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知識文庫 > 實用文檔

《老翁捕虎》教案設計

《老翁捕虎》教案設計

《老翁捕虎》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瞭解作者作品。

2、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實詞、虛詞。

3、把握人物形象特點,領會一切技巧皆從“習”中來的道理。

 教學重點及難點:體會文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領會一切技巧皆從“習”中來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1、故事匯入

2、簡介作者作品

紀均(1724-1805),清代學者、文學家,字曉嵐,一字春帆,乾隆年間進士,官到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諡文達。能詩文,多宣揚封建倫理觀念及歌功頌德。晚年著《閱微草堂筆記》,全書着重宣傳封建道德及因果報應,且議論說教過多,但文字質樸簡明,涉獵面廣,多方面表現了作者的學問和見解。有《紀文達公遺集》。

筆記小說起源於魏晉南北朝時期,它採用文言,篇幅短小,記敘社會上流傳的奇異故事、人物的逸聞軼事或其隻言片語。在故事的敘述、人物性格的描寫等方面都已初具規模,作品的數量也相當可觀,但就作者的主觀意圖而言,還只是當成真實的事情來寫,而缺少藝術的虛構,它們還不是中國小說的成熟形態。在這一時期,文言小說的主要形式有志怪與志人小說。前者如干寶的《搜神記》,後者如劉義慶的《世說新語》,在藝術上取得了較高的成就。

二、初讀,讀通文章

1、自讀課文,藉助工具書解決生字詞。

2、指明學生朗讀課文,其他同學邊聽邊指出不準的字音,共同訂正。

3、你讀的.準嗎?(檢測字音)

三、再讀,讀懂文意

1、學生對照註釋,小組討論疏通,劃出不理解的句子的字詞。

2、學生質疑,教師答疑;

3、指名學生翻譯;

4、自我檢測。

 四、研讀,賞析主題

1、文中請到的打虎人有什麼樣的特徵?作者特意安排這兩個人的用意是什麼?

(爲了增加懸念,即跌宕有致筆法,同時也爲下文老翁打虎一節作鋪墊。)

2、文章中哪些地方表現出老翁對自己伏虎本領的自信?(用原文回答)

(A、老翁察中涵意不滿,半跪啓曰:……B、老翁哂曰:“我在,爾尚畏耶?”)

4、本文對捕虎過程寫得簡短而詳盡,我們應如何理解?

(文中簡短而較爲詳細地寫捕虎過程,目的是在於突出唐老翁的自信、從容和超羣的捕虎絕技,與上文中的“大失望,姑命具食”形成對比。)

5、老翁的絕技是怎麼來的?勾畫相關語句並齊讀。

6、學生列舉自己身邊一切技巧皆從“習”中來的事例。

 五、課堂小結:

本文透過記敘“唐打獵”祖孫倆不費太大力氣就制服一隻兇猛老虎的經過,反映了勞動人民的正直、淳樸和智慧,說明一切技藝皆從“習”中得來的道理。