相依爲命,沒有祖母的撫育,自己不會有今天;祖母沒有自己,也無法終殘年,因此作者水到渠成地提出了“是以區區不能廢遠”的心願。即使今天的讀者讀時都要爲作者的親情、苦情感動得熱淚盈眶,自然也能使皇帝完全消除疑慮,同情李密這個“忠孝”之臣的。

3.品味第一層,作者爲什麼扯起“孝”這面大旗?“凡”句有何含義? 

(學生思考後回答。)

(1)借孝來掩飾自己的觀望之意,從而解除晉武帝的疑忌之心。

(2)“凡”是指一般,“況”是指特殊。“凡在故老,猶蒙矜育”是指當時的一般情況,“況臣孤苦,尤爲特甚”特指自己的特殊處境。孝既已及於一般,對特殊就更應如此了。理由充足且冠冕堂皇。“孤苦”一詞承首段,又爲下文“臣之辛苦”張本。 

4.品味2、3層,看本段的語言特點。

(學生自主品味後,自由發言。)

點撥:

(1)“至微至陋”“豈敢”等詞委婉動人,至爲懇切。 

(2)“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更相爲命,……”,一組四字句,皆出於至孝之心,感人至深。 

特點:委婉、流暢。此段中反覆表明心跡,敘說衷曲,解釋不能“廢遠”的原因,情辭懇切。

5.學生自由讀本段。

(四)研習第4段

1.男生齊讀本段。

2.思考下列問題。(學生思考,教師點拔。)

(1)本段中哪句話是表文主旨? 

明確:“願乞終養” 

(2)貫穿全段的是哪兩個詞? 

明確:“盡節”“報養”--忠孝兩全 

(3)用語有什麼特點? 

點撥:“願乞”“願矜憫”“聽臣微志”--無比懇切 

(4)由本段可見全文感情真摯、悲惻動人,原因是什麼? 

點撥:事之實:是臣盡節於陛下之日長,報養劉之日短也。 

言之切:願乞、願矜憫、聽臣微志、明知、共鑑。 

心之誠:生當隕首,死當結草

3.提問:作者是怎樣爲兩難境地尋找合適的出路,使自己既能盡“忠”又能盡“孝”呢?

學生思考,教師點拔。

點撥:李密要想真正達到自己“願乞終養”的目的,還必須向皇帝具體表明自己的心志。於是他便從時間上來談“盡節於陛下之日長”“報劉之日短”的實際情況,況且“烏鳥私情”,希望皇帝能允許自己爲祖母養老送終,並指天爲證“皇天后土實所共鑑”,祖母百年之後,自己定當不遺餘力地爲國家盡忠,報答皇帝對自己的恩情。至此作者才完全提出了自己的先盡“孝”後盡“忠”的主旨。對於一個想“忠”“孝”兩全的臣子,晉武帝還有什麼疑問和理由拒絕他的合理又合情的要求呢?

4.學生自由讀本段。

    三、探究閱讀

文中的孝表現在哪裏?你如何看待李密的“孝”?(結合課文來談。)

學生分小組討論,教師巡迴指導。討論結束後,各小組選一名代表發言,其他同學可以補充。

點撥:表現:

1. 臣侍湯藥,未曾遠離 

2. 2以供養無主,辭不赴命

3. 劉日薄西山,奄奄一息,不能爲遠

4. 庶劉僥倖,保卒餘年

作者比較真實地寫出了自己的境遇和終養祖母的願望,這種在長期艱難生活中培養和發展起來的骨肉之情,在利慾薰心、爾虞我詐的封建統治階級中,應該說是少有的,因而是可貴的。

封建統治者提倡以“孝”治天下的倫理,其根本的目的在於維護自己的統治地位,今天我們應有清醒的認識態度。另一方面,孝敬父母、長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至今仍未過時。

四、課文總結

寫文章的目的,在於影響對方(讀者)。或者是宣傳一種主張,或者是表達一種願望,都要使對方接受。而在實現這一目的,就文章的表現手段來說,必須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這篇《陳情表》就是這樣情理兼備的好文章。

文章詳盡而委婉地敘述了李密和祖母劉氏相依爲命的處境,申述暫時不能應召赴任的衷情,言辭懇切,表情達意淋漓盡致。學習本文,我們既要學習作者融情於事,真切感人的“情”,又要理解作者作爲“亡國賤俘”對新朝國君陳情時的謹慎、得體,恰如其分的語言;既要讀懂李密的“孝”情,又要領悟其中的感激之“情”。

五、佈置作業:1.背誦課文。2.完成《早讀晚練》。

板書:

身世孤苦悲涼  祖母情深似海  孝情

沐清化蒙國恩  聖朝恩重如山  忠心

祖母病篤(情)盡孝日短 

孝治天下(理)盡忠日長    

先盡孝後盡忠                           

&nbspb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