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知識文庫 > 實用文檔

小學四年級下冊《變化的世界》教學設計

小學四年級下冊《變化的世界》教學設計

小學四年級下冊《變化的世界》教學設計

一、課程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知道身邊發生的變化現象。

2.能對不同的變化進行分類。

3.明白記錄物體變化的意義,並能設計具體的記錄。

過程與方法

1.透過制定分類標準,對變化進行分類。

2.設計記錄物體變化的方法,培養學生觀察、記錄等科學探究必備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知道身邊的環境時刻在發生變化,認識到世界是變化的。

2.明白正確的記錄有助於活動的進行,對於科學探究非常重要。

3.培養學生樂於觀察、勤於記錄的科學素養。

二、教學重點

1.身邊的世界是變化的;

2.記錄物體的變化。

三、教學難點

1.制定標準,對變化分類;

2.涉及記錄方案

四、教學用具

投影儀、冰塊實物或多媒體素材(如冰塊爲圖片,可能還需要水的圖片)。

五、教學方法

教師透過引導使學生知道變化和周圍世界的關係,然後進一步討論變化的分類和如何記錄物體的變化,並幫助學生透過觀察生活中的變化現象和變化過程進行探究。

六、教學過程

(匯入新課)展示冰塊,教師藉助於冰水轉化的例子進行匯入。

同學們,這是什麼呢?對,這是冰塊。大家知道冰塊是怎麼形成的嗎?

(學生回答)冰是由水凍成的。

(教師)嗯,同學們說得非常正確。水成了冰,其實就是一個變化過程。同學們,在我們身邊的變化多不多呢?

(學生活動)說一說。教師要求學生說說印象中其它的變化現象,並簡單說說是如何變化的。

(課堂作業)教師將學生說出的變化現象寫在黑板上,也可以要求學生將提到的變化填寫在課本第一頁的空白處,方便課餘時間的觀察活動。

(承轉)剛纔大家舉出了各種各樣的變化過程,可見我們身邊的世界到處都在發生着變化,這些變化一樣嗎?

(學生回答)不一樣。

(教師)那麼,他們之間有什麼不同呢?說說理由。

(活動)同學們,大家知道什麼是變化嗎?讓同學們在小組中討論,看看這些變化之間有什麼區別?你們能不能自己討論確定一個標準,然後對這些變化進行分類。

目的是培養學生喜歡集體討論、學會透過比較的方法發現事物間的不同之處,學會提取有用指標進行學習的習慣,加深對科學過程的認識。在比較發現的過程中,學生可以使用各種辦法:書寫、畫表、繪圖等。

(展示與評價)學生小組說說自己的結果(如果必要,可以使用投影儀等電化設備)。對於學生的回答,教師要注意進行積極的評價,對於不太正確的說法,可以透過讓同學補充的方法進行改正。

(承接)我們雖然知道了很多很多的變化,也知道了我們生活的世界無時無刻不再變化,但是,我們卻不可能完全憑大腦記憶,即使現在能記住的,以後也許就會忘記。大家說,我們該怎麼辦呢?大家來想想辦法。

(學生回答)做記錄。

(教師)真不錯,透過做記錄確實是一個非常好的辦法,不但可以幫助記憶物體的變化現象和過程,還可以方便地和別人進行交流。

(教師)我們知道身邊的世界充滿了變化。那麼請同學們選擇一種變化,小組討論一下:我們怎樣來記錄這種變化?需要什麼工具?

(學生活動)學生討論應該採用的記錄方法,並設計一個觀察記錄的過程。

(評價)讓其他同學看看某一方案,說說其中的優點和不足。在學生小組的方案確定了之後,教師可以讓學生去進行自己的觀察,在實踐中檢驗和評價自己的紀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