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佛法經文 > 內經

《內經》藥食之氣味

內經2.81W

《內經》中記載藥食之氣味的內容很豐富,其中對藥食之氣味的陰陽屬性作了明確劃分,對藥食之氣與味各自的功能特點也有較爲詳細的論述。

1《內經》藥食之氣味理論

1.1藥食之氣味來源與確立《素問·六節藏象論》雲:“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五氣指臊焦香腥腐,五味則爲酸苦甘辛鹹。氣的來源與化生離不開一定的物質基礎,地之物清陽部分化爲氣,其化生的動力源於天氣的化氣作用,故”清陽化氣出乎天”[1]。而地之物濁陰部分化爲味,其動力則爲地氣的成形作用,即所謂“濁陰成味出乎地”。

《靈樞·脈度》雲:“故肺氣通於鼻,肺和則鼻能知臭香矣;心氣通於舌,心和則舌能知五味矣”。可見,藥食氣與味的確立最初是根據人的嗅覺和味覺這兩種最爲直觀的感覺。關於這點,其它篇章亦有相關論述,在此不再引證。

1.2藥食之氣味功能《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可見,內經認爲氣與味被人體攝入後產生的作用特點不同,氣溫養形體,味補益人體之精。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雲:“陽爲氣,陰爲味”,氣與味具有陰和陽的關係,即後世所謂的對立互根,消長轉化。此篇又云:“味歸形,形歸氣,氣歸精,精歸化,精食氣,形食味,化生精,氣生形。味傷形,氣傷精;精化爲氣,氣傷於味。”《內經》在此篇詳細論述了食物之味進入人體後所產生的一系列構成人體的物質(即味、形、氣、精)之間的消長轉化的過程。氣與味透過人體精微物質之間的聯繫而具有陰陽之間的對立互根,消長轉化的關係。

那麼氣與味功能上具體有何不同呢?對此《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雲:“味厚者爲陰,薄爲陰之陽。氣厚者爲陽,薄爲陽之陰。味厚則泄,薄則通。氣薄則發泄,厚則發熱。”味厚者通大便,如大黃、芒硝等味厚藥物急下存陰,即後世張仲景之大承氣湯;味薄之藥如豬苓、澤瀉等,通利小便,祛除粘滯之溼濁,故陽氣因而得通,即後世葉天士在《外感溫熱論》中指出溼溫病的治療原則“通陽不在溫,而在利小便”。味厚存陰,味薄利氣,即所謂“味厚者爲陰,薄爲陰之陽。”氣厚者如附子、乾薑等大熱之品,可回陽救逆;氣薄者如麻黃、桂枝等,透過發汗以祛邪,使營衛氣機暢達。氣厚者壯大陽氣,氣薄者發泄以使氣機調暢,即所謂“氣厚者爲陽,薄爲陽之陰。”

對於味與味之間的.功能不同,《素問·至真要大論》雲:“辛甘發散爲陽,酸苦涌泄爲陰,鹹味涌泄爲陰,淡味滲泄爲陽。”這明顯地看出《內經》是根據藥食之味的功能作用特徵來劃分陰和陽的,辛甘之味的藥物具有向上向外發散作用,肌表和頭面上身爲藥力所及,故屬性爲陽,而酸苦鹹味有向裏向下的通泄作用,固其藥力所及在身之裏身之下,故屬性爲陰。

綜上所述,不難看出,氣與味劃分陰陽,氣爲陽,味爲陰;氣厚與氣薄,前者爲陽,後者爲陰;味之辛甘、酸苦,辛甘爲陽,酸苦爲陰;味之鹹淡,淡爲陽,鹹爲陰。此所謂陽中有陰,陰中有陽。

2藥食之氣味理論的具體運用

2.1藥食之氣的運用內經對於具體的藥食之氣的運用經文記載較少。《素問·腹中論》雲:“芳草之氣美,石藥之氣悍,二者其氣急疾堅勁,故非緩心和人,不可以服此二者”;“夫熱氣慓悍,藥氣亦然,二者相遇,恐內傷脾”。此處之“氣”泛指藥的功能,《內經》指出因人之性情以及飲食偏嗜,所用藥物亦要有所禁忌

《素問·奇病論》:“治之以蘭,除陳氣也。”此處論述了“消渴”病的治法,因過食肥甘厚味,日久內生溼熱,蘊結於脾,用蘭的芳香之氣除陳久溼熱之氣、開運健脾。

2.2藥食之味運用

2.2.1五味與五行內經以五行理論爲依據,將藥食之五味分別配屬五行,這就將五味與人體之五臟、五體等聯繫起來,形成一一的對應關係,此種對應即確立了五味進入人體後首先發揮作用的場所,即後世歸經學說的雛形。如《素問·宣明五氣》雲:“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鹹入腎,甘入脾,是謂五入。”又如《靈樞·九針論》雲:“五走:酸走筋,辛走氣,苦走血,鹹走骨,甘走肉,是謂五走也。”

內經還根據五行之間的相剋關係指出五臟疾病關於味的禁忌。如《靈樞·五味》中雲:“肝病禁辛,心病禁鹹,脾病禁酸,腎病禁甘,肺病禁苦”。肝屬木,肺屬金,金克木。若肝有病,其氣已經受損,若再用肝木所不勝之辛味時,就會助金伐肝,於肝病不利,故曰“肝病禁辛”。餘四髒病之禁味同此理。

《內經》五味所入、五味所禁的理論,以五行學說爲依託,體現五味運用於人體的一般規律。

2.2.2五味各自的功能特點《素問·藏氣法時論》:“辛散、酸收、甘緩、苦堅、鹹軟”;“此五者,有辛、酸、甘、苦、鹹,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緩、或急、或堅、或軟。”此處指出五味各自的作用特徵。其具體運用如《素問·藏氣法時論》所云:“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脾苦溼,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此處五臟所苦,如“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肝爲將軍之官,在志爲怒,故肝急躁易怒,用甘味緩和情志,以使氣機調達。餘髒也根據各自的功能特點用相應的味來糾偏,以達諧調。此篇還論述了五臟所欲,如“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之,辛瀉之。”肺爲清肅之髒,肺氣不宜過度耗散,故用酸味收之以順應其功能特點,此之謂“補”;用辛味發散肺氣逆其性,此之謂“瀉”。

此外,《內經》還論述了過食五味的危害,如《靈樞·五味論》雲:“五味入於口也,各有所走,各有所病。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鹹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氣,多食之,令人洞心;苦走骨,多食之,令人變嘔;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悗心。”

3結語

《內經》中記載藥食之氣味的內容很豐富,其中對藥食之氣味的陰陽屬性作了明確劃分,對藥食之氣與味各自的功能特點也有較爲詳細的論述,有關藥食氣味的運用,《內經》則對味的運用有較多的記載,並提出了五味所入、五味所禁、五味所傷等理論,此理論又融合了五行學說以及“四時五臟,病隨五味所宜”這一治則。

標籤:藥食 氣味 內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