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交際禮儀文書 > 稿件

關於落花生的評課稿

稿件1.89W

導語:所謂評課,顧名思義,即評價課堂教學。是在聽課活動結束之後的教學延伸。以下是小編整理關於落花生的評課稿,以供參考。

關於落花生的評課稿

大家好!我是二年組團隊的評課教師,今天我評課的內容是鄧文君老師執教的《落花生》一課。

《落花生》是一篇老課文,一直沿用到今天足以證明這篇課文的不可替代性。鄧老師的這節課無論是教學環節的設計,教學重難點的把握,還是教學思路的清晰度,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是一節符合我校“師導生探、當堂訓練”教學模式的課例,其亮點很多,下面我就從三方面來談談我對這節課的感受。

一、重“讀”

“讀”是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鄧老師在這節課中能夠根據內容的不同採用不同形式的讀來加深對文字的理解,如個別讀、指名讀、齊讀、分角色讀等,但是不管採用什麼形式的讀鄧老師都非常注意引導學生進行有目的地讀,有思考性的`讀,讀後有交流、有評價,這樣的訓練十分有利於學生的思維發展,能力的提升。

二、 重“悟”

本課語言優美,感情真摯,含義深刻。對學生極有教育意義。鄧老師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引領學生感悟文字,在出示了花生、石榴、蘋果、桃的對比圖片後,同桌合作學習完成表格。

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體驗,即做人要像花生那樣做有用的人,不像其他果子那樣刻意追求外表。學生悟理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爲了讓學生更好地體會花生的品格,在體會文章重點句時,鄧老師仍是讓學生合作學習:讀句子、說含義、談體會。從而引導學生感悟到花生不圖虛名,默默無聞的品格。這充分凸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

三、重“情”

本節課鄧老師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能夠聯繫生活實際讓學生尊重文字,又不拘泥於文字。鄧老師設計的拓展板塊實話實說:學生們暢所欲言,發表自己的見解,教師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感體驗領悟、感受,思想得到了進一步的薰陶。再如:聯繫生活實際時,隨着老師播放圖片,學生對文字的理解與感受又得到了昇華。隨後的小練筆更是本節課的一大亮點,鄧老師創設情境,以蠟燭爲例,讓學生進行借物喻人的練筆訓練,讀寫結合在這裏體現的非常完美,學生的個性思維別激活,情感在寫作中得到了更高層次的提升。

另外,在這裏我也想提出一點不成熟的看法,與大家商榷。將學生彙報蘋果等果子的優點放在體會完花生品格之後,與後面的實話實說銜接上是否更自然呢?

我的評課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