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交際禮儀文書 > 書信

《給家鄉孩子的一封信》讀後感

書信1.87W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書信都再熟悉不過了吧,書信是一種向特定對象傳遞資訊、交流思想感情的應用文書。你知道書信怎樣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給家鄉孩子的一封信》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給家鄉孩子的一封信》讀後感

《給家鄉孩子的一封信》讀後感1

巴金爺爺在《給家鄉孩子的一封信》中,用深邃的思想之光,以自己的人生信條,點亮了我們心靈的黑暗角落,引導我們走向光明,爲讀者照亮了人生的道路。

雖然巴金爺爺已經是一個享譽世界的大作家,還寫下了不少的傳世佳作,而他一點兒也沒有名人的架子,反而還說自己只是老老實實、平平凡凡的走過了這一生。他的謙虛讓我敬佩不已。

學完課文,我對巴金的那句“讓我的生命開花結果”有了更深的理解。我覺得,只有爲別人奉獻愛,爲別人付出精力,爲他人花費時間,同情更多的人,給予別人更多,爲別人多想一點,生命纔會“開花結果”。我們人不能在自私自利中虛度一生,我們要盡力爲生活其中的社會添上一縷絢麗的光彩,因爲人的一生只有不斷奉獻,不斷努力,不斷追求,時時刻刻記住“人人爲我,我爲人人”這一句話,才能讓自己的一生不白白浪費掉。我們活着就要活的有價值。

謙虛的巴金爺爺在心中以爲自己浪費了不少時間,其實他一直在不斷努力,不斷釋放自己的光彩,不斷貢獻出自己的精力,爲文學,爲社會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其實是希望我們這些祖國的未來,鮮豔的花朵能夠如心中所說的那樣“人活着不是爲了白吃乾飯,我們活着就是要給我們生活其中的社會添上一點光彩。”是啊,我們前面有無比寬廣的道路,我們心中有那麼多純潔美好的愛心,我們身上有那麼多充沛的精力,這些不都是我們爲祖國爲他人做貢獻的充分準備嗎?所以,愛惜我們可以使用的寶貴時間把,釋放自己無限的潛能吧,因爲希望在我們身上,成功掌握在我們手中,希望的輪船將由我們掌舵。

學完課文,巴金爺爺的希望讓我神遊感觸,願我們把愛播散到世界,把巴金爺爺的希望傳遞給每個人,讓祖國更加繁榮昌盛吧!

《給家鄉孩子的一封信》讀後感2

這是一封信,是一封普通而又富有哲理的信。這是巴金爺爺帶着重病爲家鄉孩子們寫的一封回信。

前幾天,我學習了著名作家巴金爺爺的《給家鄉孩子的信》。信中主要寫了巴金爺爺對自己的一生的感悟從而教育孩子們“生命的意義在於奉獻而不在於享受”,表達了巴金爺爺對家鄉孩子們真誠的關愛與無限的希望和期待。

學完課文,我對巴金爺爺的那句“讓我的生命開花結果”有了更深的理解。我覺得,只有爲別人奉獻愛,爲別人付出精力,爲他人花費時間,同情更多的人,給予別人更多,爲別人多想一點,生命纔會“開花結果。”我們人不能在自私自利中虛度一生,我們要盡力爲生活中的社會添上一縷絢麗的光彩,因爲人的一生只有不斷奉獻,不斷努力,不斷追求,時刻記住“人人爲我,我爲人人”這句話,才能讓自己的一生不白白浪費掉。我們活着就要活得有價值!

謙遜的巴金爺爺在信中認爲自己浪費了不少時間,其實他一直都在不斷努力學習,不斷釋放自己的光彩,不斷貢獻出自己的精力,爲文學,爲社會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其實是希望我們這些祖國的未來,鮮豔的花朵能夠如信中所說的那樣“人活着不是爲了白吃乾飯,我們活着就是要給我們生活其中的社會添上一點光彩。”是呀,我們前面有無比寬廣的道路,我們心中有那麼多純潔美好的愛心,我們身上有那麼多充沛的精力,這些不都是我們爲祖國爲他人做貢獻的充分準備嗎?所以,愛惜我們可以使用的寶貴時間吧,用這些時間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相信你的生命也會開花結果的!

《給家鄉孩子的一封信》讀後感3

最近,我們學了《給家鄉孩子的信》這篇課文。這是巴金爺爺寫給他家鄉四川成都的孩子們的回信。

信中,巴金爺爺認爲他是一個普通人,認爲自己的生命沒有開花結果,認爲自己過去浪費了許多時間,他十分珍惜餘下的每分每秒。信中的話語雖然很樸實、簡單易懂,但字裏行間都流露出巴金爺爺對孩子們的思念之情和他對人生的態度。其中有一句話讓我記憶猶新:“我思索,我追求,我終於明白生命的意義在於奉獻而不在於享受。”是啊,如果人活着就是爲了白吃乾飯,而不爲我們生活其中的社會添上一點光彩,那麼活着還有什麼意思呢?人活着就應該奉獻,哪怕只是一次熱情的幫助。

學完課文,我掩卷長思,感慨萬分,想起了一個關於奉獻的故事。一位身材矮小的六旬老人楊秀霞,家裏上有老,下有小,還經濟困難。但她不顧老母親的勸阻,毅然在半個月裏三次走上手術檯。爲了萬無一失,她在捐了1000cc鮮血後,又多捐了200cc。過後她嚴重貧血,時常暈眩,還引發了脊椎疼痛,甚至不能彎腰穿鞋,她寧願自己受苦,也想讓一位素不相識的“大陸兒子”活下來。她的這種奉獻的精神不正是值得我們學習、讓我們讚頌的嗎?

在生活和學習中,也有許多默默奉獻的人:當我們還在睡覺時,環衛工人就早早地起來清潔城市了,給我們一個良好的環境;當我們進入夢鄉時,老師們還在備課,爲了我們更好地學習知識;還有白衣天使不顧被傳染疾病的危險,救死扶傷;人民警察火眼金睛,捉住壞蛋;解放軍叔叔不怕苦不怕累,保家爲國……這些人不都具有奉獻這種品質嗎?

奉獻是種美德,奉獻是種崇高的精神。正如一首歌中所唱:“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來吧,行動起來,奉獻自己的愛吧!

《給家鄉孩子的一封信》讀後感4

巴金,一個如雷貫耳的名字。今天,我有幸讀了他的《給家鄉孩子的一封信》。這封信主要寫了巴金爺爺對人生的看法以及對家鄉孩子們的期望。讀罷,我感慨萬千。

雖然巴金爺爺已經是一個享譽世界的大作家了,還寫下了不少的傳世佳作,而他卻一點兒也沒有名人的架子,反而還說自己只是老老實實、平平凡凡地走過了一生。他的謙虛讓我敬佩不已。

其實像巴金爺爺一樣謙虛的人還有很多,我國著名的乒乓球運動員鄧亞萍就是這樣的人。她6歲開始打乒乓,先後獲得了多項亞洲冠軍和世界冠軍,被評爲世界乒乓球頭號種子選手。面對一塊塊金牌和別人的稱讚,她卻說:“一切永遠從零開始,我必須在技術上不斷創新,爭取下一次讓對手見到一個新的鄧亞萍。”試想,如果鄧亞萍沒有像巴金爺爺那樣永不自滿的精神,怎能獲得累累碩果呢?

相反,驕傲自滿是進步的大敵,它就像一隻害蟲,可以吞噬整個成功的果實,許多人都是因爲驕傲而導致失敗。我也有一次這樣的經歷:在上屆運動會中,我報了男子跳遠這個項目。在預賽中,我由於發揮出色,以預賽第一名的好成績進入了決賽。我興奮得有點忘乎所以了,就是這種驕傲心理使我與冠軍失之交臂。直至今天,那次失敗我仍記憶猶新。它使我懂得:在勝利時,要防止產生驕傲情緒,因爲驕傲會使我們看不到自己的不足,聽不進別人的忠告,喪失繼續前進的動力。

巴金爺爺的信,令我受益匪淺。它使我明白了:我們在面對成績和勝利時,要保持謙虛的態度,應該把成績和勝利當作前進的起點和階梯,再接再厲,只有這樣,我們纔會像巴金爺爺那樣鑄就輝煌!

《給家鄉孩子的一封信》讀後感5

今日我重新拜讀巴老您的作品,被您真誠又廣博的'愛深深地打動了。

在當今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人們被自私、浮躁、功利矇蔽了雙眼。經常聽到這樣說:“給我多少錢,做多少事。”每每聽到這樣的話,我就想難道真的是“鳥爲食亡,人爲錢亡”嗎?我們是賺錢的機器嗎?工作僅僅是謀生的手段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人們活着到底有多少樂趣?我不願意這樣做。我要將工作視爲自己價值體現的橋樑,儘可能讓生命變得有意義。

我從事教師職業。這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工作10年來,我真誠地對待每一位學生。當教學上出現種種無奈時,我的情緒很低落,覺得工作毫無意義,毫無樂趣。因爲自己像您一樣,把滿腔熱情傾注給學生,然而他們無法理解我,絲毫沒有改變。就在我想放棄時,您的話語就在我的耳畔響起:“我思索,我追求,我終於明白生命的意義在於奉獻而不在於享受。”您雖然歷經艱難,但是由於您“對祖國和同胞有無限的愛”,所以您沒有放棄追求,一如既往地奉獻着。與您相比,我是多麼渺小!於是我會重新振作,重新尋找學生的可愛之處。同時,我心釋然,寬容地對待學生的錯誤。他們畢竟是孩子,錯誤是他們成長道路上的經歷,也是一道又一道美麗的風景。孩子們就在這樣的道路上走向成熟。

也許自己沾染了現代人的浮躁,播下去的種子想立即讓它們生根發芽。要知道學生不是一般的生物,無法用催化劑來助長,必須是一個漫長的發展歷程。這是自然之道。我爲何要恨鐵不成鋼呢?相信用我的愛心與熱情澆灌這些幼苗,肯定會有所欣喜的。

我會追隨您的腳步,用滾燙的心,火熱的情呼喚藏在學生心靈深處對知識的追求,對學習的熱愛,對世間萬物的探索激情。

《給家鄉孩子的一封信》讀後感6

信,是一架無形的橋,將你和遠方親人的心緊緊相連;信,是一雙無形的翅膀,將自己的祝福傳遞給對方;信,是精神的寄託,是愛的呵護。今天我學了《給家鄉孩子的信》後,感慨萬千。

這封信是巴金爺爺87歲時寫給家鄉孩子的回信,信中情真意切的表達了巴金爺爺對家鄉孩子真切的關懷、親切的勉勵,抒發了自己要讓生命開花的美好情感。給了我人生最重要的啓迪。

不要把我當成什麼傑出人物,我只是一個普通人。我寫作不是因爲我有才華,而是因爲我有感情,對我的祖國和同胞有無限的愛,我用作品表達我的這種感情。多麼感人佩服的話啊!巴金爺爺把自己的榮譽成功看得很淡,他認爲自己只是一個平凡的人,但它卻無限的熱愛祖國和同胞,更讓我體會到了巴金爺爺的謙遜及和藹。

我思索,我追求,我終於明白生命的意義在於奉獻而不在於享受。這是巴金爺爺的人生信條,他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這句信條是經過巴金爺爺一生的求索和一生的追求得來的。

我和別人一樣,也希望看到自己的生命開花。但是我不可能再活一次。我懂的了巴金爺爺認爲自己的時間有限了,可是他仍希望自己的生命開花,但是又不能再活一次,所以他非常珍惜每分每秒。

奉獻是一生中最大的財富,因爲爲他人付出了,就一定會感到快樂,而那些只懂得索取的人,一生只會一無所有,這種人的生命,永遠不會開花結果。人的一生有許多的愛、同情、精力、時間,除了爲自己花費,也要爲別人付出。

《給家鄉孩子的一封信》讀後感7

同學們,相信大家對於《給家鄉孩子的信》一文,肯定不陌生吧!既然如此,那麼大家對這篇文章的作者——巴金,也應耳熟能詳了。正是這樣一位世紀老人,卻在此文中表現得淡泊名利、爲人豁達。而他在文中的一句名言:“我思索,我追求,我終於明白生命的意義在於奉獻而不在於享受”,卻把我引入了沉思之中。

在《給家鄉孩子的信》一文中,巴金曾多次提到“奉獻”、“開花結果”等字眼。這些給我的感觸都很深。是的,一個人在自己的一生中若不做點兒什麼,生命就失去了意義,失去了光彩就像文中巴金說的“生命的意義在於奉獻而不在於享受”。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會有多餘的愛、同情、精力和時間。與其一個人享受它們,倒不如把它們獻給社會、獻給人民。這樣,我們的生命纔會開花,纔會結果;我們才能活得坦然,活得灑脫。反之,一些只爲自己活着的人,縱然是存在着,也會被世人藐視,被世人拋棄;到最後什麼也得不到。

巴金在這篇文章中,顯得謙虛。他雖在文中說自己的生命並沒有開花,可我們卻都心知肚明,巴金的生命其實早已開花結果,單從他留給世人的文學作品就可以充分地說明這一點。巴金在自己的一生中,活得坦坦蕩蕩、轟轟烈烈、光彩照人。可以說,巴金把自己人生的大部分精力、時間,都獻給了社會、獻給了人名。雖然巴金現在已離我們而去了,但他那高尚的奉獻精神,卻永久地留在了我心中,留在了人民心中,千古不朽!

《給家鄉孩子的一封信》讀後感8

今天學了第四課《給家鄉孩子的一封信》,裏面有一句話是作者巴金爺爺活了八十七歲,從剛出生到八十七歲明白的一個道理:生命的意義在於奉獻而不在於享受,這個道理不是所有人能明白的。

生命,就是爲了幫助別人,讓別人快樂,而那些一生一心只爲自己的好處利益的人是什麼都得不到的,而幫助了別人的人才會受到別人的尊重,自己的生命纔有意義。而那些一生爲自己一輩子爲自己的人是不會得到別人的尊重的,生命是毫無意義的。我們小學生現在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呢?——愛惜時間,好好學習,擔當建設祖國的重任,爲祖國做貢獻,讓祖國更加發達。

巴金爺爺真的很了不起,他不斷地寫出好作品,貢獻給祖國,讓所有人都能看到他那些的優秀的作品,讓別人知道了許多的人生道理,做人道理,直到他快不行的時候,還在努力的寫作文,寫作品,這種奉獻精神是多麼值得我學習呀!別人認爲奉獻是多麼不值得,而他卻把奉獻當成自己的人生快樂,多麼了不起呀!這就是生命的意義!巴金爺爺還想再活一次,爲了是什麼,還是奉獻,他還覺得自己奉獻的不夠。別人都覺得他奉獻的實在太多了,不用再奉獻了,可他總是想奉獻。

我們現在正值青春年華,是人生的大好時光,一定要多爲祖國作貢獻,讓祖國更強大!

生命的意義在於奉獻而不在於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